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煤市分析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煤价行情  在线投稿  | 西北站  华中站 | 特约通讯员档案

聚焦国有煤炭施工企业发展之一:

煤炭施工企业发展前景令人担忧

煤炭资讯网 2008/7/21 14:32:49   通讯特写
  近年来,煤原生产企业的门槛持续走高,而煤建施工企业确享受不到资源紧缺的实惠,他们的生存状况依然没有明显的改观,原煤生产企业职工地位、收入在逐步攀高,而煤建企业的生存发展却令人担忧,工程技术人员、就连一般的技术工人都出现成建制的外流,所以,煤炭基建战线上的一高层官员忧心忡忡地说:“10年以后,国有煤炭矿建企业还能存在吗?”
 
      煤炭施工企业发展前景令人担忧
 
  在茫茫无人区的新疆罗布泊戈壁滩上,正因为有煤建工人在这里无私奉献,空旷的戈壁才有了现代化工业的气息,可他们头顶烈日,夜宿戈壁,几个月拿不到工资是再平凡不过的事情了,项目经理说:“因企业穷啊,没有垫付资金,只好先拿工人工资做贡献了,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在这里工人最大的奢望就是等几个月发了工资后,去一趟哈密市。”
 
  “难度最大、技术要求高、时间紧的工程,我们都交给正规的国有矿建队伍干,他们是没有干不了的工程、没有干不好的工程。他们为贵州西电东输重点工程,做出了奉献。但是,按照我们的取费标准和市场取费价格相比较,他们并没有拿到多少钱,职工的收入同我们矿上相比较,低出好多。”比德煤业公司懂事长陈开金如时说。
 
  业内人士说,近10年来,我国煤矿建设施工的难度和总量几乎超过前50年的总合。虽然煤炭事业飞速发展对煤建施工企业的依赖程度力加大了,煤建企业装备技术水平有了质的提高,而最终由于煤建施工企业自身的技术研发投入不足,传统工艺占很大比重,生产技术水平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走劳动密集型路子,再加上矿建市场不规范,经济效益偏低,而国家给煤炭行业在政策上的扶持,几乎都是生产矿井,最终导致了国有煤建行业在内外困惑的艰难处境下求生存、求发展。就拿政策性破产来说,煤建施工企业再困难也沾不上边,在招投标时,从政策和行业保护的角度考虑,很少关注技术创新,中标更看重谁的价格最低,而对企业进行结构性调整的技术创新,缺乏政策引导,最终导致目前国有矿建企业的发展和总体煤炭事业的发展水平不相适应,而且差距越拉越大。

  煤炭施工企业一领导说:由于近几年来,煤炭市场持续好转后价格的上扬,煤炭基础建设力度的加大,国有煤建企业职工才真正摆脱困境,解决了温饱问题,长期的生活欠账才得到不同程度偿还,比如像陕煤建这样有煤矿、水泥、机械制造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型煤建施工企业,尽管五年来新建住房面积近10万平方米,职工人均住房由4平方米,增加到现在的10多平方米,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住在50年代搭建的临时帐篷里,有70%的职工买不起商品房,人均收入排在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所属企业的倒数第二位,这是纵向比较,而横向同煤炭生产企业相比较,煤炭施工企业还远远低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就现在煤炭职工的总体收入水平,一般的中型煤矿一个矿长一年收入30万是很平常的数字(当然要排除不合理的收入),而煤建企业的领导干部是什么样呢?就拿最为强势的中煤施工企业来说,一个年完成近2000万元的项目部经理年收入能拿到8万元还不敢光明正大,煤炭企业职工平均月收入3—5千,而矿建职工长期在野外,一年都难得回一趟家,月收入2000元左右(煤建企业也应该正确的评估自身的劳动价值,不能盲目攀比),还经常拖欠,领不到手……

  许多煤建企业的领导忧心忡忡地说:为什么煤炭价格如此的攀高,煤炭企业的门槛一路走高,而煤建施工企业的现代化程度、施工水平在适应市场对煤炭需求发展的需要,急速增长,可利润咋就越来越低呢?

  行业人士分析:煤炭资源的紧缺,国民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发展对类似像石油、煤炭等紧缺资源依赖度的提高,决定了煤炭生产企业高利润的回报,率先一步脱贫解困了。而煤建施工企业作为一般竞争性行业,产品本身的含量低,市场准入和技术要求不高,必然是无序竞争严重,战线长,管理成本高,再加上国家没有任何的保护政策,煤建施工企业受承揽行业外工程和总承包资质等各种条件的限制,走向高端化、走出行业竞争力的脆弱,导致煤炭施工企业目前的恶性循环,一是整体收入偏低,工作环境艰苦,从事这个行业无优势和荣誉可谈。一矿建单位的大龄青年对记者说:“去年春节回家过年经别人介绍谈了个女朋友,20多天相处感觉还可以,贵州工地吃紧,再加上地域偏僻,通个电话也都很困难,终于攀到了春节过年,满怀希望的到家后,女朋友已经成别人的媳妇了”。正是由于条件环境的艰苦,收入低,精神文化生活匮乏,致使煤建企业大批的技术人才向煤炭生产矿井转移,像中煤建、陕煤建这样的强势矿建企业,成建制、整批人才、技术骨干流失,而又没有新生的力量补充,在矿建人才奇缺的这几年,国有矿建企业分配来的大学生少的可怜,即使勉强来也留不住,某企业的一宣传部长,抱着对矿建事业的一份情怀,鼓励亲属的孩子学矿建专业,毕业后又千方百计地分配到所在矿建企业,结果两人没过一年辞职不成,档案手续不要就跳槽走了,陕煤建5年流失专业技术人员在150人以上,除从同行业调来人员以外,几乎没有补充一个学矿建的大学生,造成个别二级单位没有专业的预算、矿建技术员,这是专业技术人员。而技术工人也同样遇到如此的挑战,现在中标一个工程,用自己队伍干的寥寥无几,只好雇外包工队伍、大量招收农民工来满足生产的需要(当然也不排除企业在内部用人机制、分配体制存在的缺陷)。二是生存担忧,面对目前遇到的峻况和矿井总有建完的客观规律,一些企业四处奔波,寻找购买资源,设想异地开办煤矿,进行战略转移,有的组织劳务输出,外包工,承包煤矿生产。

  面对不太乐观的国有煤建企业发展前景,一位亲历我国煤建事业发展历程的企业领导沮丧地说:“我感觉,如果再不采取措施,如此持续下去,国有煤炭施工企业像过去的国有运输行业的结局一样,早晚会被私人矿建队所取代,消声灭迹退出市场的。”
 
    中国煤炭报记者 王成祥      编 辑:和扬
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www.cwestc.com)及其原创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煤炭资讯网原中国煤炭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