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煤市分析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煤价行情  在线投稿  | 西北站  华中站 | 特约通讯员档案

煤炭焦虑何解 | 政策、供需、价格

煤炭资讯网 2021/9/20 9:07:03    要闻
双碳”目标长期利空煤价,短期煤价或难下跌。

作者 / 黄燕华 潘秋杏

来源 / 南方能源观察

迎峰度夏已接近尾声,煤价未见明显回落。中电联9月17日发布的中国电煤采购价格指数(CECI沿海指数)显示,9月9日-9月18日,5500大卡综合价为990元/吨,环比上涨43%,5000大卡综合价为882元/吨,环比上涨39%。市场的实际成交现货价格更高,供应趋紧的现状未见明显改善。

除了现货,2021年以来,煤炭长协价格涨幅也较为明显。近期,山西焦煤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表示,公司第三季度长协价格比上一季度各煤种平均含税价上涨约100元/吨;中国神华最新一期年度长协价格中,5000大卡动力煤价格为每吨615元,较8月上涨12元;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为每吨677元,较8月上涨14元。

持续高涨的煤炭价格和趋紧的供需格局,使得市场对2021年冬季能源保供形势的担忧加剧。与此同时,过高的煤炭价格使发电企业经营形势严峻,也进一步推涨了市场用电、用能的成本。煤炭价格何时能回归绿色区间,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政策叠加抑制煤炭供应

不少业内人士分析认为,2021年的煤炭价格持续高涨,并不是凭空出现的,早有征兆。近年来,国内煤炭价格持续走高,背后反应的或是供需关系的变化。自2016年以来,煤炭去产能政策总体趋严,煤炭供应偏紧。而碰到冷冬或者气温偏高的夏天,煤价往往快速上涨。“供应侧早有预期,最大的意外是需求增长超预期。”有市场人士分析道。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变了煤炭供需关系

2016年2月1日,国务院下发《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2016〕7号),明确从2016年开始,用3至5年的时间,煤炭产能再退出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较大幅度压缩煤炭产能,适度减少煤矿数量。该政策也开启了煤炭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体来看,去产能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合法煤炭产量受限;违规煤炭产能有效退出;煤矿超能力生产被禁止。

去产能工作超预期推进,使得煤炭的供求关系逆转,煤炭价格进入上升周期,行业盈利状况显著改善。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6年煤炭总产量为34.1亿吨,同比下降约9.0%,但港口5500大卡煤价从2015年底最低点的352元/吨快速拉升至2016年底的741元/吨。

表一:2016年以来全国煤炭去产能情况(万吨)
来源:中国煤炭市场网
 
2016年供给侧改革以来5500大卡现货煤价走势
来源:中国煤炭市场网
 

2、安全生产趋严,严控超产

2020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开展了煤炭资源领域违规违法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对涉煤腐败倒查20年。手续不全、存在安全隐患的矿井全部停产,煤矿生态恢复综合治理项目大多被叫停,超能力生产现象被杜绝,严格按照核定产能发放煤管票,内蒙古这一全国煤炭产量最大的省区原煤产量萎缩,这也成为近一年多来国内可供煤炭资源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

数据显示,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的17个月里,内蒙古有14个月的原煤产量同比减少。除了内蒙,2021年陕西省也严控煤矿超能力生产。自2020年6月份开始,陕西省煤炭产量呈现低速乃至负增长。

2021年来,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多发,也进一步影响了煤炭供应。煤炭生产基地山西,2021年1月至7月共发生6起煤矿生产事故,致9人死亡,其中1起为较大瓦斯事故。6月18日,因为煤矿安全生产问题,山西省政府被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约谈。

多发的安全事故,使得产地煤矿安全检查趋严,除各煤矿产区纷纷开展大排查大整治活动外,多数煤矿开始核定产能生产,政策性停产整顿。停产地区除煤炭主产区外,还涉及江西、湖北等地。

3、环保标准提高,减煤、控煤

环保标准提高,检查趋严,对部分煤矿生产具有一定影响。2020年8月31日至9月30日,中央第六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国家能源局开展了第二轮第二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8月3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贯彻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反馈问题整改方案,提出了64项整改措施,其中包括,强化煤炭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约束、督促指导地方完成有关煤矿生态环保问题整改、加强产能公告与项目环评衔接等,涉及内蒙古胜利矿区、山西霍东矿区的整改。

此外,部分省区将持续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煤炭落后产能将加快淘汰,煤炭产能释放可能因此受到限制。

4、国际市场量紧价升,进口增量或难达预期

除了国内的煤炭生产供应受限外,2021年以来,进口煤炭也量减价升。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1-7月份,我国累计进口煤炭16973.8万吨,同比下降15%。进口单价82.5美元/吨,同比上涨12.0美元/吨。

2021年7月份,我国进口煤炭3017.8万吨,较2020年同期的2610万吨增加407.8万吨,增长15.62%。进口单价97.3美元/吨,同比上涨30.8美元/吨。

目前,市场预期2021年8-12月进口额度、进口政策或进一步宽松,但进口煤的补充预期并不乐观。

国内最大的进口来源国印尼的电厂库存低,本国需求量提升。过去,印尼煤品质低、运距短,运往广东的价格较国内煤炭有100元/吨左右的价差,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2021年以来,印尼进口煤价与国内价格相当。澳洲煤则受限于政策,进口量归零。

同时,国际煤炭需求增加。欧美等多国经济复苏,用电量增加的同时遭遇高温、干旱等极端气候事件,导致化石能源需求增加,而天然气价格上涨过快导致煤炭消费也同步增加。

此外,在国际通货膨胀影响下,国际煤价基本已上涨至近几年内高位,且国际海运费居高不下,进口煤到岸价格普遍呈现倒挂。有从事电煤采购的人士分析认为,8月中旬以来,煤炭进口对煤炭内贸的补充效果大幅减弱。

“双碳”目标长期利空煤价

短期煤价或难下跌

1、今冬煤炭价格大概率维持高位

近期,国内煤炭供应有所增加,但市场实际交易煤价未有明显下降,部分地区反倒略有上涨。当前,国内坑口需求旺盛,即产即销,5500大卡价格中枢在800元/吨以上,库存无累积;北方港口缺货,等货普遍需要5-7天,5500大卡价格中枢达到1000元/吨以上,远高于国家设定的500-570元/吨价格绿色空间。

国家在政策层面已在加快释放煤炭产能。2021年7月,20多座露天煤矿取得接续用地批复。8月以来,又有16座鄂尔多斯露天煤矿取得接续用地批复,涉及产能2500万吨/年左右。此外,还有近5000万吨/年的露天煤矿产能将于9月中旬陆续取得接续用地批复。全部投入正常生产后,每月可增加产量700万吨以上。

伴随着产能逐步释放和夏季用煤高峰接近尾声,秋季煤炭价格或会有所回落,但受产能建设的周期、审批、环保、能源“双控”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今冬供应压力仍存,价格回落幅度或不明显。

煤价的居高不下,也引发了市场对于今冬电力供应的担忧。持续数月的高煤价使得煤电出现全行业亏损,部分煤电厂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受访的发电企业人士呼吁出台强有力的保供措施:增产放量、控制煤炭价格;同时控制高耗能耗煤,增加电煤供应。在发电侧,加大电价市场化改革进程,使得电价可上可下;需求侧,全面实行峰谷电价(含居民电价)进行削峰填谷。

2、“十四五”煤价将仍处于上升周期

多位能源从业人士分析认为,今明两年新增产能的集中投放已经接近尾声,供给弹性整体收缩,而需求端仍有增长空间,供需错配将在“十四五”期间不时发生,煤价或维持在高位。

近年来煤炭价格震荡上涨,煤炭行业景气指数稳步上行。2015年末以来,全国综合煤炭价格指数从125.10上升至2020年末的172.90。

信达证券的测算显示,“十四五”期间,在GDP保持年均5%的增速情景下,充分考虑新能源替代,煤炭消费仍将有年均4000万吨以上的增量。考虑到新核增、核准煤矿门槛提高,限制了煤企的短期增产潜力。

此外,考虑煤企建矿意愿和能力下降以及3年以上的建矿周期,煤炭供给在“十四五”期间或难满足需求增长,煤价或仍维持高位。

3、2027、2028年或是煤价分水岭

2021年以来,全国用电量大增,多地局部电力供应紧张。中电联数据显示,2021年1-7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4709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6%。

为缓解供电压力,多地加大了煤电开机力度,煤炭需求增加尤为明显。如经济大省江苏、广东、浙江的煤电开机利用小时数增长明显。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1年1-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电厂火电发电量3353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7%,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6.2个百分点。火电发电量增速超过30%的省份有湖北(35.3%)、四川(35.2%)、重庆(34.8%)、广东(34.3%)和浙江(31.7%)。

不过,短期来看,安全、环保等要求将抬高煤炭的生产成本,或抬升煤炭价格。同样,“双碳”目标下,环保趋严,对于煤炭的供应会也有所影响。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1年7月,原煤产量为31417万吨,同比下降了3.3%。2021年1-7月原煤产量为22.6亿吨,同比增长4.9%。

一位煤炭专家认为,长期来看,“双碳”目标利空煤炭价格。“待煤碳消费达峰后,供需‘双降’。长远来看,煤炭价格将回归到生产成本附近。”

上述专家分析说,“双碳”目标下,煤炭消费达峰的时间节点或在2027、2028年。煤炭消费达峰后,煤炭价格或将开始进入下行周期。

不过,2027、2028年之前,煤炭的价格还是取决于供求情况。特别是供应方面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

(图片来源:veer图库) 



来源:南方能源观察      编 辑:也禾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www.cwestc.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煤炭资讯网原中国煤炭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