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煤市分析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煤价行情  在线投稿  | 西北站  华中站 | 特约通讯员档案

2007年煤炭价格将高于预期

煤炭资讯网 2007-3-16 8:00:07    煤市分析
2007年煤炭价格将高于预期

2007年煤炭价格将高于预期


07--3--16

煤炭过剩、价格回落的预言再度被打破。119日,大同煤业集团计划电煤车板价已经从一吨265元涨到305元,涨了40块钱,涨幅高达15%。

今年,煤炭需求增长幅度将有所回落,煤炭过剩压力加大,价格也面临市场的考验。山西省统计局在一项新的专题调查中,对2007年山西省煤炭市场的发展作了分析预测,并称今年煤炭企业因政策性成本上涨的原因,成本将大幅度增加,这也将影响煤炭的价格。

表面看,煤炭涨价有多种因素,比如完全成本化、安全投资加大等,但更深层的原因却是国家控制力在煤炭新政山西试点半年后再次发力。

对煤炭价格产生深远影响的是山西的完全成本化试点

山西煤价涨幅最高的主要原因在于,国家今年把山西列为试点实施煤炭资源有偿使用的省份,并要求全面征收可持续发展基金、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和煤矿转产发展资金,加上资源补偿费、矿业权价款、安全费用提取等。根据国家已经出台或正在酝酿的一些政策,新增成本有: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基金平均每吨15元,煤炭开采生态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每吨10元,煤矿转产发展资金每吨5元,煤矿生产安全费用每吨15元,还有煤炭采矿权价款、煤炭探矿权价款等,合计将增加吨煤成本近70元。

这种由于政策性变动导致煤价刚性成本的提高,势必会使煤价上扬,而这种上涨由于试点的作用,最终会演变为全国性的煤价上涨。

据了解,由发改委价格司起草的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方案--《关于深化价格改革,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意见》已获得发改委主任办公会议的原则通过。在煤炭价格改革上,新方案的主要思路基本套用了山西煤炭开采的试点内容,即完善煤炭成本的构成,在成本中加入矿权取得成本、资源开采成本、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成本、安全生产成本以及资源枯竭后的退出成本。同时,设立矿山环境保证金和煤矿转产发展资金。并且,一些煤炭外部成本也在向煤炭价格内部渗透。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有关专家认为,随着采煤综合补偿和可持续发展支持政策到位,采煤的成本完全化和外部成本内部化,我国的煤价将会有所提高,其中电煤价格的上涨可能会比较显著。

国家对煤炭产业布局的调整为煤炭价格长期趋稳提供了保障

根据国家和地方煤炭的发展思路,新建为主、整合为辅的产业发展政策,正逐渐变为整合为主、新建为辅,这意味着部分列入国家有关部委统计范畴的新建或在建矿井可能会被削减,而一些长期盘踞在国有大矿周围的小矿,在国家资源整合大势之下,将逐渐纳入国有大矿,一些具备整合条件的矿井则将逐渐淡出。

据了解,为淘汰落后产能保证安全生产及控制总量,国家计划20062007两年关闭4861处小煤矿。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下发的《关于落实2006--2007年关闭矿井计划目标的通知》,2007年我国将关闭小煤矿2209处,中小煤矿的关停会进一步压缩占比达1/3以上煤矿产量的增长速度,降低总体供给。

相关数据也显示,国有大矿在未来产量结构中将持续增加比重,而乡镇煤矿和私有矿井的产量将随着安全整顿而逐渐萎缩。根据规划,十一五期间,我国乡镇煤矿的产量比例将由2005年的38%下降为21%,而国有重点煤矿的产量比例将由2005年的48%上升到65%。

目前,包括神华、中煤、兖矿等在内的大型煤炭企业正在试图通过资源整合,垄断局部区域范围内的煤炭资源。这种垄断趋势的加剧将直接导致煤炭价格话语权的集中。煤炭业整合不仅强化了企业对供求、价格的控制力,同时消除了一些曾经一度扰乱市场秩序的小煤炭企业。

整合带来的行业集中度提高,还为煤炭价格长期趋稳提供了保障。大型煤炭企业在具备充分市场供应能力的情况下,会与用煤企业签订长期供货合同,以防止煤炭价格的大起大落。

虽然在发改委公布的11个值得警惕的产能过剩行业中,煤炭行业名列其中,但分析人士还是认为,2007年作为真正煤炭价格市场化的元年,煤价坚挺的势头不会昙花一现。
  



     编 辑:远帆


     编 辑:远帆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www.cwestc.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煤炭资讯网原中国煤炭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