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煤市分析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煤价行情  在线投稿  | 西北站  华中站 | 特约通讯员档案

王成祥:减产才是煤炭的根本出路 —— 陕、晋、蒙采访纪行

煤炭资讯网 2015/5/11 14:16:34   头条
 
 

 “ 金三角”、“黑三角”、“殇三角”之痛

                                ——陕、晋、蒙煤炭采访纪行 

                    中国煤炭报记者  王成祥

 

 

    煤炭企业的出路在哪里?是雾霾的出现将这个传统的能源工业打入了冷宫吗?是新能源让煤炭这个基础能源的地位下降?是全球整体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暂时的煤炭需求“低谷”,倒逼煤炭企业进行深层次的科技革命、结构调整?是因为宏观调整比例的不均衡,导致煤炭暂时建设超前,出现阶段性过剩?还是因为各地方区域性政策因素,将煤炭企业向违背市场规律的悬崖上逼,造成煤炭企业亏损严重,结果调整乏力?亦或是是众所周知的国外进口煤大量涌入占领国内市场造的孽……

    等等诸多的疑问,没有哪一项能确切地说明,当下煤炭企业在有史以来最低位水平线运行的根本症结何在?也许全球化经济运行规律的复杂程度,不是在某一个国家、某一个行业出现的表象,就能给出确切的结论的。

    来听听煤炭基层管理者发出的心声,也许会有所启迪。

              产能过剩是政策因素、还是市场……

    陕、晋、蒙三省接壤的地方,作为我国煤炭的主产区,每一个时期的煤炭走势如何,在这里都能最先显现。特殊的位置,让它承担了不一样的使命:煤炭紧俏的前几年,国人把这里被称为“金三角”;煤炭大面积开发,造成严重污染,带来许多社会问题,这里被称为“黑三角”;现在煤炭产能严重过剩时期,煤炭人又将“金三角、黑三角”变成了“殇三角”。

    不同时期的经济态势,不同时期煤炭遇到的问题的差异,赋予了这个让世界眼馋的巨头能源储备库不同的元素、不一样的内涵。

    阳春三月,古城西安细雨绵绵,不仅让沉睡了整整一个冬天的各种花卉、树木争先含苞怒放,瞬间给城市披上星星点点的绿色,还将笼罩在头顶的雾霾驱赶的无踪无影,袒露出了人们期待已久的蓝天白云,西安人很难见到大秦岭的美景,犹如一幅壮观的山水图画,尽收眼帘。

    春天的美丽影色并没有给持续越冬的煤炭人带来丝毫的温暖,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煤炭价格持续下跌,企业亏损面在增大的数字,说明煤炭的寒冬还在继续延续……

    煤炭的症结在哪里?中国煤炭报记者做了一次深入的探秘。

    沿着这条再也熟悉不过的包茂高速公路北上,纵深晋、陕、蒙,感受煤海现状,也许能给煤炭尽快走出寒冷的冬天有一丝的启迪。

    包茂高速公路是陕北煤炭南下外运的主通道之一(包括铜川、黄陵),记者沿途看到有拉煤的大型车辆零零散散地通过,但确实没有了前几年运煤大货车拥堵黄金运输通道的景象,以前到达目的地的时间因“堵”是无法确定的,有时要比预定时间晚到一天,而现在完全能按预期的时间到达目的地。

    第一站是铜川矿区,铜川是我国国民经济起步阶段西部主要的煤炭生产基地,现在的铜川矿业公司9对矿井5对已经到了资源枯竭的停产关闭期,负担重、成本高、经营相对困难,遇到如此的煤炭寒冬,决策层也是无可奈何,已经到4月份了局机关才发元月份的工资。总经理王蓬说:“按照市场规律调结构,是煤炭企业走出拐点,平稳运行的根本出路,但是,这就需要煤炭企业在观念上进行深层次的转变,未来也许比我们现在想象的更严峻。”

    中午记者赶到的是一个由油企业投资、已经建成的大型现代化矿井,也是记者到达榆林神府煤田采访的开始。根据显现的规模和所处榆林煤炭腹地的位置、建设时间估算,这个矿最少年设计能力也在600万吨以上。一位不让透露姓名的熟人说,矿井已经在2014年完成投资全部建成,现在停着,不能生产,一个原因是市场不好,煤生产出来不一定能卖的出去,另一个根本性的因素是手续不全,谁都不敢动。虽然停着,而每天的固定费用支出是相当的大,并叹息地说,真对未来煤炭的前景担心。

    在榆林,我采访了不少的地方小煤矿和三对年产量均在800万吨以上大型现代化矿井。由于煤价的走低,这里的地方小煤矿几乎都处于停产和微生产状态,府谷梦家塔煤矿的王总对记者说,从去年他们矿机械化改造完成后,到现在就一直停着,主要问题是煤价太低,按照设计能力,只能保本,要有利润就必须超能力生产,这样风险太大,好在我机械化改造的所有资金都是前几年煤炭好的时候积累下来的,我银行没有一分钱贷款,能挺得住,等煤炭市场好转了再出煤,反正现存的资源是我自己的,早采、晚采都行。

    国有大型煤矿的情况就不一样了,所有的大型国有煤炭企业都在满负荷生产,而且5500大卡热值的煤从最高一吨550元跌到现在的每吨170元,许多国有重点煤矿承担着地方经济指标增长的政治使命,尤其在2014年煤炭开始步入低谷时提出的“以量补价”,个别大型煤企超能力生产在300万吨以上。

   记者采访一国有煤企的领导,他说,从去年的情况看,为了维持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职工的收入不下降,以量补价确实起到了暂时的作用,保证了各项经营指标的完成。但是,市场需求是有限的,超能力生产对于煤质相对比较好的煤矿来说,这种杀鸡取卵的做法,有一定的效果,而对于地质结构比较复杂、煤质相对差一些的煤矿,这就不公平的,他们本身成本就高,煤质在市场上没有竞争优势,你超,降价,把他们就逼到死胡同了,特别是这样违背市场规律的“超能”,搅乱了区域性煤炭市场的供求关系、价格体系,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三部委“限超”,能遏制煤矿“超能”生产吗?

   国家发改委[2014]226号文件下发三部委《关于遏制煤矿超能力生产规范企业生产行为的通知》,对遏制煤矿超能力生产究竟效果如何呢?

    记者采访一大型国有煤企的领导。他说,遏制煤矿超能力生产,规范企业生产行为的通知的下发是非常及时的,是治理煤炭企业超能、扩能最得力的措施,“超能”通知确实遏制住了无证在建、无证生产的现象,但是,对煤矿超能力生产的限制,力度还不够彻底,根本问题是各级地方政府要完成GDP指标,煤炭工业是最大、最直接的GDP拉动点。

    处在府谷县三省交界黄河边的冯家塔煤矿,是一个大型煤电配套项目,由于电厂还没有达到预期的规模,该矿设计产能的释放要通过外运实现产销平衡。正常情况下,每天的煤炭外运销量在1万吨以上,而整个3月份只销售了5000吨,矿井基本处于停产状态。

    总经理许召稳对记者说,造成陕北煤炭低迷局面的根本问题是产能过剩和超能力生产,只有遏制住超能力生产,按照设计生产能力再压产20%,陕北煤炭结构调整的效果才能显现出来。

    官方数字最能说明问题。作为第三产煤大省的陕西,1-3月份煤炭产量比2014年同期增加了5.69%1-3月份该省累计生产煤炭8979.8万吨,比2014年同期的8496.47万吨增加了483.33万吨,增幅最大的是陕北延安和榆林两大优质产煤区,其中延安去年同期生产原煤135万吨,今年达到432.7万吨,增长220.52%;榆林由去年同期的2014万吨,增加到今年的3003.7万吨,增长49.11%

    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煤炭风向标的神华集团,早已经看出了产能过剩必然导致煤炭深层问题的突出,所以在20147月做出限5000万吨、减销6000万吨的举动。业界人士对此评论称,作为中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和销售商,神华集团此举将搅动煤炭行业深度洗牌,促进新一轮煤炭资源整合,这是央企平衡煤炭市场承担的一种社会责任。

    神华集团能做出这样的战略决策,而地方国有煤炭企业为什么还要采取“以量补价”的措施呢?一位不愿给记者透露姓名的煤企老总告诉记者:神华集团是央企,而神华集团是真正的企业,神华能做到减产5000万吨,我们这些省属煤炭企业做不到,神华是承担了一种平衡煤炭市场的社会责任,为国家着想,而我们省属、市属企业,说是企业,实际上是半政府行为,一切都是从本位主义出发,为地方的GDP增长在做生产规划,难免有许多的局限性。

 

           产能过剩已经不单纯是区域性的问题

 

 

    记者在内蒙古的准格尔旗露天煤炭开采现场看到,昔日规模宏大的开采、复垦、治理的成果让这个黄沙遍野的不毛之地,有了人为改造的痕迹,让沙洲披上了绿色。但是,煤炭市场的萧条,让这一座座叫不上名字的露天坑,在萧条中成了沙漠泛滥的源头、侵袭的目标。一眼望不到边的开采现场,几乎看不到机械、车辆和人,前面车辆过后泛起的沙漠,成了一条沙漠长龙,后边的车辆只好停下来等待好长时间,才能看清路线。沿途看到的全是昔日繁荣时期遗留下来的生活垃圾、煤矸石、和一堆堆的煤炭。由于风吹日晒,雨雪的侵蚀,这些残留煤的颜色已经开始由黑变白,简陋的工棚基本成了废墟,从这些已经无法居住的建筑的门牌安全标语上,能想象出前几年煤炭高位运行期间,淘金者在这里的辉煌。

    在神华集团神东煤炭公司,正好遇见当年在内蒙古承包露天挖煤的老相识,叫黄拴鹏。他说,源于自己对当地情况的熟悉,看到这里经营挖掘机挣钱很容易,2012年初就和朋友合伙集资一次够买了6台挖掘机,放在露天采场准备挣大钱,结果只挣了不到半年钱,煤矿效益就不行了,而且一落千丈,在无奈的情况下,还是朋友介绍把挖掘机转移到云南挖铜矿,光运费就花了20多万元,结果铜矿也被停止开采,6台挖掘机放在那没有钱运回来,估计现在已经变成废铁了。自己回来也身无分文,怕要账,不敢回老家,在这里的一家私人煤矿当安检员,一月挣4000元,这样一来就可以维持生活,根本的原因是在躲债。

记者问:当时你为什么做出这样荒唐的决策,不但把自己陷进去了,还把朋友搞得倾家荡产。

老黄说,2009年到2012年前内蒙古的情况你是知道的,露天挖煤和挖土一样的方便,挖一方土不赚钱还要付运费,而挖煤一吨煤能卖到400-500元,谁不眼红啊!当时露天大量开挖,一台挖掘机一年就能净挣80万元,哪有这么好的商机啊!谁知道一下子煤就没人要了。

    老黄的遭遇以及记者沿途看到的状况,就是内蒙古、陕西过度开采煤炭导致产能严重过剩带来的后遗症,而且已经涉及到社会各个层面。无序、过度、盲目开采,已经将区域煤炭产业推向深渊。

    在神华神东煤炭公司所在地的内蒙古上弯和陕西的大柳塔镇,记者看到沿街的饭店和商铺有三分之一的已经关门,流动人口和车辆明显比往年少了许多。由于种种原因,记者没有过黄河体会山西煤炭的现状,听神东公司的一中层领导说,山西比陕西更萧条,神华集团已经把山西宝德煤矿关闭了,直接原因是地质条件复杂,安全生产压力大,核心问题还是成本高,煤价低,勉强维持对整体市场很不利,还不如停了,把产量减下来。

    煤炭上游是这样一种不容乐观的现状,下游消费市场的境况如何呢?

    记者在此连线神华集团上海销售公司,这个公司每年销售神华煤炭在1亿吨以上,几乎占到集团煤炭产量的一半,作为一个能左右华东煤炭销售市场的风向标,对华东市场的情况,最有发言权。该公司一领导在电话中对记者说,市场很严峻,根本的问题是煤炭多了,用户有选择的余地,如此局面短期内很难改变。记者联系驻秦皇岛码头一省属企业的煤炭销售经理,他说,在陕西省内煤炭就像是猪肉卖成了白菜价,很严峻了;而在港口不说白菜,有时煤炭连垃圾都不如,我们将一批压码头5400热卡的煤,在矿上每吨售价170元,已经变成了白菜,保本经营,而运到这里压港的费用不算,最后竟拍卖每吨160元成交。记者连线广西在防城港专做外煤生意的中集能源公司,因为两广是缺煤省份,内地煤运过去成本很高,只能从防城港进口煤炭保证区域性能源的供应。公司的决策者说,进口煤的生意也无法做了,4月初同时从澳大利亚进口一船15万吨的褐煤,发热量在5500大卡以上,吨煤拍卖360元都滑档了,没有人竞标,最近想降到一吨300元处理掉,把握性还是不很大,这样再下去就赔死了,谁还敢再去做进口煤的生意。

    以上种种现象、真实案例说明全球经济整体在下滑,处于“黑三角”的煤炭产业未来形势比想象的不知道还要严峻多少倍。作为煤炭企业,要按照国家三部委下发的通知,取消本位和区域利益,全国一盘棋,把“超能”彻底遏制住,把产量减下来,完全按照市场对煤炭的需求,进行深层次的科技创新,这才是煤炭的根本出路。

 

    本网特约记者:王成祥      编 辑:徐悉
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www.cwestc.com)及其原创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煤炭资讯网原中国煤炭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