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煤市分析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煤价行情  在线投稿  | 西北站  华中站 | 特约通讯员档案

库存预警节后煤炭市场寒意正浓

煤炭资讯网 2014-2-14 11:17:09    要闻
    年前,国内煤炭的价格曾经被“人为”地拉高了好一阵子,不经意间,似乎给人一种冬去春来的错觉。 

  然而,这次电煤谈判前的“造势”,造成了进口煤更大规模的入侵,从而丧失了南方市场的半壁江山。 

  如今,年刚过,煤炭市场便被彻底地打回了原形,秦皇岛煤炭库存连续多天超警戒线。 

  煤炭市场的“倒春寒” 

  春节刚过,煤炭市场首先拉起了“警报”。 

  信息显示,包括秦皇岛港、曹妃甸港、京唐港、天津港在内的北方四港的总港口库存量已经逼近2200万吨。 

  对此,国内煤炭行业的专家李朝林表示,目前煤炭市场下游的许多行业属于严格控制产能的高耗能行业,需求不旺。并且煤炭相比于天然气、页岩气等清洁能源,污染要大一些,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对于煤炭的使用量都有严格的控制。 

  资料显示,2013年我国原煤产量约37亿吨,产能达42.2亿吨,产能利用率下降到87.7%。 

  相对于此,2013年,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达到167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3.9%,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由上年的5.4%上升至5.9%。而这显而易见的一降一升,减少的便是近亿吨的煤炭消费量。 

  此外,与北方四港库存高企相对应的却是用煤大户的原料充足。 

  数据显示,2月1日至2月7日,六大电厂(浙电、上电、粤电、国电、大唐、华能)平均库存总量为1305.21万吨,较上周同期大幅增加73.36万吨,增幅5.95%。平均日耗总量为34.77万吨,较上周同期大幅减少17.51万吨,降幅33.49%。六大电厂电煤库存平均可用天数37.54天,较上期增加12.63天。由此可见,发电企业根本不缺煤。 

  2014年的“天”更冷 

  2013年末,包括神华、中煤在内的龙头煤炭企业纷纷上调煤炭销售价格,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也出现“跳涨”态势,创下当年的最大涨幅。 

  虽然此番价格上涨受冬季供暖、下游电厂用煤需求猛增、各港口动力煤库存下降、市场供应量锐减等因素的影响,但更多则是煤企再为“电煤谈判”增加筹码,从而人为限产加价。 

  对此,李朝林认为,最近几年的电煤谈判一直是有量无价,而神华等企业的拉涨行为并不能改变供大于求下的煤炭市场态势。“即便涨价,牺牲的也是量,对于企业来说,并没有多大实惠”,上述人士表示。 

  他认为,正是由于这些企业的“小聪明”举动,却将大部分的南方市场,拱手让给了进口煤。 

  据记者了解,进口煤虽然仅占我国煤炭消费量的8%,但它撬动了国内生产的92%的煤炭价格。 

  而就目前来看,国内煤炭尤其是中部地区煤炭由于生产、交易、物流成本的居高不下,鲜有竞争力。 

  面对如此局面,煤炭企业坐不住了,降价似乎成了唯一的选择。 

  近日,有消息称,神华和华能电厂长协谈判落下帷幕,5500大卡港口平仓价568.8元/吨。相比此前紧咬不松口的590元/吨价格,21元/吨的降幅可谓不小。 

  而由于神华“风向标”的作用,国内煤炭市场出现了新一轮的降价潮,各主流大矿纷纷对煤炭挂牌价进行了下调,整体调幅在20~50元/吨。 

  然而降价似乎只是缓解危机的手段,并非治本的“良方”。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8家煤炭行业上市公司中,有22家在2013年出现不同程度的业绩下滑,占比接近八成。 

  对于河南煤炭企业而言,1月29日,郑州煤电发布公告称,2013年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70%~90%。而平煤、神火同样不容乐观。 

  然而,即便如今寒意正浓,也并非春天来临的前兆。专家表示,2014年煤炭企业的日子可能比2013年更不好过。

来源:大河报      编 辑:唐银刚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www.cwestc.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煤炭资讯网原中国煤炭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