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煤市分析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煤价行情  在线投稿  | 西北站  华中站 | 特约通讯员档案

王建:评兖矿为职工办实事不凑“整数”【外二篇】

煤炭资讯网 2008-6-23 7:31:06    一事一议

    笔者从山东兖矿集团公司四届一次职工会员代表大会获悉,该集团公司今年将重点抓好“调整住房公积金缴存标准”等12件实事,件件与群众利益相关不说 ,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凑整数的做法,职工群众无不拍手称好。

    集团公司列出的12件实事,是在广泛征求职工代表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经过深思熟虑、再三研究而确定的,是与职工群众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从第一件实事“建立与企业效益相适应的职工工资增长机制”, 到第十二件实事“加快推动企业发展,提供一批就业岗位”,12件事个个重要,少一件不可,多一件显得牵强。“12”这个数字的后面,彰显了公司加大民生投入、让职工群众共建共享发展成果的信心和决心。

    人们历来喜好“整数文化”, 有些单位和部门也喜欢在某些工作中玩数字游戏,比如“班组工作十项评比”、“百家优秀社科期刊”、“千人长跑”、“万人签名”、“百家万店无假货”, “整数”被装扮的千奇百怪,就象一个陀螺玩得团团转,人们真是智慧无穷啊。

    有时候,为了活动的方便、便于宣传,取个整数也无可厚非,甚至也有必要。像评选“十佳”、“百强”排位财富榜等等,上榜名单的后面还有一大串名单,到哪个位置“铡断”呢?当然取整数啦。再比如,类似“万人签名”、“百万大军”等,实际数字多几个缺几个甚至少一大半(像“百万大军”也许只有三四十万)并不重要,干嘛非要那个气势呢。

    党的兴衰在民心,事业的成败在民心。老百姓心中都有一杆公平的秤。为群众办实事,我们决不能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停留在口头上、凑数上,决不能“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决不能“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闷在屋里写,照着稿子念”等等,而要敢于较真,克服高谈阔论不见行动、形式主义不干实事、轰轰烈烈不重实效的不正之风,不搞花架子,不欺上瞒下,不搞所谓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了解实情,实事必须实实在在地办,从点滴做起,落实在行动上,办实办好。              
  

    言论:活着就好好地活着

    有这样3名记者,,为大学生报告奔赴灾区的采访经历。谈到都江堰聚源中学遭受地震灾害的惨状,记者们数度哽咽。一名大学生问道:“经历这次地震采访后,你们觉得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记者回答得很干脆:活着就好好地活着。 

    人怎样活着,对这个问题,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回答。有的人为理想而活着,有的人为金钱而活着,有的人为名利而活着,有的人可能从未想过这个问题,也有人想了但始终没有想明白。

    让我们再次回到地震现场。为了能活着,一名女子被困216小时获救 吃蚯蚓野草维系生命;为了能活着,73小时里,她用砖头砸烂自己小腿喝血求生。被消防官兵发现后,因为右腿被水泥板压住,且空间狭小,消防官兵无法施救,她要来锯子和剪刀。自己锯掉小腿,剪断筋肉,爬出废墟。为了能活着,她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有3、4个月大,他安静的睡着,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她的手机塞在被子里,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然而,当国人都在为汶川大地震哀痛不已的时候,也有少数人,且看活着的他们是如何做的:某集团老总,身穿最具喜庆色彩的大红上装,站在地震废墟上,微笑着打着胜利的手势,这个镜头恐怕没有哪一个稍有良知的人能够接受。要知道,他所站立的废墟下,有多少刚刚被挖掘出来的学生娃尸骨未寒,还有多少娃娃冰冷的躯体躺在他的脚底下等待我们去挖掘啊!某女网民,因为全国哀悼日禁止一切公众娱乐,玩不成网络游戏,竟然在视频上公开咒骂饱受灾难煎熬的地震灾民!还有近在身边的邻居,竟然无视国务院的通告,在第一个全国哀悼日,全世界华人领域统一降半旗默哀三分钟的当天,仍然将他的溜冰场照常营业,生怕少赚了一点钱,不顾全国人民的感情。

    地震过去了,有良知和觉悟的我们需要反思。人的一生中有谁能够预测到自己的将会发生什么呢?而最应该做好的,是应该屏除这个社会的物欲膨胀给人们所带来的那些精神上的沙漠化倾向,好好地为社会、为国家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是对地震灾区最好的支援。

    言论:培训怎能图形式

    老李是掘进工区的一名区长,说起培训工作,作为单位负责人的他为难地告诉笔者:“不太好办,按理说咱们的生产骨干、技术骨干也应该多去学习学习,更好地胜任现在的日常工作及未来的工作任务,但是这些人员抽走了又会影响工作,所以只好让一些工作、技术差劲的人员去。”

    企业在面临高质量、高效率的工作系统挑战中,培训显得尤其重要,但是,个别单位对待培训工作的态度差强人意。笔者手中有一份某矿2007年职工教育培训计划,统计数字表明,该矿一年中各类培训计划5990人次,实际完成6231人次,单纯从数据可以看出他们是注重培训的,但通过了解,实际情况有些出入,比如,他们全年共安排了管理技术人员、工班组长等18项培训类别,有些培训组织了,但是否是指定人员参加,不得而知;有些则没有组织,比如群监员、协管员培训;更有甚者,一个人可以在同一年里,参加不同工种、类别的培训,属老李所说的“培训专业户”。

    笔者觉得这样对待培训弊大于利。木桶理论告诉我们,木桶的容量不是取决于其中的长板,而是取决于其中最短的一块木板。同样道理,企业能否做到又好又快发展,不是由能力和思想基础领先的多数职工来决定,而是知识缺乏、技术薄弱、安全意识不足的职工所左右,后者才是安全教育培训的重点对象。不顾企业的长远利益,该更新的知识更新不了,该遵守的制度不能履行,就有可能导致走形式,企业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很难跟上时代要求。
                    



山东省邹城市东滩煤矿工会 王建      编 辑:一帆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www.cwestc.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煤炭资讯网原中国煤炭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