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煤市分析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煤价行情  在线投稿  | 西北站  华中站 | 特约通讯员档案

山西煤炭如何登上信贷黑名单

煤炭资讯网 2014-2-13 22:29:41    头条

2014 年2 月6 日,秦皇岛港煤炭库存已经向上突破800万吨,根据经验,秦皇岛港出现超过800万吨的警戒线也意味着煤炭价格还会大幅下跌。(东方IC/图)

        风向骤然转变,让山西省和整个煤炭行业都感受到了资金收紧的寒流。

      “要是没发生联盛和中诚信托的事,这项目也许还可以做。但现在真的一点办法也没有。”一家信托公司的项目经理对张景平(化名)无奈地摇摇头。

      这是张景平第几次被信托公司拒之门外,就连他自己也数不清了。

      张景平是山西省吕梁市一家民营企业的负责人,因为与山西省联盛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盛)互保近20亿,2013年11月29日,随着联盛宣布破产重整,一夜之间,他的资金也被冻结了,原先对他热情有加的银行都向他关上了大门。

      无奈之下,尚有4个亿资金缺口的张景平只得去找融资成本更高的信托公司,但眼下,信托公司也表示无能为力。

      14家金融机构联名上书

      风向骤然转变,让全省、全行业都感受到了资金收紧的寒流来袭。

      “要不是联盛出事了,谁都不会想到,煤炭行业的风险会来得这么快。”山西省银行系统人士如此感慨。联盛申请重整直接成为银行业对整个山西煤炭行业全面收紧的催化剂。

      联盛申请重整后不久,12月6日,14家金融机构将一份名为《关于请省委省政府出面协调联盛重整事件的紧急报告》递交到山西省政府,对于联盛事件的评估,以及后续所产生的持续影响,金融机构们表示情况危急。

      报告提到:“该事件会让不良贷款率急速升高,资产质量严重恶化。提取不良贷款拨备将吃光银行当期的利润,大量银行利润直线下滑,甚至出现亏损。

      “部分债权银行的授信、审批权限已经上收总行,势必会影响今后山西的信贷投放。各银行从业人员面临追责的风险,从而影响了银行从业人员的稳定。

      “此事件也已经影响到了部分金融机构的流动性,极易发生挤兑。而以集合债、信托为代表的多家省外金融机构债务性资金无法兑付,甚至将波及到省外民众。

      “更让金融机构担心的是,处在经济下行期,一旦省内企业效仿联盛做法,将会引发连锁反应,恶意逃避债务。”

      虽然在事件过后,多家金融机构派驻工作组,采取一系列风险防范措施。但多名山西银行业人士向南方周末记者证实:一旦某一行业和区域被列为逃避债务的集中、高发区,金融机构将采取一致行动,提高信贷投放的准入门槛。

      报告中还提到在联盛事件得到妥善处理前,金融机构也将收紧对山西民营企业,特别是煤炭行业的信贷投放,并排查和评估煤炭行业存量贷款风险。

      工商银行山西省分行的内部人士向南方周末记者透露,股份制银行已经全面停止了山西省煤炭行业的新增贷款,续贷要看企业的情况。国有银行也在陆续收紧,鉴于煤炭行业依旧是山西省的支柱产业,国有银行还会保证一定额度的信贷投放。

      多家山西省民营煤炭企业向南方周末记者证实,银行的抽贷正在向山西省的煤炭企业蔓延。

      无独有偶,1月初,同样是涉及山西煤炭行业,中诚信托的兑付危机已经使得金融业一度风声鹤唳。

      1月15日,中诚信托向投资人发出了“期满之日存在损失本金的风险”的紧急公告。

      募集资金30亿的矿产信托产品——诚至金开1号集合信托计划,截至2013年12月31日,专户资金账上仅剩567万。

      融资方振富集团的实际控制人之一王平彦曾在2012年5月,因非法集资锒铛入狱。

      该集合信托计划由工商银行私人银行部发行,工商银行曾一度否认“负有较大责任”的说法,并不承诺兜底。

      最终,工行并没有撇中诚信托于不顾。中诚信托、工行总行和山西当地政府各自推荐一家机构战略投资者,将30亿元的盘子接下来,信托计划的投资人顺利拿回了本金。

      “无论是联盛,还是中诚信托,出问题的只是冰山一角。”一些信托公司的项目经理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

      南方周末记者从多家信托公司证实,山西的矿产项目已经列入信托公司风控的黑名单。

      2014年,几乎没有信托公司敢接这类项目。“国有企业还有可能进入备选之列,民营企业是想都不要想。”一位信托经理说道。

      即便过了信托公司的风控,融资规模也要控制在5亿以下,而且更强调分散性,内蒙古、新疆、山西、陕西等煤炭大省分散投放。有银行资金对接的通道类业务,信托公司也会慎之又慎。

      因为相比于房地产信托5亿到10亿左右单笔规模,矿业、煤炭等信托单笔发行规模动辄20亿左右大单。

风向骤然转变,让山西省和整个煤炭行业都感受到了资金收紧的寒流。 (CFP/图)

      煤老板和金融机构的蜜月

      蜜月期始于山西省的煤炭行业整合。

      资源的勘探和开采需要投入较大的资金成本,从取得矿业权到建设矿井巷道、购置设备、引进技术以及承担各种税费,加上资源整合政策对企业提出的新的要求,矿产能源企业面临着较大的资金压力。

      我国矿产资源法规定,探矿权和采矿权都有一定的期限,且权利人在登记的矿区内必须完成国家规定的最低投入,因此,煤矿企业必须要在窗口期找到资金。

      一边是迫切需要资金的煤矿企业,一边是“四万亿”刺激政策出台,银根一路放松的金融机构,于是两者一拍即合。

      而对金融机构而言,一旦产业开始集中,意味着大浪淘沙后存活下来的企业,其资产会以几何倍数速度增长。

      2010年前后,向煤炭产业投以重金的中信信托曾预测,煤炭行业的利润率在15%到35%,而且至少在未来的五年到十年,煤炭供不应求。仅就山西一省,就有一千亿到两千亿的资金需求。

      一时间,中信信托成了行业的标杆,大批信托公司也在积极抢占山西的煤改市场。

      而参与煤改项目最多的四家信托公司分别是:中信信托的聚信汇金能源矿产系列、华润信托的焱金系列、外贸信托的鑫欣系列和中融信托的融源能源矿产系列。

      这些信托项目也从山西煤炭资源整合、技术改造升级入手,逐渐发展到内蒙古、贵州、陕西等省份。

      当时中信信托创新研究部总经理、现任中信信托副总的李峰亲自坐镇,赴各地推介矿产信托产品。

      这其中,通过公开资料可查询到的包括:“聚信汇金煤炭资源产业投资基金Ⅰ号”为山西普大集团募资25亿元,“2号”为山西宏盛集团募资10亿元,“4号”为永泰能源募资17亿元,“5号”为金晖能源募资10亿元,“7号”为永泰能源募资7亿元。

      矿产信托较高收益率也是吸引各路投资者的关键,“当时,矿产信托预期收益率最高可达16%至17%,平均收益率也有9.8%。”一位参与多款矿产信托项目设计的信托经理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

      与此同时,恰好赶上监管层对房地产信托业务出台窗口指导意见,进行规范。中央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对能源企业的鼓励扶植政策,从而推动了信托公司大举进入收益率较高的矿产行业。

      一位联盛的债权人机构人士向记者回忆当时的盛景,“联盛是建行的3A级授信客户,当时如果只凭我们一己之力,根本就碰不上联盛的边。现在我们也要傍着建行,我们还指着他们帮我们做还款优先性谈判。”

      而来自用益信托的数据显示,在最近两年的信托产品中,2013年出现兑付危机的产品就有十多个,但最终均由信托公司等机构偿付解决了。仅在2011年国内就有36家信托公司参与发行了157款矿产资源类信托产品,发行规模为481.29亿元。与2010年相比,产品数量增加了161.67%,发行规模更是同比上涨了253.92%。

      自2011年至今,信托公司共发行矿产资源类信托规模超1000亿,平均发行期限为两至三年。也就是说,2013年下半年开始,将迎来这类产品的兑付高峰。2014年将有150亿矿产类集合信托到期。而这并不包括不对外披露的单一资金信托计划。

      煤价下跌之后

      然而,高回报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高风险。“这些信托产品的硬伤在于,发行者根本就没有考虑到经济下行的风险。如果发行产品的时候,信托公司对煤炭的走势有一个误判的话,风险自然就高了。”上述投资经理告诉记者。

      在整个市场都疯狂的情况下,拼的就是冷静。资本市场向来波诡云谲,喜欢风云突变,没有人能成为永远的赢家,尤其是头脑发热者。

      上述信托经理向南方周末记者透露:“国有煤矿并购重组可以从银行取得信贷资金,信托公司的矿产信托针对的多为民营矿的并购扩建和技术升级改造。资质好、资源好的矿产公司比较容易从银行获得贷款,而走信托渠道的大多是各方面条件较弱的中小矿产公司。”

      矿产信托多采用采矿权作为信托抵押,矿产信托如期取得收益的前提是矿产储量与之前探测储量相当,深埋地下的矿产究竟价值几何,对信托公司来说很难做出准确判断,评估结果也是项目运作中争议最大的部分。

      矿产投资回报周期较长的特点也增加了投入的不确定性,我国目前在产的大部分矿山,投资总额都超过了当初的预算。

      而一些煤矿权属不清的问题,更像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定时炸弹。

      即便信托公司通过前期充分的净资产调查,规避了上述风险。煤炭行业下行周期的到来,却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从2012年5月开始,煤炭价格的连续下挫,直接导致煤炭企业利润的大幅下滑。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显示,2013年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利润比上年减少1202.3亿元,同比下降33.7%。

      28家煤炭行业上市公司中,有22家在2013年出现不同程度的业绩下滑,占比接近八成;其中业绩预警类型为“预减”、“略减”和“首亏”的分别为17家、3家和2家。

      28家上市煤企中,大同煤业首度亏损,预计亏损额达到13.5亿到14.5亿;安泰集团预计亏损2.35亿元。

      1月29日,郑州煤电发布公告称,2013年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70%到90%。平煤股份、神火股份2013年三季报均显示,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降超过三成。

      然而,漫长的冬天似乎看不到尽头。2014年2月6日,秦皇岛港煤炭库存已经向上突破800万吨,最近三周存煤量上涨近200万吨。根据以往的经验,秦皇岛港出现超过800万吨的警戒线也意味着煤炭价格还会大幅下跌。

      金融机构对煤炭企业的信贷收紧,对资金链本已岌岌可危的煤炭企业犹如釜底抽薪。一旦后续资金无法对接,危机会像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接踵而来。



来源:南方周末记者 罗琼      编 辑:一帆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www.cwestc.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煤炭资讯网原中国煤炭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