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煤市分析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煤价行情  在线投稿  | 西北站  华中站 | 特约通讯员档案

川煤华荣绿水洞煤矿:让绿色永远成为矿山的底色

煤炭资讯网 2022/5/21 13:37:03    经验交流
      【本网讯】党的十八大以来,川煤集团华荣公司绿水洞煤矿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持续强化环境问题排查和治理,环境保护工作不断提档升级,环境治理成果丰硕,矿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职工获得感、满意度、认可度不断提高,绿色正在成为矿山的底色。
           凝聚共识,绿色发展成为主基调
      长久以来,“脏乱黑”已成为人们对煤矿的固有印象。提到煤矿,人们很难将其与“绿色”这个词联系起来。然而,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这一革命性的理念,党的十九大更是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共同推进。
      生态文明建设的春风吹到了矿山,掀起了一场大讨论,环境保护与企业的生存发展孰轻孰重、如何平衡,成为职工们争论的焦点。伴随着不同的声音,该矿领导班子逐渐形成了共识:企业的发展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的道路。领导班子的共识为该矿的绿色发展铺平了道路,扫清了障碍,成为该矿大刀阔斧进行绿色矿山建设的最强有力的后盾。
      2018年7月25日上午,广安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的10多名代表在前锋区政府相关人员的陪同下,来到该矿350片区,就该矿对《环境保护法》的执行情况开展专题调研。通过该矿环保工作人员的介绍和实地查看,该矿的绿色矿山建设模式给代表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改变了代表们对煤矿的固有认识,代表们纷纷竖起大拇指,为绿色矿山点赞。
      2018-2021年,该矿在省级环境信用评价中,连续四年被四川省生态环境厅评为“环保良好企业”,成为绿色矿山建设的重要成果和最有力的证明。
          精心治水,矿区实现绿水长流
      该矿涉及的废水包括矿井水、场区水、生活污水和矸石淋溶水,种类多、范围广、战线长。然而,该矿通过不同的治理方式对这四种废水各个击破,杜绝了废水污染和废水超标排放,实现了矿区绿水长流。
      早在2006年,该矿便在350片区建设了矿井水处理站,采用絮凝沉淀的工艺,对+350m主平硐的矿井涌水进行有效处理后达标排放。然而,随着井下采掘作业的不断延伸,矿井水涌水量逐年增大,给矿井水的处理带来巨大压力。为此,该矿于2017年对矿井水处理站进行了扩能,使矿井水处理能力翻了一倍多。2019年,该矿又对矿井水处理站运行多年的处理设施进行了大修和翻新,更换了腐损的斜管,使水处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同时,该矿不断探索矿井水净水剂,逐渐摸索出两种净水剂联用的模式,水处理质量和效率大幅提升。经监测,多年来,处理后的矿井水中主要污染物SS和COD的浓度长期处于低位,远远低于《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规定的限值。
      根据地方环保部门的要求,未经处理的场区水不能外排。该矿350片区产生的场区水既有冲洗场区道路产生的废水,还有自然界的雨水,尤其是在大雨期间,场区水水量暴增,要做到场区水完全收集,并非易事。然而,该矿硬是通过巧妙而精心的设计,用一条条沟渠、一根根管道,将产生场区水的各个污染源头有机地连接了起来,使场区水顺势由高至低往下流动,最终汇入场区水收集池。近年来,矿相继在350片区修建了7个大小不等的场区水收集池。汇入场区水收集池的废水并未向外排放,而是通过抽水泵进入选煤厂的浓缩池,转而进入选煤厂主厂房重新用于洗煤,形成了真正的闭路循环。为避免暴雨期间因场区水抽水能力的限制导致场区水外溢,该矿还专门安装了浓缩池至矿井水处理站的抽水系统,将多余的场区水抽往矿井水处理站处理后达标排放,避免了未经处理的场区水直排河道对外部水环境造成影响。
      该矿350片区建有1栋办公楼、2栋职工宿舍楼、2栋家属楼、1座职工澡堂、1座职工食堂,每天都会产生一定的生活污水。长久以来,350片区的生活污水均通过化粪池处理,然而,这种处理方式越来越不适应日趋严苛的环保要求。为此,2017年,该矿修建和安装了生活污水处理系统,通过兼氧菌降解、好氧菌降解、悬浮物沉淀、紫外线照射等多重工艺,将350片区的生活污水进行收集和处理。处理后的生活污水重新进行场区水收集系统不外排。而在528片区,该矿也将矿区的生活污水进行了收集,并接入了地方政府修建的废水管网,使生活污水流入当地的污水处理厂,经处理后达标排放。
       在该矿350矸石山,煤矸石在雨水和场内老窑水的冲刷作用下形成淋溶水,对矸石山的土壤环境和下方河道的水环境构成威胁。为此该矿采取了多种方式对淋溶水进行治理,一是在矸石山南北两侧修建截洪沟,将两侧的山水进行拦截,防止山水进入矸石场内;二是将矸石山下方约14000平方米的土地用压路机压平压实后覆盖防渗布,在防渗布上方铺设厚度约0.6米的土壤并再次压实,利用防渗布的防渗导流特性,既对流经矸石山地表的淋溶水进行过滤,又起到隔水作用,减少淋溶水的下渗,从而尽可能地将淋溶水向挡墙外引流,防止淋溶水就地渗透对周围土壤环境造成影响;三是在矸石山安装了淋溶水抽水系统,将产生的淋溶水抽往高位水池,从而复用于矸石山粉尘防治和自燃治理,既避免了淋溶水的排放,又做到了废水的循环利用;四是在矸石山下方实施雨污分流工程,将雨水和淋溶水分开,大幅降低了淋溶水抽水系统的抽水压力。
          阻断大气污染源头,职工畅享洁净空气
      大气污染治理是煤矿环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矿以粉尘和有害气体治理为重点,大力加强环保设施建设,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有效实现了空气净化,空气质量大幅提升,打赢了蓝天保卫战。
      为保障职工洗上热水澡,该矿在528片区安装了2台燃煤锅炉,在350片区安装了1台燃煤锅炉,用于为澡堂供应热水。然而,煤炭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等有害物质,危害人体健康,造成大气污染。为此,2013年,该矿安装了更加环保节能的水源热泵系统,将528片区的2台燃煤锅炉予以淘汰。2017年,该矿安装了1台燃气锅炉,将350片区的燃煤锅炉予以淘汰。至此,全矿3台燃煤锅炉全部“下岗”。
      煤坪是煤矿产生粉尘的重要源头,为此,该矿采取了四项防治措施。一是在煤坪的围墙上方和落煤栈桥处安装了防风抑尘网,用以阻挡粉尘向煤坪外扩散。防风抑尘网以蓝色的高强度聚酯纤维作为材料,可承受-60℃—160℃的环境温度,具有阻燃、抗紫外线、抗静电、耐腐蚀、耐油等优点,滤尘率超过80%,抑尘率达90%,使用寿命超过20年。二是在煤坪的角落安装了雾炮装置,通过不断地向煤坪喷雾,使地面和煤炭表面始终处于湿润状态,无法在风力和外界扰动的作用下形成扬尘。三是在煤坪上空安装了高空智能化降霾除尘设备。该设备采用高压喷雾的原理,共配备了7把喷枪,射程可达50米,具有喷雾距离远、覆盖范围广、出水量大的特点,大大提升了煤坪的防尘效果。四是在煤坪安装了抽风收尘装置,采用吸尘器的原理,对煤坪内的扬尘进行抽取,提升空气质量。
       煤车的行驶是导致路面粉尘污染的重要源头,该矿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有效治理。一是要求运煤车辆在350矿区运煤道路和港前大道的行驶速度不得超过5公里/小时,避免煤渣洒落路面;二是要求煤车驾驶员必须对装载的煤炭压紧、拍实,并搭盖篷布,否则不予放行,避免运输途中的煤渣掉落和扬尘污染;三是安装了车辆自动冲洗装置,当进出矿区的车辆经过该装置时,该装置通过红外线感应,从两侧和底部自动向车辆喷射高压水,洗去了轮胎和车身难免沾染煤泥,避免了道路粉尘污染。
      烹饪产生的油烟包括丙烯醛、苯、甲醛、巴豆醛等有害物质,对人体构成严重的健康威胁。而职工食堂因食材的处理量大,油烟的产生量更是巨大。传统的抽油烟机仅仅是将油烟从食堂操作间抽走,油烟并未经过净化,而是直接排向大气,导致环境污染。为此,2017年,该矿为528、350两个片区的职工食堂分别安装了油烟净化器。该设备实现了油烟的收集和净化,净化率超过93%,大大降低了油烟对大气环境造成的污染。
         生态修复,矸石山变身绿地
      随着该矿的井下生产区域从+528m水平转移至+350m水平,790矸石山也随之停止堆矸。根据国家发改委等8部委联合出台的《煤矸石综合利用管理办法》,国家鼓励煤矸石土地复垦及矸石山生态环境恢复。为此,该矿对790矸石山实施了生态修复。
      该矿根据矸石山的实际情况编制了《治理方案》并通过专家评审,并严格按照方案的要求进行施工,主要施工内容包括:削坡、筑阶、覆土、施肥、植树、种草、修建水池、修建水沟、安装喷灌系统。由于矸石山总面积达10万平方米,工程量相当巨大。但是,该矿克服了矸石山体量大、高差大、坡度大等自然条件,以及冰雪、大雾、湿滑、大风、烈日等极端天气的不利影响,工程顺利完工。
     据统计,790矸石山共修建台阶11个,每级台阶的高度为4-6米不等,台阶长度300-350米不等,宽度3-4米不等,斜坡坡度保持在30度以下;覆土面积为9.8万平方米,覆土量为14505立方米;在覆土区域施肥2160千克,增强了土壤肥力;在场内修建混凝土水沟,总长度3270米;修建了3个混凝土蓄水池,总容积为1950立方米;在覆土区域播撒草籽3.15吨,包括高羊茅、紫花苜蓿、银合欢、刺槐、紫穗槐、黑麦草;在覆土区域栽种树苗2.9万株,包括天竺桂、桂花、黄桷树、黄叶丁香、银杏、竹子;为促进植物生长,在场内安装了喷灌系统,其中,供水管道长5970米,安装喷头约350个。
      经过精心治理,原本一片灰白的矸石山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泥土被子,披上了绿装,成为草地和林地。由于生态恢复效果特别显著,搜狐网、四川电视台、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广安电视台、华蓥电视台等媒体争相报道,790矸石山生态修复工程成为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的样板工程。2021年6月7日,生态环境部西南督察局到790矸石山开展督察,对治理成效高度认可,认为其在川内煤矿企业处于上游水平。2021年9月12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再次到790矸石山开展督察,对治理效果表示满意,未提出任何整改要求。
      为守住来之不易的治理成果,该矿还采取了多项措施,对790矸石山持续开展后期管护和养护。一是不断加强对场内植物的喷水灌溉,确保其成活率,促进植物生长;二是及时加强汛期的巡查和应急预警工作,有效防止次生灾害出现;三是定期对水沟内的杂物进行清理,确保水沟畅通。
         着力环境监测,环保工作有的放矢
      如果说环保设施设备的不断上马和升级是为了提升污染防治的水平,那么,矿区的环境质量到底如何,有哪些需要重点治理的污染物,则需要通过环境监测才能清楚。为此,该矿从自动监测和手工监测两方面发力,对环境质量全面掌握,使环保工作做到了有的放矢。
      2015年,该矿在350矿井水处理站排水口安装了矿井水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系统。该系统可对化学需氧量、悬浮物、酸碱度等污染物的浓度和水流量进行自动监测,并通过电信网络实时向各级环保主管部门传送监测数据。其中,化学需氧量每两小时自动采样检测一次,其余数据则实现了实时监测。为确保监测系统运行正常,该矿专门委托具有资质的第三方公司,定期对监测系统进行运营维护。为掌握监测数据的准确性,该矿还每季度委托环境检测公司,对监测设备开展一次比对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而对于其它不具备自动监测能力的水、大气、噪声、土壤、辐射等污染物,该矿则通过委托第三方环境检测公司的方式进行手工监测,从而实现了环境监测全覆盖。
      据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该矿用于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已达3千万元,成为绿色发展最强有力的保障。环境保护工作不但没有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绊脚石,反而二者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绿色发展、永续发展的治企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在天池湖畔这个有着40年悠久历史的矿山,“绿色”正在成为一张靓丽的名片。

本网通讯员:刘 飞      编 辑:肖平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煤炭资讯网原中国煤炭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