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煤市分析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煤价行情  在线投稿  | 西北站  华中站 | 特约通讯员档案

汗水洒草原 煤海映丹心——记全国劳动模范、平西白音华煤业有限公司调度员耿建勇

煤炭资讯网 2012-6-17 9:06:44    人物展示
 
      汗水洒草原,煤海映丹心。二十六年来,平西白音华煤业有限公司调度员耿建勇在平凡的岗位上执著追求、挥洒汗水、播撒真情,表达着对矿山的浓浓深情,对草原的无限挚爱,对企业的一片忠诚,他的人生因他的奉献而亮丽精彩。
 
      沿着耿建勇闪光的足迹,我们走进他的内心世界,感悟他的人生追求,追寻他的理想信念……
 
      技术——永远的追求   
 
      煤,朴实无华,却能义无反顾地燃烧自己,为人们奉献全部的光和热。耿建勇,出生于煤矿工人家庭,美丽的西乌珠穆沁大草原哺育了他煤一样朴实无华的性格。其实,耿建勇的经历没有多少漩涡飞卷的传奇色彩,唯有他一步一个脚印的足迹。1986年12月,他踏着父亲的足迹,怀着对矿山的向往,来到锡林郭勒盟西乌旗高力罕牧场煤矿当上了一名推土机司机。从高力罕牧场煤矿推土机司机这一普通岗位干起,到西乌旗白音华煤矿扫车工、到电铲司机、到液压挖掘机司机,不论从事哪一个岗位,他都认真钻研技术、勤勤恳恳工作,为工友们树立了标杆,成为员工们学习的楷模。他常在心里说:“我是矿工的儿子,是煤矿养育了我,是草原哺育了我,我要加倍工作,回报恩重如山的煤矿和我深爱的草原”。  
 
      不只是命运的安排,还是历史的巧合:1997年,耿建勇和电铲结了不解之缘。众所周知,从事电铲工作是一项又脏又累的工作。特别是在有着“平煤西藏”之称的白音华,美丽草原的背后是恶劣的自然环境,春秋风沙扬尘,夏天酷暑难耐,冬天风雪交加,野外作业条件的艰苦人所共知。不过,那时当电铲司机也是个挺风光的事,毕竟是大型机械呀。他开始是先当徒弟,从最基础的工作干起:拉电缆、擦车、洗棉沙……后来坐上司机座,练习起落勺斗,倒堆,学基本功……学徒最主要的是学,耿建勇拿了个小本本,把哪儿是电阻,哪是变频器,这是什么线号,那是什么端子号……一点一点地画出来。他还虚心向师傅求教、向工友学习。大约过了半年时间,耿建勇就可以自己开车了。  
 
      2003年,工作出色的他被单位调到液压挖掘机担任司机长。当时是白音华矿第一个液压挖掘机,俗称钩机,型号“小松220”,那可是全矿的“宝贝”呀!耿建勇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挖掘机上的设备配件有几千个,不懂得它的习性,不懂得电钳知识,很难驾驭。耿建勇深知:要想当一名合格的液压司机,不仅要掌握娴熟的驾驶技术,还要懂得各种机械的性能和学会局部维修。他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刻苦钻研《液压挖掘机工作原理》、《液压挖掘机检修技术》等书籍。当时矿上还没有成熟的修理技术,每每遇到“疑难杂症”,他就不厌其烦地询问厂家售后服务的维修师傅,甚至跑到附近的修理铺去请教。维修的师傅们笑他“迂腐”:“不是你家的设备,都啥年头了,还这样钻研?”耿建勇不以为然,他总是对工友说:“干啥吆喝啥,多学点技术不吃亏。”
 
      2007年4月的一天,天上下起了鹅毛般的大雪。耿建勇驾驶的“220”挖掘机在罕乌拉修路时突然停止运转,如果不马上修好,就会影响着多台设备作业。凭着多年的经验,耿建勇立刻判断故障点就出在“总泵”——果然“总泵”的油封坏了。顶着纷纷扬扬的大雪,他自制了油封安装好。不到10分钟,“小松220”挖掘机又欢快地舞起了长臂……这样的故障,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在他的带领下,该机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每年都刷新白音华公司同类设备最好纪录。仅2009年,该机组就完成剥离45万立方米。提起耿建勇的技术水平,工友们都伸出大拇指:OK!是的,同等作业条件,他把钩机开出了花样:别人装一个车3分钟,他不到2分钟!难怪大家都称他是“师傅”,他也确确实实是师傅。白音华矿第一个开液压挖掘机的人。现在他的徒弟已经“桃李满矿”了,孙志武、何庆发、商建军、赵永军、刘东帅……这些骨干,技术顶呱呱,个个都是“大拿”,都是技术尖子。耿建勇的技术水平是人所共知的,公司的重点工程,做公路坡道,领导亲自“点将”叫他干,他总是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
 
      责任——高于一切
 
      煤矿生产,安全是头等大事。作为司机长,耿建勇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工作中,他始终牢记“安全第一”这个根本方针,狠抓安全不放松,认真履行“班前安全戴帽”、“危险性预先分析”办法和“安全生产交底书”制度。在班组安全生产中,他抓安全管理既有人情味,又有严肃性。他总是用情理教育的方法来处理与工友之间的矛盾,让员工时刻注意安全;他对违章违纪的工友,从不手软,对其进行严厉的批评和耐心教育。工友们说他是“铁包公”。去年中秋节,包机组的一个工友饮酒后来接班,耿建勇当场训斥了他,把他“遣送”回家,自己连班坚守岗位。第二天又到他家做思想工作,使这位工友彻底承认错误。“上岗一分钟,安全六十秒”。
 
      每次上岗前,他都根据设备状态、工作环境、掌子状况,对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亲自交代。他的徒弟刘东帅说:“每次交接班,他总是千叮咛、万嘱咐,哪块活难干,哪块活咋干,只要按照他的方法,准没错!”在质量标准化作业方面,耿建勇更是“较真”,他要求包机组严格执行《挖掘机操作规程》和采剥作业标准,做到帮齐底平,电缆整齐,机械设备螺丝紧固,油路畅通,保持设备安全高效运转。如今,他所在的包机组为同类机械树立了标杆和榜样。多年来,他所在的包机组一直实现了“安全零事故”的目标,质量标准化连年达到行业一级标准。  
 
      耿建勇把挖掘机当作自家的一样精心“呵护”。他给工友们明确了维护、保养、检查、维修的范围及标准,并相应地建立了责任追究制度,谁的问题谁负责。在每天的整备时间,他身先士卒,这里敲敲、那里看看,看螺丝是否紧固,油路是否畅通,决不让设备带病工作,从而有效提高了设备出动率,降低了设备故障率。同时,耿建勇大胆改造新购置的液压挖掘机油路,使员工们的操作更为快捷方便,还避免了一些事故隐患,提高了单机生产作业效率。在成本管理上,耿建勇更是“抠门”,机油那天换的,销子哪天领的,油管使了多长时间,每个月“精打细算”,把每分钱用在刀刃上。在操作上也精益求精,尽量减少挖掘机生挖硬啃,保证地表平坦,杜绝“三条腿”作业,延长销子、轴和各液压管等各种配件的使用寿命。平时他总是将一些很不起眼的小螺丝、小垫片和一些小开关收拾起来,放在自制的专用“百宝箱”里,工作闲时将一些零部件拆卸拼凑,使一些不能用的配件重新恢复使用。每年,他所在的包机组节约成本都在4万多元以上。
 
      奉献——无怨无悔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在坑下操作设备的人长期接触煤尘,他们的皮肤表面、呼吸道的内外侧附有较多的油污、煤尘等污染物,和其他矿工一样,人们形象地叫他们“黑哥们。”在露天野外作业的人,最怕的是刮风下雨。挖掘机的驾驶室虽然是密封的,但遇到刮风天,煤尘和尘土还是不知从什么地方钻进来,飞到工人们的耳朵里,鼻孔里。白音华的春天,历来要刮风。一天三两土,上午没吃够,下午还要补。如果有风刮到煤坑里,煤尘也席卷而起,整个大坑黑呼呼的,使人不敢睁眼,也看不清周围的景物。如果说地面上有沙尘暴,这里便是煤尘暴了。在平时的工作中,如果哪位工人稍不注意,一脚踩在松软处,扑哧,鞋被煤粉淹没,煤尘滚滚。
 
      20多年来,设备啊,矿坑啊,这些让人牵肠挂肚的要素,已经高度浓缩在耿建勇的生命中。几年来,他从没向单位请过一次假,始终月月出满勤,干满点,累计义务献工300余个,完成急难险重任务20余次,在他的身上,体现了煤炭工人的先锋本色,他就像一面高扬的旗帜,引领着包机组成员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耿建勇有技术的魅力,更有品质的魅力,他能吃苦耐劳,敬业奉献。”和耿建勇打了多年“交道”的采矿二部主任张永哲这样评价他。是的,工作当中,耿建勇拿得起、放得下;生活当中,他又是一位心地善良、乐于帮助别人的人。工友们谁家有大事小情,你看,跑前跑后的总是耿建勇。去年四川汶川地震中,耿建勇第一个向灾区献上了煤矿工人的爱心,今年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他又主动捐款。然而,他在家里又是一个“没有责任心”的男人。2005年一个寒冷的冬夜,儿子感冒高烧不退,本应该下班的耿建勇始终没有回家,妻子急得团团转,没办法只好求邻居借了一辆 “212”去了70余公里的西乌旗医院,直到第二天下午,才看到满身都是“油包”的耿建勇出现在医院……
 
      “知夫莫如妻”,好歹妻子黄爱华是个知书达理的人,她理解和支持丈夫。自从与耿建勇结婚以来,他们执手相随、相濡以沫,伺候双亲,教育孩子、操持家务的重任都落在她柔弱的肩头。邻居们开玩笑说她“爱上了一个不回家的人”。黄爱华却常常说:“丈夫不打麻将,不喝大酒,一心扑在工作上,干的都是正经事,这不是一个女人最大的幸福吗?”是呀,耿建勇连班加点的工作,有时一坐就十几个小时,特别矿里进了第一台钩机后,只有他一个人会操作,为了教会徒弟,他一个人坐两个班。他的身体严重透支,患上了“腰间盘突出”,直到现在,也没有得到彻底的治疗。
 
      2010年,公司本着爱护劳模、尊重劳模的原则,将耿建勇调整到了生产调度岗位。对耿建勇来说,走上调度员岗位,既是一个新的起点,又是对自身能力的挑战。“调度员是公司安全生产必不可少的一份子,这两年来,我深刻认识到调度工作的重要性,这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岗位,绝对不能有任何的疏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进一步发扬白音华调度员的优良传统,为公司的发展尽一分力。”耿建勇深有感触地评价自己的工作。无论是车辆的运转情况、行车作业计划的制订、维护保养流程、台帐记录及上报报表等工作,他都能够安排得井井有条,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使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用聪明的头脑构筑起安全屏障。
 
      有一种精神,永不畏难;有一种追求,更高更远;有一种信念,创新求强;有一种心愿,和谐美满。耿建勇就是一个把理想之花灌溉成希望之果的行动者。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就像乌珠穆沁旗草原下的一块乌金,默默奉献着光和热。2005年—2007年,他连续三年被中国国电平庄煤业集团公司授予“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05年——2009年,连续五年获得平西白音华煤业有限公司“先进生产(工作)者”称号。他所在的包机组荣获了白音华公司“安全先进班组”等多项荣誉称号。 (官广秋、张福文、王庆祝)


本网通讯员:官广秋、张福文、王庆祝      编 辑:一帆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www.cwestc.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煤炭资讯网原中国煤炭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