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煤市分析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煤价行情  在线投稿  | 西北站  华中站 | 特约通讯员档案

徐海东——神宁集团信息化建设与维护前沿的守望者

煤炭资讯网 2012-2-15 10:00:20    头条
  他是神宁集团信息化建设前线的一名指挥员,更是一名战斗员,他领导的运行维护部,建设并守护着集团两地三市共计1000多公里的通讯网络安全;他像一团火焰,让爱岗敬业与奉献的热情,在信息化建设的群体中蔓延; 他就是神华宁煤集团电视新闻网络中心运行维护部部长,高级工程师,集团公司后备专家徐海东,1973年出生的徐海东,是西安交通大学通信工程在读硕士研究生。从西安邮电学院毕业后来到矿区的 16年里,他默默坚守在矿区通信的最前沿,面对那些慕名而来的厂家高薪聘请他婉言谢绝,把挚爱的宁煤信息事业作为自己理想的起点、信念的支点、事业的落脚点。“忠诚、献身、负责、求实”是徐海东的信念。

      自2003年起,徐海东先后参加了集团公司信息化平台建设与推广应用、三网融合建设,2009年神宁集团安全指挥中心搬迁工程及神宁软交换平台建设等工作。多年来刻苦钻研,打造出他精湛的技艺,也铺垫了他事业的辉煌。他先后多次荣获电视新闻网络中心先进个人、神华宁煤集团先进个人,信息化先进工作者、集团“十、百、千”后备技术人才,集团信息化建设科技一等奖等多项荣誉称号。

      勇担集团公司安全生产指挥中心搬迁重任,不辱使命,创下“三不”佳绩
 
      2009年电视新闻网络中心接到集团公司安全调度指挥中心要整体搬迁的命令后,领导又一次将这一重任交给了实战经验丰富的运行维护部。
 
      这次搬迁的难度和复杂程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从点上看,由于搬迁前集团各单位办公地点分散,许多单位电缆等设备都是暂时租借的,各单位又是陆续搬迁,不仅如此,集体领导要求整个搬迁工作期“电话号码在搬迁前后始终不变,网络在搬迁前后始终不断并实现内外网安全隔离,各应用系统平台服务在搬迁前后始终不停”的“三不”要求;从线上看,在搬迁的同时,要保证集团信息化业务所涉及到的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宁广电、内外部银行等行业、部门都要保持畅通无碍;从面上看,要实现银川、银南、银北横跨三市两地共计1000多公里长的网络互联互通,光搭建的信息化管理应用系统就包括办公自动化、经营管理、调度管理、煤炭销售等7个系统。搬迁战役的每个环节的局部和搬迁整体计划之间,既要环环相扣,又要独立成章。既不能影响核心部分,又要因地制宜变中求变。
为了保障搬迁工作的顺利进行,徐海东从2009年3月开始,一边大量查阅各类通讯资料与数据,一边就集团公司搬迁前、后组网方案与技术指标,反复与中兴、华为等资深工程师进行论证与商讨,并与中国电信就搬迁事宜进行了32次细节商谈及关键技术指标现场模拟实验,最终于2009年6月成功设计出了宁煤通讯、网络新组网方案,该方案从搬迁时间、搬迁次序到新设备的安装与调测都一一进行了严格的安排部署。并将所有数据严格精细备份,以防不测,稳中求进,进中求精。
 
      2009年7月1日,当徐海东带领他的团队走进集团公司新办公大楼(A座),小伙子们懵了,还在进行内装的大楼,简直就是一个简陋的施工工地,整幢大楼内弥漫着呛人的装修粉尘和粉刷油漆、涂料的气味,叮叮当当的装修敲击声不绝于耳,没有水,附近也没有吃饭的地方,这样的环境,别说是干活,就是在里面呆一会儿都让人难受。面对这一切,运行维护部的小伙子们傻了眼,部长徐海东没有皱眉头,他鼓励大家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他们买来了6个小马扎、三个长条桌、三箱矿泉水,一袋大馒头开始投入了工作。白天,他们一刻不停的在安装机柜、设备、布线;夜深了,装修的工人们都走了,大楼安静了很多,此时他们静下心来,坐在低矮的马扎上抱着笔记本电脑进行着各类数据的调试,下一步施工方案的布置,设备组网的设计,累了倦了,他们就拆开装设备的纸箱当床,和衣倒下眯一小觉,。七八月份正值炎炎夏季,可是他们却都不敢多喝一口水,因为没有地方上厕所,晚上黑压压的蚊虫又寻光而至,肆无忌惮的扑向他们叮咬。稍有空暇的时候,他们常常聚在一起,边啃着馒头边调侃谁身上被叮咬的包最多,谁又受伤最重了……那段日子徐海东带领着他的队伍每天累计都要工作14个小时,而一天仅能保障二顿饭,因此他们每个人都约定了要在家好好的、饱饱的大吃一顿早餐,午餐常常不吃,晚餐要是谁饿了,谁就先吃饼子或馒头。那三个月因为喝水少又常常吃不到新鲜蔬菜,他们的手都先后反复蜕了皮,嘴唇常常是干裂了很多口子,一天在灰尘弥漫的环境中工作下来,头发白了,脸灰了,身上落满了灰,后来他们干脆都穿上了短裤与拖鞋,回家方便冲洗……,因为常常早出晚归,能同家人吃上一顿像样的“全家宴”都成为奢望,10月调试正式完毕后,这个团队生生将6个马扎的绳子全都磨断。
 
      然而,调试完毕并不意味着大功告成,由于内装单位的工期滞后,施工单位负责电话跳线进度跟不上,电话根本无法连接,面对这种情况,再看看疲惫不堪的部下,徐海东对大伙说,皱眉头解决不了问题,发牢骚也解决不了问题,这个时候再不能说哪些该我们干,哪些不该我们干了,每部电话必须接通,大伙再鼓一把劲。于是这个顾大局、识大体的团队,在没有任何大楼内装信息点图纸与资料的情况下,硬是一层一层楼、一个一个房间靠地毯式的扫点方式,在弱电间上万个点位中,凭借精湛的技术,象蚂蚁啃骨头一样,额外承担并完成了每个房间内的跳线工作……
 
      9月30日,集团公司领导还在百吉办公楼通过视频会议安排十一期间的安全生产工作,仅仅一夜的时间,徐海东就带领他的团队紧张顺利地完成了调度会议室的搬迁。10月1日早八点,当参加完国庆升旗仪式的领导们坐在安全生产指挥中心新的调度会议室里部署工作的时候,徐海东才松了一口气。
 
      月8日,搬迁新址的机关工作人员欣喜地发现办公桌上的电话畅顺,网络无碍,依旧能鼠标轻点,域内域外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可是又有谁知道,这一切的背后,饱含着徐海东和他的团队艰苦的付出和汗水。
 
 
      接到任务的时候是春意盎然的3月,完成工作已经是硕果累累的金秋,这8个月的艰苦奋战,留在徐海东脑海中的始终是工作,全然忘却了季节的变迁。夜以继日、披星戴月是他们工作的真实写照,记不清多少个夜晚,等他们想起来活动一下腰和脖子的关节时,常常已是东方欲晓。最多时,他们每天只休息3个多小时。支撑他们高强度的工作的“大餐却常常是一个干饼子,对徐东海来讲,没有什么比争分夺秒更为可贵!这期间,他们共搬迁12台小型机、30余台服务器、20余台网络安全设备,164台新装网络和安全设备,移机电话1000余部,新装电话500余部,利用旧设备20余台……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徐海东以无声有力的行动,展现了神宁信息化建设者的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安全调度指挥中心的顺利搬迁也受到了集团和中心领导的一致肯定。
 
      求精求强,完成集团公司三网融合建设和信息化平台推广应用工作
 
      2003年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之初,不适张扬、年轻英气的徐海东,被任命为电视新闻网络中心维护中心主任。面对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繁重的工作任务,许多人都心存疑问:这么重的担子,他能挑动吗?然而,就是这位当时在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队伍里最年轻的主帅,经过6年的艰苦奋斗,不但改变了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的整体面貌,更让自己在集团公司 “信息化建设带动产业化大发展”的战略目标中实践着自身的价值。
 
      2002年底,合并重组的宁煤集团将信息化建设作为集团公司发展建设、做强做大的突破口,并授权信息网络中心负责公司信息网络平台整合搭建的任务。作为中心信息化建设攻坚部队的指挥员——运行维护部部长,徐海东勇挑重担,迎难而上,那段日子里,在他的脑子里周六、周日、节假日早已没有了概念。甚至在吃饭时间与同事谈论的还是信息化建设。墙上挂的是网络拓扑图纸、办公桌上摆的是信息化建设方案、进度,就连他的衣兜里都装满了各种网络优化的构思。他的脑子中有多少问题,他所在的空间中就有多少资料和图纸。
 
      集团信息化建设工程复杂,工作千头万序,徐海东把白天和夜晚进行了自我分工,白天跑现场与大家一起安装设备,配合厂家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各类数据的修改,监督信息化工程的实施质量。晚上回到办公室挑灯夜战查图纸,修改信息化工程建设中的细节方案。实在困极了,靠在办公椅背上也能睡着睡。就这样,他白天投入工作,晚上只打上几个小时的盹,第二天又全身心地扑在现场。
 
     与徐海东接触过的人都能清晰地感受到他强烈的事业心。在大武口矿区程控数据调试期间,他年幼的孩子因感冒高烧不退,住院已经三天了,他虽心急如焚,但却始终坚守在工作的第一线。因为他心里清楚,信息化建设工作是集团公司的神经中枢,容不得半点马虎。直到大武口现场数据调测顺利结束后的那个晚上九点多了,他才风尘仆仆、惴惴不安地赶回银川照看孩子。带着对事业的执著和痴情,记不清经过了多少个现场调试的不眠之夜,2004年3月,徐海东带领他的团队终于圆满攻克了联网中涉及到的各类技术难题,实现了从银川到银南、银北横跨三市两地共计1000多公里长的网络互联互通,搭建了从集团到下属企业再到矿井三级框架的网络化管理平台,填补了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的空白一页。
 
      2004年为了将信息化建设成果顺利推广,使神宁每位员工都会使用OA、财务、调度及人力资源等应用系统,徐海东结合中心窗口服务理念,大胆提出亲情式服务方案,将“不让用户跑二趟”变为“我为用户跑几趟”,他自己也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同部门员工一起从最基础的电脑操作到应用系统平台如何使用,一点一滴,亲自手把手的去教,回顾这些年,他为了集团公司信息化平台的推广与应用,共做过多少次培训,现早已无法统计清楚了,当看到那些从最初用着“一阳指”敲键盘到现在可熟练操作使用系统平台的员工时,他说:这才是我感到很欣慰的地方。
 
 
      国家863电子政务专家组组长王元京对宁煤信息化建设项目考察时,曾有过这样的评价:“宁煤集团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在全国煤炭企业中已完全处于领先地位了”。而这一切离不开中心广大信息化建设者们的辛勤付出,更与徐海东带领的这支敢打硬仗,勇于创新、业绩突出的团队六年来不懈的努力密不可分,正是他们用超常发展的辉煌业绩,书写了神宁信息化建设的光辉篇章。
 
      大胆创新,屡出良策,为集团公司通信网络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运行维护部因负责集团内主干通信网络和各类应用平台的维护,因此被各大厂、矿用户亲切的称为信息化病症处理的 “专家门诊”。而其部门员工个个都是“手到病除的好医生”。部长徐海东在处理集团公司信息化运行维护过程中所下的几例“药方”,更是让中兴、华为、思科这样大型通讯企业的技术人员暗暗称奇。
 
      2006年6月,随着宁煤内部网络用户数量与网络流量的巨增,经常会出现由于互联网访问流量过大,造成大武口矿区、灵武矿区部分单位不能访问集团OA系统、财务系统,进而影响瓦斯数据上传的故障现象。华为、思科厂商技术人人纷纷赶来,但经过一周的努力,仍未取得突破性进展。此时徐海东针对故障原因分步排查,提出了宁煤主干网络采取内外网路由设备分离的组网化方案。该方案一提出。不仅让华为、思科这些大型通信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纷纷击掌叫好,他们想都没有想到,宁煤集团内部竟然可以藏龙卧虎,能够提出这样一个好方案。
 
      2008年初,为了保障充足的网络流量,徐海东又提出多路路由器出口、流量分担的网络优化方案,该方案在不增加任何投资的情况下,使得神华宁煤集团的网络出口性能再次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2009年初,他又提出了宁煤NGN软交换网络平台建设的构想与建设方案,这样整个神宁集团可以便捷的实现一个"全业务网络”建设,摆脱受设备类型限制的束缚,使网络组织更为灵活,功能更为强大。而类似这样的组网方案目前仅有通讯运营商在实施,国企通信企业鲜有人尝试,2009年NGN软交换平台的建设方案为神宁安全指挥中心搬迁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基础,顺利的实现了新大楼用户和原百吉用户之间的安全过渡与平滑割接,打了一场漂亮仗!
 
      教学相长,兢兢业业,做神宁信息化建设的育人楷模
 
      一支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面对通信技术的日新月异,信息化建设的方兴未艾,徐海东在部门大力推行“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管理原则,将过硬的知识储备,丰厚的技术能量作为推进 “三网”融合的先行利器,不断开阔员工的学习视野,在部门内搭建互助渠道,共享创新成果。在他的影响和带领下,运行维护部这个团队重学习、比业绩蔚然成风。
 
      徐海东不但对部门员工悉心培养,作为中心的导师,他更是把培养青年技术人才工作放在首位,他开设的《通信培训与实践》、《软交换技术》的教学内容多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完成,在实践教学中注重启发员工的开放性思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分析解决新问题的综合素质。其缜密深入的思维、新颖丰富的手段和深入浅出的方法,成为中心导师带徒带教模式中的教学典范。因他博学多识、循循善诱,徒弟们、青年技术人员们敬他为恩师,爱他如兄长。
 
      在他的培养下,一批批年轻的工程技术人员迅速成长为能够独挡一面的网络精英。其部门2006年、2007连续两年被集团公司授予“青年文明号”、“安全生产”先进集体;部门内5名员工先后被评为自治区级“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7名技术拔尖人才享受集团公司“十、百、千”后备专家津贴,其中一名员工还被授予2007年度集团公司劳动模范。
 
      面对连年来取得的一个个成绩,获得的一份份荣誉,他显得很平静,他说:“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无止境的,我还只是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只不过我比较幸运,在我的周围总是有那么多关心、鼓励我成长的领导和同仁,并且赶上了神宁集团大发展的好时候,这方兴未艾的机遇恰恰能让科技人员大展宏图!我所能做得就是带领团队,敢作敢为,争苦争先争,完成集团交给的每一项任务”。
 
      当一个人把求知奋进、爱岗敬业当作本分的时候,他会做得自然、平静,内化于心,外践于行,没有轰轰烈烈的豪言,有的只是对工作坚如磐石般的追求与不懈努力。
 
      16年来, 徐海东用他精湛的技术水平、卓越的领导才能和突出的工作业绩深受领导的赞许;以他沉稳、踏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部门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更是以廉洁奉公、刚正不阿的人格品质和无私奉献的工作态度赢得了用户的尊重、员工的信服、同事的认可。


本网通讯员:冯蕾      编 辑:一帆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www.cwestc.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煤炭资讯网原中国煤炭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