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煤市分析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煤价行情  在线投稿  | 西北站  华中站 | 特约通讯员档案

李 胜:“清水衙门”不是官员贪腐之由头

煤炭资讯网 2019/4/6 16:46:00    一事一议
   “被告人张自福犯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七年……”3月15日,一审判决书下达的消息传出后,随即在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干部群众中引起震动。“以前觉得地震局、科协等都是清水衙门,没想到问题这么恶劣……”(中国纪检监察报4月1日)
   俗话说,“阎王不嫌鬼瘦”。看似清水衙门,往来资金项目较少,但随着民生政策的增多,部分贪官也可以瓜分到基层群众的红利。据有关报道,有些地方一笔扶贫款从市到县被侵吞40%,从县到乡又被克扣40%。这种雁过拔毛的现象屡屡上演。民生政策红利就被某些领导干部胆大而悄然转移,养肥了一批干部,滋生出了一系列腐败案件。
   众所周知,以往的清水衙门,随着往来资金的增加,也水涨船高,有利可图,层层瓜分后,到群众手中的社会红利已所剩无几,纯粹是重在精神安慰,对民生的改善和困难群众的帮扶力度作用不大。这些清水衙门,腐败得似乎没有那么张狂,大到几百元,小至几分钱,这样的截留似乎也不至于积累出多少财富,但积少成多,累计下来,收益也十分可观。看似油水不多的部门却腐败频发,也敲响了监管的警钟——权力监管,处处是重点。有权力的地方,就必须在监管上严格把关。
   毋庸置疑,清水衙门的腐败易发与监管松懈有关,这些部门,实权较少,资金往来不多,且惠民资金等专款专用,有专门的负责机构,贪腐伸手似乎也非易事,综合原因,在监管上难免就有所松懈,这恰恰给了个别干部可趁之基,导致民生款项层层截留,上下齐腐。其实,民生资金是救济款、救命钱,是对社会底层百姓的基本生活保障,是政府责任的基本体现。而这些腐败行为伤害的是最底层的百姓,严重侵蚀了国家政策,削弱了政府的公信力。若不画上休止符,不仅虚弱反腐败斗争效果,也容易损害政府的公信力。 “树欲静而风不止”。
   清水衙门贪腐同样不可小觑。显然,民生政策揩油折射出权力不分大小,权力监管处处是重点。反腐不能留下死角,许多看似一尘不染的地方其实早已蒙上灰尘。权大、权小若缺乏监管都易产生腐败,油水单位和清水衙门都存在腐败的可能。
   反腐败必须全面监管,特别是对干部瓜分群众红利的腐败更要严惩,树立起带电的高压线。同时,要加大制度建设,强化民生资金的审批标准和监管程序,在制度上不断健全,让干部无缝可钻。 


作者:三台县教育和体育 李 胜      编 辑:肖平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www.cwestc.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煤炭资讯网原中国煤炭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