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煤市分析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煤价行情  在线投稿  | 西北站  华中站 | 特约通讯员档案

《2005中国能源年度报告》指煤炭独力难撑经济发展

煤炭资讯网 2005-11-11 13:55:20    煤市分析
《2005中国能源年度报告》指煤炭独力难撑经济发展

2005中国能源年度报告》指煤炭独力难撑经济发展


05--11--11

 

尽管能源短缺在内地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是一些经济管理部门和决策者仍对目前的能源供应持有些许的乐观,中国煤炭资源丰富,要多少就可以生产多少的观点支撑着这种乐观态度。中国著名的能源专家周大地向这种观点的持有者泼下一盆冷水。

   兼具学者和官方身份的的周大地指出,中国的能源供应很难继续依靠煤炭的持续增产来解决,而且必须从改变能源供需结构和质量入手,实行节能优先的可持续能源发展战略。周大地将以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的身份作2005年中国能源年度报告。从组委会先期透露的该报告的主要内容看,周大地从分析中国的能源形势入手,对片面依靠过度消耗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做法提出了警告。

    煤炭超能力生产问题多

  周大地指出,尽管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作用下,今年以来,能源市场的紧张状态有所缓和,煤炭价格高速增长之势已趋平缓。但是这一轮能源增长和缓解供需平衡的结构和质量较差。能源发展缺乏战略性的长期安排和应急方案,在能源需求高速增长的压力下,能源产业的发展仍然延续了传统的扩张道路。一次能源中煤炭比例继续上升,煤炭超能力生产,引发了严重的资源竞争和安全问题。电源结构进一步偏重煤炭。由于政策和体制的原因,核电在电力高速扩张的阶段实际上被边缘化。十一五期末仅电煤、冶金和建材行业对煤炭的需求就将达到20亿吨以上。石油对外依存度大幅度提高,目前已经达到了40%以上,而且这种趋势仍将持续增强。国际油价的高涨和剧烈波动不但给中国带来了额外的经济负担,使中国利用国际石油天然气改善能源供应变得更加困难。

    煤炭开发强度超过安全线

  煤炭的过度开采和大量燃煤,使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十五的大气污染控制目标难以实现。

  而且煤炭开采中对水资源、土地和生态的影响,从长期看比燃煤污染影响还难以治理。现在的煤炭开发强度已经超过安全生产的资源限制,即使采取更严格的安全管理措施,也难以在现有的生产水平上解决安全问题,更不用说还想继续大幅增加产量了。因此中国的能源供应很难继续依靠煤炭的持续增产来解决。石油的产量也难以大幅度增加,天然气也难以满足需求。从目前掌握的资源条件看,中国2020年能够提供的各种常规能源总量在24亿吨标煤左右,即使加上小水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也只能提供27亿吨标煤左右的一次能源,需要靠进口来补足。因此能源制约将是长期的战略性问题。

    依赖大量进口不可想像

    周大地对一些人中存在的对增加煤炭生产能力过于乐观的态度进行了批驳。据悉,十一五规划中,各地对煤炭的供应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若把各地的增长预期合起来,是个十分惊人的数字。按近年煤炭的增长速度,2010年中国的煤炭就需要近30亿吨了。实际上煤炭供应能力根本不可能满足这种增长。中国的煤炭消费量已经达到20亿吨左右,占世界煤炭消费总量的近40%,用任何其它的能源来进行替代,也不现实。如果按发达国家现在的能源结构进行替代,中国现在就需要约8.5亿吨的石油和天然气。2020年将至少需要约13亿吨的石油和天然气,其中进口量将在9亿吨左右。在目前的世界能源供需和地缘政治条件下,这样的情景是不可想像的。

 

    作者:中国易富网

    中国西部煤炭网  晓 舟



     编 辑:远帆


     编 辑:远帆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www.cwestc.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煤炭资讯网原中国煤炭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