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煤市分析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煤价行情  在线投稿  | 西北站  华中站 | 特约通讯员档案

千里生死大救援——川煤珙泉煤业公司救护中队赴云南彝良抗震救灾纪实

煤炭资讯网 2012/9/13 10:50:09   通讯特写
 
 
      9月7日11时19分,云南彝良县发生5.7及地震,人民生命财产再次受到严峻考验。刚参加完攀枝花肖家湾煤矿特别重大瓦斯事故救援的7名川煤芙蓉珙泉煤业公司救护队员在接到命令后,随芙蓉救消大队一道,义无反顾的奔赴灾区……
 
      临危受命,紧急出征
 
      9月7日19时40分,同芙蓉公司矿山救援队队员一样,刚完成攀枝花肖家湾煤矿救援任务的7名珙泉煤业公司救护队员路经成都,准备第二天一早返回基地。8天了,这群年轻小伙终于可以回家与家人团聚了。救护队员王松这时心里美滋滋的,因为马上就要和在成都的女朋友见面了;还有队员张梦江,明天就可以见到刚几个月大的儿子了…… 可事与愿违,就在这时,突然接到芙蓉救援中心指令:火速前往云南彝良抗震抢险。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
 
      一切来得太突然。刚缓过神来,队员们顾补上连日来的疲劳,迅速整理装备,火速赶往地震灾区。
 
      9月8日5时15分,经过10个多小时的连夜奔波,队员们到达彝良县城待命,在做短暂调整后于7时20分,向震中彝良县洛泽河镇出发。8时10分,到达地震灾区洛泽河镇,由于道路中断,指战人员跑步5公里进入灾区指挥部接受任务,搜救战役随即打响。  
 
      争分夺秒,抢救生命
 
      经过1个小时的跋涉,9时50分,7名队员来到发路村羊角老社,发现一名腰部受伤的老人,躺在地下无法动弹。救援队员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对伤者进行了简单包扎后,随即安排冯林冲、王善雄两名队员护送下山,准备送往医院做进一步救治。
 
      在与老人的交谈中他们得知,该老人名叫余林福,今年64岁,家中仅他一人,在当天地震中,腰部被震下的瓦砾和墙体打伤,他是通过自救才等到现在的。救援过程中,虽然经过了一天的等待,但老人仍然惊魂未定,情绪十分激动,表情痛苦不堪。“老人家,放心,我们马上送你去医院”。队员们一边安抚伤者,一边冒着滚石的危险加紧护送。队员们的亲切关怀,让受伤老人情绪有所缓解。当护送到公路主干线时,由于道路中断,现场没有救护车,正好遇到一位志愿者在此路段义务接送伤员。当得知这位志愿者从早晨到现在他已在此义务运送伤员三个来回时,敬佩之意油然而生。
 
      11时,当车开到洛泽河力家岩时,主要道路因山体滑坡被迫阻断,护送车只能退后等待。无奈中,队员们决定用担架徒手运送伤员。
 
      运送途中,队员们不仅要忍受37度高温的考验,还要面对一路飞石溅落的危险,艰难前行。然而,就是在这样艰难的环境,队员们抬着伤员一路小跑近40分钟,终于在猫猫山处遇见了前来救护的彝良县正大医院医护人员。当队员们望着救护车呼啸而去时,他们这才感觉到全身已经被汗水浸湿。
 
      就在此时,山上5名队员在芙蓉救消大队中队长田洪荣的带领下,搜寻工作仍在继续。10时15分,他们又发现一名头部受伤的老人。据了解,该老人名叫陈华元,今年84岁,家中无其他人,儿女都不在身边,昨天地震后,头部被瓦砾打伤。由于年事已高,加上地处偏僻,长时间没有得到救治,老人身体显得十分虚弱。当队员们跑步来到跟前时,老人用哆嗦的双手握住救援人员的手:“谢谢你们,终于等到你们了”。队员们一面给老人送上干粮和水,一面对伤口进行消毒、清洗,在对伤口进行包扎处理后,随即找来一辆面包车,由张梦江、余江桥二名队员护送下山到正公路,并将老人送到猫猫山桥头救护车上。
 
      不离不弃,彰显人间大爱
 
      11时28分,公司2名救护队员在田洪荣的带领下,继续在发路村羊角老社寻找受灾被困的群众。在发路村羊角老社李家炎处发现一群众无助的坐在地上,走近一看,发现地上还用被套盖着一人。据这名群众讲:遇难的是一名妇女和一个4个月大的孩子,遇难妇女叫王燕兰,今年18岁,是地震时自家房屋垮塌时遇难的。他是这名死者的唯一亲人,由于自身能力有限,加之其他亲戚远在10多公里外的地方,无法取得联系。面对这种场面,队员们眼眶湿润了……“一定要把她们送下山,让他们回到家中”。这是全体队员的心声,但是眼下人手不够该怎么办。就在这时,珙泉救护队副中队长张国兵突然想起,就在他们刚才救老人时看见几名穿红衣服的消防救援人员从这里经过,时间不长,应该走得不远,还在附近,可以去找他们来帮忙。于是在一名群众的带领下,经过十多分钟快速跑步追赶,终于找到了云南的几名消防救援人员,在给他们讲明情况后,他们最终同意帮助一起抬运遇难的两名群众。11时50分,在对二名遇难人员进行包裹后,沿着崎岖的山路,小心翼翼的抬到公路上,交给这名亲人,待有过往车辆路过时再送回家。
 
      历经考验,捷报频传
 
      9月9日下午13时,搜救工作随着彝良地震指挥部和省矿山救援总队的安排,队员们在芙蓉救消大队的安排部署下,缓缓离开奋战了30多个小时的地震灾区。
 
      搜救过程中,余震不断,全体救援人员发扬不畏艰险,连续作战的精神,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认真完成了指挥部安排的各项任务,尤其是在前往献给村农户进行探查时,救援人员翻越海拔1700米的大山,连续行走6小时,行程20多公里,逐户排查,在第一时间把灾区深处的困难报告给指挥部,为指挥部有针对性开展救援工作提供了第一手信息资料,同时也把党和政府的关怀第一时间撒往深山群众,让他们大灾之后、艰难之时,感受到了党的关怀。
 
      带着珙泉1000余名干部职工的重托,公司7名救援队员不负众望,在生与死的考验中圆满的完成了任务,共救助受伤人员2名,搜寻遇难人员2名,探查农户近30家。
 
      9月10日,在该公司举行的欢迎座谈会上,总经理文仁毅代表公司党政向胜利归来的7名抢险队员致以崇高的敬意和亲切的慰问。他说: 你们在顺利完成了肖家湾矿难抢险任务后,顾不得上与家人团聚,舍小家、顾大家、顾大局,义无反顾的奔赴云南彝良地震灾区。在抢险救灾一线,你们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在异常艰难的条件下,你们不怕疲劳,团结协作,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充分体现了我们煤矿工人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精神,为公司争了光,展现了工人阶级的风采。
    本网通讯员:赵远涛 张国斌      编 辑:一帆
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www.cwestc.com)及其原创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煤炭资讯网原中国煤炭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