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煤市分析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煤价行情  在线投稿  | 西北站  华中站 | 特约通讯员档案

中储粮河南副总经理落马 粮仓窝案或将收网

煤炭资讯网 2012-8-26 9:33:14    天下事

中储粮反贪案再现最新进展。《华夏时报》独家获悉,8月16日下午,中储粮河南分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纪检组长杨宏杰参加完单位重要会议后,在中储粮河南分公司办公大楼内,被检察机关带走调查。

杨宏杰不是被带走的第一人,或许也不会是最后一人。“中储粮河南分公司副总经理杨宏杰被检察机关带走调查,预示着中储粮河南分公司窝案取得重要进展。”一位不愿具名的内部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说,“粮仓窝案可能要收网了!”

副总经理被带走

由于粮食系统改革,粮食管理和收储分离,中储粮河南分公司于1999年成立,时任河南省粮食局巡视员的李长轩率16人组成河南分公司最初班底。而杨宏杰就是河南分公司最初16人班底的其中之一,在中储粮河南分公司可谓“元老级”关键人物。

由于杨宏杰工作出色,很快被任命为中储粮河南分公司副总经理,也是中储粮河南分公司历史上的第一位副总经理。

“杨宏杰从中储粮河南分公司成立时,一直辅佐李长轩主持河南分公司工作十余年。”一位与其熟识的中储粮人士评价说,“她干工作还是很有魄力的。”

杨宏杰被检察机关带走调查前,除中储粮河南分公司副总经理职务外,还是中储粮河南分公司党组成员,并兼任中储粮河南分公司纪检组长等重要职务,分管人事、财务、纪检等工作。除中储粮河南分公司现任总经理张威之外,杨宏杰属该公司“二把手”。

多起案件显示,手握政策性收购权力和资金的中储粮河南分公司与收储企业间产生利益输送,而先后落马的粮储系统官员,也多与李长轩存在密切往来,暴露出其运行体制存在的深刻弊端。

此前就有多位中储粮系统人士“预言”:中储粮河南分公司发生的一系列贪污腐败案件,作为总经理的李长轩“难逃其咎”,而作为主抓人事、财务的副总经理杨宏杰也很难“全身而退”。

一语成谶。杨宏杰最终于8月16日下午被检察机关带走调查。

总经理电话辞职去向不明

6月26日,“端午节”休假后上班第二天,河南中储粮购销公司总经理陈华社在“外地”向中储粮河南分公司销售总经理张威“电话辞职”。

“我不干了,你们该安排其他人就安排吧。”一位内部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模拟陈华社的“辞职”经过。

“电话辞职”后,陈华社就再也没有公开露面。本报记者也多次试图联系采访陈华社本人,其手机均无法接通。

“陈华社据说已经出国。”一位与陈华社认识的粮食企业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

而中储粮系统相关人员对上述说法并不认同:“陈华社没有出国,应该也被相关部门控制了。”他表示,也有可能是陈华社自己到相关部门自首了。

“登封粮储王国顺被检察机关采取强制措施,与李长轩有密切关系,而与陈华社可能也有一定关系。”一位知情人表示。

此前的6月15日,河南省登封市粮食收储有限公司原实际所有人王国顺,被检察机关采取强制措施,其曾为登封市粮食局党组书记兼局长。

据了解,王国顺结识李长轩后,两人关系密切,后在李长轩主持下,中储粮河南分公司名义出资收购了登封市政府持有的登封粮储30%的股份,此后,登封粮储挂牌为中储粮河南分公司登封收储有限公司。同时,王国顺被任命为中储粮河南分公司副总经理兼以登封为中心及周边区域十多个县的监管办主任。

登封粮储从此以民营企业身份获得了中储粮公司才享有的独立贷款权,王国顺本人更获得对登封周边地区收储企业的监管权。

相关证据显示,2007年底,李长轩出资3000万元,登封粮储出资2700万元,以5700万元竞得郑州市照相机厂附近90亩土地,由登封粮储出面负责开发。该地块位于郑州市经济开发区中心大道航海路,地处开发区管委会对面,地理位置绝佳。

2010年,因为各方对王国顺的举报和查办,中储粮河南分公司与王国顺才脱离关系。



来源:华夏时报      编 辑:一帆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www.cwestc.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煤炭资讯网原中国煤炭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