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煤市分析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煤价行情  在线投稿  | 西北站  华中站 | 特约通讯员档案

深挖日本全球矿产资源战略,为何东南亚成日本致命软肋?

煤炭资讯网 2017/1/3 15:36:27    能源新闻

  

日本矿产资源


日本的矿产资源贫乏,虽然其矿产资源种类较齐全,但蕴藏量都很小,因而有人称之为“金属资源标本国”。其主要原因是日本的地面将近2/3为新生界及新期火成岩之喷出岩,地质构造运动激烈且断层多,导致矿床小、矿层薄、矿石杂质含量高。 


在日本的矿藏中,煤、石灰石、硫磺以及铜、铋等的蕴藏量相对较大。煤主要分布在北海道和九州。日本煤炭蕴藏量约为86亿吨,已探明的可开采储量仅为10亿吨,这当中有2/3靠近海域,水份和瓦斯含量高,开采费用高。


许多重要矿产,日本均是世界第一或第二大的进口国,包括煤、液化天然气、石油、铁矿石、锰矿石、镍、铜、铅、锌、铬铁矿、贵金属、稀土、钛铁矿和金红石、钴、铝、镉、镓、锆、金刚石、萤石、钾盐、磷等。



 


从上图可以看出,日本每年进口的矿产品占进口总量的40%-20%左右,且近几年来呈现出逐年减少的现象。



 


从国别分析,日本的进口矿产资源主要来源国家和地区分别是澳大利亚、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卡塔尔和俄罗斯。


日本的全球矿产战略


既然日本如此缺乏矿产资源,他又是怎么应对的呢?


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日本为了解决矿产原料的供应保障问题,在历史上曾留下了极不光彩的一页!


本世纪30 年代到40 年代中期,日本的统治者极力崇尚以武力为支柱,推举“资源富国主义“,并悍然发动“大东亚圣战“!中国、朝鲜、东南亚国家,均被列入其资源掠夺的名单内,并造成了惨绝人寰世纪大惨案!


这实际上是推行一种强权型地缘政治掠夺战略,与欧美列强争夺势力范围,瓜分世界矿产资源。 


二战后,日本战败,不得不转换方式,寻求更为稳妥的资源来源方式。


一方面,通过“经济/技术援助”等措施,改善与资源国的关系;另一方面,组建“石油公团“、“金属矿业事业团“等促进性机构,制定和执行鼓励政策,全力支持日本公司的跨国矿业经营(包括各种直接和间接的财政、金融、税收和技术、信息服务等手段)以及通过财团参股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战略,重新挤进各资源国;同时建立战略矿产储备,以备不时之需。



 


其中日本还将“都市矿山”的概念落实到了日常生活中,有效的利用日常生活中各种含有金属的垃圾,并进行回收利用。


据日本物质材料研究机构公布的调查数据表明,日本的国内“城市矿山”中,各种金属的储藏量在世界上都属较高水平。比如,电子产品中,金的含量达到6800吨,银达到约6万吨,分别占世界储量的16%和22%。而铟这种稀有金属的“储量”达到1700吨,是世界储量的61%。  


自2001年起,日本制定并实行了《家用电器回收法》,金属的再回收利用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并实施。


在日本,目前每废弃一台旧电视机或洗衣机、空调器、电冰箱,电器所有人要分别支付2700日元(约合人民币178元)、2400日元、3500日元、4600日元的费用。法律还规定,如果消费者不按照法规将旧家电交回销售商处,私自进行掩埋等处理的话,一经发现将被处以巨额的罚款。同时,回收商也必须将家电再送回家电生产厂家。  


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越用越少,日本这么早就进行战略布局,虽然说和自身的资源情况有很大关系,但是战略眼光还是长远的,值得中国以及其他国家进行学习!


东南亚对于日本的意义


其实从前文提到日本主要贸易伙伴上,我们基本就可以看出,日本进口最多的是能源类矿产,包括石油、天然气和煤炭。2014年日本进口2.14亿吨石油,1206亿立方米液化天然气,1.91亿吨煤炭。统筹考虑,其中日本60%的能源进口来自于亚和东南亚,30%来自于中东地区,而且像美国一样,对中东的依赖并不大。


其中,东南亚国家作为其能源来源多元化的重要国家、地区之一,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看看2015年日本国际贸易情况就可见一斑。仅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四国就占据日本国际贸易的11.9%,仅次于中国!


同时,东南亚国家地理位置优越,从中东、卡塔尔、阿联酋、印度等国家运来的矿产资源均会途径东南亚。东南亚一旦发生大型冲突,日本将损失大量的财力物力等。


所以,东南亚就是日本的软肋,更是其矿产资源安全的七寸!一旦中国控制东南亚,就相当于掐住了日本的咽喉。





来源:矿业汇      编 辑:徐悉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www.cwestc.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煤炭资讯网原中国煤炭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