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煤市分析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煤价行情  在线投稿  | 西北站  华中站 | 特约通讯员档案

崔鑫:沂蒙老人寄情风雅获殊荣

煤炭资讯网 2011/11/28 14:52:49   散文
   在“书圣”王羲之的故乡临沂,有一位痴心格律诗的古稀老人,在刚刚结束的“紫禁墨存,兰亭今咏”中华传统诗词创作大奖赛中,他创作的七绝古诗《洗砚池》从2000余首应征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三等奖,他就是临矿集团退休干部刘保贞。   
       得悉刘老从京归来,笔者于11月20日登门拜访了他。此次大奖赛一二三等奖获奖者共有9人,刘保贞作为获奖作者中年龄最长者应邀到北京故宫建福宫花园出席了颁奖典礼。在众多获奖者中,他是唯一以临沂洗砚池为题材、唯一以绝句短体裁而获奖的作者,也是山东省唯一一名获奖者。
        “紫禁墨存,兰亭今咏”中华传统诗词创作大奖赛是由北京故宫文物保护基金会与中华诗词学会联合发起的。从2011年6月30日征集活动正式启动,到8月31日截稿,共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包括台湾、香港)以及美国、加拿大、日本、马来西亚等地海外华人的应征作品2500余首。这些颇有兰亭韵味的诗词充分表达广大诗词爱好者对中华诗词文化的热爱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意。而能够从众多诗坛才俊中脱颖而出,足见刘老诗词功底非同寻常。据悉,刘老的《洗砚池》与入围作品一道还被印制成册页,在今年9月举办的“兰亭特展”及“兰亭珍拓展”开幕之际亮相午门与延禧宫展厅。
      50多年来,刘保贞共创作了400余首诗词,作品散见于《沂蒙诗词》、《中国诗歌》《中华诗词》等刊物,并出版了个人诗集《煤乡酬唱》。因其对格律诗的较高造诣,被推选为临沂市诗词学会理事,先后被聘任为中国诗歌网特邀版主、中国韵律诗歌学会荣誉会长兼格律诗词总顾问、博海情韵诗社理事兼格律诗词首席顾问、千家诗社高级顾问、中国诗歌论坛特邀指导等。其作品“兼有国风、乐府、白体风格”,被誉为“用辞浅而用意深,颇有风人深致”。他的第二部个人作品集《晚春轩诗词》也将于近期付梓。

                                                           矿山诗人

  刘保贞今年虚岁70, 从小酷爱古诗词,为此,省吃俭用购买了大量有关诗词创作方面的书籍和名人佳作。1961年从济南电力学校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临沂矿务局窑南头煤矿,从事机电工作。他放下学生架子,经常下井安装、检修设备,与矿工同吃、同住、同劳动,切身体会了煤矿工人的艰辛和矿工的可爱,并为此创作了大量反映矿工生产、生活的诗句,被誉为“矿工诗人”。他在《赠郯城诸友》中写道:

“独在异乡谁可亲?
七更寒暑识艰辛。
莫嫌黑脸挖煤汉,
话也实诚情也真。”

      六七十年代,煤矿的生产生活条件是异常艰辛而危险的,“两块石头夹块肉”是对当时安全形势的形象比喻。对于地质条件恶劣的小煤矿,一年下来,不出事就是万幸的事了。从刘保贞1968年创作的《矿工》中可以反映那个时代矿工所处的窘境:

“煤层七八寸,
蜷曲细采剥。
久经不觉苦,
只求无灾厄。
多少好兄弟,
转头生死隔。
谁知炉中火,
矿工汗与血。”

       1976年,作为矿上为数不多的“文化人”,刘保贞被抽调到临沂矿务局工会工作,从此,舞文弄墨成了他的“正业”,诗文创作也如鱼得水。从他1980年创作的《感谢信》能感受到他当时的“好心情”:

“会场内外暖融融,
恍惚此处有雷锋。
不是满园菊吐艳,
只作春风三月中。”

       1984年矿务局安全监察局急需“写材料”的,此时已是42岁的刘保贞被提拔到安监局干科级秘书。从此,他又像上了发条的钟表不停地运转起来。陪同领导下井检查,连夜赶写汇报材料,是家常便饭。1992年,他又因有一手好文笔被借调到山东煤管局帮了一年忙,直到编撰完《煤炭志》才回到矿区。

       不论从事什么工作,他心中涌动的格律情结“催逼”着他笔耕不辍;工作之余,他最大的乐子就是沉湎于“诗词王国”。1988年,他在给儿子的劝勉诗《清平乐•诫子》中写道:

“才疏志短,
只为功夫浅。
如水年华逝不返,
须怕他时悔晚。

试看人世汪洋,
千帆竞渡匆忙。
勇士乘风破浪,
庸夫横楫彷徨。”

       全文饱含了父亲对儿子为文、为学、为人的期望。 

                                                               寄情风雅 

       同刘老聊起诗词来,真看不出眼前这位老者竟已年近七十。据他讲,从上初中时就喜欢上了格律诗,还是校园小有名气的小诗人;说到高兴处刘老拿出了他的诗集,声情并茂地念起他1955年创作的处女作《课外》:

“雏凫袅袅避,
野莲落落开。
戏水书投岸,
华章染绿苔。”

       笔者推算,创作此诗时他年仅13岁,竟能写出如此诗情画意且充满童趣的五言绝句,其功底实在了得。 
       平时,刘老除了创作“阳春白雪”式的诗作外,还喜欢把日常生活当中遇到的事与物,用诗化的语言表达出来。除了写诗外,刘老还喜欢骑上自行车时不时到离家不远的王羲之的故居去“探幽”,潜心揣摩研习王羲之的名作《兰亭集序》,并临写了上百遍,以此感悟书圣的生活、创作环境,从中汲取创作的灵感和气息。 
       他不仅谈吐儒雅,耳聪目明,思路清晰,而且还很“新潮”。自从2008年涉足网络以后,使他的眼界大开、视野更阔,结交了不少文人墨客、诗友雅士,创作的空间和写作的灵感也神思泉涌。2010年4月2日,在他68岁生日那天,借着儿孙们的祝兴和酒兴,他宣布了他的博客名——“晚春轩主”。博得家人的一片赞许声。 
       刘老在他的博客中对自己退休生活和写作风格进行了“自嘲”与“自励”:

“临沂矿业一锅羹,
羁老燕南傻学生。
率性辞章无丽藻,
随缘交际只真情。
风霜滋养身犹健,
岁月消磨意未平。
莫道退休空度日,
苍天留我唱光明。”

       退休生活是清闲的,正如刘老在他的《阮郎归•退休》中所写“而今何事度流年?/单凭一个闲。”然而,不甘“休闲”的刘老,对于老友的求助总是有求必应。尽管有时好心不得“回报”,却也增添了创作的“由头”。他在第二辑“老马轻嘶”中的《帮忙》这样写到:

“某友要买楼,
求助我老刘。
欣然做中介,
不图啥报酬。
卖方倔如驴,
买方乖似猴。
居间作调停,
神仙也犯愁。
交易终谈妥,
指望酒到喉。
谁知铁母鸡,
逐客用计谋。
眼见势不妙,
鞋底快抹油。
省钱丢脸面,
夫妻顶了牛。
遥闻狮子吼:
‘这个死老头’”!

       据说,他的这个故事和这首“打油诗”在临沂诗坛文友中被广泛“流传”。从中也可以也看得出刘老“热心肠”的一面。 
       自从他上了网,有了博客,他的挂在网上的一首首格律诗,便如“王谢堂前燕”,飞入“博友文档中”,引来无数“跟帖人”。他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并被众多中国诗词网聘为特邀版主,格律诗词总顾问、首席顾问、特邀指导,等等。 
       “学诗就要学您这种严谨的精神。对了,我拜读您的作品,发现您能熟练运用诗词载体来反映现实现象,这恐怕是诗词真正发展的方向,不像一些人的诗词简直是无病呻吟,毫无思想性。”这是一位名叫“澜溪神女”的研究生博友看了刘老的格律诗后所发的“帖子”。 
       “晚春轩主旧学功底深厚,深谙为诗之道。其突出表现在对白话文语汇的驾御能力。他笔下的语言,白而有味,简而不直,意象饱满,韵味悠长,脱洒透彻。好像信手拈来,实则煞费苦心。这就使他的作品不仅极富时代感,同时又保持了诗的美学品质……,读来唇齿生香。严羽所说:‘优游不迫,沉着痛快’不过如此。”这是“非我斋主人”、某诗词楹联协会主席的评语。 
       “对于师傅的诗词,只有认真地研究,才能领悟。如果只学辞句写法,充其量只能学点皮毛,形似而已。而师傅的诗词,好就好在辞意俱深,学其诗旨,恐怕更难。我品赏师傅的诗还不多,粗略地讲,师傅的物色:谑而不浪,俗而不野,刺而不怒,怨而不恨,包容有周诗的比兴、汉乐府的风趣、南北朝的靡丽、盛唐的严谨。是神女所见的最好的诗家之一。”一位叫“神女”的跟帖人如此评价刘老。 
       在一千多年前的东晋时期,一些文人雅士会聚浙江兰亭会稽山举行风雅集会,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写下了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的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今天,人们通过“兰亭今咏”来重温“兰亭”,弘扬中华传统诗词文化其意义深远,特别是在举国上下全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之际,热爱诗词的海内外人们通过“风雅”这种形式同抒情怀,共襄义举,善莫大焉,祝愿这样的活动多多亦善,也希望像刘保贞这样的中华诗词爱好者和传承人越来越多,层出不穷。
    本网通讯员:崔鑫      编 辑:徐悉
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www.cwestc.com)及其原创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煤炭资讯网原中国煤炭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