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煤市分析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煤价行情  在线投稿  | 西北站  华中站 | 特约通讯员档案

债转股,陕西是怎么做的?

煤炭资讯网 2017/4/11 15:41:55    焦点话题

    随着煤炭行业去产能的深入推进,债务处置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自201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及《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后,煤炭企业市场化债转股稳步推进,陕煤化集团针对企业实情,率先践行,积极与金融机构沟通接洽,推进市场化债转股工作。

陕西第一个债转股项目


    2016年12月28日,陕西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与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北京银行西安分行在西安签署市场化债转股合作协议。作为陕西省第一个市场化债转股项目,目前,陕煤化集团已落地债转股资金200亿元,今年计划实施500亿元左右的债转股融资目标。

    根据国务院 [2016] 6、7号文件精神和陕西省化解产能工作部署,2016年,陕煤化集团已关闭了18对煤矿、1座钢铁高炉,化解产能达到1815万吨,并通过了国家和陕西省的验收。还对煤炭和钢铁在化解产能中涉及的债务及构成情况分类进行了说明。

    12月28日,陕煤化集团与陕西金资签署《400亿元债转股合作框架协议》。同时,陕煤化集团、陕西金资和北京银行西安分行三方签署了《首笔100亿元债转股增资协议》。按照协议,由陕西金资成立基金管理公司,陕西金资与陕煤化集团各出资10亿元,北京银行西安分行出资80亿元,联合成立债转股合资公司,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对陕煤化集团全资子公司榆北煤业有限公司进行债转股,降低企业资金负债率。

此次签约也是陕西金资第一单。

    陕西金资于2016年8月成立,注册资本45亿元。陕西省国资委出资11.99亿元为其第一大股东,同时还引入了延长石油、西安城投、长安银行、陕国投等大型国有企业和优质金融机构为战略性股东,且已取得中国银监会不良资产收购处置业务资格。

    如何解决债转股问题?

    债转股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企业实际减值补偿、股权承接主体资金补充等问题。为此,要多渠道解决资金来源问题,创造符合市场原则的股权退出环境,充分对接资本市场。

    可以设立绿色通道,提高金融机构参与煤炭债转股积极性,结合产能过剩行业的调整,给予企业实际减值补偿,建立地方资产管理公司资金补充机制,制定完善的退出机制。

    例如:予以财政资金支持,成立专项基金,吸引社会资金参与;鼓励和支持相关金融机构通过发行优先股、普通股等方式补充资金;支持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向对口银行发行金融债券;由相关金融机构向财政发行低利率金融债券、申请央行再贷款、自主发行长期金融债券等。


    这些煤炭企业正在推进债转股合作

    1. 2016年11月14日,山东省国资委、中国建设银行、山东能源集团签署市场化债转股合作框架协议。

    2. 2016年12月8日,山西焦煤集团、中国建设银行、山西省国资委三方共同签署了市场化债转股合作框架协议。按照协议,山西焦煤集团与中国建设银行将共同出资设立总规模约250亿元的山西焦煤集团降本增效基金和山西焦煤集团转型发展基金。

    3. 2016年12月14日,农业银行与贵州省政府共同签署六枝工矿集团市场化债转股合作框架协议。

    4. 2016年12月26日,山西大同煤矿集团、山西阳泉煤业集团与中国工商银行在北京签订了债转股合作框架协议。合作设立100亿元规模的债转股产业基金,用于这两个集团下属企业的股权投资。

    5. 2016年12月28日,陕西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与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北京银行西安分行签署债转股合作框架协议。

    6. 2016年12月28日,中国建设银行与安徽省重点企业签订了债转股合作框架协议。

    7. 2017年1月11日,中国建设银行与河南省国资委、河南能源化工集团、平煤神马集团、安阳钢铁集团签订了首批市场化债转股合作框架协议,协议总额达350亿元。

    8. 2017年2月12日,山东兖矿集团与工商银行签署支持兖矿国际化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工商银行向兖矿投资100亿元人民币,实施市场化债转股;提供46亿美元信贷,支持兖矿国际化发展。

    9. 2017年3月3日, 国寿陕煤债转股基金宣布100亿元资金全部到位,这标志着国内保险业首个债转股项目成功落地。



来源:煤炭江湖      编 辑:木辛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www.cwestc.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煤炭资讯网原中国煤炭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