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煤市分析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煤价行情  在线投稿  | 西北站  华中站 | 特约通讯员档案

焦炭市场将平稳向好运行

煤炭资讯网 2020/12/9 11:31:03   煤市分析
本报记者 包斯文

        今年初以来,受疫情和焦化去产能政策实施影响,焦炭市场震荡运行,价格跌宕起伏。近期,焦炭价格开始第八轮上涨,那么此轮涨价能否持续?后期焦市走势如何?这些话题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重点。

焦化去产能效应显现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制造业停产停工,直接波及钢材市场,钢价大幅下跌。2月末,CSPI(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100.39点,环比下降5.09点,降幅为4.83%;同比下降7.29点,降幅为6.77%。

        由于钢需明显减少,钢厂高炉检修,产能释放受阻,产量下降。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2020年3月份,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共生产粗钢5762.61万吨,同比下降2.0%;粗钢日产量为185.89万吨,同比下降2.0%,环比下降1.25%。钢厂焦炭需求量下降,导致焦炭市场价格连续下跌,到4月底,焦炭价格连续5轮下跌,累计下跌250元/吨。此时,多数焦企处于微利运营状态,有的甚至亏损。

        2020年是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决战之年,各地加大环保整治力度,从而加速焦化企业去产能的进程。如河北、河南、山西、江苏、山东等地纷纷出台焦化去产能相关政策,焦化产能逐渐减少,焦炭产量下降,使得焦炭市场供应偏紧。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1月~8月份我国焦炭产量为31030万吨,同比下降1.4%;而1月~8月份生铁产量为58940万吨,同比增长3.4%。“供弱需强”现象渐显端倪。

        随着去产能效应逐渐显现,自8月份起,焦炭市场出现一波接着一波的涨价潮,截至目前已连续八连涨。业内人士认为,焦炭价格上涨得益于焦化企业的去产能。如在9月上旬、中旬,内蒙古乌海及周边地区焦炭市场开启第二轮涨价,涨幅为50元/吨,有的地区启动第三轮涨价,当地焦企厂区门外等待装运焦炭车队排起长龙。内蒙古地区贸易商采购难度大,远赴新疆调集焦炭资源。据统计,2020年1月~11月份,全国累计淘汰焦化产能4067万吨,其中山西退出1940万吨;累计新增焦化产能3110万吨,净淘汰957万吨。尤其是10月份以来,山西焦化去产能普遍超出预期,河南11月底开始执行4.3米焦炉产能淘汰政策,河北邯郸地区启动焦化落后产能退出工作,预计山西、河南、河北等地12月份还将有2233万焦化产能待退出。

         焦价“金九”涨声渐起,“银十”涨声依旧。随后,焦炭市场开始第四轮、第五轮提涨,涨价潮一直持续到11月份。11月份下旬,焦炭市场开启第八轮提价,再涨50元/吨,累计涨幅达到350元/吨以上。截至11月30日,唐山焦炭价格为2150元/吨,比今年初和去年同期分别上涨13.2%和22.9%。12月伊始,各矿月度长协价仍在上调,焦市涨价潮仍在延续。

三大因素支撑焦炭价格

        对于焦炭后市,经营者及业内人士认为,岁末年初,焦炭市场将维持向好运行态势,短期内焦炭供弱需强的局面不可能根本性改变,价格易涨难跌。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焦市供给难以增加。12月份,焦化去产能任务依然艰巨,山西、河北及河南等地区4.3米焦炉产能退出进程加速,还将有2233万吨焦化产能待退出,但可新增的焦化产能只有1054万吨。因此,12月份至明年1月、2月份,焦炭供应仍存在一定缺口。由于焦炭产量持续下降,后期焦炭市场供给将持续偏紧。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焦炭产量为4000万吨,环比减少59.1万吨,降幅为1.46%;我国焦炭日均产量为129.03万吨,环比减少6.27万吨,减幅为4.63%。业内人士认为,岁末年初焦炭产量也难有明显增长。

         二是“焦需”旺盛态势依旧。11月份,国内钢材市场淡季不淡,价格大幅攀升,钢厂生产积极性高涨。尽管一些地区的钢企由于环保限产,产能释放受到一定影响,但是钢厂高炉未见明显限、减产现象,铁水日均产量高企。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2020年11月下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共生产生铁1843.67万吨,旬平均日产生铁184.37万吨,同比增长5.03%。由此可见,钢铁行业对焦炭需求强度并没有减弱,这将支撑后期焦炭价格高位运行。 

        三是2021年全国钢材消费需求将继续增长,“焦需”强度依然较强。据业内人士分析预测,2021年,我国经济继续稳健发展,“两新一重”等基建建设力度加大,制造业产销状况持续转好,“钢需”强度较为强劲。业内人士预计,2021年全国粗钢表观消费量将会超过10.6亿吨,增幅在4%以上。“钢需”拉动“焦需”,预计焦炭市场总体将呈持续向好的运行态势。
    来源:中国冶金报      编 辑:也禾
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www.cwestc.com)及其原创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煤炭资讯网原中国煤炭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