首  页  总揽  写作  煤市分析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煤价行情  在线投稿  | 西北站  华中站 | 特约通讯员档案

煤化工不景气?美企逆势投资中国MTO

煤炭资讯网 2016/5/25 16:00:34    焦点话题


 

    当国内不少煤化工项目计划推迟、缓减时,霍尼韦尔却在该领域进行了一笔新投资。

    523,霍尼韦尔宣布在江苏省张家港市投资新建一条催化剂生产线,甲醇制烯烃(下称MTO)工艺所需的催化剂产品是该产线的主要产品,其预计将于2017年投产。

    甲醇制烯烃是煤化工工艺的一种,这些甲醇大部分以煤炭作为原料,并最终制成乙烯和丙烯等烯烃产品,用于合成塑料。

    通常而言,石油才是烯烃制品的主要原料,不过对于富煤少油的中国而言,用煤炭替代石油制造烯烃被认为有不错的发展前景。

    过去几年国内烯烃产能不足,众多煤化工项目纷纷上马。去年,国内丙烯和乙烯的产能总计扩大了近1400万吨,其中800万吨来自于MTO等煤化工项目。不过在国内所有投用的烯烃项目中,由石油原料炼制烯烃仍然是主力工艺,市场占比为85%

    国内煤化工项目的投资商,大多是从外部得到MTO工艺技术的授权,而霍尼韦尔特性材料和技术集团旗下的UOP公司是主要供应商之一。

    霍尼韦尔从2011年开始进入这一市场,已有八家中国企业采用了UOPMTO技术,产能总计近320万吨/年。霍尼韦尔向这八家企业提供技术转让、关键设备以及催化剂,其在国内的首个MTO装置已于2013年投产。

    MTO项目的运行阶段,催化剂是必不可少的消耗品。此前,这些催化剂均来自进口渠道,订货周期为6-8周,而在张家港新建的产线将减少等待时间。

    霍尼韦尔并未透露新产线的催化剂生产规模以及投资额。UOP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李蓓凯(Rebecca Liebert)称,该产线能满足目前国内客户的需求,并会在未来视市场情况进一步增加产能。

    来自安迅思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国内已经建成的甲醇制烯烃装置中,霍尼韦尔所占的市场份额为10%,位居行业第三。占据第一的是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比例为70%,德国鲁奇公司占比17%。在目前新扩建项目中,采用霍尼韦尔技术的装置数量较多,未来其市场份额会有所提升。

    安迅思甲醇分析师殷晨洁分析称,在针对国内企业的市场推广能力方面,大连化物所拥有一定技术优势。李蓓凯并未对霍尼韦尔的市场占有率给予置评。她表示,除了已签约的八家客户外,还有一批意向国内投资者正在探讨建设MTO项目的可行性。目前,霍尼韦尔的MTO客户均来自中国。

    不过,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的油价暴跌,让煤化工项目的近况显得并不乐观。国际油价在最近一轮反弹后,接近每桶50美元,但仍不及最高价位的一半。

    “如果油价继续保持在低位,相比油制烯烃,甲醇制烯烃的利润将不再具备优势,未来煤化工项目的开工率会出现下降。”卓创资讯甲醇分析师薛菲分析称。

    殷晨洁也认为,2014年初油价维持高位时,甲醇制烯烃有不错的盈利预期。但是在原油价格跌至每桶40美元左右的情况下,甲醇制烯烃项目会出现亏损,而传统的油制烯烃的毛利则平均高达70%。“如果算上投资成本,煤化工的盈利情况会更差,这也是很多项目推迟的原因。”她告诉界面新闻记者。

    来自安迅思的信息显示,相当部分应在今明年建成的煤化工项目,已经推迟到了2018-2019年投产。霍尼韦尔透露,在其所承接的八个MTO项目中,已有项目的投产时间出现了推迟。

    不过UOP中国总经理黄志明解释称,项目放缓的主要原因是投资者的资金紧张,并非油价低迷。一座年产能60万吨的MTO项目,其投资约为80亿元。

    “油价下滑确实拖累煤化工项目的效益下降,但其仍有一定利润空间。”黄志明认为,如果资金充裕,现在是建设MTO项目的好时机。假如油价未来两三年出现反弹,煤化工项目将变得更有竞争力。

    中国可能出现的乙烯和丙烯产能过剩,也是霍尼韦尔所需面临的挑战。去年,国内乙烯和丙烯的产量分别为1800万吨以及2200万吨,国产自给率为九成左右,这意味着烯烃产能缺口正在被快速填补。薛菲认为,预计在2018年国内的丙烯和乙烯会出现产能过剩。

而李蓓凯告诉记者,产能不足和过剩交替出现,是石化行业经常面临的问题。她认为,中国对于烯烃不断增长的需求以及面向东南亚的出口,能消化目前的产能增长。

 




来源:界面新闻      编 辑:木辛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www.cwestc.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煤炭资讯网原中国煤炭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