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煤市分析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煤价行情  在线投稿  | 西北站  华中站 | 特约通讯员档案

马关锁:丧葬祭奠寄哀思

煤炭资讯网 2016/9/25 16:44:00    小说、故事、杂文
(河底风情录之九)

    “殡葬”原是“土葬”的文言用词。“殡”一作停柩解,一作葬解。“葬“作藏解。《礼记》: “国子高曰:葬也者,藏也。藏也者,欲人之弗得见也。是故,衣足以饰身,棺周于衣,椁周于棺,土周于椁”。现在的“殡葬”,指的是处理死者遗体的方法和对死者哀悼形式,包括发讣告、向遗体告别、开追悼会、致悼词、送花圈挽联、出殡送葬、安葬、安放骨灰盒等一系列的丧葬事项。

    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为了生存,共同劳动、生息在同一个部落里,大家生死相依,患难与共,齐心协力与大自然搏斗。部落内部没有人剥削人和人压迫人的现象,没有贫富不均,每个成员地位是平等的。部落里某一个成员去世后,大家不忍见死者遗体腐坏,便用柴草盖上,埋在野外,既不挖坟墓,也没有礼仪。随着社会进步,人们逐渐产生了宗教迷信灵魂不死的观念,就有了埋葬亲人的习俗。殡葬是人类自然的淘汰,是对死者遗体进行处理的文明形式,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将丧葬看做家庭中的一件大事。汉族的丧葬礼仪在周代就已初具规模,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一系列庞大而繁杂的礼仪。葬礼体现出人们对死亡的理解和所持的态度,也折射出民族文化的心理特征。历史上曾出现过火葬、土葬、水葬、天葬、树葬、塔葬、瓮葬、船棺葬、悬棺多种安置遗体的方法,目的均是围绕着让死者的灵魂能顺利升入想象中的天堂或到达彼岸世界。其中土葬是汉族最为通行的丧葬方式,入土为安是人们的传统观念。下面,让我们走进河底乡村,去切身体会家乡葬礼那庞大而繁杂的精彩过程吧!
 
     在家乡农村,长者逝去的丧葬礼仪。大致可分为小殓、报丧、移灵、守灵、送灯、封口、开祭、出殡、安葬、复三、烧七等环节。整个丧葬过程庄重肃穆、隆重气派。
 
    传统丧葬文化非常讲究寿终正寝。我国传统民间习俗认为,凡人享年50岁以上因老病而死的,都算寿终“喜丧”也就是“白喜事”。对于正常的死亡,家人在心理和物质上早有准备,儿女子孙都要在亡者临终前日夜守侯,这叫“送终”。在病人生命垂危时,亲属要趁其身体未僵硬时以最快速度为死者换上预先特制的“寿衣”,即“送老衣”。否则就是“光着身子走了",会感到十分遗憾和内疚。有的在绝气之前就提前换好了。这是因为死者身体僵硬后,替换衣服会更为困难。“寿衣”包括单衣、夹衣、棉衣、棉袍或棉大衣,大多是死者生前就做好了的,一般人家通常选择有闰月的年头做寿衣。鞋必须是布底,做出莲花图案,表示脚登莲花台,成了正果。忌用兽皮、毛料及灰色布料,按迷信说法是亡人如果穿皮衣、皮鞋或皮底鞋,下辈子就转投牲口了。衣料做法一般用绸子,"绸子"谐音是"稠子",可以福佑后代多子多孙。忌用缎子,因“缎子”和“断子”谐音。也不能用带"洋"字的布料,带洋字的布料会使寿衣带有"阳"的意思,对于在阴间的死者不好。其件数用单数不用偶数。寿衣一般是传统式样,因为按照传统的观念,人死之后就要去见远古的老祖宗,怕老祖宗认不出自己的子孙,不让他认祖归宗。替换下的衣服,随手撂在房顶,待安葬时烧掉,以祛除不祥。在给死者穿好寿衣后,还要理发、洗涤,进行整容,在死者的袖筒里放一些纸钱、锡箔和面粉与头发揉成的圆球,然后用麻披把袖口和裤腿口扎住。民间迷信的说法,认为人死后魂归地府,纸钱、锡箔是用作盘缠的。去地府要经过恶狗村,有面球、面饼和鞭子就能够抵御恶狗的扑咬。死者绝气后,口中还要放入一枚古铜钱,叫做“口含钱”。这一习俗由古代“含玉”的丧礼衍变而来。死者的亲属不忍死者空口而去,在其口中放入玉石一类物品和谷物。
 
     给死者装束好以后,家人即将其从床榻上移置到一块木板(灵床)上,讲究“男正女侧”,即男性死者仰卧,女性死者侧卧。这叫做“停丧”或“停尸”,或叫“小殓”或“下榻”, 尸体安放灵床这叫“正寝”。依礼设帏,帏外暂不设灵位,以便棺殓。安置之后,要有一块白布或一张麻纸盖在死者脸上,古代称为“面衣”,据说春秋时的吴王夫差是始作俑者。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说,夫差不听伍子前的劝谏,以至国破身降。临死时觉得不好意思在阴间再见到先死去的伍子胥,让人给他脸上蒙了一块绢帛才咽了气。人们沿用这一习俗,却不是因为死者生前做了什么亏心事,而羞于在阴间见到先死的人。有的说是家人不忍见死者之面;有的说是由于死者咽气后面容不太好看。解释不同,其实都是表示对死者的尊重,让死者安息。以上这些程序,大体相当于传统丧礼中的“小殓”。在为死者穿寿衣时,讲究不能哭。认为死者正在绝气之际,哭迷了路,死者的灵魂就无所归宿。或者认为泪水落在死者身上,会出现走尸、僵尸等不祥事故。在给死者穿好寿衣,安放停当后,久久不见死者复生,全家男女老少这才嚎啕痛哭,放声大哭起来(俗称“嚎丧”),并烧化纸钱,俗称“烧倒身纸”、“下炕纸”、“烧回头纸”,其意在于以金钱贿赂阎王,买通小鬼,放死者灵魂附体,重回人世。烧过纸钱以后,停尸期间,死者尸体卧向朝外,头前或脚后要点油灯或蜡烛,俗称“引魂灯”,又叫“指路灯”、“路灯”、“长明灯”。民间迷信认为,阴曹地府一片漆黑,死者的亡灵要借助于灯光才能看清道路。同时,还要不时烧化纸钱,并把纸钱灰装在瓦罐内,留待入葬时与棺木一起埋入地下,以供死者在阴间使用。死者身边放一瓦盆,每次祭奠时都要往里放一些酒食,也留待入葬时埋入地下,认为这样死者在阴间就不会成为饿鬼。这叫做“倒头饭”。停尸期间,要有人在一旁守护,严防猫、狗等活物跳越其上。如果是在夏季,又要防电闪雷鸣,意恐“惊尸”、“炸尸”。预防的办法是在死者身上放置刀、秤等镇物。
 
     死者小殓之后,家人请来村中的经常主事的总管、同族长辈和邻里乡亲,共同商定丧葬事宜,然后挨家挨户亲自去乡邻家报丧。总管必须有操办丧葬仪式的经验并能与社会有关行业联系,要帮忙联系灵棚、招待吊唁亲友、租赁桌椅、请吹鼓手、订扎彩、找裁衣店(做孝服)、订酒席、购置零星物品等。丧家的白事能否办得顺当,与总管关系非常大。
 
    报丧指死者家属向亲戚朋友邻里等报告死讯、丧期、葬期。丧家要将死讯报告给亲朋好友,以便他们及时地赶在大殓前来。报丧的形式有口头的,也有持讣文的,后世还发展出来在报纸上登讣告报丧的。民间一般以口报为主,即孝子亲自前往报丧,对那些近亲以及关系特殊的尤其要如此,否则礼数不到;而对那些较为疏远的,则捎个口信即可。报丧去的孝子要穿白裤孝服,腰里扎条孝带子(麻绳)。到了别人家,不能进门,有人来接,无论长幼,都要叩首。无论是近亲还是好友,接到讣告以后,都要及时地赶到丧家参加丧葬活动。
 
    装殓是指把死者装裹、放入棺木。古礼装殓分大殓、小殓。三日小殓,五日大殓,或次日小殓、三日大殓。这是和所谓“三日而葬”相应的。后世一般家庭停丧时间较短,装殓也就比较及时,大多临终时穿好寿衣,次日便装殓入棺。小殓、大殓之分,在于前者指穿好寿衣等,后者指装殓入棺。大殓,也叫“入木”。大殓的时候,死者的孙男弟女们都要守在旁边,称“亲视含殓”。 入殓用的棺材为木棺。木材以木质坚硬的柏木为上等,油松、楸、槐等次之,以柳木的为最一般。家乡民间有“一柏二楸三槐四柳”之说。河底一带讲究不论何种木质,棺前挡板上必用柏木,叫“堵头”。整个棺形为长方形,前高后低,前宽后窄。棺木外涂油漆,有黑、暗红等颜色。上等棺木更以木质本色为底,作素色推光漆画,显得金碧辉煌。棺木前头正面绘云纹莲台,书写“X X 之灵枢”;小头绘香鼎、燃香,有的棺木前头正面还写有“福如东海”、“音容宛在”等吉祥语句。棺木内涂以松香或用白麻纸裱糊,取的是“黄金入柜”、“遗泽子孙”之意。有的在棺木内底部另附一块凿有七个孔的衬板,叫做“七星隔板”,表示死者“驾鹤仙去,身入西天”。棺底铺以石灰、五色绸、线、五谷,再放上七枚铜钱、七块生铁,铺上金箔纸剪成的钱状物七张,然后铺上褥子。生铁片最好是用犁铧碎片,取“入土开路”之意。不管放什么物品,柏枝都是少不了的。棺木中,自然是铺盖俱全,比较讲究。遗体放好以后,接下来还有“开光”、“挽发”等礼俗。开光指死者的长子为亲人擦拭面颊,亲友最后一次瞻仰遗容。擦拭的时候用筷子夹一个湿棉球,依次擦拭眼目、耳朵、口、脸等。死者身上盖的被子须由已嫁女儿置备,俗称“铺儿盖女”。给死者铺盖停当以后,棺内还要放置一些生活用品和死者生前的心爱之物,让死者左手执金,右手握银,穷人家就放些铜钱或社会上通用的硬币之类。但绝对禁止放入毛织物和毛皮制品,如毛毯、毛毡、皮褥子、毛皮鞋之类。民间认为犯了这一忌讳,就会“着毛变畜,错胎转生”。棺内的缝隙,则以土坯塞满。入殓完毕后,棺盖斜盖于棺身之上,并不封死,要留出殡前待死者亲属最后检视后,再进行盖棺仪式。当主人“奉尸敛于棺”的时候,是最能表现也最需要抒发子女们的孝心的时候,是亲人孝思形式化的最佳场合。所以,家人们都要捶胸顿足嚎啕大哭。
 
    在死者亡故的第二天、第四天和安葬前一天夜里,要前往本地的土地庙、城隍庙或五道庙“哭道”。头两次不送到终点,最后一次才送到庙前。在鼓乐吹打下,总管会安排由专人发放和回收点燃的香,专人用盘端着纸、黄表、酒和菜肴,专人沿路放置点燃的灯盏(如今,改用把脱过粒的玉米芯拌以柴油,点燃后沿路抛洒),乡邻们和孝子们一路哭泣着来到庙前,进庙磕头拜礼后,焚烧纸、黄表,向四方撒酒和菜肴,燃放鞭炮,然后顺原路返回。这个习俗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告庙”,意思是向阴间报到。另一种说法是送死者到城隍庙去接受城隍神审判,待审判后,再以灯引魂归来。所以这一习俗又叫做“送灯”。
 
     墓地是死者的最终归宿。尸体收敛后,要把灵柩送到埋葬的地方下葬。停尸祭祀活动后就要出丧安葬,所以墓地的选择是埋葬死者的头等大事。家乡人对下葬选址、出丧日期格外重视,讲究颇多。总管上任后的第一件事,一般都是找人去请阴阳先生点穴选墓地。墓地忌风口、虎口、水冲、煞冲,要选在地势宽广,山清水秀的地方,找出生气凝结的吉穴,从而可以使死者安息地下,庇佑子孙。是否藏风聚气,死者安葬后其子孙是否能够高官厚禄,遗泽后世,家乡人对阴阳先生寄予厚望。除此之外,总管还会安排挖掘坟墓以及之后的抬棺、掩埋之类的工作。埋葬日忌重葬日、黑道日。按照古代丧俗,灵柩最少要停三天以上。据说是希望死者还能复生。三天还不能复活,希望就彻底破灭了。实际上停柩的时间长,是由于古时丧礼繁缛复杂,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另外,父母死后应该合葬,这样灵柩停放的时间就相对长一些。近代灵柩一般都在"终七"以后入葬。人们认为,人死后七天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所以要举行"做七",每逢七天一祭,"七七"四十九天才结束。这主要是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
 
    阴阳先生确定移灵日期后,接着便是设立灵堂,筹备祭奠。首先在长子家院里设立灵堂,总管安排身强力壮的小伙子们搭设灵棚,并将棺木移置其中,名为“移灵”。灵棚内悬挂幔帐或竹帘,后面停棺,前面为堂,灵堂中摆有供桌,桌上供放有蜡台、香炉、干果和食品等祭器、祭品,陈列牌位,棺前端放死者遗像,两侧摆放各式纸扎和陪葬品,诸如童男童女、金银二斗、金银二山、摇钱树、聚宝盆、引路菩萨、打道鬼、方相以及挽联、挽幛、花圈等。灵堂设起,亲朋好友陆续前来上香跪拜祭奠,称之为“治丧”。死者的子孙披麻戴孝,手拄哭丧棍,跪在灵堂供桌西侧的谷草上,称之为“跪草”。亲友们敬献的花色多样的面塑,最早起源于祭祀时用的供品,用以代替宰杀的牛羊等动物。吊唁死者的日子,一般在出殡前一天,俗称“开祭”、“家祭”。出殡前一天,举行吊唁是丧葬礼俗中比较重要的内容,根据与死者关系远近亲疏的不同,吊唁的礼数、方式也有许多区别。出门在外的子女或其他至亲接到讣告以后,要及时奔丧、吊丧。至亲由于实际情感的深厚,所以仪俗也要求十分情切。子女接到讯息以后,首先要哭悼,然后问明死因等,不顾一切地上路奔丧。临到家时,要“望乡而哭”,出嫁的女儿更有一路哭来的。到家后,先到灵前跪叩、哭悼,直至有人劝慰才停止,比较亲近的亲族成员虽不致像子女一样,但也要表现得比较哀切。亲友前来吊唁,要到灵前正式举哀哭悼。孝子要叩首迎接、陪同。倘若并非至亲或是亡人的长辈,则只在灵前烧化几张纸钱即可,并不哭悼。
 
    古代丧礼中,外来亲友对死者的哀悼有吊、奠、赙(fu 付)三种形式,奠用香烛、酒果,赙用钱帛、金币,奠后再烧纸则为吊。河底一带吊丧时奠用白馍,赙用现金,重要亲戚再加面塑(花食)、糕点果品等,称为“上祭礼”,主人家则以若干白布(家乡叫“破布”)作回礼。祭奠时,唢呐奏起悲哀的乐曲,孝子们和祭拜者依照血缘关系远近先后排序,在主事的指挥下跪于灵堂前放声大哭,一拜三叩头,并在灵堂前与灵柩间往返三次,第一次送灯火,第二次上香,第三次送纸钱于灵柩前烧化,行完三拜九叩大礼。据说这是亲人希望通过渺渺的香烟,超越生死的界限与亡者的灵魂交流。因远在外地亲戚不能及时赶回,祭奠的日期也就不限于一天。在祭奠日子里,有亲朋好友前来奠祭,乐人便哀乐四起,孝子闻声而出,按辈份大小下跪棺左右,向前来奠祭的亲朋好友跪拜谢孝。治丧人要关照亲朋好友用膳休息。自灵堂设立之日,供桌的灯一直不能灭,孝子夜间要守灵,要每日早晚三次祭奠。每祭奠一次,长子要在祭奠桌上的“食缸”内填点食物,直至出殡,意为死者一日三餐所用。哭丧是中国丧葬礼俗的一大特色,贯穿丧仪始终。孝子们不哭会被视为不孝。家乡有“儿子哭灵震天动地,媳妇哭灵细声细气,女儿哭灵牵肠断气,女婿哭灵假情假意”的民谣。为了求得孝顺美名,有些有钱人甚至花钱请人哭丧。哭丧歌起源于汉代的“挽歌”,代表性作品是《韭露》、《蒿里》。这两首通行西汉的挽歌,相传是田横门客的作品,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挽歌。《韭露》的歌词是:“韭上朝露何易稀。露韭明朝更复活,人死一去何时归?”《蒿里》的歌词是:“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躇。”挽歌入礼后,成了表达心中痛苦、对亡者深切思念等凄楚情感的一种宣泄。入殓时会唱的子女和亲属都要唱“哭丧歌”,倾诉自己对死者的思念之情。
 
    丧家必须穿戴丧服的丧葬习俗,出自周礼,是儒家的礼制,主要是为了表示孝意和哀悼。后来,又被人们引申成为亡人“免罪”。每个家族成员根据自己与死者的血缘关系,和当时社会所公认的形式来穿孝、戴孝,称为“遵礼成服”。两千年来,汉族的孝服虽然有穿承和变异,但仍然保持了原有的定制,基本上分为五等,即:斩榱、齐榱、大功、小功、缌麻。第一等叫“斩榱”,是五服中最重要的一种。“榱”是指丧服中披于胸前的上衣,下衣则叫做裳。斩榱上衣下裳都用最粗的生麻布制成的,左右衣旁和下边下缝,使断处外露,以表示未经修饰,所以叫做斩榱。对“榱”的解释,就是指不缝缉的意思。凡诸侯为天子、臣为君、男子及未嫁女为父母、媳对公婆、妻对夫,都要穿斩榱。次等孝服叫做“齐榱”,是用本色粗生麻布制成的。自此制以下的孝衣,凡剪断处均可以收边,下摆贴边都在缝纫边际。孙子、孙女为其祖父母、重孙、重孙女对曾祖父母均遵“齐榱”的礼制。孙子孝帽子上钉红棉球,长孙钉一个,次孙钉两个,余者类推。孙子媳妇带三花包头,插一小红福字。未出嫁、且未梳头的孙女用长孝带子在头上围一宽榱,结于头后,余头下垂脊背,头上亦插一小红福字。孙子、孙女的孝袍子肩上钉有红布一块,有的剪成蝙蝠、有的剪成其它图案。按亡人性别,男左女右。谓之“钉红儿”。重孙子孝帽子上钉粉红棉球,亦长孙钉一个,次孙钉两个,余者类推。孝袍子肩上钉有红布两块,亦男左女右。谓之“钉双补丁儿”。元孙肩上钉三个“钉丁儿”。“大功“”是轻于“齐榱”的丧服,是用熟麻布制作的,质料比“齐榱”用料稍细。为伯叔父母、为堂兄弟、未嫁的堂姐妹、已嫁的姑、姐妹,以及已嫁女为母亲、伯叔父、兄弟服丧都要穿这种“大功”丧服。“小功”是轻于“大功”的丧服,是用较细的熟麻布制作的。这种丧服是为从祖父母、堂伯叔父母、未嫁祖姑、堂姑、已嫁堂姐妹、兄弟之妻、从堂兄弟、未嫁从堂姐妹,和为外祖父母、母舅、母姨等服丧而穿的。最轻的孝服是“缌麻”,是用稍细的熟布做成的。现在大多用漂白的布做成。称为“漂孝”。凡为曾祖父母、族伯父母、族兄弟姐妹、未嫁族姐妹,和外姓中为表兄弟、岳父母穿孝都用这个档次。可见传统礼仪是根据丧服的质料和穿丧服的时间长短,来体现血缘关系的尊与卑、亲与疏的差异的。五服之外,古代还有一种更轻的服丧方式,叫“袒免”。在史籍中记载:朋友之间,如果亲自前去奔丧,在灵堂或殡葬时也要披麻;如果在他乡,那就“袒免”就可以了。袒是袒露左肩,免指不戴冠,用布带缚髻。现代家乡的丧葬习俗有了很大改变,丧服等级不再那么严格,一般都以白色为主,粗针大线,毛边朝外。女婿等则穿白裤即可。孝帽用白布折叠而成,或叠折或扎起,长短随关系疏远而异,长子为最,有九尺,六尺的,次子与女儿、儿媳、侄子均不得长于长子。出殡时为遮掩女人哭相,还在头上顶盖一大块白布、谓之“披头”,并要在头发上扎白纸捻。丧鞋一般穿布鞋、用白布包住用针缝好,叫做“满鞋”,死者儿女辈的鞋后跟留一寸的口子,孙子辈的要露出三、四寸的口子,如果死者的配偶仍健在则按男左女右的原则把口子留在配偶一边。丧棒即治丧时所用的柳木细棒,长约3尺,上面缠上白纸条,供孝子使用,先放于棺前,出殡时,象拐杖一样,托在手里,边走边用,用后插在坟堆之上。通常是在告别死者、悼念亡魂时,左胸别一朵小黄花,左臂围一块黑纱。有些妇女死了亲人在发际插一朵白绒花。这些象征的志哀方式,比起古代丧服,要大大简化了。
 
    盖棺、又称“合棺”、“钉棺”、“封口”。出殡当日,家人亲友齐集,揭去死者脸上的蒙面布或纸,向死者告别。死者如系女性,还要请其外甥或娘家人检视穿戴、铺盖,看有无异议。然后正式盖棺楔钉,家人、亲友跪拜告别。钉棺一侧用钉七枚,每颗钉子上把撕下的红布条各垫一小块,俗称“子孙钉”,据说这样能够使后代子孙兴旺发达。封口前照例是要哭的。这时就看出亲疏之别了。这是与死者的最后一面,从此阴阳相隔再无相见。感情深厚的儿孙,恨不得留住时光,扒着棺木哭得荡气回肠;较疏远的亲戚则出于礼节,草草哭几声就算了,根本不去看死者遗容。家乡一带出殡前还有“暖窑”的习俗,由死者的儿媳、女儿等女眷带着香烛、纸钱和酒食到墓穴中去祭奠。有的要在墓穴的四角点点火,表示把炕烧热了,死者可以安睡其中。或在墓穴中用木炭火煎食油饼,称之为“暖房”。出殡前,除了各种吊丧供祭外,死者仍象生前一样享受着人间烟火食,一日三餐,顿顿必由家人亲供,清晨盥洗用品也一如日常安排,连饭后的嗽口水杯也不可缺少。每次供奉时,家人必痛哭尽表。这样,一直侍候到出殡,死者才算是离家而去。
 
    民间丧葬的最后一个仪式是下葬,叫出丧,又叫"出殡",俗称"送葬"。出殡是整个葬礼的高潮,是一场规模庞大的“集体葬礼秀”。出殡当日,亲朋好友要送奠仪(礼金)和花圈、挽联或挽嶂,上面多写一些歌颂死者的华辞,如“音容犹在”,“一别千秋”。孝女、女婿要悬挂铭旌,通常书写“大淑德XXX”、“大德望XXX”等故辞,置于棺盖中央。葬礼前,死者家中的当家人要找一个可靠而又头脑清醒的亲友担当账房,专管白事当中的各种开支,并设立账目,包括清收登记亲友送来的奠仪和挽联、祭幛、匾额、花圈、纸活及送的“唪经”等等,其后还要算清各种开销并付给劳务费。出殡前,村里的青壮年要吃“压饭”,主人家把收下的糕点、罐头、水果等摆在桌子上,让抬棺的小伙子们临时先填填肚子,以防没有气力抬棺。发引起杠前,送葬的队伍要做好一切准备,村里的青壮年各就各位,长子打幡在前,次子抱灵碑,次子以下的亲属们都持裹着白纸穗的“哭丧棒”跪在一旁。主事高喊“起灵”,灵前的孝子孝女行起柩礼,由死者的长子或长孙把放在棺材上的灵前祭奠烧纸用的陶盆(也叫“吉祥盆”、“阴阳盆”,俗称“丧盆子”)摔碎。摔盆讲究一次摔破,越碎越好。据说这盆是死者的锅,摔得粉碎才好带到阴间去。瓦盆一摔,就如一声号令,抬棺的众青年将棺柩抬置于灵车上,其余的人迅速行动起来,绑绳、抬棺、起灵,在扛着引魂幡(家乡叫“柳木幡”)”的长子带领下,孝子贤孙和四方乡邻组成了浩浩荡荡的送葬队伍,在一旁哭声中将棺柩送往墓地。传统丧礼中,出殡路上还有几项仪俗,比如扬纸钱、摆茶桌、路祭。据说扬纸钱之俗始于晚清。纸钱即用白纸剪成的“铜”钱,出殡时由专人在孝子前头扬撒。起杠、遇有路祭时以及经过十字路口、河沿、桥梁、井台、祠庙、城门以及下葬时,都要把纸钱高高扬起。如今在家乡则全部取消了。上世纪80年代以前,棺柩多是靠人力抬往墓地的,现在改成了用平车或三轮车。饭罐、遗像、黄纸、香烛和金山、银山、钱幡、锞幡、聚宝盆、摇钱树、金桥、银桥、车马住宅、金童玉女、开路菩萨打路鬼等纸明器,则由专人挑着或放三轮车上送往墓地。出殡时路过的各家门口要点火,谓之忌鬼。到达墓地以后,先将墓坑再次整理,把随葬的“衣饭罐”、长明灯放在墓坑壁上的龛内,扫去脚印,然后将棺木徐徐放下,再由阴阳先生用罗盘矫正方向,填土埋葬。填土先由孝子进行,他们排成一行,沿着墓边,用手将土里一把外一把撒向墓里和墓外,转一圈为止,俗称“圆坟”,接着众人扬锹开始掩埋。按照旧规矩,下葬时间也是要讲究的,必须是太阳落山前灵柩也落土。古代封垒墓口时,人们会把一只公鸡杀死,用它的血来祭奠。公鸡不会马上就死去,而是在墓穴里反复扑腾,按照旧时说法,公鸡死在墓穴里的哪个部位,哪个部位的子孙就会兴旺发达。公鸡扑腾下来的鸡毛叫做"凤凰毛",必须要拣掉。如今则改为墓口封垒至最后一块砖时,由一个人边打公鸡边问:“出来了吗?“旁边的人回答:“出来啦!”随后,抓公鸡的人就会把公鸡放掉,至于它能不能找回家,就由它去了。这样做的目的,据说是怕在墓中摆放灵柩的人的灵魂留在墓中。接着,帮忙的乡亲们用土把墓坑填实,并将坟丘堆圆在地面上露出一人多高的坟头,前面摆好“脚踏石”(墓门)。以后人们祭扫上坟,纸钱都在墓门口烧,带来的祭品也放在此处。或立一块墓碑,上面写明死者的姓名、身份等。引魂幡也要栽在墓前。接下来是将带到墓地来的纸制明器烧掉。这些纸制明器也叫“纸货”。它是上古随葬实物的变异,从宋代开始流行。其中有仿实物而造的,如盘盏碗碟、衣服鞋帽、被褥枕头、桌椅床铺、车马鞍带乃至电视冰箱、书童婢女、住宅院落,也有想像中的象征性物品如聚宝盆、摇钱树等。随葬品是随同遗体一起埋入墓坑,纸制明器则在下葬后烧掉,表示已经让死者带走了。灵柩放进墓穴时必须放炮,说是为死者饯行去阴间。坟丘整好后,亲属们抓把泥土扔到坟头上,叫"添土",死着的儿子要把五谷撒在墓穴四周。离开墓地时,人们必须绕墓转三圈,在回家的路上严禁回头探视。民间习俗认为,人死后的灵魂随时可能从坟墓里跑出来,跟着活人回家。看见死者的灵魂在阴间的踪迹,对双方都是不利的。实际上这是一种节哀的措施,不然的话死者的亲人不停地回头观望,总也不舍得离开,是很难劝说的。参加葬礼的邻里、朋友都要身系红布条,埋葬之后必须洗手、用菜刀刮一下,用来驱除晦气。出殡以后,留着家中的亲友们要帮忙撤除灵棚、撕掉挽联、烧毁死者遗物。“雨淋墓,必定富”。家乡人认为,安葬后若能下场雨预兆死者后代兴旺发达。
 
    死者安葬后第二天,其家人要到新坟添土、奠纸,称为“复二”,又叫“圆坟”、“暖墓”。一般是死者的长子带领全家去。“烧七”是民间常见的祭奠习俗。其大致内容是,人死后,亲属每七天设斋会奠祭(或称追荐)一次,前后七次,共七七四十九天。第一个“七”称头七,丧家设灵座,供牌位,举行隆重仪式,受唁开吊。三七又称“散七”, 死者的子女要拿着香火,到三叉路口呼唤死者,或上坟焚香接引亡灵回家。“五七”这一天,民间认为死者亡灵要回家“省亲”,丧家除举行祭奠,还要延请僧道诵经,亲友均来吊唁。七七又称“满七”、“断七”或“尽七”,丧家举行隆重祭奠,亲友都来烧纸,或到坟前祭拜。较为重要。旧俗以为人死后其魂魄犹存,在七七四十九天前,死者的阴魂要回家一次,届时,丧家把香烛酒食摆好,在地上铺一层炭灰或草木灰,用以检验死者回来的足迹。用一根竹竿,隔一尺贴纸钱一张,立在门口台阶上或插于死者落气之屋的房檐下,据说阴魂见此就会进屋。用土罐装一煮熟了的鸡蛋置于房屋角,以此贿赂殃神,让死者鬼魂在家里多待一会儿。这时,一家老少躲得远远的,待规定的时间过去之后,先将一串爆竹丢进屋内,爆完才可以进家。满百日和周年时,还要烧纸祭奠。
 
    人死后,孝子在家设灵位守孝。死后“百日”,也是一个隆重的祭供日,又称“百日祭”。到这天,穿重孝服的要改穿常孝服,一般人多除去孝服。旧时丧葬礼俗,孝子百日内不宴客,不饮酒娱乐,不到别人家去、不剃头、甚至不洗澡也不换衣服,谓之“百日守灵尽孝”。父母死后,要过三个周年。三年内不得婚娶,不穿艳丽的衣服,不贴红纸对联,第一年春节忌贴对联,第二年贴黄对联。三年后照常。每遇岁节,要到灵前或坟上祭奠,每季新粮成熟,也要先收回一些做成熟食,供献在灵前,让父母的亡魂“尝新”。死后满一周年,称为“一周年”,这天也称“忌日”,祭奠仪式较“烧七”和“百期”宏大,孝子要穿白戴孝,先在家祭奠,再到坟上烧纸,俗称“烧周年”,古代称“小祥”。两周年是死者的第二个忌日,孝子只烧纸。不哭祭,俗称“哑周年”,古称“大祥”。三周年为“谭祭”,行释服礼,俗称“除服”。祭礼极为隆重,亲友皆至,所送祭品大致与下葬时相同,富裕人家要请吹鼓手,并请道士做斋醮、立墓碑,有的还举行“三献礼”。孝子家门上早晨贴白纸对联,午饭前改贴红纸对联。孝子全身穿白戴孝,到坟前烧纸祭奠,祭毕,当场脱掉孝服,换上常服,并将换下的孝服在火上一燎,回到门口,从墙上扔至院内,以兆“服去福来”。从此之后,对死者的祭奠转入普通的一年三次上坟(即清明举新火、七月十五尝新谷和十月初一送寒衣),不再举行其他悼念活动。籍此,家人在悠长的岁月中继续保持着同死者的“联系”,并寄托自己绵长无尽的哀思。
 
    解放后,在有关部门的倡导下,城里人的丧葬礼仪出现了一些新的风尚,不仅涤除了丧礼中迷信荒诞的成份,而且程式上有了很大的简化,内容上也出现了很多的变化:吊丧改为追悼会,披麻戴孝改为戴黑纱,各种纸扎改为花圈,火葬也得到了大力的推广,这无疑是一种进步的表现。但家乡流传至今的丧葬礼仪习俗,寄托着生者对死者的哀悼和怀念,表达了希望死者的灵魂得以安息和超度的虔诚心意,虽不可避免地具有迷信的一面,但又包含着朴素的唯物主义因素,同样有着其存在和传承的合理性。生命的诞生是重要的,生命的逝去同样重要,都是对人生命价值的展示和体现。善待老者、死者,也是善待自己的将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重视逝者的人文关怀,重视对生命逝去的尊重和敬畏,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对死亡的重视,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从理念、情感、道德、伦理等诸多方面体现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尺。从这个意义出发,在传承的基础上改革创新传统殡葬文化,对厚风淳俗,劝善戒恶,重塑国人日益沦丧的道德价值观,在人们心中筑起一道无形的“孝文化”丰碑,当可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当然,如何合理吸收传统殡葬文化追思怀念的内核,构建现代和谐积极的殡葬文化观,既不能守株待兔,也难以一蹴而就,需要我们以审慎和积极的态度去探索和实践。


作者:晋能集团四通煤业 马关锁      编 辑:肖平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www.cwestc.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煤炭资讯网原中国煤炭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