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煤市分析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煤价行情  在线投稿  | 西北站  华中站 | 特约通讯员档案

就业关注:矿大七成毕业生缘何选择基层就业

煤炭资讯网 2008-7-2 9:35:29    煤矿院校
  编者按:在毕业生就业领域走向多元化的情况下,中国矿业大学毕业生面向基层、选择去西部和煤炭企业就业的比例并没有下降。据中国矿业大学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统计,近几年中国矿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其中70%以上的毕业生选择到基层就业,主动到煤炭、石油、地质等行业就业的毕业生每年都能达到40%以上,而采矿工程、安全工程、地质工程、测绘工程、矿物交工工程等煤炭工业主体专业的毕业生90%以上在煤炭、石油、地质等行业就业。

  矿大七成毕业生缘何选择基层就业

  选择基层,建功立业CFP供图

  现状扫描:煤炭行业人才紧缺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煤炭行业存在着死亡率高、生产环境差、职工待遇低等一系列问题,人才引不来、留不住的现象十分突出。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煤炭行业一度出现了新的“人才断层”,成为影响煤炭行业健康发展的瓶颈。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96%的煤炭企业缺少机电专业人才,88%的煤炭企业缺少采矿专业人才,另外通风、安全、洗煤、煤化工等专业人才也在紧缺之列。

  中国煤炭教育协会在一份名为《煤炭行业人才需求状况及对策研究报告》中说:据对中国矿业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等9所煤炭高校的统计,1999年至2002年共有毕业生3.79万人,到煤炭行业就业的仅3538人;其中地矿类专业毕业生1454人,到煤炭行业就业的只有768人;除去到机关、院校、科研院所者外,真正到煤炭企业工作的不足500人,每年也就100多人,按现有100家大型国有煤炭企业计算,每个企业每年平均仅有1个人。

  我国原煤炭工程类高校,除了中国矿业大学,其他的煤炭院校基本都看不见这个“矿”字了,取而代之的是“科技”、“理工”……比如,原来的西安矿院成为西安科技大学、淮南矿院成了安徽理工大学,等等。这些煤炭院校为了适应发展需要,普遍对传统的地矿类专业进行了调整、改造、拓宽和转向,从原来单纯的为煤炭行业服务的专业改为为社会服务的宽口径专业,大多数服务于煤炭行业的学科和专业被调整为社会和地方急需的热门专业。

  根据中国煤炭教育协会的统计,原煤炭工程类高校改革前地矿类专业共有54个专业点,到2003年的时候只剩下29个专业点,招生人数大幅减少,有的已经停止招生或者隔年招生。温家宝总理曾在一次讲话中特别指出:“要抓紧研究有效的政策措施,鼓励发展地矿类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加快培养地矿类专业技术人才。”

  一线体验:工作环境大为改善

  近年来随着煤炭市场持续升温,煤炭企业的效益大为好转,但人才紧缺的状况并没有改变,所以他们不得不通过高薪来招揽人才。在2008年中国矿业大学双选会现场,笔者对部分煤炭企业的工资待遇做了统计,从事井下采掘一线工作的煤炭主体专业的毕业生,见习期的年薪在3万元到4.5万元之间,另外有的煤炭企业已经将本科生的安家费提到了5万元以上,野外工作另有津贴和奖金等补助,并附住房、保险等一系列优惠政策。

  “现在的工作并不好找,煤炭企业的待遇相对而言确实很高。大型煤炭企业提升的空间比较大,而且工作也很稳定,这是很多中小型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所不具备的。”中国矿业大学消防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秦同学告诉笔者,他大三暑假去了安徽一家煤炭企业实习,发现那里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脏乱差,相反,整体规划和布局都很不错,生活区也非常干净,“宾馆、食堂、公寓、多媒体娱乐中心、体育馆、图书馆等设施一应俱全。最让我吃惊的是煤炭企业实行的是准军事化管理,走路时必须是‘两人成排,三人成列’,每个员工必须挂牌上岗,路上随时随处都有警卫检查。”

  作为煤炭企业,安全是第一位的,现在政府和煤炭企业对安全生产非常重视,并且和相关责任人的利益已经挂钩,不少煤炭企业都成立了专门的机构并投入大量的资金做安全生产。在机械化生产的国有大型煤炭企业里,矿难的发生很多时候是因为工作人员的违规操作造成的,很多高瓦斯煤炭企业本身已经做好了先抽后采、一通三防等工作。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了由副总经理兼任局长的安检局,在公司下属的各个煤矿成立了安检处,真正做到了责任落实到位。西山煤矿总公司去年一年在安全生产方面就投入4000多万元。

  “在实习的时候,煤矿对我们非常重视,那段时间我和我的同学与工人们同吃同住,在他们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煤炭行业是高危行业,但是煤矿工人都经历过严格培训,他们知道哪里安全、哪里危险,也知道该怎么面对危险和解决问题。老技术员的过硬本领让我着实佩服,他们的水平没有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积累是不可能达到的。”秦同学继续说,“在那里我也深深地感到了煤炭企业生产技术的落后,以及专业技术人才的匮乏,但是国家和煤炭企业都下了大决心并采取了具体的行动解决相关问题,我觉得煤炭企业并不是和事故分不开,尤其是近两年形势逐渐好转,国家也在大力打击非法开采的小煤窑,煤炭企业的未来是美好的。”

  过来人说:基层锻炼非常必要

  笔者了解到,目前永城煤电集团的16000多名的职工中有中国矿业大学毕业生600多人,这些毕业生中有6人担任集团领导职务、16人担任集团机关中层管理职务、39人担任集团子公司(矿、厂)高层领导职务、15人被聘为集团尖端人才。

  永城煤电集团的副董事长、中国矿业大学博士毕业生陈祥恩说:“现在高度机械化的、自动化的采煤技术,更需要高知识层次的人来管理,煤矿对大学生的需求确实很大,对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要求也非常高,他们仅有的书本知识根本满足不了实际需求。所以,要求大学生必须转变就业观念,现在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也正在转变,正在由过去的主动要求坐机关办公室变为主动要求下矿井。去年有两位大学生就是这样,安排哪个部门他都不乐意,非得要求去井下一线工作面工作,其实这是一个对个人、企业都有益的事情,因为不了解实际工作,就无法技术创新,更无从谈科学管理。”

  中国矿业大学93届毕业生、现任永煤集团城郊矿矿长、正龙公司董事长的唐远游认为,学习工科专业的学生,只有从基层做起,才能心里踏实。他说:“我们是工科专业毕业的学生,我们所学的知识更多的是应用型的,而不是研究型的,这决定了我们必须深入工作一线,到基层去,把学到的理论应用于实践。刚到矿上工作时,我发现,我其实对实际生产一窍不通,哪怕是一个螺钉是否松动,用什么样的工具把它固定,我都不能准确判断。所以,作为一个大学生,不要觉得上了四年大学就什么都会了,如果不深入到一线作业面,在学校学习的理论往往就是白纸一张。从学校出来,一定要从基层开始,步步走稳,这样心里才能踏实。”

  中国矿业大学2007届毕业生王爱午,原来在北京煤炭干部管理学院财务专业专科学习,毕业后曾在大同煤矿集团雁崖矿西山区担任办事员,2003年通过“对口单招”来到了中国矿业大学学习采矿工程专业。2006年11月回大同煤矿集团塔山矿生产技术部实习期间,独立完成了塔山矿8103工作面顺槽施工图、皮带顺槽皮带安放基础施工图、过渡水仓施工图等方案的设计,参与了塔山矿2#皮带搭接硐室施工方案设计优化,受到了矿领导好评。回单位后,王爱午担任生产技术部掘进技术员、矿总工程师秘书等职,目前参与了“塔山矿石炭二叠纪特厚煤层巷道顶板围岩控制”、“塔山矿采掘衔接计划数字优化”等多项科研项目研究。

  在煤炭企业一线,大学毕业生表现出来的立足本职、献身事业、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及扎实的理论知识、较高的专业技术、较强的创新能力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观念转变:离不开学校的引导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矿业大学校长葛世荣教授在接受采访时告诉笔者:“目前学校非常注重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识和工作能力的培养,不断创造机会,提供平台,让大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基层、了解基层。企业也给予了很多的优惠政策来吸引优秀毕业生,并且把招聘到的毕业生当作一笔人力资源财富,给予他们施展才华的机会。实践证明,不少到煤矿基层就业的学生发展都比较快,短短时间就脱颖而出,成为技术骨干或者部门负责人。”

  学煤、爱煤,努力促进祖国煤炭事业健康发展,是煤炭应用型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中国矿业大学积极加强就业指导与服务,疏通毕业生面向基层的就业渠道。近几年来,中国矿业大学与全国20多个省份的300多家煤炭企业和基层单位进行了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获得了大量的来自煤炭行业及基层的人才需求信息。中国矿业大学每年都自筹160多万元经费设立“煤炭定向奖学金”,鼓励学生去煤炭企业就业,自从2000年以来累计奖励经费1000多万元。

  中国矿业大学主动关注他们的后续发展,每年由学校领导带队组织有关人员赴全国各地基层单位慰问毕业生,与煤炭企业单位共同配合做好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使学校开展的大学生涯设计与毕业生就业以后的职业生涯规划实现对接。近年来,中国矿业大学积极支持和配合煤炭企业,推出了为毕业生提供安家费、特殊补贴、代缴所欠学费、偿还国家助学贷款等优惠政策,也收到良好效果。(汪炳青)


来源: 中国教育报      编 辑:晓岚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www.cwestc.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煤炭资讯网原中国煤炭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