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煤市分析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煤价行情  在线投稿  | 西北站  华中站 | 特约通讯员档案

马关锁:家乡土话“烧包”与中元节的渊源

煤炭资讯网 2016/8/17 8:46:01    小说、故事、杂文
    “无非就是孩子考上名牌大学了嘛,看把他烧包的!”这些天,我的耳边经常会听到乡邻们这样一些议论。这些话里的“烧包”,是什么意思呢?据我的揣测,大概是手里、家里有点钱或有点好东西、好消息,禁不住要到处向人炫耀的意思吧。类似于说某人趾高气扬、得意洋洋、得瑟、显摆等。那么,“烧包”又怎么会跟中元节扯上关系呢?

      随着中元节的临近,我在网上对这个今天已完全淡化的传统节日进行了搜索查询,在通过对家乡文化习俗的比对分析,原来“烧包”还真与中元节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渊源呢!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七月半”,也称“中元节”、“鬼节”。 据说,中元节源于印度佛教仪式中佛教徒为追荐祖先举行的“盂兰盆会”。《大藏经》中记载着一段目莲救母的故事。说是佛陀弟子中有个名叫目莲的尊者,法力宏大。当他用神眼看到其母死后堕落饿鬼道中,过着吃不饱的生活,便送食物给他的母亲。但其母贪念不改,见到食物到来,深怕其他恶鬼抢食。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无法下咽。目莲虽有神通,身为人子,却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请教佛陀如何是好。佛陀说:“七月十五日是结夏安居修行的最后一日,法善充满,在这一天盆罗百味,供巷僧众,功德无量。可以凭此慈悲心,救渡其亡母。目莲遵佛旨意,于七月十五用盂兰盆盛珍果素斋供奉其母,其母亲终得食物。”
为了纪念目莲的孝心,佛教徒每年都要举行盛大的"盂兰盆会"。在中国,《佛说盂兰盆经》在西晋时由竺法护译出,因强调借由供养十方自恣僧,以报答双亲养育之恩,乃至度脱七世父母的思想,与中国崇尚孝道的伦理传统相符,因此中国历代帝王的提倡而盛行不衰。到了宋朝时,儒、释、道合流日趋明显。民间流传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并将佛教的盂兰盆会与道教"中元地官节"相结合,而流行道士诵经普度众鬼,期使获得地官赦罪,获得解脱。中元节遂与中国传统的祖先鬼魂崇拜相融和,变成“祭鬼”,亦即为了亡者的鬼魂可得救度,改以盆施饿鬼。七月十五成为节日,显然是受佛道的影响而成,不过也有一定的民间习俗为基础。唐人戎昱《开元观陪杜大夫中元日观乐》有句:“今朝欢称玉京天,况值吴东俗理年。”所谓“理年”,有理庄稼年成之意。中国古代有秋成向祖先荐新的礼俗,佛道宣扬超度亡灵,恰好和民间观念结合,是七月十五成为祭祖的日子。十五日供养祖先素食,天亮,沿门叫卖祭米饭,“亦告成之意”。《岁时杂记》对使用“麻谷”也有说明:“取麻谷长本者,维之几案四角。”并说祭父母祖先,用瓜果、楝叶、生花、花盆、米食。《岁时广记》引《钱状元家范》还记载了烧素食之俗:“近世以七月十五日为烧衣节,盖本浮屠之说,不足依据,然佛老宫词,所在有之,亦祖考平生游思更衣之地,因设素食于此烧之,理亦可行。”“富人家祀,先用麻秸奠酒为诚,买纸钱冥衣烧化于坟,谓之‘送寒衣’。仍以新土覆墓。”送衣食、告秋成均表达了对祖先的怀念。祀告是七月十五日的民俗主题,便反映了百姓的观念。明清时代中元节麻谷的作用突出。“十五日农人挂纸钱于田畔,谓之挂地头钱,取麻谷置于庭间并门侧,至晚送于墓祭所。”、“中元树麻谷子门左右,祭墓,曰麻谷祭。”反映出麻谷有两大用处,一是悬麻谷,二是祭墓。麻谷是秋成告祖之物,也是告神之物。同治山西《讲当地》“搏面肖麻谷、人物各形,竞祀田祖,并上冢焚纸祀先”。这些都是秋报的反映。烧衣、烧钱纸也是明清中元节的一种习俗。十五日“人家则用彩色纸糊为冠履衣裾,剪制金银为首饰带锭之类,备牲礼祀祖先毕焚之”。“中元节祖考斋宴荐献于家,焚金银纸锭于门,俗称鬼节。”中元节一般是半个月。为什么呢?据说,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一日子时,是阴曹地府鬼门关开启的日子,七月十五日晚上亥时为止,鬼门关就会关闭。这段时间,新老亡人被阎王释放出来,都要回家看看。三年内死的称新亡人,三年前死的称老亡人。新老亡人回来的时间并不相同,新亡人先回,老亡人后回,因此要分别祭奠。亡人们回去的这一天,人们无论贫富都要备下比往常更丰富美味的酒菜、纸钱祭奠亡人,以示对死去的先人的怀念,又叫“送亡人”。一家人进餐前,谁也不能先去尝刚出炉的菜,必须先敬供祖先后才可以吃。敬供的供品有美味的菜、可口的米饭和醇香的酒等。敬供是口里还念念有词,要把所有的已故先人都“请”来享受供品。即使这一天后孙门不在家吃饭,到了晚上也必须回来摆放供品,烧香纸给祖先,这正是验证了当地“什么事都能忘,就是不能忘了祖宗”这一俗语。在这一天,如果有哪家没有祭祀祖先,将被视为不孝,丢祖宗的脸,会遭人们的嫌弃。人们在给祖先上香时,也有一定的讲究,通常都是双手敬上,以示祖先在上。中元节祭祀祖先有一个很特别的习俗,就是烧冥纸,即烧袱包。袱包外层很有讲究,每包袱包是烧给哪位祖先,由哪个后人烧寄都写得清清楚楚。人们认为,人死只不过是换个空间生活罢了,腐烂的是肉体,而灵魂尚存。所以,已故的祖先们又汇聚在另一空间,该空间与人间一样,人间有的,那里也有。冥纸就相当于现实中的人民币,它是祖先们用以购买物品的货币。人们在袱包上写清楚名字是免于祖先们领取纸钱而造成混淆。人们祭祀祖先,是对祖先的缅怀和纪念,是原始祖先崇拜的体现。清乾隆年间方志记载:“俗谓祖考魂归,咸具神衣、酒馔以荐,虽贫无敢缺。”祭品之中,沙衣是不可或缺的。因七月暑尽,须更衣防寒,与人间“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异曲同工。出于对祖先的敬畏,人们放供品,烧纸钱,只有对祖先照顾好了,祖先们才会显现在天之灵,降福人间,保佑子孙后代平平安安。这就是家乡土话“烧包”的由来。至于原本褒义的“烧包”变成今天炫耀、得瑟、显摆等贬义的原因,我想大概是因为某些鬼魂领到的袱包后到别的鬼魂面前得瑟、显摆形成的吧?不过,人鬼殊途,阴阳相隔,这阴间的流行词又是怎样传到人间来的呢?那就不得而知了。在20世纪上叶,中元节远比“七夕”、“清明”热闹。人们传承着以家为单位的祭祖习俗,祭祖先、荐时食的古老习俗直至民国时期仍然是乡村中元节俗的首要内容。抗战胜利后,有些规模较大的寺庙还增加祈请佛力普渡“抗战阵亡将士”英灵。20世纪50年代,中元节依然热闹。但后被认为是宣扬封建迷信,逐渐边缘化。“文革”时期,除了清明节,所有的传统节日都被取缔,中元节也没能幸免。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传统节日逐步回归,但中元节却被冷落了。2010年5月18日,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香港特别行政区申报的“中元节”入选,列入民俗项目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元节“烧包”的习俗大致如下:
  
     首先是供奉。七月初,把写有先人名号的祖宗牌挂在家中墙上,牌位下边的桌上摆放金山、银山、鲜花、香花、麦芽、盘香、蜡烛等摆设和水果、蛋糕、糖果等供品,每天早中晚做新鲜饭食供奉,供奉时需要先净手作揖上香,供饭完后需要烧化纸钱。其次是封包。包,也叫包袱。封包就是将纸钱分为约一公分厚一叠一叠的然后用封皮封成包。包,分为花包和白包,花包和白包的区别主要是封皮上有无沙衣和路票,沙衣相当于衣物等行李,路票相当于过路的介绍信,有沙衣和路票的是花包,没有沙衣和路票的是白包。白包用于新亡人,花包则用于老先人。第三为写包,就是在包的封皮上相关栏目内写上先人的称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数、烧包者的姓名及时间等。这虽是一项简单工作,但由于对传统文化的生疏和不了解,许多人根本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写包时,需要搞清楚收包的先人和烧包的后人之间的关系,然后才按规定的称呼写包。封皮路票上的文字大概为以下内容:“元始符命,时刻升迁,北都寒池,部卫形魂,制魔保举。度品南宫。死魂受炼,仙化成人,生生受度,劫劫长存。随劫轮转,与天齐年,永度三途,五苦八难,超凌三界,逍遥上清。”封皮的文字是直排的,从右到左各列内容,第一列如果是花包,就在下边“封”字前空白处填上包的封数,一包为一封,一驮是二封,按写给某先人的包总封数填写。如果是白包,则“中元胜会之期”处是空白,需要填上“中元胜会之期”。之所以留空白,是因为对新亡人需要烧七七包、一周年包、二周年包和三周年包,每次烧包填写内容不同,因此就留空白让烧包的人根据情况填写。写七七白包时,空白处一七写“首七化财之期”,二七写“二七化财之期”,以此类推,七七写“毕七化财之期”;烧一周年包,空白处写“小祥化财之期”,烧二周年包,空白处写“大祥化财之期”,烧三周年包,空白处写“除服化财之期”。后面再写上“虔备冥资成x封(中元节鬼魂胜会之期虔诚准备冥界纸钱并打包成多少封)。”第二列写“上奉xxx (恭敬地奉送给)”等文字。如包是老的写给小的,则应将“上奉”改为“付与”。第三列写“x故xxx收用(已经故去的XXXX老人收用)”等文字。如果是新亡人,需要在“故”字之前写“新”字,如果封皮上无“故”字的,则写“新故”或“新逝”二字。“故”字之后是写先人的称呼和姓名,不同关系不同辈分的写法不同。首先是需要在“故”字之后姓名之前写明先人与送包人的关系;其次是男人称考,女人称妣,但如先人是送包人的同辈和小辈的则不可称考妣,直接写明关系就行;其三是写姓名和性别,并且姓和名是分开的,如男先人写“某公某某”(前一“某”为姓,“公”为性别,后二“某某”为名),女先人写“某母某氏”(前“某”为夫家之姓,后“某”为外家之姓,因古代女人们多无学名只有小名,而称小名又不够尊重就根据外家之姓称某氏);其四是在先人的性别之后把男先人称老大人把女先人称老儒人,如果是老的写给小的,则不分性别只在姓名之后写“名下”即可。“收用”这里,有的是“正魂收用”,有的是“冥中收用”。第四列在“孝”字之后写送包人自己与收包人的关系(自称)及姓名。这与第三列一样比较复杂,不同关系、不同辈分的称呼是不同的。如“孝XXX祀(阳世孝人XXXX祭奠)”第五列的写法比较简单,把具体烧包那天的农历年月日写清楚就行。如“天运xx年xx月xx日叩化(农历XX年XX月XX日跪拜焚化)”.补充一点,就是在包的反面,需要在封口处写上一较明显的“封”字表示密封,意思是此包经送包人打上封条,非收包人不得拆开,这个“封”字本来是用印章盖的,但一般人家都没有印章就用毛笔或软笔写上,如果封皮上本身有“封”字的就不用麻烦了。最后为烧包:就是在七月十四、五晚上将封好的包烧化送给先人。关于烧包也是有规则的,不是随便就拿去烧。烧包的步骤首先是捆包,就是把写好的包按两封为一驮先用细绳捆好以便托运;其次喂马,就是对承担托运任务的纸马进行喂料,即找些粮食、青草和水等放在堆马匹的地方让其吃饱;第三是供马夫,就是请赶马的纸人们吃饭,同时还烧纸钱给他们作赶马费用;第四是上驮子,就是将已捆好的包抬上马背,实际是将纸马夹捆好的两包中间;第五是画烧包圈,就是用白灰在准备烧包的地方(一般是门口院内)画一个有出口的圆圈,直径约一米,出口对着大路方向;第六是插引路香,就是烧一把燃香沿烧包圈出口到大路之间顺路每隔2—3米插一柱香,作路灯指引马队出发;第七是砌包,就是将需要烧的包在烧包圈内堆放成有一定空间的形状(一般是中空的塔形)以便燃烧焚化。第八是烧包,就是对堆砌好的包用纸钱点燃焚化,边烧边念先人的名字请他们各人来认领自己的钱。在焚化到中途的时候,顺便将家里供奉的那些金山银山、香花、纸花等供品烧掉,同时在烧包圈外另烧一些散纸钱,边烧边念请那些无人侍奉的孤魂野鬼们来领用。
    
    江河湖海沿岸的有些地方,有放河灯的习俗。所谓河灯,也称“荷花灯”,因为这种灯的底座是用纸、木做成莲花瓣形的(也有直接以荷叶作底座的),故而称之。一般说来,北方大部分地区叫河灯,南方有些地方也叫江灯;称做“水灯”则是指这种灯放在水中,是泛称。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流浮泛。放河灯的目的,按佛教的解释是普渡。按迷信的说法,水灯是为了给那些溺水的冤鬼和其他孤魂野鬼引路的。灯灭了,水灯也就完成了把冤魂引过奈何桥的任务。“放河灯是一种宗教仪式,目的是‘渡出冥孤独之魂’,也是一种驱鬼活动。它以斋孤、普渡的形式,使孤魂野鬼有一种安慰,以免扰乱活人,保证祭祖的正常进行。”现代女作家萧红在《呼兰河传》中指出:“中元节是一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脱身,在地狱里边很痛苦,想托身又找不着路。若是一个死鬼托着一个河灯,就可以托生了。大概从阴间到阳间的这一条路,非常之黑,若没有灯是看不见路的。所以放河灯这件事是件善事。可见活着的正人君子们,对那已死的冤魂怨鬼还没忘记。”在民间,关于中元节有这么句俗话,“七月半,鬼乱窜”,这里的“鬼”就是指死者的灵魂。在中元节这天,民间还有“撒水饭”的习俗,就是人们除了在家里祭祀祖先外,人们还要在路边倒下饭菜,并烧纸钱,这里的祭祀就是为孤魂野鬼准备的,让孤魂野鬼在这天也有所食,以免扰乱活人。那天店铺也都关门,把街道让给鬼。街道的正中,每过百步就摆一张香案,香案上供着新鲜瓜果和一种“鬼包子”,桌后有道士唱人们都听不懂的祭鬼歌,这种仪式叫“施歌儿”。
   
    中元节是阴间的元宵节。人们认为,阳间人们可以在上元节张灯结彩庆元宵,中元节是鬼节,也应该张灯为鬼庆祝节日。不过,人鬼有别,所以,中元张灯和上元张灯不一样。人为阳,鬼为阴;陆为阳,水为阴。水下神秘昏黑,使人想到传说中的幽冥地狱,鬼魂就在那里沉沦。所以,上元张灯是在陆地,中元张灯是在水里。诗人张雨有《西湖放灯》一诗,所记当日西湖放灯之举已经颇盛:“共泛兰州灯火闹,不知风露湿青冥。如今池底休铺锦,此夕槎头直挂星。烂若金莲今夜炬,空于云母隔秋屏。却怜牛诸清狂甚,若欲燃犀走百灵。”元代,放河灯的节俗活动遍及南北各地。刘侗、于奕正在《帝京景物略﹒春场》中记京都此俗:“七月十五日诸寺建盂兰盆会,夜于水次放灯,曰放河灯。”田汝成记杭州此俗:“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俗传地官赦罪之辰,人家多持斋诵经,荐奠祖考,摄孤盘斛,屠门罢市。僧家建盂兰盆会,放灯西湖及塔上、河中,谓之‘照冥’。”随着燃放河灯习俗的发展,其中的信仰成份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与日俱增的游乐玩赏。清代京都的放灯习俗之盛远远超过了刘侗、于奕正所记的时代,以前的拯孤照冥的意味几乎消失殆尽,而争奇斗巧、娱乐升平倒是爬上了枝头。“每岁中元建盂兰道场,自十三日至十五日放河灯,使小内监持荷灯燃独其中,罗列两岸,以数千记。又用琉璃作荷花灯数千盏,随波上下。中流驾龙舟,奏梵乐,作禅诵,自瀛台南过金鳌玉炼桥,绕万岁山至五龙亭而回。河汉微凉,秋蟾正洁至今传为胜事。”今天的江西、江苏等地仍流传着燃放莲花灯的节俗,这种传统习俗与当代都市元素相结合,构成了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从以上丰繁的中元节俗活动来看,中元节的各种习俗都蕴含着无比丰富的文化内容,把我国的本土文化、文化孝思和原始宗教信仰体现得淋漓尽致。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中元节已经深深地扎进了华夏人民的生活当中,成了人民生活的一部分,它里面存放的是人民的理想愿望和追求信仰。它是我们研究中国原始宗教和孝文化的活生生的参考书,它是我们了解先民生活的绿色通道。


作者:晋能集团四通煤业 马关锁      编 辑:肖平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www.cwestc.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煤炭资讯网原中国煤炭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