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煤市分析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煤价行情  在线投稿  | 西北站  华中站 | 特约通讯员档案

煤价恢复性上涨 煤矿困境依然

煤炭资讯网 2016/10/13 9:03:47    头条

      “好像市场又回到了6、7年前,到处是找煤的、要火车发运的。”一个煤炭经营商面对当前的煤炭市场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的确,从8月份起,与前几年门庭冷漠的超跌气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煤炭销售部门再现车水马龙的景象。经营商、钢厂、电厂等大小用户不停地来公司找煤或者拜访,让销售人员应接不暇。与此同时,经部分媒体用“利润暴增”、“行业暴利”等字眼对市场大肆渲染,刚刚从底部抬升的煤价,引起了政府层面的高度关注,抑制煤价过快上涨的协调会,在发改委的组织下如期召开,一级应急预案也登场亮相。

      2016年3月,下跌了4年多的煤炭价格终于在触及最低点后逐步企稳,结束了自2012年煤炭市场持续下行的走势。4月份随着钢铁、焦炭价格大幅上涨和动力煤需求的上升,炼焦煤、动力煤、喷吹煤等煤炭品种均呈现一定的程度的上涨,期间在6月份弱势盘整了一个月后,8、9、10月份再次迎来普涨行情。据笔者参加煤炭行业会议上的有关数据,截止2016年9月底,喷吹煤价格平均上涨52%至740—820元/吨、烧结煤平均上涨62%至650—770元/吨、炼焦煤主流品突破千元大关至1030—1100元/吨。但多数煤炭企业只在8、9月份才实现了赢利。日前,多数煤炭企业库存较低,用户的库存也处于历史低位,煤炭需求较为紧张。

      这种情景出现,给了很多外行甚至管理层一个直观的假象:煤炭行业已经摆脱了困境,市场走向繁荣。但笔者通过对部分煤炭企业的调研,在收集了大量数据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的分析表明,煤矿困境依然,经营压力巨大。据有关资料:大型煤炭企业欠款多数在20亿元以上,银行贷款和利息居高不下,四季度还贷压力巨大,一个产量1700万吨的企业四季度就有150亿元的还贷,且利息就高达12亿元。欠工资和社保情况更是普遍,欠发工资普遍在2—6个月,部分矿井只发1000多元的生活费。截止8月底,某煤炭企业欠发职工2—4个月工资,总额1.53亿元,欠缴45个月社保费1.6亿元;安徽某煤炭企业欠社保数6.2亿元。河南某煤炭企业已累计欠发员工工资、欠交“五险一金”约50亿元,员工工资只发到5、6月份,欠发三个月以上;资金紧张,煤矿只能进行简单生产,后续工作衔接不利,今年部分矿井的开掘煤量、回采煤量下降在20%以上。煤炭大幅增产并不具备条件。

      以上分析表明,煤价只是恢复性上涨,煤炭企业并未走出困境,巨额欠账压力尚未缓解、欠发工资和社保资金的现象普遍存在,很多煤矿仍要靠轮休或内部退养降低人工成本。高额的贷款和还款压力仍然不减,后续由于采掘比例失调,短时期内煤炭产量特别是井工矿井大幅增长的动力不足。

      4年多来的煤炭下跌,煤炭市场步入低谷,让煤炭企业苦不堪言,然而煤价抬头刚上涨仅5个月就引起了包括用煤行业、管理部门的恐慌,这能说是正常的现象吗?当然,煤炭企业走到如此的地步,除了宏观经济因素和大的市场周期调整外,也与煤矿自身管理脱不了干系,有钱时不重视有效积累、盲目投资导致产能过剩严重,“再造一个集团”几乎成为每一个企业的神话和壮志,管理粗放、缺乏用人激励机制、营销观念落后,企业运行机制创新不足等都是煤炭企业自身要加以解决的现实问题。但这些历史的原因,并不影响各级管理层面对矿工、矿山、矿区给予特殊的政策关怀,让这个地处偏僻、井下少见阳光、收入低下的群体和行业,有更多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在社会上得到应有的尊重。也敬请一些媒体,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看到煤价上涨,接触了几个煤老板,就一叶障目用“行业暴力”“利润暴增”来强加于整个煤炭行业。煤炭下跌,是市场的选择,煤价上涨也是市场的必然,这正是市场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来源:互联网      编 辑:徐悉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www.cwestc.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煤炭资讯网原中国煤炭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