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煤市分析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煤价行情  在线投稿  | 西北站  华中站 | 特约通讯员档案

秦明义 六十载深藏功名 守初心一生无悔

煤炭资讯网 2019/7/19 8:27:42    人物展示
 
        本网讯 今年89岁的老党员秦明义曾是志愿军六十九军三二零团一营三连班长,在战火纷飞年代,他立过功、受过奖,抗美援朝后,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毅然脱下军装,穿上矿工服,成为了铜川矿区史家河煤矿的一员,后来他相继转战王石凹煤矿、下石节煤矿,这一干就是三十年。
        很多人都曾问过他,你在煤矿干了一辈子,又把孩子们也放在矿上,感到委屈吗?
        秦明义笑着说:“不委屈,我高兴,我这一辈子都活得值了!” 

         年少孤苦 是党和部队让他有了一个家
        1930年出生的山西大同的秦明义,原名秦二娃,8岁时与亲人失散。年少孤苦他流落到绥远地区(今内蒙古自治区),靠给地主放羊过活。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吃不饱穿不暖,还要时时受到压迫盘剥。有一次,羊把地里的庄稼吃了,地主狠狠的打了他一顿,是一位蒙古老汉救下了他,有吃的、有肉,就给他留一口,这才保住了一条命。
        18岁那年,他毅然选择入伍参军,跟着部队辗转多地。在部队,有吃有穿,部队领导和战友都特别关心他、每每回忆起当年的情景,他都能记起连队指导员告诉他的话,“老家没有亲人了,部队就是亲人;战火让你没了家,部队就是你的家!”秦明义说:“部队给我吃给我穿、教我知识,在部队里,我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温暖。”
        在部队,他找到指导员,要求将自己的名字改为“秦明义”,寓意“深明大义,精忠报国”的信念。正是怀着这样的初心,他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不断锤炼自己的忠诚和意志,让自己在困苦中经受洗礼,在战火中不断成长。21岁的秦明义,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23岁时,他经过组织的严格考验,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时常念叨,是共产党给了我第二条生命,让我过上了好日子。

        1951年9月,在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后,他所在部队负责接纳治理战场伤病,回忆起当年那场战役的惨烈,秦明义至今仍难以忘怀。战地医院里,战场上送回来的战士有的没有胳膊,有的没有腿……大冬天,棉袄的棉花都被子弹打的开了花……即便是在那样惨烈的情况下,依然没有磨灭战士们的战斗热情,大家身上的伤更好一点,就争先恐后的申请回到部队急需参加战斗,浑身上下仿佛充满了生命力和战斗力.秦明义回忆道,大家都抱着同样的信念,视死如归铸血甲,不破敌城终不还。
        选择矿山 扎根在黑色沃土上奉献一生
        二十六岁的秦明义和95名志愿兵战友主动脱下军装,穿上了矿工服,成为了铜官史家河煤矿平巷队的一员。在当年煤矿初建、一穷二白的情况下,他毅然选择扎根在这片贫瘠而荒芜的土地上,为祖国的煤炭事业,为铜煤的振兴发展奉献一生。

        作为班长,他带着大家一起边学边干,当时煤矿基础设施落后,生活条件艰苦,他和妻子住在低矮的草工房里,“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就是真实写照。当时,井下生产条件异常艰苦,工作任务繁重,经常一个班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每天上班,他会带着妻子提前烙好的杂粮饼子充饥,渴了就喝上一口凉水,然后接着个。可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们和工友们也没有退缩,即便每天都提心吊胆,但他们还是靠着一股敢打能拼的闯劲,在一米多高的巷道里,猫着腰,用铁锹、洋镐、雷管、木垛支柱,打出了一条条巷道,拉小车运出了一吨吨原煤,将祖国基础建设急需的能源——煤炭运往全国各地。
        1961年5月,铜川矿区王石凹煤矿筹建初期,从史家河、李家塔等煤矿抽到了部分技术干部和职工,已经是平巷队党支部书记秦明义就这样来到了王石凹,在傲背山下和工友们一起开始了新的征战。当时,王石凹煤矿属于国家“一五”时期由前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工程项目之一,年设计能力120万吨。是当时我国西北地区第一座最大和机械化程度最高的矿井,也是西部地区唯一一家煤炭项目。秦明义作为掘进队的带头人,他和工友们一起战天斗地,一米一米抢进尺,当时施工任务紧张,他就带着职工打连班,换班时在队上值班,连家也没顾上回。
        11月20日,王石凹煤矿终于建成投产了,秦明义也成为了见证“共和国长子”建成后第一个工作面形成,出第一吨煤,达产120万吨的光辉时刻。
        十年间,由苏联专家设计的主副井、选煤楼、办公楼、亚洲最长的单边楼相继破土动工建成,矿井实现了由炮采到机采的变迁,而秦明义也将最美好的年华挥洒在了这片热土上。
        秦明义常说自己很幸运,可以看到无数革命志士为之奋斗终身的理想得以实现,带着他们的希冀继续活下来。他给自己的五个孩子起名忠良、忠英、忠民、忠海、宝英,就是为了缅怀和他一起并肩战斗英勇牺牲的战友们,同样也寄托着要他们永远铭记英烈、精忠报国的初心使命。
        初心不改 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
        1971年,下石节煤矿勘探建设,秦明义再一次当起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初心不改,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是他不变的誓言。铜川矿区东区与北区地质条件迥然不同,高瓦斯矿井开采技术在当时还属于“前沿技术”。不会咱就学,当年朝鲜战场上舍生忘死能活着回来,现在就没啥能难倒咱。历经矿区建设的点点滴滴,从搞基建、起护坡到配合勘测掘巷道,组织分配什么任务秦明义都会全力以赴干好,从来不打折扣,认识他的人都会竖起大拇哥,赞他一句好样的!
       新的矿井在他和工友的手中边规划边建设边生产,1980年终于正式投产,各项工作全面步入正轨。作为采煤一区队长的秦明义吃苦耐劳身先士卒,采面试产他冲锋在前,脏活累活险活他带头大干,工作面木头架棚、挂网支护、掘进喷浆、起底挑顶处处都有那个消瘦却坚毅的身影。秦明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工友们做出了表率。大伙儿看到他就感觉心里特别踏实安稳。在他们的努力下,矿井采面生产从最初的有煤有矸,很快就实现了安全稳产。
        秦明义和工友们将汗水和智慧挥洒在铜煤热土上,用双手一点一点将矿山建设起来。而矿山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建设史,同样也承载了许许多多像秦明义一样的一代铜煤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敢于战天斗地的奋斗人生。
他的大儿子秦忠良、二儿子秦忠民、三儿子秦忠海、大女儿秦忠英相继成人,陆续在矿山招工,成为了一名普通煤矿工人。
        1986年,秦明义光荣退休了。他时常鼓励孩子们,都知道煤矿工作既苦又累,但总得有人来干。只要过了体力关和心理关,就是一名合格的矿工了。在他心里,老一辈铜煤人就是献了青春献子孙,既然选择了煤矿,就要把根深深的扎在这里,让子子孙孙都在这里继续干下去。

        薪火相传 肩负初心使命继续奋斗下去
        秦明义最小的孙子秦伟作为第三代矿工,怀揣着科技兴矿的初心和使命继续扎根奋战在矿山热土上。
      今年七一,对年轻的秦伟来说,是一个特别重大的日子。经过组织的严格审查,他在火红的党旗下庄严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共党员。爷爷秦明义知道了这个喜讯后特别高兴。拉着他的手说,“咱家三代矿工,都是党员,你要好好干,听党的话,党叫干啥就干啥,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要把这句话牢牢的记在心里。要把咱家的光荣传统传承下去。”
        如今,耄耋之年的秦明义依旧精神矍铄。秦家三代二十二口人,其中有十四人都相继从事了煤矿工作,他们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攻坚克难,无私无悔,就是他们继承祖辈初心,实干兴业的最佳印证。秦伟说,爷爷和父亲为我们树立了最好的榜样。尽管未来的路还有很长,肩上的担子很重,我们依然会像自己的祖辈、父辈一样初心不改,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把青春和热血献给自己钟爱的煤炭事业,用奋斗成就最美的人生价值。




本网特约记者:艾小莉      编 辑:一鸣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www.cwestc.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煤炭资讯网原中国煤炭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