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煤市分析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煤价行情  在线投稿  | 西北站  华中站 | 特约通讯员档案

《流浪地球》:中国人当然能拯救地球,关键在如何救?

煤炭资讯网 2019/2/19 20:10:34    一事一议
中国能有热衷于科幻方向的写作者,这本身在纸白君看来决然是一件好事,毕竟有人说过,中国的科幻文体是归类到儿童读物的。

这种说法印证是成年人失去想象力了吗?并非如此,只是对于成年人来说,眼前的生活,重于远方的诗歌,也就更重于浩瀚无际的宇宙。

不是《流浪地球》打星多少的问题,而是思维的问题

有些人给《流浪地球》打了一星,有些人给《流浪地球》打了五星,于是网络上一星党和五星党就掐起来了,分外热闹。

可问题不在于几星,而在于我们这个族群的思维和眼界在哪?把问题的关键方向都不管不问了,还怎么会得到结果来?也只是内向互掐发狠罢了。

70、80年代的人,小时候有幸可以重新拿起课本,哪怕课本不那么尽善尽美,不那么靠近教育本真,但终归是有了拿起来的资格了。

那时候的孩子们被老师问起将来想做什么的时候,大概能有一半都说想做科学家,但现实是不那么温情的。

很多人是做不了的,但连去科幻一下的想法也都丧失了,这确实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所以我们从武侠世界开始有了迈向科幻世界的转变,这至少是个不错的转变,至于在转变的路上,所产出的小说也好,影视也罢能否达到完美则是后话。

从本质上来说,像纸白君这样的90后年轻人,大概看过《黑客帝国》三部曲的来说,基本上已经把对科幻所能够有的幻想都充分满足了。

要知道这是美方90年代的作品,即便是现在看起来还是很超前的,那时候地球所面临的灾难,更大程度上是来自人类的傲慢,从而对人类进行批判。

《流浪地球》的设置中人类是无辜的,是太阳文明寿命将近的缘故,也就是天灾的问题,是谓天道无情,我们没资格批判整个太阳系文明的没落。

我们中国人当然有拯救地球的资格,只在于怎么拯救

关键的问题则在于,在这场天灾之中是否也掺和了一定的人祸?就像有些影评者对批评这部影片不够人性化,不够尊重更多生命的问题时所说的:

“《流浪地球》竟然遭质疑?难道中国人就不能拯救地球了吗?”纸白君认为我们中国人当然也可以拯救地球,这不是西方人的专利。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从几十年前就有这样的想法和执行,不仅仅是拯救地球,还要拯救全人类,只是我们没有考虑他们到底需不需要我们去拯救。

所以不要有些质疑的声音,就上升到我们中国人不能拯救地球,而是应该思考一下,我们拯救地球的方法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科幻是开放性的文体,但也是要有基本科学依据所在,至少纸白君也不是很认同地球停止自转人类还能活着,以及点燃木星可行性等。

当然这只是硬科幻的问题,还有就是人文观的问题,为了拯救地球和地球上的一部分人,就要提前毁灭另一部分人,这真的是一种公平原则吗?

我们现在世界观的走向,是连动物都要囊括在人类的保护观中的,但却在我们的电影中是要以牺牲几十亿人为代价,去保护地球和另外几十亿人。

最为关键的是这种以带着地球流浪的保护,还是风险极大的,动辄就会将地球提前撕裂,因为不得不将地球置于木星的引力险地来得到冲出太阳系的动力。

换句话说,以足够大的牺牲代价,来完成一件风险性极大,大到早已设定了人类文明基因以及地球上各种生物的基因,以便地球被撕裂时开启种子流浪。

这是早已经设定好的,我们当然可以为影片中我们中国人通过违背人类的理性,并通过自己族群的牺牲和努力最后拯救地球逃离木星而振奋。

但我们有没有想过,这一切都是以牺牲所有为代价的拯救?用电影的设定来说,正是因为西方人没有家庭乡土的概念,所以他们会选择丢下地球叛逃。

我们是因为拥有浓厚家庭乡土观念,所以代人类梭哈一搏,这是我们与他们观念迥然不同的地方,也是一些国人认为是欧美人看这影片竖大拇指的原因……

科幻的归宿,在于尽可能的挖掘人类的智慧文明

从纸白君对欧美文化的观察中,他们的拯救应该说是最大程度的保全更多的人,而不是最大程度的牺牲更多的人去拯救另一部分人。

譬如灾难片《2012》,同样因为太阳文明没落的负面影响,地球和人类频临最大死亡威胁,但所做出的决定却和《流浪地球》不同。

面对灾难,来自不同国家的人类做出了最重要的抉择:“所有人都是平等的,都有平等的生存机会!”

最后人们终于在方舟中度过了这一全球性的灾害,获得了继续繁衍和发展的希望。而这部影片所设定拯救世界的族群,恰恰是我们中国人。

也就是说没有谁会阻碍我们中国人想拯救世界和地球的想法,我们自己也不必妄自菲薄,只是看处理灾难的价值观和方式是什么样的。

那部影片中国拯救世界,实际上就是因为这个所谓拯救世界的“方舟”是在中国西藏喜马拉雅山由中国人制造的。

而电影主角在看到方舟时说过这么一句话:“也只有中国人能完成这样的工程了。”只有中国人才能完成这样的工程,这可以说是欧美文化对我们的敬重。

但同时也是对我们的畏惧,所以他们设定由我们中国人完成这样的工程,同时也设定我们尊重人类整体,遵循所有人都有平等生存机会的原则。

这样的灾难片最终所保全下来的人类文明,会让人们看后真正去思考宇宙,去深挖智慧,而不会以牺牲多少人的思维轻视科技与人文在灾难未临前的重要性。

所有的科幻主题,并不应该是像大刘和电影制作者们眼中的,是冷冰冰的求生,甚至连人类种子都想好了,却放弃最后100年对科技更多可能性的努力。

也就不会产出让每一个人都能够成为人类的种子的思维,去体味天道无情之时的人有情,因为对于我们来说从生到死都是渺小的,已经习惯了。

每一个人都不被人为渺小化,才是我们拯救地球最大的筹码

观后热泪盈眶的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自己,假如真的有流浪地球的那一天,需要做出牺牲的,一定是热烈盈眶的大多数人,绝非认知并遵循人类理性的人。

大刘自己曾说:“从科学角度讲,自己是百分之百的飞船派,因为流浪地球方案会将大部分能量消耗在毫无用处的地球内部负荷上,地壳内部那些厚重的物质除了产生重力,在星际流浪中其实只是负担。”

那为什么还会写出这样的科幻小说并拍成电影?大刘的说法是:“地球在宇宙中流浪的文学意象,要比人类乘坐宇宙飞船逃亡的意象更具有科幻的美感。”

也就是说,作者为了自己对科幻的美感,而选择要以巨大牺牲代价以及各种不确定的风险,来尝试这种人类面对灾难时中式拯救的作品。

而在实际意义中,却是连作者自己都持否定的态度,那么问题的关键真的出现了,我们当然可以拯救地球,但我们要怎样才能质上拯救地球?

我们缺乏科幻小说是可怕的,我们缺乏科幻族群意识更是可怕的,而我们刚刚在科幻领域和科幻族群意识中醒来并仰望之时。

我们更应该将这种科幻变为我们成长和进步的动力,它应符合科学存在的意义,它应符合人性理智的意义,它要符合人类智慧最大尺度挖掘和跨越的意义。

我们总是要面对世界末日的那一天,纸白君是希望哪怕在科技上我们还有很多的地方需要进步的,但我们在科幻小说中还是应降低风险并捍卫每一个人的。

这样的科学思维和科幻作品不断产出,在真正世界末日的那天,我们中国人对世界的拯救方案,才会令世界每一个族群所叹服认同并共同努力一起拯救地球。

2019—2—15落笔于墨辩閣

来源:华声论坛 墨黑纸白      编 辑:徐悉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www.cwestc.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煤炭资讯网原中国煤炭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