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煤市分析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煤价行情  在线投稿  | 西北站  华中站 | 特约通讯员档案

郑州煤炭开采区做“SPA” 以前满眼坑 如今变绿海

煤炭资讯网 2017/4/28 9:40:24    能源新闻


       煤炭开采后被“掏空”的土地“伤痕累累” 经过精心治理后变成俏模样
      近日,河南省南太行地区最大的煤矿塌陷区在济源市完成环境综合治理。
       曾经沟壑纵横、塌陷大坑的土地上,有了波光粼粼的人工湖,有了新长的小麦,有了扎根的树苗。
经过治理,几年时间,一片5平方公里的煤矿塌陷区有了全新的面貌。
      【问题】煤炭开采过后土地留下一片“伤痕”
       煤炭开采后,被“掏空”的土地该怎么办?地表塌陷、裂缝、积水……大片的开采后的土地,如果不精心治理,恐怕只能荒废。
       位于太行山南麓的济源市克井镇和玉川产业集聚区,曾经就有这么一片“伤痕累累”的土地。
这里矿产资源丰富,是一片“富矿”,曾经出现了大大小小的煤矿,但经过长时间开采,一些地质上的“后遗症”也渐渐出现了。
      济源市国土资源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当时产生了明显的塌陷坑10个、地裂缝82条,造成大部分耕地耕作、灌溉困难。
     “那时候这片地基本上没法利用,有很多污水、淤泥。”济源市国土资源局地质环境科的相关负责人惠勇回忆。
      为了治理这片土地,济源市财政局、济源市国土资源局组织申报了“河南济源克井煤矿塌陷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2011年10月13日,河南省财政厅下发通知,给这个项目批了8000多万元的资金。
2013年,克井煤矿塌陷区治理工作正式启动,这个项目也成为我省南太行地区最大的煤矿塌陷区治理项目。
       【治理】污水横流的沼泽已经被农田和湖泊代替
       惠勇介绍,治理工作启动后,这片治理区被分为3个大区,分别是耕地恢复治理区、生态农业观光区和人工湖治理区。分了10个施工标段分别承包,主要工程内容为修路、植树、地裂缝治理、人工湖的建设等。
      “难度最大但效果也最好的是人工湖建设。”惠勇说,因为地表塌陷后,这片土地上形成了很多沼泽区,先得把沼泽区的污水和淤泥清理干净,再做好防渗,然后才能建人工湖。
       人工湖只是治理的一部分。济源市国土资源局的数据显示,这片塌陷区经过几年的治理后,恢复治理耕地约2770亩,增加旱涝保收耕地630亩、经济林地1920亩和湖面面积67.5亩。
       如今,污水淤积、散发恶臭的沼泽区已经被连片的农田和3个人工湖代替。小麦已经长出来了,湖边景色也不同往昔。“湖边我们修了5米宽的道路,除了能通行车辆,也为行人修建了步道。”惠勇说,这里已经是附近居民饭后散步的好去处。


来源:中国搜索      编 辑:木辛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www.cwestc.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煤炭资讯网原中国煤炭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