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煤市分析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煤价行情  在线投稿  | 西北站  华中站 | 特约通讯员档案

抗震救灾:党徽,在震灾废墟上闪光

——记临汾市人民医院副院长、赴川抗震救灾医疗救援队副队长许红星

煤炭资讯网 2008-6-8 14:01:50    通讯特写

  5月17日凌晨,“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的第5天,带着市委、市政府的希望和重托、带着全市人民的牵挂和情义、带着全市白衣天使的爱心和责任,临汾市人民医院抗震救灾医疗救援队带着价值40万元的药品和器械等物资,奔赴救援一线。

  在这支队伍中,闪动着一个活跃的身影,他就是许红星。

  现年45岁的许红星1983年7月毕业于晋中卫校,现任临汾市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高级经济师。

  许红星一出校门,一脚就跨进临汾市人民医院(原临汾地区医院),从1983年到现在,二十六个春秋过去了,他先后担任检验科技士、团委书记、办公室主任、主管检验师、医院
党委委员、副院长,获得高级经济师资格。
   
  他从事医院管理工作二十多年,在医院等级评审、经济管理、后勤管理、经济合同管理、信息化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撰写论文10余篇。其中《加快体制改革促进“临医”
发展》、《浅谈国营医院的改革思路》、《浅析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必要性》、《浅谈医院成本核算》先后在《中国审计》、《山西财税》、《山西政报》等刊物发表曾被临汾
地委、行署荣记“个人二等功”;临汾市委、市政府授予“特级劳模”;“全市先进工作者”;“医院先进工作者”等光荣称号。


    援川出征,主动请缨抗震救灾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随着消息传来,全国亿万人民积极行动起来,争先恐后为抗震救灾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5月16日下午,临汾市人民医院接到通知,要求组织医疗队,由外科副院长带队,赴太原与全省其他地市的医疗队一起组成山西援川医疗救援队,次日凌晨5时出发。
   
  按照通知要求带队的外科副院长王振林已经54岁,且有高血压、心脏病、痛风病,这次出征条件艰苦,任务繁重,不知道何时才能回家,再加上这次医疗救援队中女同志多,
她们在忙于医疗救护之时,后勤工作如果跟不上,怕身体支撑不下来。
   
  面对这种情况,从事医院管理工作20多年同时兼任临汾市防震应急指挥部成员的许红星副院长他深感责任重大,义不容辞,主动请缨,毫不犹豫请求担任赴川抗震救灾医疗救
援队副队长。
   
  在他的带动下,曾参加过唐山大地震救援的、有丰富救援经验的医院设备科科长仇瑛和兼职临汾市防震应急队队长的医院医疗安全办副主任乔王平等六名医护人员一起加入救
援队,在山西省的十支医疗队中,临汾队是唯一由两名副院长带队的医疗队,也是唯一一支超出名额6名的医疗队。


    大爱无私,为国尽忠天伦旁置
    
  每星期周末都要回家陪老人是许红星几十年不变的习惯。但这次任务紧急,在出发前赶不及回家,他只能在电话里告父母一声。86岁高龄的老两口天天看新闻,深知地震灾区
目前急需帮助,一句挽留的话也没说,还嘱托他一定要好好工作,积极救助更多的灾民。可是,儿行千里父母哪有不担心的。老两口在许红星走后天天看报纸,看电视,心里时刻
牵挂着自己的孩子,希望他能安全归来。
   
  许红星的女儿在成都上大学,身处特大灾难发生地的女儿得知爸爸要来四川,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带了几个同学早早地守在机场等爸爸,准备帮救援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经过这么大的灾难后,远离父母的孩子是多么想见自己的父亲,可是,她没想到,等了3个多小时,都没有见到近在咫尺的爸爸。
   
  许红星又何尝不想见到女儿!5月12日地震发生时,她给家里打电话,只说了“地震了!”三个字手机就没了信号,并且几天来余震不断,急坏了许红星俩口子,现在,眼看着有机会见到日思夜想的女儿,可是,身为副队长,许红星不敢轻易离开:“当时,不知何时出发、不知将开往哪里,非常时期,灾情严重,人命关天,我们必须随时待命,上厕所都在小跑,作为副队长,哪能出去见女儿!”当时,他离停机楼只有500米,也只能让女儿先回学校。
 

    征途漫漫,险象丛生考验耐性
   
  在大自然的暴虐面前,人的生命是极其脆弱的。在医疗救援队开赴一线的途中,周围全是崇山峻岭,次生灾害频繁发生,泥石流、山体滑坡、堰塞湖等,不时遇到山体滑坡、
塌方,悬在公路边上的大石头感觉随时可能砸下来。身旁黑压压的大山随时都有可能张开吃人的大口。
   
  最终,救援队在绵阳市平武县响岩镇落脚,这里离震中映秀镇只有几十公里,每天余震不断,严峻的现实依然充满凶险。
   
  因为山体滑坡及大面积的塌方,很多路段经常被堵,被抢通后,勉强能过车,车轱辘离悬崖边只有不到一乍的距离,稍有不慎或余震,医疗队乘坐的救护车都有可能掉下悬崖
,面对这样从来没有经历过的现实, 使命在肩,作为副队长的许红星鼓励队员们:“我们没有退路,既然来了,只能选择坚强!”
  
  许红星心里想得更多的是医疗队的责任和灾区人民的需要,所以,没有顾及自己的安危,多次冒命带队出诊,不仅为当地的灾区疗伤,也为抢险部队的战士看病,同时,还要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监测有无疫情的发生,为灾区及战友进行心理疏导,鼓励灾区百姓,身后有强大共和同的支撑,有全国13亿军民的支持,一定能渡过难关,重建家园。
            

     带队救援,感同身受细致入微
     
  5月25日,接省厅指挥部令:许红星副队长带领12名医护人员乘车冒雨前往平通镇、豆叩镇出诊,路途所见房屋大部分倒塌,满地帐篷及受灾群众!
     
   救护车沿着崎岖泥滑的山路,穿过部队刚修通的生命桥前行,路边时有滑坡滚石,一块飞落的石头砸破了车窗玻璃,真是冒命救诊。
     
  在豆叩镇卫生院帐篷病区,医疗队对所住40余名人员进行了详细检查。其中有一位82岁的老太太5月12日震中小腿胫骨骨折尚未处理,医疗队马上进行了石膏固定手术。另一
男村民腿部严重受伤,因处置不当,伤口坏死且髌骨外露,如不及时手术,将截肢致残……当时条件十分简陋,做手术面临一定的风险。
     
  在征得伤者同意后,许红星副院长同队员商议决定:实施了一台特殊的手术,克服一切困难,在帐篷临时手术室行腰麻清创缝合固定术。
     
   许副院长指挥,郭淑明组织,骨科大夫王刚主刀,麻醉师杨奇星麻醉,朱国熙、薛虎副主任配合及护士咸泽云、秦秀芳、许媛上台的特殊手术开始了。无电,手电照,无手
术台,现有的产床代替;消毒、腰麻、切开、清创、止血……一小时后手术顺利结束。
      
  这一天手术五人,诊治群众百余人。当地乡医院李院长对医疗队的技术称赞不绝,对大家的无私援助含泪感谢!


         临时支部,特殊使命奉献光热
    
  临汾医疗救援队共有8名共产党员,面对这样的次特大灾难的救援,许红星认为,要打大仗、打恶仗,党组织的作用不可比拟,共产党员的必须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所以,出
发之初,在5月20日前往灾区进发的中途,许红星就在山西省援川医疗队中率先成立了临时党支部,他担任党支部书记,要求大家团结协作,克服困难,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生日,让党旗高高飘扬在每个党员的心中,飘扬在灾区的废墟之上!

  22日晚,在灾区一线,许红星召开临时党支部党员会议,积极组织大家缴纳“特殊党费”,并带头交纳1000元,在圆满完成工作任务回到临汾后,他又把参加这次救援任务所
得的500元补贴也捐给了灾区)。再一次以实际行动表明了对党的忠诚和对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的支持。

  灾区余震不断,生活艰苦,为确保医疗队员的战斗力,医疗队党支部再次召开全院党员会议,支部书记许红星要求党员做好长期艰苦工作的思想准备,在困难、危险面前充分
发挥带头作用,希望大家越是艰苦越要先进,充分发挥党员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不打折扣地坚决完成医疗任务,极大地鼓舞了士气,会后,有11人在火线递交了入党
申请书。


         生活保障,且苦且险出生入死
    
  救援一线的生活,艰苦而又危险。因天气下雨,医疗队住的帐篷开始漏水,地铺又潮又湿,报纸放在褥子上,第二天早上就湿了,有的队员已感冒,许多人关节开始疼痛。由
于出发时为了多拿救灾物资,医疗队没有拿生活用具,喝口热水的希望都是那么难以实现。在完全需要自救的环境中,作为保障生活的副队长许红星,带头上山四处寻找可以替代炊具的用品,置办过日子的“家当”,用木板当案板,用铁锨把当橄面杖,用消毒锅热水,又向灾民买来菜刀,然后上山拾柴禾……    
   
  看着救援队员们天天只能吃面包,香肠,喝矿泉水,许红星时刻心疼同志们的身体透支,为了能让大家吃上新鲜的蔬菜,许红星冒险到附近的山村,向当地百姓购买了黄瓜、
西红柿、茴子白等蔬菜,保障了队员们生活需要。
   
  灾区的天气情况很恶劣,白天太阳直晒,夜晚又时常有雨,气温很低,救援队员们常常半夜被冻醒。许红星担心队员们一人只有一床褥子和一张毛毯肯定不能御寒身体吃不消
,于是他乘车寻找山里的商店,希望给队员们添置一些能御寒的被褥。可找遍了附近的村庄,只能给队员们买到一人一张油布,以缓解潮湿的环境带给队员的不适。
 
    
    传递信息,沟通川晋喜报佳音
    
  为了让亲人、同事和关心自己的朋友们了解队员们在灾区平安,了解救援队开展救援工作的最新进展,许红星还担任起救援队的宣传工作,每天用自己的摄像机摄下一些同志
们工作的镜头,并用短信的形式向单位同事记录每天工作的情况,这一写就是12天,一写就是8000多字的短信。由于灾区通讯系统尚未完全恢复,许红星只能每天晚上12点以后再
编辑短信往发出。
 
  文字发出来了,可图片影像资料却无法及时送回。当得知女儿要乘飞机回太原时,许红星乘车冒着随时可能发生塌方的危险赶往成都双流机场,把六盘影像资料送到女儿手中
。没有过多的话语,只是叮嘱女儿保重身体后,许红星又踏上返回灾区前线的路程,继续自己的工作。返回驻地的路上,要经过一个长达10分钟车程的隧道,去的时候上方就不断
滴水,回来时水滴更大更频,司机以最快的速度开出隧洞,刚回到驻地,就接到通知,归路已被泥石流堵了。
 
 
     护送伤员,份内份外尽职尽责
   
   5月26日早8时,医疗队接到省卫生厅抗震救灾指挥部紧急命令,由于临汾及大同医疗队的驻地处于最危险的地带,且技术力量强,所以派他们马上赴绵阳,护送100名重伤员乘专列到太原接受治疗。 经过逐一筛选,医疗队选中了98名合适长途转送,也愿意来山西治疗的伤病员。

  这次护送重伤员乘专列也需要20多个小时,路程长、病员重、病种多,且外伤已半月以上,感染严重,护送任务十分艰巨, 其中,有1/3属于危重病人,需要特护、专护,还有1/5没有陪护的病人需要护理。
  
  27日早7:00,他们从绵阳火车站上车。转送的病人大多是骨折、脑外伤和胸外伤,完全不能自理的有七八个,临汾市医疗队负责三个车厢,于是将26人分为3个组,许红星首先了解了所负责车厢内病员的全面情况,对需要特殊照顾的病例做到心中有数。
 
  由于医护人员少,伤病员多,在车上,作为副队长的许红星也主动担负起了护理伤员的重任,对没有陪侍人的患者按时喂水喂饭,定时翻身拍背,接屎接尿,尽心尽力。
  病员中,年龄最大的90岁,是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战士,股骨骨折,许红星心想,这位老人没有被敌人的枪炮打倒,我们也不能让地震把他震倒,一定要把他照顾好,希望他在伤愈后能重新站起来!
  一位胸外伤、没有亲属陪护的80岁的老人一路上感动地哭了三次,他说,你们对我真是太好了,见到你们就象见到了亲人!
  今年46岁的陈美,被搜救队员发现时已经被埋压了88个小时,由于施救特别困难,她身上的大块楼板等重物在短时间内不可能清理,她用坚强的意识,从大腿根自己离断了可能已经坏死的右大腿,由于她自己截肢时身处废墟之中,环境很差,导致感染特别严重,护送回山西的路上,医疗队给予她特别的照顾。
   79岁的郭荣斌骨盆骨折,没有家人陪护,电解质紊乱,一吃就吐,可是,也许是地震造成的心理障碍,他却不停地要吃东西,有好几次趁大家没有留意,他还和别人抢着吃,吃一次吐一次,医疗队就一次又一次地给他收拾污秽,多次给老人翻身、喂饭、端屎端尿,给了他无微不至的关怀。临分别时,郭荣斌激动说,“你们都是我的亲人!”
         
  12个日夜,充满了艰辛和危险,但许红星无怨无悔,他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凭着对灾区人民的热爱和对本职工作的敬业,大勇无畏、大爱无疆, 他和他的队员共抢救伤病员300人次,为救援部队和受灾群众看病500人次,为灾区群众宣讲灾后流行病预防知识,圆满地完成了救援和护送任务,传递了唐尧故土对灾区人民的情意。许红星说:“这12天的抗震救灾医疗救援工作会改变我的一生。我们这次参加医疗救援工作,不是为了名利,而是为了自己身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我们到达灾区,就不仅仅代表个人,而是代表临汾,代表山西,更是代表全中国广大人民对灾区同胞的关怀和支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更应该冲锋在前,起好模范带头作用,协助队长,保障医疗队员的后勤和安全。26个人的救援队,作为副队长,作为临时党支部书记,我自己有什么事不要紧,重要的是队员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5.12”特大地震灾难的降临,痛和爱,难过和感动,担忧和牵挂,都如此强烈,如此让人撕心裂肺。在那块布满伤痕的大地上,在危难面前,许红星在执行救援任务的过程中,身先士卒,发挥了共产党员的模范先进作用,不辱使命,使党徽在大震废墟上闪闪发光。  他用自己的行动和他所闪耀着的鲜活人格魅力,感动和震撼着人们,这就是一个共产党员的崇高境界!
 
 


本网记者 刘润田 张长年 通讯员 赵丽      编 辑:和扬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www.cwestc.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煤炭资讯网原中国煤炭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