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煤市分析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煤价行情  在线投稿  | 西北站  华中站 | 特约通讯员档案

行稳致远 人才唯先

中煤新集公司绘就人才战略工作路线图

煤炭资讯网 2019/3/16 12:01:07   矿建勘探
   【本网讯】当前,中煤新集公司已进入“提质发展”的重要关键期,面临着一线职工年龄老化、员工综合素质不高、自然减员日趋增多等难题,生产接续紧张等问题。走好新集发展之路、打好百年新集品牌,必须要有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作为保障,为加快人才队伍建设。近日,新集公司通过多方实地调研,对公司今后几年的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进行战略部署,绘就了“路线图”,锚定了新目标。
    控总量,坚定不移推进减人提效工作。按照中煤集团设定的1.5万人左右、公司主业1万人的用工目标,在公司之前“四定”工作的基础上,科学调整部分单位人员编制,严控用工总量,严格“四定”工作验收,强化“四定”工作成效。未来两年,大力推进“四化”建设,不断提升生产效率,压减固定岗位用工,全面处置低效人力资源,积极探索用工制度改革,压减辅助和后勤直接用工。
    保接续,统筹实施关键岗位人才补给。在员工总量持续减少且新员工难以补充的情况下,公司人才接续面临巨大的挑战,部分单位关键岗位人才接续甚至出现了断层,。各矿井根据生产接续计划,科学编制矿井中长期人力资源规划,精排细排关键岗位人才接续计划,建立人才队伍接续预警机制,制定针对性措施预案,保障关键岗位人才接续。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创新人才招聘方式,积极发动职工和社会中介机构,探索有偿招聘,着眼于人力资源丰富、基础较好的蒙陕地区和省内三大矿业老区,确保招聘效果,用足用好集团公司批复的仅有的200人用工指标。实施技能人才战略储备,利用集团公司相关政策,继续与中煤职院合作开办高技能人才储备班,形成持续、优质、稳定的人力资源补给来源。
    提素质,全面实施人才培训开发工程。公司职工素质参差不齐,高技能人才偏少且分布不均衡,在全面推进“四化”建设的背景下,职工综合素质成为制约公司发展的短板,未来几年都必须坚持实施人才培训开发战略工程。继续完善三大人才工程建设,强化顶层设计作用,优化专业技术ABC岗设置,推动首席技师、队长顾问制政策落地,探索开展公司总部与二级单位人员之间的“上挂下派”或同级别双向交流,促进青年管技人才成长。继续开办学历提升、高级职业经理人、青年后备干部、“乌金蓝领”、技师人才、人力资源业务等专项培训班,各二级单位要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因地制宜开展精准培训,促进公司培训工作百花齐放,不断提升职工队伍综合素养。广泛开展“名师带高徒”活动,充分发挥大师工作室、劳模工作室、课题攻关小组等载体的示范作用,2019年力争技能人才总量突破8000人,努力构建学历、年龄、职称、专业结构、能力素质与企业发展相匹配的人才队伍。
    强激励,持续激发人才队伍创效活力。坚持精准分配理念,强化薪酬分配中的激励导向作用,突出效率和效益考核与激励,杜绝大水漫灌,将有限的工资增量向关键岗位、核心岗位、一线岗位和业绩突出者倾斜,三条线收入由1.88:1.25:1调整为2.0:1.3:1,预计一二三线职工收入将分别增长12%、9%、5%。优化差异化考核、弹性激励机制,根据各单位的功能定位、劳动工效等因素,设置差异化弹性指标,增强考核、激励的精准度。坚持目标导向,建立短中长期相结合的激励机制,短期内实施“金牌队长”、“台阶考核”等激励措施,中长期实施先进产能释放、电力项目推进等专项激励。开展岗位价值评价,探索机关部室差异化薪酬分配新模式,打破机关薪酬分配“大锅饭”现象,建立岗位价值、实际贡献、风险程度、辛苦程度及能力素质等要素相匹配的薪酬分配体系,全面激发人才队伍创新创效活力。
    本网通讯员:代宜喜 杜晓东      编 辑:肖平
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www.cwestc.com)及其原创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煤炭资讯网原中国煤炭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