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煤市分析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煤价行情  在线投稿  | 西北站  华中站 | 特约通讯员档案

赵中刚 白晓光 滕海涛:企业文化的软实力

煤炭资讯网 2016/12/1 12:29:09   论文、言论
    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正确理解:“金钱有诱惑力,事业有凝聚力,竞争产生压力,文化形成亲和力”。压力预示着两种可能的结果:一是产生动力,二是可能把人压垮。压力如果产生的是动力,那么就能使凝聚力上升到一个层次;压力如果把人压垮,那么凝聚力就会消失。所以,企业文化要求的就是要形成一种文化力,文化的亲和力作用不仅能够帮助每个人在事业的不同层面上都找到自己准确的定位和感觉,而且能够帮助大家在金钱利益和竞争中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
          
          重视企业文化导向作用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理念,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 企业长期形成而被员工和社会普遍认可的企业环境、意识、品牌等,信奉和倡导并在现实中真正实行的价值的理念,是一种良好的群体意识,对员工的凝聚力等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著名策划人王志刚有一句名言:“名牌的背后是文化——文化承载量越大的项目,其效益释放量越大,效益的增长不是算术级数,也不是几何级数,而是原子裂变级数。” 企业可以制定很多有形的制度,但是这些制度终有它的边界,而且这些制度有时反映出来的是僵化、保守,所以企业文化建设特别需要一个“指南针”。 在没有路的情况下、在没有红头文件的时候,通过这个“指南针”,告诉员工怎么做事、怎么走!因为制度是显性的文化,文化是隐性的制度;制度是一个硬的东西,文化是软的东西;制度是有形的,文化是无形的;制度是有限的,而文化是无所不在;制度本来是物理的,而文化是精神的,但是两者不一定对立。企业发展要有两根支柱,一个就是治理结构,或者是叫做企业制度,看得见,另外一个是企业文化,无形的东西,这个无形资产需要一个“指南”,也就是说,方向决定企业发展之路能走多远。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商人到阿拉伯,送给了当地的阿拉伯人两袋大蒜。当时,阿拉伯人没有吃过蒜,觉得这个商人非常好,给他们送来了美物,为了感谢,就回馈了两袋金子。后来,又一个商人听到这个事后,觉得阿拉伯人可能也没有吃过大葱,于是,就带着两袋大葱来到了阿拉伯,结果,阿拉伯人也确实没有吃过大葱,觉得应该回馈些什么,感觉到送黄金已不能表达他们的心意,于是,经过商量,把两袋大蒜送给了这个商人。商人无语。这个事说明了什么?同样一件事,谁提前想到了、做到了,谁预料到了结局,谁能抢先一步,谁就是胜利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不是也需要这样的一种指南吗!一个成功的企业,必然有它卓越的企业文化。因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构建企业发展的和谐之本。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如何贯彻和谐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吸收企业的优秀文化成果,营造有时代特色和企业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是时代发展赋予的新任务。                
 
        企业文化的内涵
 
    日趋发展的经济时代,虽然大多数企业越来越重视企业文化,甚至将百倍的精力投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但很多企业还是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和弊端。比如注重形式,忽视其内涵。许多企业只是从表面和形式上模仿和学习,如热衷于搞文艺活动、喊口号、统一服装、统一标志等等。然而,却缺乏对和谐企业文化内涵的真正理解和内化,只是照虎画猫,生搬硬套,不切实际的跟风,从未想过建设企业文化对企业有什么样的益处?企业文化的实质是什么?只是把企业文化当做一种形式,而没有真正理解它的内涵,更没有理解不适合企业自身的文化对企业的影响,更不会想到建设和谐的企业文化,如果只有表层的形式而未表现出内在的价值理念,这样的企业文化是没有意义的,也是难以持续的。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一是“制度化”——即以制度、计划、纲领、文件等约束之;二是“人文化”——即以自发一致的使命感,为大家的行为准则和精神追求。这两种手法一刚一柔,从管理学上讲,二者都不可或缺。但从组织发展的角度来看,后者确是更高的层次,故而难度系数大一些。企业文化使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石。企业文化就是一个团队在完成一项事业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由于企业文化具有灵魂、凝聚、约束、向导、激励等几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也就决定了企业文化就是一种以做大做强为基本内容的企业发展观和经营理念。企业文化建设只能紧紧围绕这一中心,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企业健康、稳步地持续发展。这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根本所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惟一使命。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发展的品牌。品牌既是企业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企业的品牌之中。曾经有人说,中国的品牌是一流的产品、二流的包装、三流的营销、四流的服务。无论这句话有多少“水分”,但作为一名企业领导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品牌革命时代已经到来,品牌就是企业的生命。由此可见,搞企业文化建设不能离开品牌谈文化,而要以品牌为载体彰显企业文化,惟有品质的提升和品牌的力量才能带来持久的辉煌。            
 
       企业文化要着眼调动人的潜能   
 
     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精神,使企业文化脱离企业管理 。有些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要塑造企业精神,而与企业管理没有多大关系。这种理解是很片面的。也有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以文化为手段,以管理为目的,这种理解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企业组织和事业性组织都属于实体性组织,它们不同于教会的信念共同体,它们是依据生产经营状况和一定的业绩来进行评价的,精神因素对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企业生产效率及企业的发展固然重要,但这种影响不是单独发挥作用的,它是渗透于企业的管理体制、激励机制、经营策略之中,具有协同作用。所以要想让企业文化建设成为和谐之本,必须要以提高职工素质和推动科技进步、知识创新为重点。必须加大对教育培训的投入,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训网络,强化在职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开发和发挥每一名员工的潜能和创造力,这是企业迫在眉睫的工作。同时要加快科技进步,推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以高技术、高科技含量和持续创新,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推动企业经济增长。为此,必须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加科技投入,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并使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同时,要教育全体职工树立创新意识,建立企业创新体系,提高企业创新能力,营造有利于知识、科技创新的文化氛围和企业环境。  
 
    优秀企业文化必须在企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把企业当家,把岗位当命”要深入人心,并在潜移默化中变成大家的自觉行动。但是,作为一个煤炭企业,人员多、包袱重、资源枯竭、营业外支出多,新的经济增长点少,企业发展后劲不足。加上全国煤炭形势严峻,煤价下跌,员工开资困难,这一切都影响着我们企业的发展。这就要求企业运行必须用企业文化来引领,把它当成判断是非的基石和基础,无论是在井下还是在地面工作,要时刻上标准岗,干标准活,按标准作业。要发挥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把员工团结起来、凝聚起来,激发员工的潜能,鼓舞员工的斗志,在企业激荡起蓬勃向上的朝气、奋发有为的锐气、勇争一流的豪气,真正实现“人企合一,顺势而行”。企业文化是实施以人为管理理念的主要手段。企业只有拥有具备一流素质的员工,才能创造出一流的产品。 
 
     近几年来,一些颇具远见卓识的企业领导者都尝试着从资本管理向“二本论”管理转变,“二本论”管理即资本管理加人本管理。凡是人本企业都有它明显的管理特征:一是在信任员工的基础上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能动性;二是倡导员工进行有效学习,推动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三是培养有利于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价值观。企业综合素质不提高,就不可能创造出百年好品牌。企业界有人形象地把靠吹捧走红的企业品牌比作“螃蟹”,意思是经不起市场和时间的考验,一红就死。所以企业品牌的培育过程必须是一个全面提高企业整体素质的过程。不要做一红就死的“螃蟹”。

     让企业文化成为和谐之本,必须将内容与形式有机融合。企业文化的管理模式在改革开放后被引入到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中,近两年随着中央提出建设和谐社会主义,只有将“和谐”理念和价值观内化后通过各种活动和形式表现出来,才是比较完整的和谐企业文化,如果只有表层的形式而未表现出内在价值与理念,这样的企业文化是没有意义的,难以持续的,所以不能形成文化推动力,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了深远的影响.企业文化是员工价值观的体现。价值观是关于价值的一定信念、倾向、主张和态度。说白了,价值观就是人的追求。要什么不要什么、追求什么反对什么、喜欢什么讨厌什么,都属于价值观的范畴。价值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灵魂。任何文化建设都是以某种价值观的倾向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也不例外。经营思想的革新、企业综合素质的提高都要以某种价值观为指导把价值观有效的引入到现代企业管理及企业的创新中来,使企业发展体现企业发展目标和员工的价值取向。   

    让企业文化成为和谐之本,必须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在公司深化改革发展的过程中,从上到下都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比如思想不统一、制度不健全等等,要想顺利地解决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如我们在确立新观念、出台新政策、推行新改革时,都需要破除传统思想的束缚,需要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来统一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从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和保证各项改革措施的顺利实施。因此,只有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好了,才能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支持和经验,企业文化建设才有它的"市场",才能促进企业和谐发展。随着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手段日益多样化,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手段和方法已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的需要,这就要求开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在手段现代化、形式多样化上下功夫,以提供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为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发挥应有的作用。
 
    总之,让企业文化成为和谐之本,就要充分认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结合自身实际,以和谐文化为核心,把握人的共性,尊重文化差异,营造人与环境的和谐,不断摸索适合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企业文化建设模式。
    作者:山东龙口矿业集团龙福公司:赵中刚 白晓光 滕海涛      编 辑:肖平
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www.cwestc.com)及其原创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煤炭资讯网原中国煤炭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