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煤市分析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煤价行情  在线投稿  | 西北站  华中站 | 特约通讯员档案

煤炭价格将低位运行 或有30元下降空

煤炭资讯网 2016-3-27 17:51:24    焦点话题


    近日,2016年(第六届)国际炼焦煤资源与市场高峰论坛在太原煤炭交易中心隆重召开,来自国际、国内炼焦煤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企业代表及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焦煤产业链当前所存在的问题,分析价格走势,展望产业前景。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徐亮博士做了题为《2015年中国煤炭行业运行情况与2016年展望》的报告,指出:2016年煤炭供需总量均下降2%左右,煤炭价格将维持低位,甚至有30块钱下跌的空间。按照这样的趋势展望,到2018年,如果通过2-3年产能的化解和落后煤矿的退出,煤炭产量能够控制在35-36亿吨,供需将达到基本平衡。这个时候煤炭行业是真正进入健康可持续的状态,价格也回归到合理的区间内。

    以下为文字实录:

    徐亮:尊敬的各位领导和来宾,大家上午好!

    感谢主办方的邀请,我非常荣幸地跟大家一起交流。我演讲的题目是《2015年中国煤炭行业运行情况与2016年展望》。

    以下的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

    我的演讲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煤炭经济运行态势;第二部分是煤炭发展环境分析;第三部分是煤炭重点问题探讨。

    我们首先看第一部分:煤炭经济运行态势。

    我们总结2015年以来,煤炭的市场呈现了“一升七降”的运行特点。我们首先来看大家比较关注的七个降:

1、煤炭消费下降。2015年,全国煤炭消费量下降3.7%,其中商品煤下降4.6%。钢铁和建材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煤化工由于前段时间的产能发挥有所上升,但是量不大。

    这几个行业我们大家也比较了解,比如电力行业,火电目前出现过剩,钢铁目前正在进行产能的化解。接下来就是水泥、平板玻璃、化工等等将成为下一个阶段的产能化解的对象。我们这几个阶段煤炭的消费应该是一个下降的趋势。煤炭的增值在我们等待的节奏下已经过去,那就是2013年,我们通过消费量可以看出,       2013年煤炭消费量达到历史最高点,这也是我们所谓的峰值。这个量占到世界消费的将近60%。从2013年以后逐渐是呈3%左右的下跌。

通过2014年和2015年消费量看,2015年接近全年低于2014年。

2.2015年煤炭产量下降。

    2015年全国原煤产量37.5亿吨,同比减少3.3%,其中商品煤34.61亿吨,下降5.8%。

随着现有的政策趋势和市场来看,2013年也是产量的峰值,如果还会出现一个峰值,那应该是下一个“黄金十年”。但是在可预见的未来,是有这样的情况发生的。

通过前年的降,我们能看到,“十二五”期间这五年,煤炭的产销量经过了波动。一个变化是煤炭供给能力的增强,这个主要体现在大型煤矿比重上升,截止到2015年底,煤矿1.08万处,其中年产120万吨,我们成为大型矿铁1050处,产量的比重在68%,这个得益于“十二五”期间对落后产能和落后煤炭的淘汰。

另外一个变化是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同时产量超过亿吨的煤炭省区8个。

3.进口减少。

   2015年进口煤炭20.4亿吨,同比下降29.9%。2015年进口的煤主要是烟煤和褐煤,占超过50%。出口煤重点是出口的无烟煤。

我们通过对历年的数据看,从2009年,进口煤尤其对我们南方煤炭市场的效率不断体现。目前进口量占到全世界煤炭贸易量的1/4。

4:发运减少

   从铁路发运量看,2015年,铁路发运煤炭20亿吨,同比下降12.6%,通过这个趋势图,我们也看一下,发运量到2013年达到最高峰,随后在逐渐下降。2015年每个月度的煤炭发运量也都低于上一年度。

港口转运量2015年6.4亿吨,同比下降5.5%,其中内贸煤6.38亿吨,下降5.5%。但是是不是下降的趋势我们现在也做了研究,煤炭的转运量可能会进一步上升,而铁路运量可能相对宽松。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3月18号中铁总公司下发通知煤炭运价下浮不超过20%;二是准池线、蒙冀线、新巴准,大家可以看到,(图)这三条线将瓜分北方从西开始的煤炭运输。体现了运输格局的变化。

5:价格下滑。

   这个图是大卡动力煤从2014年到2015年平均价格的趋势。在2003年3月份,有268块钱/吨,逐渐上升到2008年最高为,达到980元/吨。到2011年又迅速回升,11月份达到850元/吨。由于产能过剩,目前到12月份,已经达到370元/吨。 

    这是整体变化的趋势。

    2014年和2015年变化跟以往的不一样,以往是市场调节作用非常强,而且呈现一定的季节周期,做煤炭期货和煤炭中间运营商可以利用这个趋势盘活市场。这个价格的主要原因是煤炭企业纷纷以降价来换销量,从而维持成本。

6:投资减少

    “十二五”整体投资明显低于“十一五”。这十年我们全国煤炭投资3.7万亿,累计新增产能30亿。

其中“十二五”期间累计投资2.42万亿元,年均投资近4800亿元。2015年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4008亿元,同比下降14.4%,其中民间投资2281亿元,下降12.2%。

我们通过投资趋势图看到,投资的最高位是在2012年,2012年超过了5300亿。可见,这样的体量对这几年是一个直接的效应。

7:企业效益下滑

按照我们煤炭协会统计的数据,2015年全国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66万亿元,同比下降13.9%;利润总额494亿元,同比下降61.4%;平均销售利润率1.86%,低于工业平均水平6.1%;2015年末应收帐款4104亿元,同比增长6%,回款压力非常大。

统计局数据,规模以上煤炭企业资产总额5.4万亿元,负债3.7万亿元,负债率68%。2012年收入最高的一年收入还弥补不了我们的负债。主营业务收入趋势图,能看到2012年开始逐渐下降,这三年的收入减少了8000多个亿。这个利润是从2011年开始下滑,而且下滑幅度要远远大于营业收入,利润四年间减少了4000亿。山西五大集团煤炭的综合售价2015年平均260块钱,同比减少76块钱,下降3%。而且五大集团的资产负债率在82%,应收帐款678个亿。目前煤炭企业最困难的两个问题一个是人,一个是债。我们的负债率是非常高的。

“一升”:库存持续上升。

    截止到2015年末,全社会煤炭库存持续48个月,超过3亿吨。其中煤炭企业存煤1.01亿吨,比年初增长16.7%,存煤天数11天,比正常水平高53%;重点发电企业存煤7358万吨,比年初下降22.2%,存煤天数21天,比正常水平高25%;主要港口存煤2556万吨,比年初下降16%,存煤天数14天,比正常水平低22%。

库存是我们煤炭企业的预警指标。通过库存我们能看到煤炭价格,煤炭市场是否旺盛。

这是我给大家介绍的第一部分。

下面我再给大家介绍第二部分:煤炭发展环境分析。

我分成三个方面:宏观经济环境、能源产业环境、煤炭行业环境。

    首先给大家介绍第一个环境:宏观经济环境。我们看到三个变化:1.竞争优势的蜕变。制造大国的来源主要是得益于我们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成本非常低。随着2012年我们看到第一次返乡潮,以及以人为本的体制,劳动力成本在不断上升。尤其是随着环境污染约束和国际分工体系的变革,导致我们传统制造业这样的工业体系,原有的规模效应在逐渐削减。因此,国家下一步竞争开始将由资源驱动转为科技驱动,这表现在我们现在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比如“互联网+”、机器人、高端制造等等。2.产业结构的演化。国家现在要进一步大幅提升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结构调整将从能源密集型的工业驱动转型为服务业驱动。3.增长要素的变革。经济增长对能源投入的依赖性在减弱,这体现在过去十年中国能源强度以平均4%的幅度下滑,经济增长动力由权力驱动转型为创新驱动。尤其是现在的反腐、简政放权等等措施都是在体现这样的变化。

     面对这三个变化,我们煤炭行业是否没有希望?短期内还有一个直接拉动的目标,那就是工业化和城镇化双轮驱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铁路建设。“十三五”期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达3.5-3.8万亿元,建设新线3万公里。2.城镇化建设。未来五年城镇新增就业5000万人,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0%,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2000万套。3.农业现代化。规划到2020年我国农业水利化建设总投资将超过4万亿。

    二、能源产业环境。这里我分为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

首先是国际方面。我们能看到三个影响:1.技术变革影响。上世纪中期就已经页岩油有进行了勘探、试验,为什么这两年才体现出来?那就是技术的变革。去年原油下降我们能看到,美国现在试验成功的有核聚变。另外一个是可燃冰,全球可燃冰储量供我们全世界使用1000年。如果这个技术变革实现,将会改变整个能源行业。就好像电动车,如果蓄电池的改变将改变现有的汽车市场一样。2.轻质能源优势。我们有煤炭、石油、天然气在逐渐上升到水电、风能、太阳能,我们的能源需求和演变方式都是从地下到地上。能源品种由输送燃料到输送电力,由重变轻的趋势。目前的趋势是处在天然气最为主要。我们看发达国家的天然气有可能成为他们的第一能源。这样大大削减了传统能源的消费。比如2015年美国的煤炭消费下降11%,德国、日本、土耳其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我们国内也下降了3.7%。3.能源结构调整。据国际原子能机构预计,2030年世界核电装机最高有望达到7.22亿千瓦,核电与水电、风电、新能源一起将构成世界能源的支柱。我们这里有一个研究的结果:我们对几个国家的人均能耗进行了一个趋势的分析,从1870年,150多年前一直到现在,我们的人均能耗演变,其中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美国五个发达国家人均能耗已经达到了峰值,在上世纪70年代,其中美国、英国和德国分别达到峰值,美国是12.2吨。韩国在2012年,也就是四年前人均能耗达到7.9%。我们规划到2030年达到3.9tce。我们的人均电耗是美国的1/10,这也可能跟我们主导的节能相关,我们到哪儿办公楼关灯,美国一到晚上所有的灯都亮起来。

    我们再看国内。在过去的五年间,清洁能源快速发展,尤其是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装机规模在成倍增加,带动非化石能源的消费比重。我们看看它对我们的影响力量、比例有多大。

    目前通过这个图可以看到,目前我们在运的核电机组有27台,达到2555万千瓦,在建及已核准机组25台3203万千瓦,运行装机容量世界第四,在建规模世界第一。

    下面我们再看天然气,我们看到西气东输早已经开始建设,随着四气逐渐运行,将大大提高天然气的消费比重。尤其是京津冀还有沿海地区,国家进一步推进环保措施,大力推进煤改气,将会替代煤炭的消费。

2015年国内天然气生产1360亿立方米,2030年达到4800亿立方米。

    水电:2015年水电装机3.2亿千瓦,2020年规划装机3.5亿千瓦,年发电量1.2万亿千瓦时。风电:2015年装机1.2万千瓦,2020达到2.5亿千瓦,是一个成倍的增加。2030年将达到4.5亿,也是成倍增加的态势。太阳能:2020年光伏发电装机1.5亿千瓦,2030年全国光伏发电装机5亿千瓦。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非化石能源发展较快。随着这个突破,消费量迅速增加。

    2015年,非化石能源的比重占到12%,规划到2020年和2030年分别达到15%和20%。占的比例增长还是比较快的。

    下面我们再看看第三个环境:煤炭行业环境。

    说到这个环境,大家都非常熟悉我们这个行业,我想先从问题出发,然后再看看它有哪些变化和未来的趋势。

    存在的问题

1.产能过剩危机。总产能57亿吨,其中正常生产及改造的煤矿39亿吨;新建改扩建煤矿14.96亿吨;停产煤矿3.08亿吨,过剩20多亿吨。比如山西省现有煤矿已核准的产能达14.53亿吨,2015年产量9.7亿吨,有接近5亿吨建设规模尚未释放;788座重组整合矿井中,已经投产301座、联合试运转64座,这些煤矿的产能还将陆续释放。

2.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小煤矿比较多,9万吨以下的小煤矿占5400多个,而且这些煤矿都是非机械化开采。小煤矿的产量不到20%,但是安全事故却占到了70%。因为产业结构不合理。

3.企业负担较重,尤其表现增值税。增值税的税负要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

4.清洁利用水平不高。虽然综合利用率高,这个表现在2015年原煤的入选率65.9%;煤矸石综合利用率达到64.2%,但是清洁利用率并不高。

    这是存在的问题,基于这些问题能不能解决?这些问题都是行业内的问题,我们再通过行业内的条件看问题,未来有没有希望解决。

    根据国土部的信息,全国3000米以浅煤炭资源总量10.3万亿吨,全国现有煤炭矿区7700余处,查明资源储量1.53万亿吨。煤炭占主导地位的能源结构在可预见的未来是不可能改变的,能改变的是煤炭的利用方式。

    下面我们看煤炭利用行业下一步该怎么发展?

    电力行业:6000千瓦以上火电装机已经接近10亿千瓦,已经接近峰值,也可以说目前已经过剩。火电的发电量4.1万亿千瓦时下降2.3%;火电发电小时数下降至4329小时,比设计值5500小时低1200小时左右。有排挤效应的出现,一个是上网电价,自1月1日开始平均下调3分/度,发电利润减少超过1200亿元,会导致煤价还有30块钱左右的下跌压力。我们预计,今年的煤炭平均价格可能在下降,下降30-50块钱。下水煤还有可能跌破330元/吨;第二个排挤效应:天然气价格将进一步推动燃气发电的增加,将会对火电进行排挤,预计火电发电量比例将降低到75%,火电的平均利用小时数也将降至4300小时以内。间接地影响了我们煤炭的消耗。

    钢铁行业:2015年粗钢产量8亿吨,同比下滑2.3%,这是35年来粗钢首次下滑,国家将再压减粗钢产能1亿-1.5亿吨。因此钢铁对煤炭消耗也将进一步下降。

    建材行业:2015年水泥产量23.5亿吨,下降4.9%。国家下一步的政策将进一步淘汰水泥,拟淘汰水泥熟料过剩产能4亿吨,平板玻璃1.8亿重量箱。

    煤化工行业:传统煤化工已接近饱和,煤制油、煤制气等现代煤化工发展较快,但还面临技术、环保、碳排放等方面的问题,短期内难以大规模发展。煤炭的形势不容乐观。这部分我想做一个小结。根据两个部门的数据看,国家统计局公报数据:2015年能源消费总量43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占64%,清洁能源占17.9%。中国能源研究会3月1日发布《中国能源展望2030》报告,2020年、2030年能源消费总量分别达到48亿吨和53亿吨标煤,平均增速2%,煤炭消费比重将下降至60%、49%,这个在规划里有提出来的。

    按照这样的数据,我们经过分析发现有两个结论。第一个结论:根据边际替代效应,能源消费增速1%,需要22%的清洁能源增长来替代1%的煤炭减少,而且还需要有成本优势才能去替代。所以目前不是传统能源与新能源的份额竞争问题,如果人均能耗潜在空间还要逐渐增长,基于环保约束的劣势有可能转变为经济可靠的竞争优势。第二个结论: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仍然不会改变,国家能源局和煤炭行业的一些人士也提出,下一步的能源发展是传统能源清洁化,清洁能源规模化,清洁能源的规模化要发展,它要实现规模效应得益于一个条件,就是它的边际成本要低于煤炭清洁发电水平。

    对于新能源,通过政府补贴和鼓励性的调度这些政策措施才能使得新能源有了市场竞争优势,成本优势。但是一旦没有这些政策的支持,在市场上来说,煤炭还是有优势的。

    按照这样的情况,我们还可以预计2016年有可能新能源还存在一部分浪费现象,但是传统能源还进一步增长,因为国家提出来到2017年和2018年,中国东部和中部,所有燃煤电场要达到超低排放。

    预计2016年煤炭供需总量均下降2%左右,煤炭价格将维持低位,甚至有30块钱下跌的空间。按照这样的趋势展望,到2018年,如果通过2-3年产能的化解和落后煤矿的退出,煤炭产量能够控制在35-36亿吨,供需将达到基本平衡。这个时候煤炭行业是真正进入健康可持续的状态,价格也回归到合理的区间内。

    第三部分:煤炭重点问题探讨。我想从四个层面跟大家探讨一下。

1.政府层面:化解产能政策

2.区域层面:产业布局建议

3.行业层面:行业问题解决

4.企业层面:创新脱困路径

政府层面:推动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落实国发[2015]7号文件,因地制宜运用差别化手段,打出政策“组合拳”。

    (1)严控新增产能。设定总量控制“天花板”,三年暂停审批新建项目实施减量化置换,调整工作日制度,实施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如果成功经验进一步推广是很有效的。

    (2)淘汰落后产能。逐步淘汰13类落后小煤矿;关闭非法违法开采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关闭退出煤矿4900处,全国煤矿数量控制在5000处左右,山西业计划到2020年压减产能2.58亿吨,刚才已经说了,山西产能过剩将近有亿吨,要实现等量置换千万吨级矿井产能1.18亿吨,净压减1.14亿吨产能。

    (3)退出过剩产能。国家提出一些措施,我们建议应该进一步引导地方,综合运用兼并重组和债务重组,以及破产清算方式来加快处置“僵尸企业”,实现市场出清。退出文件规定的安全、质量、环保、技术和资源规模等条件下的煤矿。

   (4)人员安置问题。一是支持企业内部分流;二是促进转岗就业创业;三是自愿实行内部退养;四是公益性岗位托底帮扶。

    (5)优势产能转移。我们可以依托“一带一路”战略,印度的煤炭和火电规模近两年以12%的速度增长,而且提出钢铁产能     2015年增长2倍至3亿吨,所以空间还是非常大的;同时,我们周边的印尼、巴基斯坦火电需求潜力较大。

    在这个层面,我还想跟大家探讨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如何来保证和推进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有效实施?”这里面我们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1)传导机制——发挥行业组织和地方政府的双重作用,才能实现精准脱困。由于传导机制的问题,使得我们的资金流向房地产和传统工业。因此要实现这些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措施,必须加强传导行业。

    (2)信息不对称——我们需要解决两个方面: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所谓的道德风险就是地方政府不积极来实施这个措施,或者不配套这些资金,这样的话,就很难去落实。比如1000亿资金脱困就很难去落实。如何解决道德风险?解决的手段就是引入第三方舆论监督;所谓逆向选择就是目前通过调研也发现,很多煤炭企业为了减负而关闭非落后或过剩清单中的矿井,甚至说那些煤矿已经停产了,为了拿到这部分资金,套取专项资金。我们需要采取的手段是建立公示制度,加强社会监督。

    (3)行政和市场——做到泾渭分明。落后产能要靠行政手段来淘汰。比如通过财政政策,保证1000亿的专项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的落实;通过金融扶持促进市场化债券股的方式来逐步降低企业的杠杆率。这样的措施对退出煤矿所属的母公司实行“债转股”,再采取约定回购或股权置换等方式偿还借款,以降低财务费用负担。

    过剩产能靠市场手段限产。通过减少供给、消化库存来促进供需平衡。

区域层面:优化区域布局

    有些矿井一旦关闭,深度资源就很难获取,原投入的设备就会浪费,成本会很高。对中部地区来说,结合与布局和煤种分布进行兼并重组,控制开发规模;对于西部地区不要大量开发,应该根据市场条件转化输送条件来适度开发煤电一体化项目。

行业层面: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3月16日第十二届人大四次闭幕会上表决通过《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促进煤炭高     效利用来推进煤炭由燃料向燃料与原料并重转变。

    这里的途径是煤电联营和煤电一体化。

    产业链深度融合,煤炭企业参股、控股电厂权益装机容量1.5亿千瓦,占全国火电装机容量的1/6左右,一批大型煤炭企业非煤产业超过60%以上。

    以新电改为契机,实施园区型售电主体直接交易,煤炭企业依托资源型城市,参与售配电业务,建设区域微电网,探索“煤-电-热-网-园”一体化模式。

企业层面:创新动转型升级

    最后做一个总结,2015年以来,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加大,石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走低,国际贸易低迷,汇率大幅波动,经济复苏乏力。随着美联储加息周期的开启和发达国家经济体金融状况的趋稳,风险逐渐向新兴经济转移。2016年我国的经济增速将进一步放缓,煤炭下游产业仍然过剩。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扩大,通过化解过剩产能和脱困发展将是未来两年内的重要任务,且难度很大。



来源:金融界网站      编 辑:木辛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www.cwestc.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煤炭资讯网原中国煤炭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