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煤市分析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煤价行情  在线投稿  | 西北站  华中站 | 特约通讯员档案

红色热土竞风流—中煤一建十处禾草沟项目部荣获全国煤炭行业工程质量最高奖“太阳”金杯

煤炭资讯网 2015/1/10 13:47:19   通讯特写
      2014年12月15日,这是令每一个中煤一建十处人激动的日子。由中煤一建十处禾草沟项目部承建的延安市禾草沟煤矿煤炭资源整合项目矿井工程分别荣获了2013-2014年度全国煤炭行业工程质量最高奖“太阳”金杯。

       禾草沟煤矿是中煤集团和延安政府合作经营的重点建设项目,是落实集团公司“22255”发展目标和“1211”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煤集团重组以来第一个采用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EPC)建设的重点工程。该项目位于延安市子长县境内,设计年产量300万吨,采用斜井开拓方式,共设计主、副、风三条斜井。承揽该项目矿建施工任务的就是享有矿建行业“铁军”美誉的一建公司第十工程处。
 
       一建公司第十工程处禾草沟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创造了一项纪录、开创了两个先河、树立了三个典范。“一个纪录”即,在全国煤炭行业中创造了同等条件下新建大型矿井井巷最快的纪录。矿井建设自2010年9月份进场,10月份开工至2012年4月首个工作面的带煤调试仅用时19个月,比原设计36个月的建设周期缩短了17个月,尤其是在2011年3月份回风斜井掘进中,创造了炮掘月进尺158米的好成绩,打破了全国同等施工条件下炮掘月进尺的最高纪录。“两个先河”即,一是首开了延安市建设现代化大型矿井的先河,填补了“资源大市无大矿”的历史空白;二是首创煤矿建设项目全面推行EPC管理模式,实现了科学管理和高效运营,开创了采用EPC总承包模式建设现代化矿井成功的先河。“三个典范”即,一是树立了地方企业与中央企业合作的典范,实现了地方资源和央企技术、资金、人才的优势互补,发挥了引领和示范作用;二是树立了环保高效、企地共赢和谐发展的典范;三是树立了现代化大型矿井专业化运营模式的典范。
 
      骄人业绩树品牌
 
      2014年11月份,禾草沟项目部矿建3队QC小组撰写的《综掘巷道除尘效果的改造》,荣获中国煤炭建设协会2014年度优秀成果奖。
 
     2013年11月15日,禾草沟项目部技术经理蒲元宏的《综掘巷道移动式水幕》,在中煤集团科技大会上获得优秀“五小”科技成果一等奖后,又于11月22日在宁波举行的2013年“全国煤炭建设工程优秀QC小组成果发布会”上发布的《油页岩与铝土质泥岩互层巷道光面爆破质量的控制》成果获得煤炭建设工程行列先进QC成果奖。
 
      2013年,10处禾草沟项目部超额完成了处年初下达的各项经营指标,全年共计完成工程量9000米,产值约1.3亿元,利润约660万元,全面实现了安全生产。根据工作需要,矿建4队、19队、21队分批调往门克庆项目部,机电队和运输队进行了精简重组,合并为机运队,主攻三条大巷的3个矿建队伍也进行了结构调整。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主体工程:5煤回风大巷完成1135米,胶带运输大巷完成600米,辅运大巷完成1135米,50107胶运顺槽完成1300米;二期零星工程包括避难硐室,爆破材料库,瓦斯泵站,制氮系统装置及管理安装6500米,各种风水管理安装2万米。特别是11月份矿建13队施工的50107胶运顺槽,通过精心化管理,科学组织施工,干群团结奋进,月度单进水平619米,创造了禾煤公司建矿以来的最高纪录,12月份单进进尺613米,连续2个月突破了600米,平均月进616米,受到了矿方各级领导的好评,为长久占领禾煤市场奠定了基础,为10处和中煤一公司赢得了荣誉,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2012年10处禾草沟项目部规范现场管理,加强经营管控,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成果突出,申报了6项五小成果;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被公司评为一级项目部;在甲方(禾草沟煤业有限公司)“安全质量标准化”总体考核中获得嘉奖总计267000元人民币;由中煤集团发起组织的在建项目建设现场观摩会上,来自中煤集团二级以上17家单位的行政正职和生产副职等近200名观摩者,亲临该项目部现场检阅点评,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
 
      挑战极限快施工
 
     10处人在禾草沟项目建设上创出的第一个奇迹,就是在各方面条件都不具备的情况下,用短短30天时间完成了三个矿井的筹备任务。而同样规模的项目一般筹备期都在2个月以上。为最大限度地缩短筹备期,争取项目早日开工,他们从2010年9月25日进场开始,就快速进入了紧张的筹备中。进场初期,没有住房,他们就顶着烈日、迎着风沙,在一片荒芜中平整出场地,用塑料布搭建起临时帐篷;没有施工用水,他们就到附近的河沟里抽;没有生活用水,他们就到附近农村去买,在无法满足供应的情况下,就喝当地沟渠里的地表积水;没有电,他们就靠一台30千瓦的柴油发电机维持现场的用电需求;路不通,大型设备和施工材料无法进场,他们就用装载机去8公里外的地方拖,仅用几天时间,硬是将九台大型施工设备、27车周转材料、16车板房材料运到了工地。为及早形成供电、运输系统,他们自己动手砌基础、铺地、砌围墙,用一天时间形成了10KV配电站,用7天完成了1万伏变电站安装,用20天完成了2.5米绞车安装,特别是在主、风井绞车和翻矸系统安装过程中,他们克服恶劣天气影响,主动加班加点,比规定时间节点提前3天完成安装任务。期间,项目部所有的管理人员和职工每天的工作时间均在12个小时以上,且没有脱下工作服舒舒服服地睡过一个安稳觉。
 
       禾草沟项目是一建公司确定的转型对接的重点目标项目,从一建公司领导到10处普通职工,都对该项目给予了高度关注。项目建设单位、总包单位则以为施工单位解决困难为己任,千方百计、积极协调施工所必须的水、路、电等问题,尽最大能力为项目部开通“绿色通道”,简化程序,特事特办,为施工生产快速推进创造了便利条件。在禾草沟施工一线的干部职工则将各级组织与领导的关心关注变为工作的动力,众志成城、自我加压,以对社会的责任、对业主的承诺、对企业的忠诚,演奏出一曲又一曲动人的华美乐章,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施工奇迹。
 
      承揽主斜井(坡度-16°、掘进断面18.3㎡、全长768m)施工任务的矿井19队,在不具备放炮的情况下,仅靠B87风镐强行掘进,每天进尺至少在2m上,确保了明槽在上冻前混凝土浇筑完毕,并在基岩段施工中创出了月均进尺128m、最高月进尺148m的行业先进纪录。施工副斜井(坡度-6°,掘进断面23.8㎡,全长2086m)的矿建三队在明槽施工中,仅用11天时间就完成了87m的明槽砌筑成巷,在基岩段施工中,又创出了月均进尺138m、最高月进尺216m的骄人业绩。在回风斜井(坡度-20°,掘进断面22.7㎡,全长600.7m)施工的矿建21队,采用炮掘施工,创造了月均进尺134m、最高月进158m的施工水平。3队、19队、21队相继受到建设单位的通电嘉奖。在他们的努力下,主、风斜井5月底提前揭煤、主斜井与回风斜井顺利落地并提前贯通,在各方面都极其困难的情况下,矿井一期工程比原时间节点提前15天完成,且实现了工程质量全部优良。
 
      求实探索克难题
 
      在矿建施工行业摸爬滚打了50多个风雨春秋的十处人,比谁都清楚,要确保优质快速安全施工,仅有吃苦精神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有科学务实的态度和探索创新的精神。也正是本着这种态度、靠着这种精神,他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课题。
 
      2010年12月份,他们在施工一号回风斜井暗挖段时,遇到了罕见的古滑坡系粉砂土层,此土层一经扰动就会变为出水的橡皮泥条,控制不住就会造成巷道严重变形、下沉。如此,既增加了施工难度,又影响了工程质量,还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为有效解决这一施工难题,他们与项目公司、总包公司、监理公司一起研究地质条件,共同探讨施工方案,终于攻克了在井巷施工中成功穿越软泥岩层的技术课题,用一个月时间,顺利完成了软泥岩层段的施工,且工程优良品率达到了100%。
 
      2011年5月份,主斜井井筒施工至油页岩和铝土质泥岩叠层段,油页岩放在火中两分钟就能燃烧,而铝土质泥岩遇水极易膨胀、遇风极易风化。根据油页岩和铝土质泥岩岩性特征,项目部积极探索、深入研究,反复实践,很快摸索出一套在油页岩和铝土质泥岩叠层段快速施工的全新工艺,即:将综掘机内喷雾关闭,增加外喷雾,喷雾只喷到炮头上,达到既能使炮头降温、又能减少喷雾到工作面的奇效;同时采用“干打外喷”的方法,保证了支护质量。
 
     据悉,仅在禾草沟项目上,他们就累计攻克较大技术难题8项,创新施工工艺10项,完成技术革新15项。这些都为优质快速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降本提效重管控
      
      该项目部加强设备材料,成本和工资管理。一是对施工设备的日常维修,维护和保养,提高完好率,减少故障,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为快速施工提供保障;二是加强周转材料和主要材料的管理,保证材料供应及时,质量合格,避免因材料供应不及时或质量问题影响施工进度;三是出台制定奖罚激励机制,鼓励全体干部职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展“修旧利废”活动,实现降本提效的目的,促进管理提升;四是对矿建队的工资和材料相互挂钩,坚持多劳多得的原则,材料节余和项目部五五分成,减少了材料浪费,降低了成本支出。
 
      强化现场促提升
 
      现场管理是个多元化的总称,包括安全隐患排查、质量标准化建设、巷道成型、支护工艺、文明施工、管线吊挂、材料堆放等等,为想从根本上得到好转,该项目部首先要从思想认识上确诊引导。一是要发挥党建政治思想工作的优势作用,从安全培训、业务学习、三大规程、素质教育、班前会、各项活动等方面对员工加强思想教育,让职工认识到安全就是效益、质量就是效益,与工资分配有直接的关系,才能做到上标准岗、干标准活;二是建立健全规范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细化现场管理的每个环节,出台了与现代市场相适应的奖罚机制,用制度管人管现场;三是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对工作有责任感、对工人有责任心,倾心履职、团结协作、用高度的政治责任担当起现场管理的使命。扬帆起航从头来,任重道远敢担当。2014年该项目部全体干部职工将以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动力,一如既往地坚持“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坚持干工程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快速度的工作思路,积极开展“降本提效、管理提升”等各项活动,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群众的力量,团结奋进、博采众议、精心谋划、科学组织施工,为企业的健康发展谱写新的篇章。
 
      红色热土显风流
 
      付出与所得、耕耘与收获是辨证的统一。在禾草沟项目施工现场挥洒汗水、辛勤耕耘的建设者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得与失、耕与获的辨证哲理。
 
      郭林忠,这个兼任项目经理的副处长,无论承担多大的压力、面对多大的困难,从来不皱眉、不服输,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不能让困难比脑袋大。也正是靠着这份自信与执着,以及他率先垂范、带头吃苦的精神,凝聚激励了项目部的干部职工克服了诸多困难,创出了骄人业绩。而他在孩子升学考试的关键时期,都没能回家看一看。
 
      张卫堂,这个兼任矿建21队长的项目副经理,在父母相继生病住院、妻子责问哭求、而施工正进入软泥层的两难之中,含泪选择了继续留在现场指挥施工。他在电话里对妻子说:“别着急,要抓紧时间看病,我就是不当这个队长、不当这个项目副经理,可我还是个共产党员啊!家里有你,但井下却离不了我。”直到半个月后工程顺利了,他在才匆匆赶回邢台老家看望父母。
 
      机电经理成洪湖,为保证筹建任务提前完成,身先士卒,每天工作14个小时,项目部机电管理任务繁重而复杂,他不放过生产的每个环节,从每天正常巡视,检查各岗位生产记录,到检修机械设备、处理各种不正常现象,他都细心地过问。特别是从3月中旬到现在,他一直奋斗在岗位上,绞车房、井底是他工作的场地,绞车、皮带机、综掘机是他的朋友,他热爱他的工作,以强烈的责任感,凭着自己对事业的热忱,他靠前指挥,处理解决生产现场出现的各种问题,做到当日的工作当日完成,决不能影响第二天的工作。4月初的一天,综掘机出现故障,他立即组织班组人员及电工、机修工进行检修,从下午2点一直到晚上11点多,终于使机器恢复正常。
 
      杨付平,矿建19队机电班班长,在来禾草沟项目部之前,从没有接触过综掘机,而禾草沟项目的矿建施工多是采用综掘施工。为迅速掌握综掘机性能及综掘机的保养维护技术,这个40多岁的晋中汉子,硬是靠着一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头很快成为这方面的行家里手。为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在他的日常工作中几乎没有上、下班的概念,即便是在今年的除夕之夜,他也是在井下综掘机的维护中度过的。
 
       张彦波,从2010年10月开始担任矿建13队队长,他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从不断的辛勤学习中使自身的管理水平和业务技能不断提高,为禾草沟顺利完成过亿产值和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上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
 
       这样的人、这样的事,在一建公司10处禾草沟项目部不胜枚举。这样的人在这样的环境中锻造出了一个不服输的群体,一个珍惜荣誉、敢于担当的群体。目前,他们已全面进入矿井二期施工,摆在他们面前的困难仍然很多,他们所处的环境依然非常艰苦,但他们靠着“困难决不能比脑袋”的信念与执着,一定能在未来的开拓中谱写出更加辉煌的篇章。
    本网通讯员:陈琳琳 王莉棉      编 辑:肖平
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www.cwestc.com)及其原创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煤炭资讯网原中国煤炭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