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煤市分析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煤价行情  在线投稿  | 西北站  华中站 | 特约通讯员档案

牢记使命勇担当 初心不改献忠诚

——记河南能源焦煤公司九里山矿修旧利废班班长刘金玉

煤炭资讯网 2019/8/6 11:04:44    人物展示
  
    刘金玉,1962年4月出生,现年57岁,中共党员。现任河南能源焦煤公司九里山矿供应科修旧利废班班长。自1988年调入供应科以来,他31年如一日,围绕修旧利废,开展增收节支、创新增效。2012年以来,他带领工友累计为矿山节约资金5300多万元,实现技术创新100余项,其中2项获得焦作市科技创新奖励;40余项获焦煤及矿科技创新成果奖励、12项获国家实用新型技术专利。这些科技新成果的投入使用,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安全生产,而且为企业创造了上千万元的经济效益。
    2014年7月1日,他被省国资委、河南能源化工集团党委、焦煤公司党委同时授予2013~2014年度“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14年荣获河南能源劳动模范、首届“最美能源人”、焦作市“身边的榜样、2015年荣获“感动焦作”十大人物、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2016年荣获河南能源劳动模范称号、2017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如此多的荣誉,不禁让我们心有感悟:一个人如果一次或两次因为工作成绩突出被评为先进,也许身上有一种激情,有一种亢进的力量促使他去一鸣惊人;如果连续几年或十几年一如既往的奉献智慧和力量而荣获先进,那就要从思想上去挖掘和发现他内在的精神。
    “不忘初心为党服务,牢记使命扎根矿山”,是刘金玉这位普通共产党员的座右铭,也是他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的信念和追求,他正是凭着自己爱企如家的工作态度和一心为公的敬业精神,用真心与恒心、坚韧与执着,诠释了一个煤矿工人的主人情怀。
    刘金玉是一个企业责任感极强的人。一次,他赶着修理一个井下急用开关,收工时已是晚上9点多了。由于离家较远,他想着在车间将就一夜算了。也就是在那天晚上,他发现竟然有人利用夜深人静,翻越围墙,偷盗供应科从井下回收上来的废钢铁,他当场进行了制止。回来躺在床上,他却失眠了:矿上的东西怎么能够让人随便偷盗!从第二天起,他就吃住在矿上,白天工作,晚上就住在车间,连看场带处理应急问题,这一坚持就是整整25年! 25年的时间里,刘金玉不论春夏秋冬,还是风霜雨雪,像钉子一样,扎根在了矿上,只是在每星期抽出一天时间回家换洗衣服,一年下来,他与家人团聚的时间竟然不到60天。
    从风华正茂的30多岁,到现在的两鬓斑白,25年来,刘金玉把自己与矿山融为了一体。每天早晨,都能看到他在刚刚升井的矿车边回收废料,沾满煤灰的螺丝、半截的管子、断裂的管卡、挂着道钉的夹板,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在供应科修旧利废班的车间大院里,经过分类、除锈、正形、焊接、套丝,又回到井下的废旧物资不计其数。据统计,仅2018年刘金玉带领全班同志回收再复用材料为矿井减少新材料资金投入1848万元。
    刘金玉是个精明人,他很会算账,但他算账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企业。看到被扔进废料堆的东西,他心疼啊!
    今年6月份,矿井副井口进行改造升级,换下来320米长的管子,由于管子使用时间长腐蚀严重,管内2/3部分堵塞,卖废铁也没人要。刘金玉看到被拉上井的管子心疼不已,他立即组织全班员工把这些管子拉到车间大院。烈日炎炎,铁棚里如同桑拿房,工人轮番敲击管子,用高压水枪冲洗管孔,汗水湿透了衣衫,手臂累的发麻,可刘金玉与工友们丝毫不敢怠慢,清理之后,刘金玉带领全班员工将这些管子改制成600余米铁水沟,为矿节约资金10万余元。
    刘金玉的节俭不仅体现在回收废料、修旧利废上,更多的是体现在他利用废旧材料为企业解决生产难题上。尽管刘金玉每天都在与废铜烂铁打交道,但他却能化腐朽为神奇,在别人眼里一钱不值的废品,到他手里就变成了炙手可热的宝贝。
    作为刘金玉12项国家专利创新成果之一的130型锚索钻气筒抛光机,就是针对修理该机器而研制成功的新设备。 锚索钻上玻璃钢材质的气筒,磨损划伤后因漏气而造成整台机器报废,过去一年矿里要补充50多台这样的新机器。一台130型锚索钻机进口价是3万多元,国产的也要1.4万元至1.9万元。刘金玉研制出玻璃钢气筒抛光机,使得被划伤的气筒“重新上岗”,为此矿里全年没有新购一台130型锚索钻机。
    类似的创新性修理工具和设备还有很多,比如130型锚索钻测试架、气动移动吊车、矿用爆破填充材料加工机、矿用钻杆疏通机等。这些创新成果不仅有效解决了废旧材料修理问题,而且大大降低了维修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修旧利废虽然是个苦差事,但通过我们这双手使它们再次得到利用,为矿上俭省节约材料费就是我们一直以来遵循的原则。就拿管卡和道夹板来说,我们平均每年就修复2000多副。”刘金玉的话语里透出十足的成就感。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刘金玉热爱矿山,扎根矿山。31年,他用人生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从事一项枯燥无味的工作,这是他坚守的初心;31年,他每天一大早都拉着板车坚持到上井的矿车中寻找废料,始终保持节俭的习惯,从不浪费企业一针一线,这是他担当的使命。他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敢于创新的执着精神,彰显出一名“老矿工”的独特人格魅力,为新时期煤矿工人树立了拼搏进取、无私奉献的光辉形象。



本网通讯员:庞斌      编 辑:一鸣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www.cwestc.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煤炭资讯网原中国煤炭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