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煤市分析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煤价行情  在线投稿  | 西北站  华中站 | 特约通讯员档案

院士专家齐聚厦门共商矿山生态修复大计

2018全国矿山生态修复高峰论坛成功召开

煤炭资讯网 2018/12/26 13:59:41    头条
    12月22日,冬至的厦门,风光旖旎,景色宜人。由绿色矿山推进委员会主办、厦门海石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承办、北京岩土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协办的2018全国矿山生态修复高峰论坛在厦门隆重开幕。原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会长汪民,自然资源部地勘司巡视员、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关凤峻,中国工程院院士、绿色矿山推进会名誉会长武强,以及来自中央有关部委、行业协会,地方政府的自然资源、工信、财政、环境、商务、能源、林草相关生态修复主管部门,地勘单位和矿山企业,有关院校、研究机构、矿山生态修复企业,中央和当地新闻记者共500余人出席会议。 


    中国工程院院士、绿色矿山推进会名誉会长武强致辞时说,以全国矿山生态修复为主题共同探讨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治理的有效途径,为我国绿色矿业的发展献计献策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对此他提出三点看法。一是工作艰巨,任重道远。长期以来我国矿业的发展基本上走的是一条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粗放式经营发展老路,我国矿业在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资源安全保障的同时,很多贡献都是以牺牲矿业环境和生态环境为代价,严重制约了我国矿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我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仍不适用于新形势的要求,粗放式的开发方式对于矿山地质环境造成的影响仍然严重,地面塌陷,土地损坏,植被和地形地貌景观的破坏等一系列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表明废弃矿山的治理工作任务十分艰巨、任重道远。二是认清问题,绿色发展。多年来,全国矿山环境基本问题比较多,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的进度缓慢,远小于矿山占地开发增加的速度。矿山生态环境的修复和综合治理远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综合治理体系和市场机制,资金、技术、人才的缺乏也极大地制约了运营市场的发展。三是理念引领,砥砺前行。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和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是我国矿山生态环境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依然严重,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走建设绿色矿山、发展绿色矿业之路。
 

    自然资源部地勘司巡视员、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关凤峻在“矿山生态修复与开发式治理”主旨报告中,从五个方面阐述了他的观点:一是矿山生态修复任重道远。据2017年全国矿山资源开发环境遥感监测结果,全国矿产资源开发占用土地面积约362万公顷,其中历史遗留及责任人灭失的230万公顷,在建/生产矿山132万公顷。矿山生态修复任重道远、方兴未艾。第二,保护与治理工作有成效。截至到2016年全国用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资金超过900余亿元,完成治理恢复土地面积92万公顷。第三,矿山生态修复(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参与。第四,政府要起主导作用。43号文中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新模式”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开发式治理和企业化运作。63号文中第一个提到政府主导,这个政府指的是中央政府部门,要起到主导组织作用,要发通知、发文件,组织全国对矿山地质环境的情况进行调查,还要制定政策,进行资金引导,政府要起主导作用。五是市场化运作。在市场化运作要做好规划之后,把区域、项目也可以通过评估注册成一个企业,由这个企业运作后面的招商引资寻找合作者,大家共同把它治理恢复。
 

   论坛期间,专家们围绕矿山生态修复理论与实践、矿山生态修复于农林产业融合、矿山生态修复与社会资金投入、矿山生态修复相关制度与政策、废弃矿山与矿山公园建设、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探索与实践、矿山生态修复景观规划与设计、矿山生态修复4.0和产业经济等进行了广泛交流。
 

    论坛上还启动了全国矿山生态修复产业联盟、绿色矿山产业发展基金、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标准以及漳州市台商投资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等项目的启动仪式,并举行了第三期绿色矿山建设培训班。
 

    会议认为,自2016年原国土资源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原环境保护部、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的指导意见》以来,我国矿山生态修复和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社会资金投入少、群众参与度低、技术成果共享不足和创新发展经验交流不足等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并亟待加以解决。绿色矿山推进委员会主办矿山生态修复论坛,以国家政策为依托、创新发展为理念、市场化运作为导向,推动“产学研投”相融合,打造矿山生态修复产业平台,为我国矿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起到了先锋引路的作用。


作者:本网特约评论员 张立宽      编 辑:肖平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www.cwestc.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煤炭资讯网原中国煤炭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