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煤市分析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煤价行情  在线投稿  | 西北站  华中站 | 特约通讯员档案

李炳银:世界屋脊上感受和抒写崇高——序张亚明长篇报告文学《国家决策:解码第三极》

煤炭资讯网 2016/8/12 15:15:49    散文荟萃

我与张亚明是老朋友了,早在2000年前就曾为他的报告文学集《歌颂与诅咒》做过序。此后这么多年,亚明以其现实的社会参与行动和审慎辨析考察活动,创作了许多题材重大独特、宏阔深厚的中短篇报告文学。尤其是他担任中国矿业报首席记者期间,站在国家安全的角度看视中国资源与环境,创作的不少作品以强烈的忧患意识、鞭辟入里的剖析特点,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反响,并曾经引起国家高层领导的关注和好评。
如今,读着这部40多万字的书稿,我直接地感受到了张亚明和他的报告文学创作的地位与价值,充溢于心间的不只是感动而是震撼。这部气势恢宏、激情四溢的作品可以说是对青藏高原地质事业的历史追溯和回顾,也是镜鉴过去走向未来的现实诉求,更是对很多崇高纯洁和无私奋斗精神的动人接近,它有很强的现实性意义,同时又具备分明的历史文化价值。
自上个世纪中后期,以李延国《中国农民大趋势》和钱钢《唐山大地震》等为代表的长篇报告文学之后,很多作家纷纷自觉地将匕首投枪式的短篇换装成巡航导弹、核潜艇式等更具现代威力的中长篇,推出了一大批生动地演绎真实历史内容和现实社会矛盾生活事件人物的重要作品,有力地提升了报告文学的题材统御力,社会影响力和珍贵的真实史志价值。伴随着现实社会跨越的脚步,张亚明在丰富生活积累、知识积累的同时也产生了创作长篇的冲动,他在《中国作家》杂志做编辑时,曾专门跑来与我探讨“青藏高原地质大调查”这个题材,认真地征求了我的意见。上个月我因脚踝扭伤正在家里静养,好久没有信息的亚明突然出现在我面前,一下子捧给我四部砖块样的长篇书稿,其中有反映煤矿改革题材的《中国矿工——一个国有企业嬗变的轨迹》、有反映教育改革题材的《生命成长的伊甸园》、《卓越的呼唤》,但更引起我注意的还是这部沉甸甸的《国家决策——解码第三极》。再没有比作家用自己的丰硕创作成果作为见面礼更开心的事情了,张亚明的勤奋韧干和出手快捷使我愉快也让我产生了由衷的惊叹和钦佩。
优秀报告文学之所以产生轰动效应、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和震动,缘于真实的魅力和独特社会作用,及时发掘和真实地保存并审视那些稍纵即逝的社会重大事件矛盾与特定历史时期人们的社会人生信息,是报告文学的神圣使命和价值所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来势凶猛的“亚洲金融危机”和“资源危机”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全方位震荡,出于对国家现实及前途的严重关注,共和国为“摸清家底”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国土资源大调查,在青藏高原打响了一场长达12年的“填补地质空白”的伟大战役。这是中国地质人对大自然的进军挑战,也是检验中华民族自身潜藏能力的伟大实践。在《国家决策——解码第三极》里,作者以地质勘探单位属地化改革及西部大开发为宏阔背景,以真实的笔触、恢宏的气势、激越的情感报告了这场战役的起因,从中南海的战略决策到世界屋脊的鏖战硝烟,从国务院总理的牵挂到冰河遇险的科技人员,从学富五车的专家院士到刚出校门的高校学生……全国上百家地质勘查单位及科研院所在青藏高原开展了空前规模的产学研用联合攻关,这是一场中华民族面对历史与现实的国际话语权竞争,也是一场中国地质人立志振兴中华的现代与传统的奋争,表现了我们党中央、国务院对历史方位的战略判断和正确抉择。作品人物众多,场面波澜壮阔,前线的艰巨鏖战和智慧的高层决策内容,构成了民族崛起和强劲延伸的世纪交响,由真实性产生的现场亲切感,情节故事传奇性、激动人心的震撼力、形象雄强峻拔的美感力,重大的题材本身包含的民族自信及惊心动魄的表现,经作家张亚明充满激情的文学表达,构成了这部作品深入地质科学内里、接近人类文明及人生追求的时代格局与昂扬向上开拓的精神行动基调,这就是“献身祖国、团结协作、志在高原、奋勇拚搏”的地质“三光荣精神”和青藏精神,那就是自觉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个人选择与党的需要、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紧密相系的地质之魂。这种带有珍贵的国家历史记述性质和文学的本质真实表达,使这场举世瞩目的大调查的品质更加地威严雄壮和大气磅礴起来,具有了真实记事彪炳史册的气魄和作用。
报告文学的题材对象,固然对作品具有很强的决定性作用,但作家将社会真实事实文学艺术化的能力和程度,以及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存在情形,决定了作品的质地和品格。可惜,虽然很多国家的重大事变和矛盾变革几乎都有长篇报告文学的跟进记述,可不少涉及重大工程、科技领域题材的创作往往出现见事不见人的事务性流程展示,或者形成不伦不类的科普读物而欠缺文学特性表达的作品。要将真实的事实成功的进行文学表达,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准备和文化修养,需要有将事实上升为艺术的智慧和能力。这部作品同样也躲不开这个难题,其中涉及地质矿产领域复杂深奥的理论与实践,涉及地学领域诸多方面的专业术语和知识,驾驭不好往往会出现拗涩无味的材料堆砌和“流水账”式记录。可读了这部作品之后,我感到了释然,作者深厚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已经比较成功地将真实事实能动地变成了“艺术的资料”,使自己的作品更多地拥有了艺术生命和品格。在既不虚构又不能主观夸饰的前提下,作者对大量材料进行了巧妙的筛选、概括和提炼,采用多种文学表达方式尽量避开那些枯燥的专业名词、乏味的数据等知识性内容,更多地深入到了人物的行动表现、内心情感世界,以对人的国家情怀、责任担当、科学精神行为表现为中心展开叙述,既有全景式多方位的广角铺排,也有微观上的文学化描绘和科普知识性表达,真正艺术地传达了科技创新精神、生动地活画出了地质人的坚毅性格与雄壮魂魄。宏大的叙事笔墨和激情绽放的理性见识理解抒写,跌宕起伏的生死顽强奋斗现场以及生活工作情景所包含的浓厚情感浪花,使亘古荒原真实发生的众多奇特人物故事及其鲜活情节与细节成为作品富有特性的重要关键内容,一系列令人悸颤的雪峰峡谷、原始森林、湖泊纵横、沼泽丛生的无人区环境描写,中国地质人挑战生命极限,趟冰河、攀悬崖、跨峡谷、勇闯生命禁区的镜像集合,形象而逼真的构成了中国地质人以不屈不挠的主体姿态屹立高原的中国高度。作者以众多群像人物的铺排、繁杂现场环境的渲染和真实生动的神情刻画直呈大调查现场,让我们身临其境地嗅闻到了弥散的硝烟、触摸燃烧了的灵魂、目睹了那些在生死之间搏击抗争的地质人命运,一幅幅博大苍凉、险象环生而又雄浑壮丽的自然景象给读者带来了强大的视觉冲击,一个个无怨无悔的地质人由卑微走向崇高构成的英雄群像,又真实折射出了地质人身上丰富高尚的精神蕴含和品格质地,显然会给读者以某种感官的刺激而获得巨大的心灵震撼。当中国地质人以4公里的纵横间距在世界屋脊2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地质探点将“空白”填满,在“人类无法生存的地方”将最难的难题攻克,我们便看到了这些创新性重大理论成果和找矿实践的突破所释放的伟大民族精神。在社会急遽变化人心极为自我和物化的今天,地质人这种对共和国的无私忠诚与坚定信仰、对国家责任勇于承当的出色表现,无疑为读者丰富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构建自己的人生格局提供了相当大的遐想空间。
我曾多次说过:“真实性是报告文学的生命、现实生活是报告文学的舞台、理性精神是报告文学的灵魂、文学艺术性表达是报告文学的翅膀。”作家的理性精神和分析能力,可以说是报告文学的内功,一部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作家高屋建瓴的认识反思精神越突出,作品的理性思考越深刻,作品的个性独立品格就会突出,美学意蕴就越浓厚。阅读这部作品我感觉到,作者并没有仅仅停留在这场地质事件本身,而是围绕青藏高原的前世今生以及近当代从孙中山、到毛泽东、邓小平等几代领袖人物对中国西部设计的宏伟蓝图,围绕一系列国内外地质领域的科学事件和科学人物、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和社会事理进行了理性的梳理、判断和把握,在纵横捭阖的文学叙事中着力于这场地质大调查“思想意义”和历史价值的探求和反思,字里行间包含了强烈的国家忧患意识和清晰炽热的科学爱国情愫。譬如,作者把地质人生存的卑微艰辛和曲折坎坷放到市场经济的波峰浪谷、青藏高原恶劣的生态、生存空间考量,很多地质高级工程师在建筑工地搬砖、街头摆摊、菜场叫卖的尴尬境遇,工程院士高原遇险、博士团队冰河陷车、教授野外自己注射胰岛素、不能为母奔丧的“专家高原跪拜”、身患肺水肿的“工程师遗书”等大量真实生动细节,对地质人真切的历史信息、追求科学的精神情感及多舛的人生命运故事的密集呈现和描述,深刻阐释了“高原缺氧不缺精神”的时代内涵,表现了中国地质人为了祖国敢于与死神搏斗、敢于赴死、死中求生的悲壮与悲怆,也让我们看到了作品洋溢的凝重历史肃穆感和作者悲悯的人文观照及对生命的尊重敬畏。在科研人员经费奇缺不能正常开展科研时、在生命禁区地质队员生死大营救时、在总理为地质调查批示安全保障资金时……大量实证性的素材和发散性的联想构架了报告文学特有的理性思考空间,作者用崇尚正义的激情与鞭挞丑恶的精神力量,对弥漫社会的贪腐奢华、“三公消费”、滥用公权等腐蚀共和国肌体的丑恶现象时而直接站出来直抒胸臆、慷慨陈词反诘拷问,时而“托物言志”、“借景抒怀”抨击时弊,时而引经据典、夹叙夹议犀利解剖,这种对地质人生存的社会环境和人生命运富有智慧理性风貌的必要辐射和事实表达,这种注入了作家独特个性而具有鲜明现实指向性的哲理议论与反思,较好的烘托了地质人的英雄主义血性和中华民族的精神维度,作品内容也就因其深刻独到的理性表现而具有了非常智慧的风貌和撩拨心灵的冲击力量,从而在社会历史、文化心态、伦理道德等领域给读者提供了人文情怀的深层思考。因此我感觉,这部作品尽管还有可凝练规整的地方,某些观察和描述也略显匆忙,但不管是从史学价值、文学判断、社会功能等多方面深入剖析与解读,这都不失为一部悲壮而豪放、成熟而大器的作品,也是意义深厚、现实性分明、背景深重、思考深邃、书写蕴涵的作品。作家对于这场大会战本真的艺术抒写与留存,无论是对于过去还是现实的中国,都是一种非常有益的作为,对于中国地质考察勘探的历史来说,更是留下了不可多得的生动篇章。
 报告文学是“行走文学、在场文学”的文体特质,决定了报告文学不仅是行动的艺术、见证的文学,也是思想者的载体,作者深入的采访,亲身的体验,真诚的表达,将会大大强化作品的现场感和真实性。但在如今这个喧闹浮躁、媚俗功利的社会生活环境里,如果不是情之所至,心之所系,这样耗时费神的苦差事已经很少有人去做了,从这部作品中我们不难感受到一个作家强烈的使命担当意识。张亚明始终追求真实的人文历史与宽广的生活现场的重现,他忍受着胃溃疡、高血压、关节炎的折磨,伴随着缺氧胸闷头痛耳鸣,从世界屋脊的西藏、青海高原到中国海拔最低处的福建;从唐古拉山、昆仑山脉到横断山脉,横跨大半个共和国版图,执着的沿着地矿人的足迹走向地质的高地、精神的高地。为了占有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和素材,他先后采访了大大小小30多个参战单位,200多名地质大调查的亲历者,翻阅了近千万字的直接和间接素材,经历了难以想象的艰辛,甚至付出了异乎寻常的物质和精神代价,但创作的冲动与激情也愈发深沉和凝重。在从河南采访返回途中突患肠动脉血管栓塞,在医院治疗修养期间仍然坚持写作不辍,终于几易其稿完成了他带有生命意义的拔山抗鼎之作。这样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这样痴情的文学事业追求精神,这样顽强执着的行动坚持,非常令人钦佩。从这个角度上说,在社会担当意识已经被太多国人丢弃的今天,在人的利己私欲严重、一切待价而沽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作者为中国地质人树起的这座高耸伟岸的文学丰碑,也看到了作家不辱使命的文学抒写活动留下的虔诚投入与敬畏崇高的大美意义。
是为序。

                  2016年7月6日  于北京
                       
(作者为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报告文学理论研究会会长)


作者:李炳银      编 辑:徐悉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www.cwestc.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煤炭资讯网原中国煤炭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