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煤市分析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煤价行情  在线投稿  | 西北站  华中站 | 特约通讯员档案

张友根:努力打造煤矿企业安全与生产和谐

煤炭资讯网 2011-12-28 13:34:31    论文、言论

  安徽省是全国煤炭生产基地,是产煤大省,在安徽煤矿生产的历史上,曾出现过“5.13”芦岭矿特大瓦斯爆炸事故,一次死亡86人,出现过淮南矿业集团发生的多起瓦斯爆炸事故。近期,全国曾发生“2.14”孙家湾特大瓦斯爆炸事故,一次死亡214人,陈家山特大瓦斯爆炸事故,仅2005年3月份,全国就发生了5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上述这些事故,已经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春节期间,温家宝总理亲临陈家山煤矿看望遇难矿工的亲属。煤矿安全工作已作为重要提案提交十届二次人大会议讨论,并成为人大代表讨论的焦点。近期的煤矿事故与当前倡导的绿色GTP很不和谐。安徽省现有的淮南、淮北 新集四大矿业集团,去年开采煤炭总量7600万吨,目前,在建12座大型矿井,设计生产能力4200万吨,到2007年,开采煤矿总产量将超过1.2亿吨,如此大的生产能力,如何避免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摆在了各级政府、各煤矿生产企业的首要位置,也是构建和谐安徽的重大课题。

 
  综合近期全国发生的重、特大事故,其主要原因:

 
  一是受市场和利益的驱动。近年来,由于持续高速增长的拉动,煤矿供求紧张,煤炭价格一路上扬,利润增加,盲目地违背客观规律地扩大生产能力,根据统计数据看,今年头一个半月,全国煤矿生产象坐上了火箭,产量完成20734万吨,同比增长了5190万吨,增长幅度达33.4 %,有的是超通风能力生产,必然要导致矿井的“一通三防”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有的是超设计能力生产,如某矿,设计能力90万吨,实际生产04年154万吨,今年计划150万吨,矿井设计能力是设计院根据通风、排水、供电、运输等几大环节综合核定的,是有科学根据的,具有严肃的科学性的,随意地扩大矿井生产能力,矿井生产能力的扩大、采掘工作面增加,带来矿井通风系统通风网络的复杂,增加了通风设施,降低了矿井抗灾变能力,势必导致通风、排水、供电、运输等系统的紧张,导致各类事故。煤矿生产是在与大自然作斗争,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尊重科学,违背规律就必将受到自然的惩罚。
  二是矿井的扩能,导致安全投资不足,安全欠账,安全保障能力降低。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的统计资料显示,由于煤矿前些年经济困难,安全投入减少,全国煤矿的安全欠账达505.68亿元,其中瓦斯治理欠账234.5亿元,在短时间内进行矿井大幅度的扩能,必然要对矿井进行改造,安全资金得不到保障,老的欠账未解决,又增加了新的欠账,因此大幅度地降低了矿井安全的保障能力。
  三是矿区人才匮乏,不能适应矿区的安全需要。由于前几年受煤矿经济困难,职工的工资减发、缓发,职工包括科技人员的收入大幅度下降,很多从事煤矿工作专业技术人才跳槽,脱离煤矿,各专业院校新毕业的学生,不愿进煤矿,纷纷改行,从事其它职业,继续留在煤矿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能力有限,很难维持当时紧缩的煤矿安全生产,近年来,在短时间大幅度扩大生产能力,势必导致煤矿人才匮乏,不能适用矿井实际生产的需要,导致技术管理保障能力下降,发生各类事故。
  四是职工技术素质低下。目前矿井采掘生产的主力军是农民协议工和劳务工,他们有短期行为,只想着挣钱,流动性大,不能自觉地钻研技术,甚至为了多出煤多进尺,违章作业,同时他们的文化素质偏低,接受能力差,矿井扩能,必然要采用新的生产工艺、新的采煤方法,这样职工难以接受与适应。因此,给安全埋下隐患,不发生事故是偶然,发生事故是必然。
  五是煤矿重大安全课题难以实现,重大安全技术问题难以解决。矿井的瓦斯综合治理,瓦斯抽放,矿井深部的冲击地压、顶板支护、突出煤层的解突等方面,存在着许多技术难题,严重威胁着煤矿的安全生产。这些涉及煤矿发展共性、基础性的重大课题,由于受经费、人员的限制,难以攻克,导致煤矿摸着石头过河,没有掌握客观规律,势必导致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六是“安全第一”的思想不牢,由于企业的最终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说起来安全第一,生产第二,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很难保证生产给安全让步。瓦斯超限,为了生产将瓦斯探头拔掉,放在风筒里吹,摘下来放在底板上等,为了不断电将自动断电系统甩掉不用,或将开关楔死不让断电等等,只要能生产,什么样的办法都可以用,这样的野蛮行为野蛮生产能不发生事故吗?
  七是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薄弱。煤矿企业总是认为安全监察不能生产出煤炭,普遍存在将采掘生产一线的老弱病残,不能从事采掘生产的职工下放到安全监察部门,导致安全监察人员文化层次、业务技术、身体素质偏低,很难胜任煤矿安全管理,造成安全监察力度削弱,有的隐患很难发现与整改,由隐患导致事故。
  八是安全管理制度、决策不是来源于职工,使我们的制度约束往往脱离实际。

 
  为了减少或消除带血煤炭,在大型煤炭基地构建和谐安徽,必须在认真分析、评价煤矿安全保障能力的基础上,着重解决下列问题:

 
  一是进一步加快安全监察队伍的建设,完善安全监察体系,加大安全监察的力度,配齐配精各级安全监察人员,提高安全监察人员的待遇,稳定安全监察人员队伍,加大对安全监察人员的培训,更好适应煤矿的安全监察工作。
  二是保障安全投入。生产能力的扩大,必须保证制约矿井安全的通风、排水、供电、运输等各大系统适应生产的需求,随着矿井生产的延深,矿井瓦斯涌出量的增加,矿井瓦斯等级的升级,瓦斯综合治理的方法及设备、设施要配套更新;,由矿井生产能力的扩大,为了避免通风运输等系统的复杂化,必须采用新的生产工艺,提高矿井的采掘机械程度等,这些方面都必须加大投入,做到安全投入与矿井扩能相适用。
  三是提高职工素质稳定职工队伍,各煤矿企业根据生产扩能的需要,利用各类职工技校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培训人员,做好职工储备一旦需要招收入矿,投入到矿井生产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农民协议工、劳务工,降低职工队伍的流动,稳定职工队伍,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适用矿井的需要。
  四是加快科教兴企战略。根据各煤矿企业的矿井地质结构、瓦斯等级、矿井的危害程度、冲击地压等综合要求,规定从吨煤成本中提取一定比例或金额的科研经费,建立科技攻关的经费渠道,开展技术问题的攻关,解决煤矿生产中制约安全的重大公关课题和重大安全技术问题,减少生产及安全管理的盲目性,在了解、掌握客观规律的前提,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去组织生产。
  五是加大科技人才的培养与储备。改善和提高技术人员的待遇,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大幅度提高技术骨干和做出突出贡献的技术人员的收入,激励在职的各类技术人才快速成才。引进高科技人才,煤矿要通过高薪、事业、感情、建立博士、博士后服务站等途径引进博士、博士后等高科技人才,改善矿区科技人员结构,大幅度提升科技人才的技术能力。
  六是继续深化安全专项整治,对不具备安全保障能力的矿井一律停产整顿。
  没有消除不了的隐患,只有发现不了的问题;没有避免不了的事故,只有打不牢固的基础;没有管不好的安全,只有不到位的管理。只要矿井安全保障能力达到了,重特大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仅仅依靠扩大生产能力来追求煤矿企业的最大利润,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安徽的要求的。煤炭是不可再生的资源,煤矿企业无止境地追求生产能力,势必要缩短企业自身生存的寿命,势必要顾此失彼,导致事故,生产带血的煤炭。煤矿企业在吃干榨尽,大幅度提升吨煤价值上下功夫,如淮北矿业集团建成煤化—盐化—体化基地,将一吨煤变成三吨煤的价值,这样才能延缓企业的寿命,合理开采和科学利用国家资源,减少煤矿生产中的死亡率,为构建和谐安徽、构建和谐社会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作者:淮北矿业桃园矿 张友根      编 辑:西江月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www.cwestc.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煤炭资讯网原中国煤炭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