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煤市分析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煤价行情  在线投稿  | 西北站  华中站 | 特约通讯员档案

煤炭“十年之痒”的症结:供大于求

煤炭资讯网 2012-8-14 9:37:27    头条
      经济的下行,在中国传导最直接的便是煤炭

     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是这样——那场危机导致中国煤炭行业遭遇3年巨痛;如今欧债危机也是如此——经历了2002年至今的朗朗晴空,今年煤炭再遭阴雨连绵。

      价格下滑,销售受阻,煤炭积压,一些煤企降薪甚至贷款发工资……最新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90家大型煤炭企业陷入亏损泥淖!

      为何总是煤炭受伤?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经济发展增速放缓带来的是用电量的减少,而中国特别是山东95%以上的发电来自燃煤;其次,冶金、建材等是煤炭的第二大需求商,而经济的不景气往往伴生的是冶金、建材的萎靡不振。

      煤炭行业为何遭遇了当前的窘境?经济学家众说纷纭,比较一致的观点是:煤炭供过于求!数据可以佐证:上半年全国煤炭消费总量19.7亿吨,增速同比回落6.6个百分点;而煤炭产量为19.1亿吨,同比增长5.6%。消费量大于产量。但还有不可忽视的是,仅今年前五个月,中国就净进口煤炭1.07亿吨。

      另外几个数据更让人对煤炭行业的困境扼腕长叹:截至6月末,全社会煤炭库存已达2.78亿吨,这意味着,即便全国煤矿统统停产一个月,库存煤炭还消耗不完!而6月底的平均价格比去年9月份高位时已下降500多元!

      “十年之痒”的症结就是四个字——供大于求!那么,如何再次实现煤炭的供求弱平衡?一般人马上想到了十年之前的政府之手——2001年,面对当时的煤炭供大于求,国家果断关停小煤矿,供求关系迅速扭转,国有大矿很快扭亏为盈。但现在,30万吨以下的小煤矿几乎没有,关停之策已无法施展。

      政府调控难以施行,那么,要维持低价位下的微赢利,只有从企业自身上下功夫。首先,便是降本增效,省下的就是赚来的!

      “省”有两个途径:一是严加管控,压缩、省去一切非生产性开支;二是挖潜增效,井上井下靠创新降成本、提效益。而不能靠减少员工特别是一线员工的薪酬来省,那是对多年为煤炭默默奉献的优秀矿工的不尊重!而且,那些从牙缝里省出来的,不但无助于企业扭亏大局,还会使企业的稳定运行雪上加霜。

      再从销售策略上看,同样的煤,换一种卖法,将会得到别样的收益!就像一扇猪肉,你分成五花、里脊肉、前后肘等,远比你连骨带肉一股脑儿卖出去赚的银子多。同样,一吨原煤经过洗选,适应不同客户的要求,以市场需求引导煤炭生产,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效益自然会有提升。另一方面,十年富日子已成过往云烟,我们的销售人员再像以前那样坐等客户上门显然行不通。认清现实、转换角色,登门造访稳客户,诚信经营谋长远,才是一种积极的心态。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自然存在竞争,但在全行业遭遇寒冬的情况下,企业之间特别是在行业有话语权的大企业之间,就应该消弥隔阂、抱团取暖,为全行争取利益。这一点,山东能源集团和兖矿集团已经做出了样板,同省兄弟之间已经建立起价格协调机制,不打残酷的价格战。

      而从另外一个大的层面驻足,站在煤炭行业的角度看,要改变当前供大于求的局面,减少煤炭压港、压厂、压矿,就必须减少不合理的生产供应。量大价必更跌!但要稳产限产,仅靠三五个小煤矿减产三五十万吨只是杯水车薪。“我们下步想联合神华、晋煤、冀中、徐矿等亿吨以上能源集团,在保障社会需求的情况下,限产保价。只要他们稳产、限产,我们绝对跟进。”山东能源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卜昌森,这位前山东省煤炭局局长,饱尝过1998—2000年的煤炭艰难,深知摆脱煤炭困境时大企业必须率先有作为!

      前不久举行的山东煤炭经济形势分析会上透露出这样一个消息:淮南矿务局去年全年生产煤炭6370万吨,上交税费68亿元;而另一家同等规模的国有煤炭企业,今年上半年生产原煤3549万吨,仅上交税金一项就达59.34亿元!税费之重可见一斑!在当前诡谲多变的煤炭形势下,如果各级政府按照国家发改委[2011]30号文件中“全面清理整顿涉煤基金和收费”的要求,减轻煤炭企业的税费负担,适当降低税率,减免或取消各类涉煤不合理收费,将会提升煤炭企业抵御寒冬的信心,从而大大减轻让国内煤炭业干部职工揪心万分的“十年之痒”!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新闻中心      编 辑:一帆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www.cwestc.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煤炭资讯网原中国煤炭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