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煤市分析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煤价行情  在线投稿  | 西北站  华中站 | 特约通讯员档案

威远煤矿三年人才战略,突破瓶颈制约

煤炭资讯网 2008-10-16 9:54:31    通讯特写

    川煤集团成立三年来,威远煤矿制约企业发展的人才瓶颈开始得到突破。10月13日至14日,威远煤矿组织对30名选拔到管理岗位试岗一年后的普通工人进行最后考评,对考评合格者,将正式踏上新的岗位,标志着该矿实施三年的人才战略开始发挥应有作用。

      有着近70年历史的威远煤矿,曾经为四川的能源工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有着突出的人才优势。但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初,由于矿井资源枯竭、市场的不景气,企业效益开始下滑,专业技术人才大量流失,至川煤集团成立前的10余年间都未引进一名大专以上学生,管理和技术人才日渐匮乏,人才瓶颈的出现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
筑巢引凤,吸纳人才

       川煤集团成立以后,为威远煤矿注入了新的活力。新一届领导班子看到了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大战略、大格局、大发展”的企业发展理念,随着川煤集团对威远煤矿支持力度的加大,四大主要生产单位开始出现活力,叙永煤矿实施45万吨机械化采煤改造,威鑫煤业公司(叙永二矿)投入建设并将于2009年正式投产,蓉兴公司20万吨/年元明粉扩能工程顺利投产,原煤公司的机械化采煤的使用等,企业发展势头强劲,焕发出勃勃生机,专业技术人才开始从社会各种渠道涌入,三年来,从大专院校招聘的毕业生逐年递增,仅2008年招聘的全日制大专以上毕业生达38名,是该矿建矿以来的最高峰,部分过去离开的技术人才开始回流,出现了百川归海的景象。

                                  利用院校资源,鼓励职工深造

      三年来,先后选送了116名在职职工和职工子弟到重庆大学、四川职工科技大学、重庆市科能高级技工学校、广旺煤矿技工学校等学校学习,就读煤矿安全生产紧缺的采矿、通风、机电等专业。大力推进“变招工为招生”工作,并以文件的形式出台了《关于在职职工在院校读书期间有关工资待遇的通知》,提高在职读书职工待遇,推行奖学金制度;建立和完善专业技术人才委培制度,鼓励职工在职学习。目前,首批培养的5名重庆大学学习地测专业的职工,已回到生产工作岗位发挥作用,另有66名学员即将踏上工作岗位。

                                  加强人才储备,充实管理岗位

       为获取人才信息,威远煤矿对外招贤纳才,对内注重发现、挖掘、培养人才。建立了有效地人才储备机制,将管理干部和部分有一定专长和业务素质较强的职工300余人列人才储备库进行培养、管理和信息追踪,实行动态管理,从中选拔了30名工作骨干,提拔到管理岗位进行试岗。目前,已有3人经考核合格提前聘为正式干部,其余27名试岗人员正在进行全面考核。

                                     开展校企合作,加强自主培训

      威远煤矿还充分发挥矿三级培训中心资源优势,主动与四川科技职工大学联系,合办大专班一个,对45名煤矿安全管理专业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同时,该矿还加大自主培训力度,出台了《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管理办法》,每年有计划地对关键岗位的员工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三年来,共培训职工2000多人次,员工的技能素质和实际操作水平得到提高。
通过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加大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进一步充实、壮大,在短短的三年时间,人才匮乏的矛盾得到极大缓解,增强了企业发展后劲。          
 
 


本网通讯员:唐晓春      编 辑:徐悉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www.cwestc.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煤炭资讯网原中国煤炭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