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煤市分析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煤价行情  在线投稿  | 西北站  华中站 | 特约通讯员档案

绿色低碳发展 成都将全域限煤

煤炭资讯网 2017/1/7 10:54:58    能源新闻

       绿色发展

       绿色低碳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这引起了市人大代表的热议。

      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成都将坚决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全部淘汰黄标车;完善绿色低碳发展制度体系,推进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体系建设;建设城市碳汇能力体系,推进三坝水库、久隆水库前期工作;完善绿色低碳消费体系,抓好低碳城市试点建设。此外还提到加快构建绿色低碳能源体系和城市体系,开展全域限煤行动,率先推动公交车、公务用车电动化,加快建设充电站(桩)设施。据了解,2-3年内,成都将基本消除工业燃煤的使用。到2020年,成都电动公交车达到1.2-1.3万辆,全市建设充电桩超过11万个、充(换)电站755座。

      关键词1

      工业燃煤

      2-3年内全市基本不再用工业燃煤

      今年的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升电力、天然气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切实减少煤炭消费量;开展全域限煤行动,推动工业企业煤改电、煤改气。成都工业企业将如何“改”?目前进展如何?据市人大代表、市经信委党组书记施跃华介绍,目前,成都所有工业园区内企业已全部通气,还有约800户园区外企业因为历史原因和环境特殊情况,还在使用燃煤,“对这些企业我们已经摸清了底,并登记在册,包括其使用的燃煤锅炉有多大、哪年生产的等。”要让企业列出淘汰燃煤锅炉的计划,逐步实施推进,比如哪年淘汰到什么程度,哪年改造到什么程度。施跃华表示,现在成都全市燃煤占比不到15%,和其他城市比已是很先进了,“在此基础上,我们想办法再降,最后降到5%-8%。”如果这800家企业都使用气,不再使用燃煤,那么在全市范围内使用燃煤的比例将降到5%以下,“用2-3年时间,基本消除工业燃煤的使用。”

       市人大代表、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国网成都供电公司总经理褚艳芳表示,“我市终端能源消费市场中,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市场的份额不足30%。”目前,在城乡居民生活和工业领域,仍有很大的电能替代空间。其中,在工业领域,重点可在锅炉、窑炉、燃气制冷设备等方面大力推动煤改电、气改电等新技术。根据测算,如对成都各行业用能领域推广电能替代措施,2020年累计替代电量可达到100亿千瓦时。按照电能替代中的50%为清洁能源折算,将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30万吨、二氧化硫1.17万吨、氮氧化物1.17万吨。

      关键词2

     充电桩

     到2020年我市建设充电桩超11万个

    2016年12月,成都市经信委公布了《成都市“十三五” 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公开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专项规划》)。按新能源汽车常规发展趋势预测,至2020年,成都全市推广应用电动汽车总量达到11.6-13.7万辆。其中,电动公交车达到1.2-1.3万辆,电动出租车约达到4300-4500辆,电动市政(含环卫、城管、园林等)、物流、客运等专用车达到2.2-2.4万辆,电动私家车、公务车、租赁车等其他车辆达到7.8-9.6万辆。

      成都推广运输工具油改电、油改气,鼓励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大力推动电动汽车消费,率先推动公交车、公务用车电动化。成都公交集团董事长王昌干表示,目前,成都公交集团共有11500余台公交车,全部为清洁能源车型,包括绝大多数为CNG(压缩天然气)公交车,以及200余台纯电动公交车。下一步将加大新能源公交车的投入和使用,加大纯电动公交车的占比,倡导市民选乘公共交通绿色低碳出行。

此外,成都正在加快建设充电站(桩)设施,逐步减少化石能源使用。《专项规划》明确了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的目标。按常规模式发展,至2020年,成都全市建设充电桩超过11万个,总体桩车比达到1 1.1;充(换)电站755座,公共桩车比不小于1 8,公共充电服务覆盖率达到70%以上,满足至少12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按跨越模式发展,规划至2020年,全市力争建设20万个充电桩,提高充(换)电站的服务能力,满足不少于2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公共充电服务覆盖率达到80%。

成都晚报记者从国网成都供电公司获悉,截至2016年11月,我市已建成15座市内电动汽车充换电站、2座高速路服务区快速充电站、1个无线充电示范点、217个直流充电桩、900个分布式交流充电桩。实现充电电量4130.11万千瓦时,累计节能减排二氧化碳3.9万吨。“下一步,我们将在高速公路、公交站点、旅游景点等公共场所继续布点充电站(桩)。”褚艳芳介绍道。

关键词3

建 渣

今后中心城区市政工程建渣100%就地消化

积极推广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和成品建筑,减少使用玻璃幕墙,全面推广绿色施工,实施建筑垃圾现场资源化利用,这些都是加快构建绿色低碳能源体系和城市体系方面的重要举措。成都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等,都融合了绿色建筑的理念。”到2020年,成都全市绿色建筑产业链年产值将超过100亿元。

2016年5月,成都市政府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装配式建筑工程发展的意见》(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成都将全面推进装配式建筑方式,由工厂流水线上生产再拼插搭建的房屋、市政工程会越来越多。到2018年,我市新建政府投资项目单体建筑预制装配率不低于30%。同时,市政工程桥梁项目,除必须现浇部分外,全部实现预制装配化。到2020年,成都全市房建工程项目单体建筑预制装配率不低于30%,市政工程道路、隧道、轨道交通等项目除必须现浇部分外,全部实现预制装配化。这些预制部品部件将在工厂内预埋信息芯片,从而实现覆盖生产、储存、运输、安装、验收全过程的动态监控。

当前,成都正处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关键历史阶段,旧城改造、道路和地铁建设、基坑开挖等产生的建筑废弃物数量巨大,每年约有5000万吨。假如以传统填埋消纳为主的方式进行处置,将浪费大量土地资源。如何合理利用资源?成都结合绿色建筑行动工作,开展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促进建筑废弃物处置方式的提升转变,实现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再生利用。“三环路扩能提升工程示范段就是目前循环利用的典型案例。”成都市路桥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尹强介绍,示范段工程充分运用工业化设计理念,严格落实装配式建设方式,缩短工程施工周期,同时减少现场扬尘排放。例如,改造铲除的老旧沥青路面,现场进行粉碎、添加、再搅拌,达到新标准后循环利用,再用于铺设新路面。非机动车道、栏杆等都采用了工业化设计,工厂预制现场安装,减少施工现场土方作业,减少现场扬尘排放。“在节约土地资源的同时,采取这种 零排放 的建渣处理方式,还做到了废物利用,同时减少了对河沙、石头等自然资源的使用。”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后中心城区的市政工程都将实现建渣100%就地消化。”



来源:成都晚报(成都)      编 辑:木辛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www.cwestc.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煤炭资讯网原中国煤炭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