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煤市分析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煤价行情  在线投稿  | 西北站  华中站 | 特约通讯员档案

刘军:分析违纪违法案件原因发生的特点及对策研究

煤炭资讯网 2012-11-12 9:35:57    论文、言论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也愈加严峻。从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查处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可以看出,当前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新的特点。研究这些新情况、新特点,剖析其原因,探讨遏制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对策,对于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促进改革发展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既保证我们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又保证不在腐败问题上犯错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特点

  1、涉案领域广泛。从近年查处的案件看,当前违纪违法领域已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逐步扩大,不仅传统的实权部门依旧是案发的重点领域,过去被认为冷权力的环保、教育、统计、人防等领域也成为案发的“重灾区”。涉案领域呈现从掌握钱、财、物等关键岗位向一般岗位渗透,从领导干部向一般干部延伸。从低级干部到高级干部,各个层级都有。从涉案干部岗位看,人大、政协、党委、政府各个部门都有。从涉案人员身份看,法官、检察官、纪委书记等执纪执法部门的官员也频频出现腐败问题,影响很坏。

      2、涉案人数众多。违纪违法案件的集团性、关联性、群体性日趋突出。腐败分子在政治上拉帮结派,经济上相互牵连,结成了广泛的利益同盟,呈现出明显的群体性特征。往往查出一个挖出一窝,抓住一个牵出一伙,案件牵涉面广,串案窝案较多。同时,领导干部与配偶、子女等特定关系人共同作案所占比重较大,家族共同犯罪特征明显。如郑筱萸案就涉及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司原司长郝和平、药监局原药品注册司司长曹文庄等200多名干部。
      3、涉案金额巨大。近年来查处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涉案金额都非常大。几百万元仍属常见,动辄上千万几千万元,涉案金额超亿元的也为数不少。如东营市原副市长陈兴銮涉案金额达3900余万元,中石化总经理陈同海受贿金额更是达到了创纪录的1.9573亿元。
      4、作案手段隐蔽。有的在干部提拔或工程招标投标等方面,表面上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合理合法,看不出任何破绽,实际上却暗箱操作,行权钱交易之实。有的利用法律政策的便利,直接制定合乎自己需要的规章制度,为自己的腐败行为披上合法的外衣。还有的利用高科技手段作案,有的订立攻守同盟,有的由领导干部个人违纪违法转嫁为“集体讨论通过”,有的在作案之前就想好了应对之策,反侦查能力极强,给后来的查处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5、案件性质恶劣。一是资本积累型腐败特征显露。腐败分子从对生活资料的占有发展到对生产资料的占有,从享乐型的财富积累发展到资本的积累,从经济腐败向政治腐败和司法腐败发展,危害甚大。二是案件性质恶劣。一些党员干部丧失党性原则,拉帮结派,循私枉法,胆大妄为。有的充当黑恶势力的保护伞,有的甚至雇凶杀人,直接沦为罪犯。三是权钱交易严重。近些年来,几乎每个被查处的高官背后,都有大款和商人的影子,都有权钱交易的勾当。四是生活作风腐化堕落。一些贪官往往集政治蜕变、经济贪婪、生活腐化、作风专横于一身,恶劣行径令人发指。
  6、外向型腐败问题严重。有的利用资本跨地域、跨行业、跨国境流动的机会,与地区外、行业外、境外的不法分子相勾结,共同犯罪;有的利用国际间法律的差异,将在国内的非法所得转移到境外;有的与境外不法商人合作,在境外进行交易,赃款赃物滞存境外;有的实行有计划的撤退,以“合理”名目将妻子儿女弄到境外,将巨额不法资产转移出境,一有风吹草动,贪官自己便迅即抽身外逃,溜之大吉。
      二、当前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原因:
  1、放松政治学习,理想信念动摇。这一点在违纪违法领导干部表现为通病,他们在“忏悔”中都坦言自己“放松了政治学习和思想改造,导致自己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由于放松了政治理论学习,致使自己思想空虚,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产生了动摇,由政治上的蜕化变质而导致经济上贪得无厌和生活上的腐化堕落。他们在走上领导岗位之前和初期都能够自觉学习,但随时间的推移便放松了学习,甚至把学习当作负担,而自己却在挖空心思投机钻营,处心积虑搞腐败活动。放松政治学习和思想改造,必然导致他们走上违纪违法犯罪的道路。
  2、个人私欲膨胀,宗旨意识淡化。领导干部违纪违法,主要是他们的价值观、利益观、权力观发生了偏差,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恶性膨胀。他们不仅是党的宗旨意识淡化,实际上已经忘记了党的宗旨,丢掉了党的宗旨,与社会上出现的一些现象相比产生了不平衡的心理。他们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利益观和权力观,变“公仆”为主人,不是为民谋利,为党的事业发展做出贡献,而是为个人、家庭或小集团谋私利;他们追求物质生活的享受,吃喝豪华饭店,穿戴名牌产品;他们追求生活作风的腐化,吃喝玩乐美女陪伴,大款相傍,包养情妇二、三、四奶,金屋藏娇;他们索贿受贿疯狂敛财,贪占公款公物,移居国外;他们叛党叛国,背离人民,成为千古罪人乃是必然的。
      3、体制机制缺失,监督工作缺位。由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滞后,而不可能与其他各项体制改革同步,加之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双重转换未到位,尚未形成具有足够约束力的监督体系,还不能在短期内对权力实行普遍的、有效的监督和制约。从已公布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来看,在对领导干部的管理监督上存在着形式主义,打不开情面,监而不管,督而不管,督而不查,甚至有时忽视了管理和监督,导致有的领导干部已存在违纪违法行未被及时发现,使其越陷越深;地方纪检监察部门受双重领导,实际只受同级领导,单位主要领导可以决定纪检监察部门工作人员的降升去留,对发现的问题必须经单位党组织允许才能查处。
      目前领导权力出现失控是普遍现象,而缺乏监督的权力者必然会走向腐败。
      4、查办工作滞后,惩处力度不够。一方面是领导干部高智商,利用高科技违纪违法,他们具有较强的反查能力,而办案人员不适应工作或工作能力不强,技术装备明显滞后,办案技术与犯罪技术存在较大的悬殊;另一方面是“人性化”办案,片面追求教育挽救的效果,加之个别办案人员素质差,违规办案或办“人情案”、“关系案”,甚至其本身就是腐败分子,为违纪违法干部通风报信沆瀣一气,使违法违纪人员得不到相应的追究;再一方面是对违纪违法犯罪的领导干部惩处力度不够。对违纪违法犯罪的领导干部惩处力度不够,起不到震慑、教育的作用,导致他们有恃无恐、“前赴后继”地走上违纪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预防对策和建议:
  针对当前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呈现的特点和原因,要从以下四个方面采取对策,以降低违纪违法案件发生的几率。
  1、加强廉政教育。思想道德防线和党纪国法防线不牢是大多数违纪违法行为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切实帮助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通过教育,把法律、纪律以及他律逐渐转变为高度的自律,把外在的强制变成内在的自觉,使党员干部乃至普通群众对不搞腐败不只是迫于对惩治腐败的恐惧,而是出于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以及对党的事业负责,出于对权力和人身自由的珍惜,出于对自我人格的尊重,经常地自觉地把自己的行为放在党性、道德和法律的天平上称一称,不断反思和约束自己。
      2、加快制度建设。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不只是一个品德问题,更是一个制度问题。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犯错误,走上违纪违法的道路,除了主观原因之外,现阶段制度供给的不足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所以,要着眼于建立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相配套、相协调的长效管理机制,建立起诸如独立审计制度、政治透明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质询制度和现代公务员制度等一系列的现代反腐败制度,以制度的力量来遏制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
  3、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制约。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是减少违纪违法行为产生的重要手段。《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是根据时代发展和实践需要及时制定的十分重要的党内法规制度,也是对领导干部和其手中所掌控权力进行监督制约的重要政策依据。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适时适度地运用该条例赋予的监督权,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要通过实行政务、村务和厂务公开,改革现行的行政审批制度,转变政府职能,加强财务监管,改革财务管理体制和改革人事制度等诸多措施,对过分集中的权力进行监督、分解和制约;增大腐败成本,让权力的运作走向公开、透明,使党员领导干部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保证各级领导干部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服务。
  4、加大惩处力度。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是遏制腐败、从严治党的重要手段,因此必须要进一步加大对违纪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在查办违纪违法案件中,要严肃执纪执法,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坚决纠正“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在查处过程中无论涉及到什么人都要敢于依法坚决清查,一抓到底,坚决处理,决不办人情案、关系案,更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对无视法纪的干部要从严处理,对腐败分子要坚决予以严惩,达到查处一案,震慑一线,警示一面,教育一片的目的。
  总之,要减少领导干部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必须要打防并举,惩防结合,多管齐下,使人主观上“不想为”,客观上“不敢为”,制度上“不能为”。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达到降低违纪违法行为发生的目的。


作者:贵州五轮山煤业有限公司      编 辑:西江月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www.cwestc.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煤炭资讯网原中国煤炭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