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黑心房东,晚上被赶出来。经历深夜捧着电话却不知打给谁的绝望……”这几天,临近毕业季,“空巢青年”这个词突然间又火了起来。空巢青年,指的是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父母不在身边,有固定的住所和收入,朋友不是很多,独居,单身。据统计,目前超5800万人在中国过着“一个人的生活”,其中独居青年(20至39岁)达2000万,单身人群最多的五个城市分别是北京、深圳、上海、广州、成都。(4月10日《中国之声》)
“空巢青年”一词早已有之,尤其近些年来,每每在伤春悲秋的敏感节点,其总是会被众人拿来唏嘘感叹一番。事实上,那些独居的年轻人,不仅丝毫不排斥被贴上如此悲凉的标签,反倒很是乐于将自己主动归入这一群体。相较于上代人在表达情感时的克制与内敛,新世代无疑在这方面无疑要直接、坦承得多。就这样,各种各样关于“大城市孤独者”的亲历故事,在网络平台上被广泛分享、扩散,并激起了轮番的情绪共鸣。
从某种意义上说,“空巢青年”似乎更应该理解为是青年群体自我归纳、自我炒热的“概念”。对此,有些人就说了,年轻人“空巢”状态很正常,完全没必要大惊小怪……诸如此类的判断当然也不无道理,可是倘若仅仅只是将“空巢青年”之说归结为是年轻人的自怨自艾,或许也显得有些傲慢自负了。必须承认的是,“空巢青年”现象的确是一种社会问题,只不过其性质和程度还存在疑问罢了。
之所以会造成“空巢青年”现象,无疑有着很复杂的成因。比如说,现代职场的岗位设定与工作性质,决定了传统意义上“宿舍群居”的集体生活不再适用。就业者被分割成原子化个体,分散在广阔的社会空间内再自发聚合;再比如说,性别比失衡以及两性社会角色的变化,在根本上加剧了大城市的单身问题。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单身潮”与“空巢青年”现象两者彼此强化,已经形成了某种难解的循环。
“空巢青年”现象,其最核心的构成要素大致有两点,也即“单身”问题和“独居”问题。关于前者,已经有一系列成熟的研究;而对于后者,似乎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要知道,年轻人“独居”往往并不只是意味着“一个人居住”,更意味着社交关系的断裂、情感纽带的萎缩。现实中,许多“独居青年”没朋友、很少与人打交道,他们与这个世界极少发生交集,反倒一步步退缩于自己的小空间里。
一个人搬家,一个人看病,一个人忍受痛苦,一个人面对彷徨。“空巢青年”是一个社会群体,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这群人承受着“空巢”的后果,却总是回避“空巢”的原因。而如何创造更多的互动场景,让独居青年更多参与到社会的运转中来,这无疑已是一个亟待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