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煤市分析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煤价行情  在线投稿  | 西北站  华中站 | 特约通讯员档案

胡九潭:清明追思

煤炭资讯网 2024/3/28 11:15:54    散文

  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现今,清明节仍然传承着扫墓祭祖与踏青春游两大礼俗主题。在这个节日里,我们会以各种方式拾起内心深处的记忆,感悟岁月的更迭,珍惜美好的生活。

  记忆里的清明节

  说起清明节,总是想着一幕幕的往事。四十年前的清明节与现在的清明节相比,既有不变之处,也有可变之处。在清明节的生活改善上有很大变化,随着时代发展,节日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在清明节的风俗习惯上变化不大,扫墓祭祖的传统习俗没有改变。

  在记忆里的清明节,存在着一种“恐怖”的感觉。小时候围坐在奶奶面前,听奶奶讲清明节故事,每一小段故事都带着个“鬼”字,在心里感到很害怕。奶奶讲带“鬼”字的故事有她的道理,因为清明节是祭祖扫墓日,在传统的习俗中,人去世了就与“鬼”字挂起钩来了。科学的说法是,人有“三魂七魄”,去世后在人体里散发出一种魄气,所以给人一种“怕”的心理压力。奶奶讲的故事虽然有些“鬼气”,但都是民间流传的故事,也不是她编出来的。为了启发思想,充实节日生活,丰富想象力。其实,奶奶有另外一个想法,通过讲清明节关于“鬼”的故事,丰富生活色彩,为当时本来物质生活不富裕的现实补充一种元素。小时候的那个年代,缺吃少穿,清明节的生活改善也很简单,传统的乡下面食,日常的蔬菜补充,最多就是油大点、面多点、菜加点,这“一大”、“一多”、“一加”,就丰富了清明节生活。当时,父亲还从地里挖了一些春天新发芽的野菜,挖回来后,母亲“精雕细琢”,作为改善节日生活的另一种吃食。那时候生活虽然单调,物质没有现在优越,但回想起来,还是有滋有味的。

  文明祭祖寄哀思

  在乡下把清明节称为“鬼节”,也叫“寒节”。小时候,常常听大人们说,扫墓祭祖的清明节是有阴气的,在清明节前后的一星期之间,有许多忌讳,最记忆犹新的是清明前后,不让孩子们在太阳落山后出门玩耍,阴气开始变重,阳气开始衰弱。禁忌下午祭祀祖先,选在上午阳气旺盛。这都是古人遗留下来的一种世俗。延续几千年的清明节,寄托着子孙后代对先辈的追忆缅怀,承载着每个家族繁衍生息的历史记忆,维系着子子孙孙虽居四海而亲情不断的血脉渊源,传承着源远流长的清明祭祖文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清明祭祖与生态环境紧密相连,倡导文明祭祖,保护生态环境。现在的文明祭祖,乡下有很多新鲜事。“思亲莫使烟火扰,文明平安祭祖先”,自觉摒弃上坟烧纸、烧香烛、放鞭炮等祭祖用火习惯,树立文明平安祭扫新观念,以献一束花、敬一杯酒、植一棵树、扫一次墓以及网络上祭祖等无烟火祭扫方式,把祭奠先辈的传统习俗和良好愿望用更加环保、更加健康、更加安全的方式进行表达,不断提高和丰富个人精神文化内涵,弘扬清明祭祖新风尚。一代接着一代传承祭祖习俗,一代给一代做榜样,倡导文明踏青,自觉移风易俗,形成文明祭祖的良好风气,表达晚辈对九泉之下先辈的无限哀思。

  正是清明踏青时

  清明之时,正值春回大地,扫墓祭祖之余,踏青春游,亲近大自然,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岁时百问》有云:“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这个时节,外出踏青扫墓,走进自然界,赏心悦目,是一次很好的清明祭祖春游,传承祭祖风俗习惯,体验旅游文化生活。

  曾记否,当年在家乡跟随长辈每到“踏青”这一天,带上祭祖供品,拿上香火烧的用具,走进家族坟地拜祖宗,祈祷祖先在“阴间”生活幸福。当时对自然生态保护没有现在“紧张”,上坟烧纸、烧香没有“警戒线”。扫墓之后,踏青分享生机勃勃的春景,感受清明时节的气息。就地听长辈讲述清明“踏青”故事,了解清明祭祖的方式和礼仪,掌握春游的特点。长辈们常说,春游好处多,一年百病除。一年又一年的清明节,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至今还能熟背知名度极高的那首《清明》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清明节缅怀先辈,表达哀思的情景。


本网记者:山西兆丰天成铝材公司 胡九潭      编 辑:一鸣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煤炭资讯网原中国煤炭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