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煤市分析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煤价行情  在线投稿  | 西北站  华中站 | 特约通讯员档案

回应电荒:中国发电装机容量之辩

煤炭资讯网 2011/5/26 8:03:31   煤企聚焦

    中国2010年底发电装机容量(包括火电、核电、水电、风电)已达9.62亿千瓦。国家能源局预计2011年上半年将新增发电装机3000万千瓦,也即到今年六月底中国的发电装机总容量将突破10亿千瓦,居世界第一。2010年中国全年发电总量达42280亿千瓦时,全社会用电量41923亿千瓦时,

    这是个什么规模呢?

    10亿千瓦的发电装机总容量是日本全国发电装机总容量的3.3倍,是欧盟所有国家发电装机总容量的1.25倍,与美国基本持平略微超出,这当然是个了不起的成就,从1995年的2.18亿千瓦,在十五年的时间就增长到10亿千瓦,增长了4.6倍。

    这其中火电装机的增长更令人瞩目,从2000年的23754万千瓦增长到2010年的7亿千瓦,增长了2.9倍,只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发电用煤量也由2000年的5.9亿吨增长到2010年的16亿吨,增长2.7倍。

    但是这些成就并不值得我们骄傲,首先我们来看发电量与GDP的比例。

    2010年我国的发电总量为42280亿千瓦时,而我国的GDP为39.8万亿人民币,换算成美元(按2008年的汇率1:6.95换算)为57266万亿美元,而美国2008年的发电量为41193.87亿千瓦,当年的GDP为115321.1亿美元,为中国2010GDP的2倍,创造相同的GDP美国只用了中国的二分之一的电。

    日本2008年GDP为51399.8亿美元,同期发电量8477.47亿千瓦时,也就是说日本创造的与中国几乎等量的GDP,只用了相当于中国的五分之一的电。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提供的2006年的数据,每万美元的标准煤耗中国是11.01吨,美国是2.94吨,英国是1.58吨,日本也是1.58吨,在2008年出版的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中国可持续能源实施“十一五”20%节能目标的途径与措施研究》课题组的报告中说,中国的能耗比日本高8倍,根据上面厦门大学提供的数据来测算是6.9倍,当然这几年由于拆掉了许多煤耗高的小机组,新上了许多煤耗低的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机组,中国的能耗状况已有很大改善,但与日本的差距不会低于5倍,我们从2008年的GDP电耗的比较上就可以说明这一点。

    由此可以看到,如果按我们目前的能耗强度,我们要达到美国2008年的GDP总量,将需要20亿千瓦的发电装机总容量。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如果日本具有中国目前的装机总容量,按他们的能耗水平,他们将可创造25万亿美元的GDP,如果他们有20亿千瓦的装机总容量,他们所创造的就不是11万亿美元的GDP,而是50万亿美元的GDP。

    从这些对比中我们应如何看待中国未来的发电装机容量的发展呢?中国究竟需要多少发电装机总容量?

    中国在有如此之规模的发电装机总容量的情况下,今年竟然发生电荒。中央电视台报道,五月份以来,中国有12个省区拉闸限电。预计今年到迎峰度夏高峰期,全国缺电将达3000万千瓦,还有专家预计到2013年中国将出现更大规模缺电,不知这些判断的根据何在?

    在国家电力工业部规划司,电力部电力科学研究院,1995年12月曾出过一份《2020年全国电力发展规划研究报告》,在这份报告中,专家们根据产值单耗和国民生产总值预测及城乡居民人均生活用电分析,作出了预测,并分为高方案和低方案两种预测,到2010年总需电量:低方案为26010亿千瓦时,高方案为28450亿千瓦时。到2020年低方案为39000亿千瓦时,高方案为47450亿千瓦时。由此,所需的装机总容量:2010年低方案5.65亿千瓦,高方案为6.18亿千瓦。2020年低方案8.66亿千瓦,高方案10.54亿千瓦。

    但今天的现实已远远超出了这份报告的预测,根据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中国的装机总容量将在2010年底9.62亿千瓦的基础上再增加5个多亿的装机,达到15亿千瓦,其中仅煤电机组就将达到10亿千瓦以上。这是十二五末的数字,已经是1995年预测数字的两倍。那么到了2020年十三五末的数字又会是多少呢?按目前的态势来看,可能会超过一些专家估计的16.4亿千瓦的发电装机总容量。可能会达到18亿千瓦。发电量会达到82800亿千瓦时,照此推算下去,到2030年中国的发电装机总容量及发电量又将如何呢?简直不敢想象。

    我们国家真的需要这么多的发电装机容量吗?我们国家的自然环境能容纳的下这么多的发电装机容量和发如此之多的电吗?

      这里最主要的是煤电机组的问题。一个是燃煤带来的二氧化碳的排放,一个是燃煤带来的二氧化硫的排放,如果届时煤机组占全部发电装机总容量的65%的话,煤电装机将达11.7亿千瓦,按5000大卡的煤炭算,按利用率5000小时算,全年发电用煤将达到26.2亿吨,按0.5%的硫分来算,每年将向大气中排放1310万吨二氧化硫。如果煤机组的比例只占60%的话,也需25亿吨的发电用煤,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硫也将达到1250万吨,这与我们国家向全世界作出的到2020年单位GDP减排40%的承诺是背道而驰的,这里就不说我们的铁路、公路、港口是否能满足需求的问题了。

    所以我们努力的方向不应是一味的扩大装机总容量,而应该是:一、从发电侧管理方面来说,充分发挥现有设备的利用率。二、从需求侧来说,则应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设备技术水平来节能降耗。同时我们也应思考我们人类的生活方式问题,中国人不应该也不能像现在的美国人一样生活。

    仅从发电侧管理来说,又仅从火电来说,2010年火电利用小时为5031小时,如果火电利用小时平均能提高500小时,7亿千瓦的火电装机每年将多发电3500亿千瓦时,按2010年平均5031小时的利用率来算,等于多增7000万千瓦的火电装机,那么所谓今年迎峰度夏全国3000万千瓦的缺口将根本不可能存在。笔者不是发电方面的专家,不知火电设备的利用小时是否可能如此大幅度的提高,但笔者了解有许多电厂的利用小时去年都在6000小时左右,根据这些电厂的情况来看,火电全行业提高500小时的利用率是完全有可能的。障碍主要在电网、配电方面,而输配电的问题,不仅是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中国电力产业的管理体制问题。从经济学的理论来说,增加发电装机容量是外生变量,而提高技术构成和理顺管理体制是内生变量,而内生变量决定外生变量的效率。所以我们更应重视电力行业的内生变量问题。秦皇岛港今年以来的变化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设备,人员未增加的情况下,每天增加一千多车的卸车量,多增加16万吨左右的下水量,估算下来,全年能增加3000-4000万吨的吞吐量。

    而目前的电力行业,不仅未能像秦皇岛一样增加生产能力,反而因电价问题在目前大面积缺电的时候,大范围的停机检修,致使缺电“缺”上加“缺”。这就是内在的体制问题,如果不解决这个体制问题,增加再多的发电装机又有什么用呢?(舒大枫)


    来源:秦皇岛煤炭网舒大枫      编 辑:一帆
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www.cwestc.com)及其原创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煤炭资讯网原中国煤炭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