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煤市分析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煤价行情  在线投稿  | 西北站  华中站 | 特约通讯员档案

不能输在毛乌素——水文局四队门克庆井田首采区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施工纪实

煤炭资讯网 2011-11-21 10:29:46    头条
 
      从榆林市沿榆乌公路向西北挺进,进入鄂尔多斯高原与黄土高原间的凹地,静卧着面积达数百公里、望不到边际的大沙漠——毛乌素沙漠,蒙语“毛乌素”意为“坏水”, 它的边缘或许还有人迹,它的腹地却是绝对的孤寂,炽热又冰冷,犹如它一日之内截然相反的两面:早晨,当太阳缓慢地爬上沙丘的时候,沙漠换了一副模样,昨天的脚印车辙都消失了,一层细细的沙粒把道路和沙丘伪装覆盖起来;中午,温度极高,甚至可以在沙子里焖熟鸡蛋,即便是帐篷或板房,人依然不能安睡,如同在桑拿屋,衣服上根本没有汗,但都是白花花的汗碱;夜晚则骤然降温,在沙漠中施工的人们不得不裹着厚重的棉衣,这一点,象极了月球。古人用“平沙莽莽黄入天”来描写这片古老而广袤的沙漠,大漠黄沙,风急沙腾的景象随时可见。

      有人说:“毛乌素的沙,打进耳鼓是清脆的,飞进颈项是细软的,扎进眼眶是麻辣的,体验过后是难忘的。”然而,就在这寸草不生,没有一丝生命的气息的大漠之中,挺立的一台台钻机,仿佛黄沙中的一根根路标,很远就能遥望到。由水文地质局四队承担的门克庆井田首采区水文地质补充勘探项目,项目经理冯小强率领他的团队,夜以继日地鏖战在这海海曼曼的沙海之中。他们在这里战严寒,冒风沙,顶烈日,战酷暑,风里来雨里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出一篇劳动者的壮歌。

      排兵布阵 蓄势待发

      市场竞争犹如战场搏杀。承揽项目仅仅是一切工作的开始,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占得优势,就必须以快制胜。
“我们不能输在毛乌素”。项目伊始,队领导便火速召开了专题会议,讨论研究门克庆井田首采区水文地质补充勘探项目班子配备和队伍选择问题。大家一致认为,必须选择全队最精锐的生力军,全力打响进军内蒙水勘市场第一枪。最终,在几经权衡之后,曾经参加过沙曲矿、贺西矿、宜兴~曹村井田等整装水文地质勘查项目的勘查工程处副处长冯小强被委以重任,担任项目经理,精心抽调一批技术过硬、管理全面的精英骨干和有能力、威信高的干部组建了充满活力的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制定了完善、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从人员、技术、资金、设备等各个方面全力予以保证。

      “首战必胜,开工必优!”。这是队主管领导给冯小强的唯一指示,也是死命令。接到通知后,正忙于在山西工区负责各项目外联的冯小强不敢有片刻懈怠。他将手头工作妥善交接后,便带领几名骨干火速奔赴门克庆。
 
      冯小强上任伊始,就根据业主的总体思路,确立了“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率,争第一”管理理念,果断提出了“开工必优,一次成优”和“安全零事故,质量零缺陷”的奋斗目标,并用这一管理理念来统一项目部全体职工的思想。在具体工作中严格要求,一丝不苟的贯彻下去。这既展现了他们争创精品的勇气和决心,也体现了水文地质人永争一流的胆略和气魄。

      门克庆井田首采区水文地质补充勘探设计施工钻孔15个,钻探工程总量为10318.37米;施工区域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变化较大,软、硬夹层较多;项目施工存在施工组织难度大、给水、给养困难等诸多难题,由于典型气候原因野外施工期较短更象是压在所有人胸口的一块巨石。该项目因其特殊的战略意义和恶略的施工环境、高风险性被局、队列为重点攻关项目,引起各方的广泛关注。

      面对阻力,团结的项目组成员并没有慌乱,而是沉着冷静,积极应对。他们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讨论打破困境的措施和方案,一面加强协调工作力度,做好与相关方的沟通,为全面开工争取时间;一面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稳定施工队伍,加强专业和安全知识培训,为施工大干做好充分的准备。

     作为内蒙水勘市场上的一支新军,能否打响第一枪显得尤为重要。项目部进一步规范经营管理工作,着重在“真”字上下功夫,在“落实”上求效益,并制定完善了项目规章制度,做到项目部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促使管理上新高度,所有人开始团结在项目部领导的周围,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科技为本 攻坚克难

      项目部于2010年底进驻现场开始了开工前繁琐又紧张的施工准备阶段。进场初期,面对工期紧、任务重、压力大、环境差等诸多困难,冯小强带领专业技术人员冒着严寒、顶着风雪勘察施工现场,不分昼夜聚集在生着煤火的租赁房里研究制定施工方案、技术措施,为高质量、快速度、保安全的完成工程施工奠定了基础。

      2011年的春节刚一过,他们就从年味犹浓的家中赶往工地,顶着塞外早春的刺骨寒风、踏着积雪各负其责。春季的毛乌素沙漠依然寒风凛冽刺骨,狂吼的大风携起漫漫黄沙吹的天昏地暗,风卷起的沙粒打在人的脸上就像刀割一样疼痛,人只能在漫漫的黄沙中艰难地跋涉。

      海海曼曼的黄沙中,项目经理冯小强带领着几个技术负责人在艰难地跑孔位,狂吼的大风携起漫漫黄沙吹的天昏地暗,每个人都举步维艰的走在风沙中。其中有些钻孔根据地形图找不到路或者根本就没有路,有时分叉路又分4、5条,只能靠人一步步踏勘,由于路上全是风积砂,有些地方都形成了一个个小山包,他们上午出去一般要到下午天黑才能赶回驻地,中午只能简单带点吃的,由于天气寒冷,矿泉水过几个小时再喝都结冰了,而当从外面回住处,所有人做的第一件事无一例外的就是将嘴里的、耳朵里的、帽子里的沙土清理干净,来回拍打无数次才能抖落掉满身的黄沙,洗几次脸才干净,而水又是特别紧张。在这样艰苦的工作环境下,项目部的每一个人都没有退缩,因为他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无比神圣的责任——要在毛乌素沙漠留下煤炭地质人开拓的足迹、打响水文四队的品牌!

      三月的毛乌素,寒风凛冽。平整场地、挖泥浆池,仅四天时间就完成了;6台钻塔安装、辅助设备安装,7天就完成了。3月24日,按照业主的要求,6台钻机顺利开钻了。但是,由于毛乌素特殊的地层条件,开钻初期,施工并不顺利,卡钻、粘钻时有发生,偏斜很难控制,纠斜效果不佳,施工一度受阻。在钻进至130—350米段时,各钻机突然出现偏斜增大现象,最多时纠偏达5次之多,可纠偏效果不甚理想,钻孔质量受到严重威胁。关键时刻,各技术人员都反复的琢磨,一米一米地研究地层变化,及时查看钻压、转速、泥浆,随时调整钻进参数。项目经理时而召开机长、班长、生产骨干诸葛会,及时进行技术分析会,探究钻孔偏斜的原因及对策,综合各钻机情况,发动大家出主意、想办法;时而身临现场,同大家一起通宵达旦,研究技术难题,以力求第一时间保质保量的完成施工任务。有时,大家累了就斜倚在钻塔上思考;困了,用冷水洗把脸,抖擞精神;饿了,泡碗方便面充饥。沙漠对他们并不陌生,施工条件的艰苦对他们来说也已不足挂齿,只有施工质量的拦路虎才是让他们寝食不安的重要因素……经过反复分析论证,不断地总结探索,认为在此段岩石硬度突然稍有降低,地层结构不稳定,且存在东北向西南方向的较大倾角,从而导致钻孔偏斜增长较快。原因找到后,项目部立即制定了上部提前预偏、提前纠斜、控制钻进压力等措施,从而使钻进顺利通过了130—350米段。

      打钻靠的是设备,关键在人的责任心。不科学地使用设备,再先进的设备也打不出优质的钻孔。项目经理冯小强常说:钻机就是拉车的马,你不爱惜它、摸不准它的脾气,它就给你拉斜套。500米以下是钻机最较劲的地层,提放钻速度直接关系着钻机的磨损程度,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为此,项目部加大了职工的责任心教育,并做出了500米以下严禁使用四档提放钻具的规定。为了避免粘钻事故发生,他们对钻进参数作出调整,钻进至500m以下时每钻进50m就进行一次提钻扫孔,从而保证了成孔一个优质一个。整个工程15个钻孔,最大的偏斜率只有1.78‰,这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数字,当相关各方领导看到了这一组组凝聚着这支队伍执着精神、敬业精神和高度责任心的偏斜数据,忍不住的啧啧称奇:你们不愧是一支水文地质勘查劲旅!

      为确保施工安全,项目部建立健全了安全质量管理体系,确立了项目部、钻机、班组三级安全管理网络,实行风险抵押金制度,并与各施工钻机签订了安全质量责任状,实行一级管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高标准、严要求的安全标准化管理贯穿于勘查施工全过程。通过加强岗前培训,安全监管人员、生产管理人员、特殊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施工中,严格按照设计和技术规范标准施工,做到技术方案超前,技术交底及时,技术措施到位。严格执行水文地质勘查工作规范制度,不论是泥浆配比、煤(岩)芯提取、地层描述,还是止水、下管、封孔注水泥等,都做到一丝不苟,保证质量。各参战钻机在班组建设、安全生产、施工质量、施工进度等方面你追我赶,这场无声的竞赛在一直持续到工程结束,也成为该项工程实现质量,安全双丰收的重要造就因素之一。

      施工鏖战到8月份,进入抽水试验阶段。队领导从队部抽调了9个人到达门克庆项目配合抽水试验。一下车,在项目经理的统一调度下,他们不顾舟车劳顿,就早早的来到钻机现场扎下帐篷,忙碌起来。潜水泵安装、泵管吊装、水压试验、动(静)水位记录……因为抽水需要现场紧盯,观测静止水位,八月份的毛乌素昼夜温差相当大,白天热得大家直想往头上浇桶凉水,而到了晚上又冻得大家难以入睡,要是赶上风沙或是下雨,吃住行都成了摆在他们面前的困难,外面下着大雨,帐篷里下着小雨,而且村子里都是红土路,车辆根本进不去,他们只有步行到就近的村子里买点吃的。频繁地起泵下泵、频繁地安装泵管、频繁地抽水试验,不能按时吃饭对他们来说早已习以为常,有时忙起来一天只能睡上三四个小时,往往累的大家头一挨枕头便呼声大作,可他们都毫无怨言,始终保持了高昂的工作热情。

      作为全队的重点工程,门克庆水勘施工无时无刻不牵动着队领导的心。队长王永全、党委书记李曦滨在参加工程项目投标间隙,特地到工地看望了参战职工,现场办公,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他们鼓励大家顽强拼搏,奋发有为,力争将门克庆水勘项目建成精品工程、名牌工程,实现企业在内蒙市场的滚动发展。他们的支持和鞭策,极大地鼓舞了大家的士气,增强了大家争创优质工程的信心。

      情系地勘 无私奉献

      在门克庆项目施工的180个日夜里,无数人为之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他们舍小家顾大家,顽强拼搏,无私奉献,在毛乌素这片神秘的沙漠上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项目经理冯小强正值年富力强,年轻的他之前已在施工一线摸爬滚打10多年,无论遭遇多大阻力,他都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沉着冷静,机智应对。他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处处以身作则,为大家做出了很好的表率。只要不是因公外出,在各个井场,你总会看到他忙碌的身影。期间,他年近八旬的老父亲病重住院,他泪流不止;爱女高考填报志愿,他无暇顾及,仅向家里打了三个电话,一个是打给母亲的,取得母亲的谅解;一个是打给妹妹的,把照顾母亲的胆子拜托给妹妹;一个是打给妻子的,委托她照顾好女儿。而自己依然坚持在门克庆工地,一直到工程结束。每当提起家人,冯小强心中总有无尽的愧疚,他说:“孩子还小,将来会理解我,只有年迈的父母,因为工作原因无法在膝前尽孝,或许这将成为自己一生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了!”

      技术负责人刘学贤是近年来涌现出的优秀年轻技术干部,工作中总是兢兢业业,事事争先。他说,项目施工一开始,我的心就提到了嗓子眼,技术人员平均年龄不到30岁,且有大多是09年、10年毕业的大学生,野外一线实践历练很欠缺,要想他们在施工中不犯错误,难度实在太大。为了快速提高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确保施工技术、质量安全,他总是抓紧点滴时间向同龄人传授施工技术经验,手把手教他们如何应对施工中遇到的突发情况,并且对每一个工序,每一个环节严格把关,确保了施工安全与工程质量。

      在门克庆项目值得去浓墨重彩、大书特书的人还有很多。比如地质技术员王康、聂立强,钻探技术员田建华、贾学雷,办事员刘军强……。他们每个人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为了门克庆水勘项目的建设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努力。

      毛乌素的深秋,吹着口哨的寒风放开喉咙开始歌唱,它为漫漫黄沙中的毛乌素带来了曼妙的节奏,更是在为这支攻坚克难的野外施工队伍引吭高歌,我们的施工队伍顺利的结束了门克庆井田水文地质勘探施工任务,在毛乌素沙漠也留下了他们那一串串闪光足迹,成为四队人四海征程的纪录,也成为令煤炭地质人瞩目的一座精神的坐标和意志的丰碑。


本网通讯员:李新宏 李路      编 辑:徐悉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www.cwestc.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煤炭资讯网原中国煤炭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