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煤市分析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煤价行情  在线投稿  | 西北站  华中站 | 特约通讯员档案

李蓬国:田家炳不带走一片云彩,却留下一片晴空

煤炭资讯网 2018/7/11 15:41:14    一事一议
 7月10日上午,田家炳基金会官方网站发布了《田家炳先生讣告》,一生致力于支持国家教育发展的田家炳博士于当日上午安详辞世,享年99岁。田家炳这一生的头衔包括:大慈善家、大企业家、教育家、田家炳基金会创办人、董事会主席。田家炳被大家最为熟知的便是他在慈善领域所做的巨大努力,130所中学、80余所大学、40多所小学,都受过他的捐赠,把自己总资产的80%都用于慈善事业的,在中国只有他一人。(7月10日生命时报)
  大慈善家田家炳走了。他要去的地方很远,到那个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田家炳星”上去。但他又从不走远,将继续活在人们的心中,点燃人们的心灵之灯。他不带走一片云彩,却照亮一片天空。
  首先,照亮了慈善的天空。
  当前,拜金主义的错误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普遍存在,有些人掉进了钱眼里,视金钱为万物,视道德为粪土。一切向钱看,只能导致自私、冷漠笼罩人心。作为大企业家、大富豪,田家炳最有“条件”掉进钱眼里,但他没有这样做。几十年来,他在大陆、香港、台湾和澳门捐资兴建了1000多个项目,捐资数目高达10多亿元,捐出了自己80%以上的财产。
  2001年香港“金融风暴”后,他为了多捐助内地建学校,甚至宁愿把自己原本居住了37年的“花园式豪宅”卖掉,与夫人一起搬去住出租屋。他说:“子女们不同意我卖别墅,但他们都成家立业了,我和太太要那么大的房子干什么呢?而且,别墅卖的钱可以捐助20间学校,我也尽了绵薄之力了,很开心!”为了慈善把别墅卖了,自己去租房,这是一种大胸怀,大境界。
  按照当时香港的房价,那套别墅的价钱可能超过1.2亿港币,但是为了尽快换成现金,用于捐助教育,田家炳把价格降到了5300万元。买方为田家炳的精神所感动,就加300万,给了5600万元。
  田家炳用金子般的真心去做慈善,赢得无数人的敬佩,也影响着很多人加入慈善的行列。当然,正如田家炳指出的,“‘慈善’其实与身份、地位和财产无关,我们人人都可以做好事,只要你存好心,当好人,处处都可以做好事。”人们向田家炳学习,不等于非得捐多少钱,而是用慈善、怜悯的心对待身边的人和事,为这个世界增添光和热。
  其次,照亮了教育的天空。
  在慈善捐助中,田家炳特别钟情教育事业。田家炳小时候家庭困难,没读多少书,成了他一生最大的遗憾。后来,他游历各国,发现经济发达的地方,人们的素质都很高,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育的发达。他深深地体会到教育对个人的成长和创业,对国家的发达兴旺有多重要。所以,他认为必须办好教育。而要教育办好,首先是基础教育要办好。他特别希望山区的穷孩子,可以在学校受到良好的教育。田家炳在国内相对贫困的地区捐助了大量的学校,让孩子们得以在较好的条件中接受教育,为他们日后改变命运打下了基础。
  田家炳为教育付出一生的精神,更是感动人们以各自的方式为教育事业作贡献。田家炳每建一所学校,都尽量亲自去给学生“打气”。他说,去到也只是讲故事而已,给小朋友说些“脚踏实地”的故事,因为,捐赠的目的是育人,而育人最关键是“育品德”。他有时会对老师说,“我捐钱盖了楼,不用你们感谢我,你们能把我捐资的学校办好,我还要感谢你们”。他最怕的不是钱捐得多,而是学校办不好。田家炳深知教育不是靠盖大楼就能办好的,也不是凭他一己之力就能大功告成的,教育需要把育人放在首位,需要依靠广大教师提高教育的质量。
  正是田家炳为教育慷慨解囊,而又不居功自傲的精神,展现了一个慈善家、教育家博大而谦逊的胸怀。这种胸怀点亮了广大受教育者以及教育工作者的心灯,感召他们传递教育的火种,为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强盛贡献力量。
  再次,照亮了人生的天空。
  人究竟为什么而活着?如何活着才真正幸福?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没有标准答案。但田家炳的一生,无疑提供了一个很有参考价值的选项。
  田家炳的一生,是把精神财富看得比物质财富更重的一生。他说:“什么是富?拥有什么才叫满足?身家1亿和10亿在生活享受上没什么区别。最重要的是把钱用出意义来。我的生活过得不苦,精神上又能得到安慰,这才让我感到真正的幸福。”
  作为一个亿万富豪,田家炳生活得十分节俭。为了把钱都用在“更有意义”的地方,田家炳素有“吝啬”的美名:一双鞋穿了10年,袜子补了又补;曾戴的电子表,因款式已旧得不便示人,只好装在口袋里;无论出差去哪里,无论下榻如何高级的酒店,都是用自己带的肥皂……
  田家炳认为钱“够用”就好,所以,没有购置专车,每天坐地铁上班,房租成为了他日常最大的支出。他把节省下来的每一笔“小钱”都用在对的地方,比如为孩子、为国家、为民族。
  正是因为田家炳把慈善看得比金钱重要,把帮助别人当作自己最大的幸福,所以,他对生活的“吝啬”,正是他精神富裕和高贵的体现。
  不过,由于田家炳捐资的学校大多以他的名字来命名,因此也遭到一些质疑,有人认为他“名超过实”。对此,田家炳表示“不计较他们的说法”。他说,让学校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一方面想让受助学校之间建立起更好的关系,比如田家炳奖学金、校长论坛之类的活动;另一方面他通常捐赠数目比较大,基金会章程上规定500万或者300万之类的,如果不作要求可能很多学校会找上门,要求捐赠30万或者50万,太少的钱做不了大事,基金会也应付不来。
  虽然听到不好的议论,但田家炳没有感到心灰意冷。他说:“做人但求无愧于己,对得起良心。我的人格就是这样,生活平淡,求实是自己的宗旨,自己良心过得去就可以了。”
  其实,田家炳不仅没有逐“名”,反而把名看得很淡。记者向田家炳提问“您在全国各地捐了那么多学校,但在媒体上却找不到一篇关于您的专访,为什么会如此低调?”田家炳回答说:“我只是做我自己该做的事,用不着大张旗鼓吧。我在内地捐资助学,有友人曾要推荐我为全国政协委员,被我婉谢了。我不是想用钱来换取任何名誉,只想自己开心、社会有益。”“我一向喜欢做实在的事情,名声太响了,就会华而不实,觉得是个负担;实而不华我更容易负担些,所以我不重视怎样去宣扬自己。”
  当然,虽然田家炳不宣传、标榜自己,但还是获得了很多荣誉,那是社会对他表达敬意的方式。田家炳一生获得无数个头衔和称号,哪一个是最让他开心和看重的呢?田家炳回答说:“应该是用我的名字命名的‘田家炳星’吧。那是天文学家们艰苦探索的成果,却用上了我的名字。据说这是中国第5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小行星,这应该是我人生中最大的荣耀了。”
  总之,田家炳的一生,是慈善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我以为,田家炳是一颗耀眼的恒星,而不是流星,也不只是小行星。虽然田家炳走了,但他仍将活在人们心中,照亮人们的心灵。(文/李蓬国)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2016年4月底开始写时评,荣获2016年度红辣椒评论佳作奖、东湖评论佳作奖。个人时评公众号lipengguo123(挽弓搭见ll李蓬国一针见血评论)。

来源:华声论坛      编 辑:也禾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www.cwestc.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煤炭资讯网原中国煤炭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