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煤市分析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煤价行情  在线投稿  | 西北站  华中站 | 特约通讯员档案

——记陕西煤炭建设公司劳动模范李铜山

人生价值是这样体现的

煤炭资讯网 2008/4/30 8:51:19   要闻
人生价值是这样体现的

  
    李铜山,清瘦的身材,黝黑的脸庞,有神的双眼透出无穷的智慧。自参加工作以来,他立足矿山,一干就是三十余载,在摸爬滚打中练就了坚毅的性格和过硬管理作风。多年来,他先后在陕西双龙煤业开发公司担任过采煤队队长、机关支部书记、机电队队长、机运队队长等职务,体现了他在区队管理方面的才能和扎实勤恳的工作作风。特别近两年来,双龙公司在生产自救、改制期间,为了稳定队伍,他以身作则,表率在先,挑起了机运队队长的重担。李铜山从抓管理入手,立足于人的思想工作,改变了区队原来脏,乱,差的局面,安全生产秩序井井有条,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在企业的关键时刻,他把自己的才能发挥的淋漓尽致,为双龙公司改制重组,平稳过渡做出了贡献,受上级领导和员工称赞。 

   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2006年,李铜山所在的双龙煤矿经上级决定实施改制重组。本该符合退养条件的李铜山凭着对矿山的热爱和情结,毅然参加了企业重组。在改制期间,由于企业停产,职工放假,为了维护企业稳定,解决职工生活困难问题,上级单位决定实施生产自救工作。面对生产设备老化、陈旧,人心涣散等多种因素,领导找到了李铜山,把井上下2公里长的运输线路交由他管理。与矿山有缘,与双龙有情,凭着多年的工作感情,李铜山重新挑起了机运队的大梁。

    由于机运队肩负着全矿80%以上的设备使用,维护、保养、检修,特别是主斜井强力皮带是全矿运输环节的重点设备,上任时皮带老化,破损严重,给生产带来压力。李铜山认为,要生产必须更换设备,在工作量大、时间紧、任务重、人员少的困难面前,他没有退缩。为了完成任务,他提出先更换主斜井强力皮带,换下旧带,重新修补后用在负荷较轻的+820大巷的平巷皮带机上继续使用,这样820平巷皮带就不用购买新的,不但工作任务可以衔接上,而且还可以为公司节约资金30多万元。

    在更换皮带担任总指挥时,李铜山带领机运队一班人认真分析研究,精心组织人员,确定施工方案,他心里很清楚,如果一个环节出问题,就会发生跑带的大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就这样,他坚持72小时没有离开施工现场,从新带入井把旧带撤出,主斜井四百多米的爬山巷道他上下跑了十几趟,凡是工作的每个环节、每道工序,他都要亲自检查。同事们劝他休息一会,他笑着说:“责任没有落在你的肩上,如果放在你的肩上,你可能和我一样不能离开!”朴实无华的言语体现着一种敬业的责任心和一个共产党员的奉献精神。皮带试运转正常后,他却累倒了。事后有人开玩笑说:“老李,你这样干为了啥?”他说:“咱一是党员,二是干部,不那样干,咱靠谁”?

     煤矿磨练出了李铜山的坚强意志,也培养了他过硬的业务素质。同事们说,他有身上有一股不认输的牛劲。

    记得2006年7月,主扇1号风机一级电机送不上电,机电班处理了几个小时,找不出原因,主通风机是井下职工的“氧气瓶”,备用风机不能正常运转属重大安全隐患。这时,老李急了,他亲自跑到现场,风机上下细心检查,拿摇表从开关柜到电机接线腔认真检查电缆绝缘值,发现电机接线腔到机身外有一段穿电缆的铜管内潮湿,有积水,导致电缆绝缘降低,送不上电。有人提出更换铜管,烘干电缆即可,但这种办法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运转一段时期,风机抽进的井下的潮湿空气又会给铜管内形成积水。一时大家都没有办法,联系厂家,厂家也没有合理的办法。转眼到了下班时间,他让大家先回去吃饭,他一个人围着风机仔细揣摩。他想,要是先用绝缘漆将钢管内壁敷面,然后用绝缘材料冲填管子与电缆的空间,真正把绝缘问题彻底解决,不是就可以了吗。就这样,他从上午10点忙到晚上12点,直至风机试运转正常后才回去休息。谁知没过几天,2号风机一级电机轴承温度高,检查后发现原设计加工电机轴承注油腔与注油管不通,属于设计缺陷。现在要打通,难度很大,设备大,已不可能搬到车间。他经过分析,凭着过硬的钳工技术,自己加工工具,模具,给电机轴承腔打通了注油孔。像这样的难题他遇到的太多了,而且都能迎韧而解。他靠的就是这种敬业精神和不服输的一股牛劲,为生产赢得了时间,为企业节约了资金。

   当干部,李铜山的座右铭是:“先干一步,制度管人,用心暖人,一碗水端平。”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每天上班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值班记录,询问生产情况,然后下井跟班,检查运输系统,以便掌握第一手资料。

   一次在井下检查时发现问题,他同机电人员在井下连续干了20个小时才升井,他说干煤矿这样的事很正常,不算啥,每天他第一个到工地,最后一个离开工地,这已成为他的工作习惯。加班不计其数,但他从未要过一个加班。李铜山认为,从事区队管理,只认制度不认人。根据队情,他组织制定了《机运队管理办法》、《机运队奖罚办法》,从整顿劳动纪律入手完善制度。制度的关键在落实,开始个别人难以接受,认为老李没人情味,慢慢地,队上工作进步了,职工挨得训少了,这才知道队长从严管理是为了大家。他在班前会给常讲,违章、违犯劳动纪律,根源是思想上的麻痹,这才是最大的隐患,宁可让受处罚的人流泪,也坚决不能让流血违章,这才是最大的关怀。目的是要求大家遵章守纪,按章操作,实现安全生产,改变队风,树立形象。
根据队情,他还制定了《培训计划》、《学习制度》、《工资分配办法》等多项管理制度。2007年,机运队根据业务考试,评选出了3名业务能手,并给予200元的补贴。对每月评比的安全生产,文明卫生班级、机房当月工资全组上浮20%。通过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规范了员工的行为,队风、队貌发生了根本变化。增强了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在去年10月,综采设备的卸车、装运、入井工作中,由于李队长安排到位,员工责任心增强,提前两天完成了任务,未出现一次不安全事故。
如今,机运队承担了井上下所有机房、机加工车间和维护2公里长的皮带、溜子的艰巨任务,面对各项工作创建矿以来最好的水平,同事们笑着说,这都与李队长的管理分不开。

     多年的煤矿工作,难忘的一件件往事,留下的一串串足迹成为李铜山敬业的标本,他曾经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2007年还被评为陕煤建司安全先进个人,他用实际行动在体现着人生的价值。


 

本网特约记者:张战军 编 辑:徐悉
    本网特约记者:张战军      编 辑:徐悉
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www.cwestc.com)及其原创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煤炭资讯网原中国煤炭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