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煤市分析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煤价行情  在线投稿  | 西北站  华中站 | 特约通讯员档案

煤矿千米深井挑战安全管理

煤炭资讯网 2013-1-18 11:54:04    头条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煤矿常见的自然灾害也不断加剧,冲击地压、高温灾害等之前没有的自然灾害也陆续出现。

  1月10日,记者从山东省煤炭工业局获悉,该省近5年煤矿千米深井原煤生产百万吨死亡率平均为0.098。随着深井建设技术、冲击地压预警与防治、高温热害防治以及围岩控制等方面的一些关键性、前瞻性技术难题得以攻克,山东省较好地保障了千米煤矿的安全生产,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千米深井在鲁地位凸显

  据悉,山东现有生产矿井214处、基建矿井10处,年产原煤1.5亿吨,从业人员约50万人。开采深度超过千米的煤矿16处。这些煤矿千米以下储量20.69亿吨,占煤矿地质资源量的43.9%;井下职工35225人,占全省煤矿从业人员的7%。截至2011年山东探明可采储量48亿吨,按照现有生产能力仅够开采30年。而这些千米深井煤矿开采的大多为特殊和稀缺煤种,矿井平均服务年限31年,最长62年,其中15处生产矿井的核定生产能力为3052万吨,占该省煤矿核定生产能力的17.8%,1处基建矿井的设计生产能力为90万吨,占该省基建煤矿设计生产能力的8%。千米深井煤矿主力军的地位在山东煤炭行业逐渐凸显。如何确保煤矿千米深井安全生产成为重要事宜,山东在千米深井的安全管理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

  2007年,山东省煤炭工业局开始组织采深超过800米的煤矿编制安全开采可行性报告,并邀请有关专家论证提出各矿井安全开采的保证措施和开采深度警戒线等。同年11月,宋振骐院士和相关专家教授,对采深超千米的生产矿井安全开采可行性进行分析论证,并形成论证意见,为促进千米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有力指导。

  攻坚克难保安全

  据了解,2009年山东省开展采深超过600米矿井的瓦斯参数测定工作,将全省煤矿瓦斯报警值统一设定为0.8%,实行瓦斯超前预警。并相继出台出台了《山东省煤矿瓦斯异常区认定标准》,明确瓦斯矿井中瓦斯涌出异常区的认定和管理办法,防治瓦斯危害。

  由于地热因素,高温热害往往成为制约矿井安全生产的一个瓶颈。记者从山东能源新汶矿业集团新巨龙公司获悉,该公司通过集成优化各种矿井降温模式,使各主要作业地点温度平均降低8℃,显著改善井下作业环境。此外,针对深井建设遇到的难题,该公司相继解决了巨厚表土层凿井、高应力大断面巷道综掘与支护等技术难题,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钻井法凿井技术体系。该技术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目前已在巨野矿区赵楼煤矿及其他基建煤矿中得到成功应用。

  “全省冲击地压矿井已经都建立了微震监测或应力在线监测系统。”山东省煤炭工业局一名相关负责人介绍。为降低冲击地压的发生频率,新巨龙公司采取高密度高强度大孔径超前预卸压技术,孙村煤矿采取煤层注水和煤层爆破卸压技术,华丰煤矿从德国引进风动煤层卸压钻机等技术设备。此外,《山东省煤矿冲击地压防治规定(试行)》,提出51条防冲管理硬性规定。

  在矿井设计方面,山东省建立了超千米煤矿施工、开采论证把关备案审查机制。要求采深超千米的基本建设矿井的施工安全可靠性,和生产矿井超出原论证开采深度和范围的,必须经过专家论证把关,并报省煤炭局备案审查。论证审查通过,才能组织施工、开采。通过严格论证审查,从源头上杜绝安全无保障的采掘工程。

  目前,山东省煤炭企业已创建3个国家级、15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拥有2个国家级、4个省级技术研发平台,5个院士工作站、5个博士后工作站,全行业科技投入已连续7年超过主营业务收入的3%。在深井安全开采科技攻关方面,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43项,省政府科技进步奖34项。

  健全体系强化基础管理

  为保障煤矿千米深井的安全生产,山东省煤炭工业局表示,将继续稳步实施煤炭稳产战略,严格审批新增千米煤矿。会同发改、国土、煤监等部门,对采深超千米的煤矿建设项目进行严格论证把关,凡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或不能保证安全生产的,一律不予审批。

  由于山东千米井深煤矿开采的主要是焦煤和肥煤,为《特殊和稀缺煤类开发利用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发改委令第16号)公布的特殊和稀缺煤类矿区范围,安全开采这部分资源,意义重大。该局表示将不断加强深井灾害预测预警和监测控制的科研攻关,逐步完善深井安全开采的技术保障体系。

  同时,山东省将按照机械化、信息化、自动化的要求,加快推进现有千米煤矿装备改造升级。并着力强化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建成全省煤矿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平台,提升煤矿应急处置能力,强化基层基础管理。

  千米深井煤矿将成为山东省监管重点。山东省煤炭工业局要求各级煤炭管理部门认真落实安全监管责任,加大排查治理安全隐患力度,严格查处违法生产行为,落实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确保各项安全规定落到实处。并要求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监管水平,确保安全生产。



来源:中国能源报记者 武晓娟      编 辑:一帆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www.cwestc.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煤炭资讯网原中国煤炭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