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煤市分析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煤价行情  在线投稿  | 西北站  华中站 | 特约通讯员档案

煤制天然气:喧嚣背后争议不断

煤炭资讯网 2016/5/20 15:30:51    焦点话题


 

    2016年,环保部对煤制天然气项目连续开绿灯,相关人士分析,国家在加强并提高相关环保标准并严格把控准入资质的基础上,对于未来预期有较好发展前景的煤制气项目还是持鼓励态度的。同时也有业内人士对此作出评论,认为这或许是“不合时宜的批复”。

    未来煤制天然气会延续哪种趋势走向?行业内外一片热议之下,让我们回顾一下业内专家对煤制天然气产业的各种见解。

    315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山西大同低变质烟煤清洁利用示范项目环评正式批复。年产煤制天然气40亿标准立方米。

    425内蒙古北控京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40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环评获批复。

    425苏新能源和丰有限公司40亿标准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获批复。

    煤制气前景各家观点

    金涌(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

    发展现代煤化工要以煤炭清洁高效转化为目标,以燃料向原料转变为重点,以煤炭分质分级利用为方向。规模化发展煤制烯烃、煤制芳烃和煤制乙二醇,谨慎发展煤制气,严格限制煤制油。

    这是因为,相比石油和天然气,现有技术条件下,煤炭再怎么转化,都没有石油天然气化工更清洁、更节能。

    煤制天然气,应坚持能进口尽量进口、谨慎发展的原则。虽然单从能源转化效率看,煤制气在几条现代煤化工路径中是比较高的,但其市场需求及项目的经济性存在较大变数。比如将煤制天然气用于工业窑炉、小型燃煤锅炉的改造,既能显着减少因燃煤引发的大气污染,整个过程的能源利用率也较高,还能卖上好价钱、取得好效益。我国目前仍有数亿吨煤用于散烧,是主要的燃煤污染源,特别是城乡结合部、中小城镇,应是防止燃煤污染的重点。若将煤制气用于包括上述领域的居民燃气,则燃煤污染会大大减轻,关键是控制好价格。其居高不下的价格将很难被老百姓接受;若将煤制天然气用于发电,其能源利用效率、经济环保等综合效益还不如进口天然气发电,甚至比不上煤直接燃烧发电。目前,全球天然气价格步入下降通道,国产天然气与进口气价格已经出现倒挂,煤制天然气风险正在增大,市场呈现的这些新特征应引起投资者警觉。

    更何况,国内已经上马或将要建设的煤制天然气项目,基本与美国大平原煤气化厂所用的合成气甲烷化技术(即两步法技术)趋同。该技术路径的短板是:为了从气化气中获得较多甲烷,煤制气企业普遍采用鲁奇炉。而鲁奇炉最大的问题,就是运行过程会产生大量含酚、焦油等污染重、难处理的废水。这已经成为制约煤制气项目正常运行、盈利的一大瓶颈。建议新建项目眼光放远,尽可能采用先进环保的新工艺。

    刘中民(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副所长)

    对于煤制油气,从能源安全方面讲,必要的技术储备和工业化示范对我国无疑是有意义的。但目前建成和在建的几套煤制天然气装置,均采用了国外技术,并无实质性的技术突破和创新,还是不要走引进消化吸收的老路了。

    倪维斗(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能源学会会长)

    如果完全依赖天然气,海上运输出问题,对能源安全影响巨大;另外,和周边关系要注意协调,万一发生战争,可能对运输管线轰炸、破坏,所以引进天然气要有限度。到冬天天然气可能不够用,很多人就想让大量的煤制气上马,我不太赞成。煤通过化学方式制取天然气,但天然气里的碳比较少,很多碳都白白变成二氧化碳释放掉。大家都以用天然气为荣,所以有大量企业做煤制气,国家也批了不少项目,很多都没做成,做成的也多是亏本,成本太高。

    李俊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

    如果国家不补贴,煤制气的经济成本基本上是用户很难接受的。所以,现在各地抢着上的煤制天然气项目,都是希望国家补贴,如果国家不补贴是不愿意做的,目前基本是处于这样的状态。

    说发展煤制天然气是为了弥补天然气的供应不足,这句话我是同意的;但是,说扩大天然气的来源,我就不同意了。

    发展煤制气,应该是一个权宜之计,不应该作为国家战略。从权宜之计来讲,我们还是可以支持发展煤制天然气。中国目前的天然气利用比例很低,比全球平均27%28%的数据差距很大。中国如果再增加500-600亿立方米天然气供应,我们城市的供热锅炉问题就全部解决了,从这个角度讲,煤制气可以适当发展。

    但是,煤制天然气不应该在严重缺水的地区做,特别是西北部,内蒙、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这些地方都不适合发展。这些地方更需要水,那里都是中国的生态屏障。

    周学双(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石化轻纺评估部主任)

    从能源安全和大气环境质量改善角度考虑,应该发展煤制气,这是不用讨论的。但是,煤制气及煤化工在生产过程中,如果选址不当,布局不科学,“三废”处理不彻底,也会产生许多生态环境问题,还可能会降低综合能效。

    应该让煤制气替代污染比较严重的燃煤行业和区域,大幅度减少污染和提高煤炭利用效率。用煤制气替代民用等分散燃煤,可以产生巨大的环境效益,是明智选择。替代区域应该优先选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以及大气环境质量严重超标的城市和耗煤量大的城市与区域。所以说,发展煤制气不是产业需求,是环保需求。

    关于煤制气及煤化工的布局,传统观念一般是选择在坑口或用户所在地建厂生产,选择坑口,煤炭资源近、运煤成本低,但水资源、生态环境不匹配;选择在用户所在地比如东部,水资源相对丰富,但环境无容量,产品运输成本低,煤炭运输距离长、成本高。从多年的实践来看,这两种选址方法,都可能存在一些无法解决的矛盾。尤其是西部煤炭资源区,生态环境的矛盾十分突出,客观要求我们必须改变原有的思维方式,不能再仅仅把煤炭资源作为选址的决定因素了,应该以环境、排污去向和水资源作为决定因素。

    建议拓宽视野,提出选择“第三地”的理念,也就是选择水资源丰富和环境相对宽松,制约因素少的地方。选址布局的优先条件是环境容量、水和煤炭资源等因素,这些因素的重要性从前向后依次减弱。在有废水、废渣等污染物的排放空间,水和煤炭资源相对丰富的地方发展煤制气,将可能是最佳布局。

    唐宏青(中科合成油工程有限公司首席专家、教授级高工)

    煤制天然气的企业是什么性质,很少有人研究,都认为是个商业项目,与煤制烯烃一样。许多经济学家在讨论煤制气项目时,总是只算经济账,研究的核心是能否挣钱,讨论问题时都是盘算能否盈利,进煤价是多少,产气成本是多少,最后论证是否盈利,盈亏平衡点为多少年,因此,有人建议不要上这样的项目,应该大力发展煤制烯烃,可以挣一大笔钱。实际上这是片面的。

    煤制气项目是国家必须搞得项目,它不是商业项目,是公益性的民生项目,最多只能做到微利。煤制气装置建设是国内开发和引进天然气资源的补充,而不是要代替它们。因此,先将示范厂搞好,取得经验,再适度推广。

    杨启仁(美国杜克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专家)

    中国煤制气的支持者在宣传该技术时,往往以美国大平原项目的经验为例。然而,对于美国发展大平原煤制天然气项目的历史经验存在诸多误解。煤制合成天然气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种使用经验极少、成熟度低的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会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比如水资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三废污染和煤炭上游开采破坏等。发展能源基础设施规划要有长远的眼光,不能只看眼前三五年,要把国家长远的因素都考虑进去。煤制气项目在中国往往破产以后,政府补贴以后继续进行,这本身就是个高污染产业,所以这样就会继续污染,中国将来想要走清洁路线也回不来了,这是一件贻害久远的事情。

 

部分重点煤制气项目进展情况

 

项目地点

公司

SNG规模

(亿立方/年)

最新进展

新疆伊犁霍城县

中电投

60

20156月水资源论证报告获批,已完成除环评报告外的所有核准支持性文件

新疆伊犁

新天煤化工

20

20163月环保部再次受理项目环评

新疆伊犁

庆华能源

55

在建,一期已投产

新疆准东西黑山

新疆龙宇

40

20154月节能评估报告获批

新疆准东

天业、中煤

40

推进前期工作

新疆昌吉州

浙能集团

20

20152月环保部受理项目环评

新疆昌吉州

中国石化

80

20154月环评第二次公示

新疆阿勒泰

新疆广汇

40

积极推进前期工作,截至20153月已完成前期投资31亿元

内蒙古鄂尔多斯

中海油

40

20155月,与东华科技签订设计服务合同正式生效

内蒙古鄂尔多斯

建投通泰

40

水资源论证报告已通过水利部黄委会组织的专家评审

内蒙古鄂尔多斯

新蒙能源

80

积极推进前期工作

内蒙古鄂尔多斯

华星新能源

40

极推进前期工作,截至20154月已完成投资78亿元

内蒙古兴安盟

内蒙古矿业

40

积极推进前期工作

安徽淮南

皖能集团/国投新集

22

20161月完成项目选址

湖北荆州

三峡/陕煤化/湖北能源

40

20154月签约设立荆州煤制气及煤电项目公司

河北邯郸

武安新峰

18

201512月和天辰公司签署项目承包合同

陕西榆林

陕煤化/中石化

80

20162月投资方签署协议

安徽宿州

国能宿州

20

积极推进前期工作



来源:化化网煤化工      编 辑:木辛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www.cwestc.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煤炭资讯网原中国煤炭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