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煤市分析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煤价行情  在线投稿  | 西北站  华中站 | 特约通讯员档案

于德清:记忆中的姑父

煤炭资讯网 2024/4/1 23:42:44    散文
  
  在我们这个大家庭里,我的大姑父对我是偏爱有加的,老人的深爱、关心和教育影响了我五十多年。如今,大姑父仙逝已经一年多了,老人去世后,每每独自忆起或与别人谈起他,总不能自已,泣不成声。疫情原因,没能见上最后一面,终生遗憾。昨夜,梦中得以相见,仿佛回到从前,但以往总对我侃侃而谈的他竟然一句话没有说……,夜半惊梦,辗转难眠,独坐窗前,泪如雨下。窗外竟也下起了雨,丝丝细雨在路灯的照耀之下闪着亮光,犹如老人家那满头的银发。

  那是他晚年,肩扛锄头,在自己的小菜园里辛勤劳作后,被风吹乱了的白发;那是他手握毛笔,端坐在书桌前吟诗作画,被阳光照耀得闪着银光的白发;那是他手执话筒,站立在亲朋好友聚会的舞台上谈古论今,被同辈晚辈目光聚焦的白发;那是他手摇蒲扇,坐在小院的葡萄架下闭目养神儿孙绕膝,被幸福和快乐滋润的白发。

  这是惊蛰之后的第一场雨,不大,润物无声,如同亲人之间无言的爱。但老人生前,对我、对我们大家庭里的每一个他的同辈和他的晚辈表现出的爱却极少是无声的,充满爱意的表扬和赞赏从不缺乏言辞的掩饰,同样充满善意的批评和不满也从不遮遮掩掩,直击问题关键,这是一个耿直、善良、眼里不揉沙子、看问题犀利、爱憎分明的老人。

  春雨贵如油,在万物复苏的季节里,这是一场及时的雨。在老人的兄弟姊妹之中,他最小;在岳父母家中,他又是老大,但不论是谁遇到困难、遇到难事,他总是犹如一场及时的春雨,送去他的关爱,温暖着兄弟姊妹的心田。在兄弟姊妹受到外人欺负,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时候,他总是率先挡在兄弟姊妹前面,如同老母鸡护着鸡仔……

  一阵微风吹过,窗外的雨丝仍倔强地飘洒向树木、花草,滋润着大地万物,孕育着秋的收获。不得春风那得秋雨,这既是自然规律也是人生的哲理。老人倾其一生对子女晚辈的倾注的爱,收获了最后的亲情。在老人得病的最后三年里,我的哥哥嫂子、姐姐及一众晚辈,尽其所能,每三个月左右均会安排他到北京协和医院、友谊医院和天坛医院等国内最好的专业医院高干病房进行治疗调理。疫情发,老人未能免,虽经国内最具权威专家的会诊治疗,抢救二十多天,终未能幸免,病逝于北京天坛医院,从八宝山驾鹤西去!时间是:2023年1月11日凌晨,老人与亚圣同龄,追随圣人而去。老人通过对晚辈严格的要求,慈爱的关怀,还收获了一众晚辈的尊敬和爱戴;通过对乡邻的纾困和解难、对弱者的同情和援助、对权贵的不屑和鄙视,收获了极高的社会声誉。

  老人和我的大姑“吵架”吵了一辈子,有时是疾风骤雨地吵,有时是和风细雨地吵;有时如夏天的倾盆大雨,说吵就吵;有时如春天淅沥的小雨,停停歇歇地吵。他们吵架,是生活必不可少的内容;他们吵架就是和对方说话;他们吵架从不用别人劝架,吵完就和好如初。对亲朋、对晚辈来讲,对熟悉他们的人来讲,听他们吵架,犹如听歌,犹如听一首锅碗瓢盆的交响乐,音符里流露着的是相互的爱、相互的信任、相互的依赖、相互的倾诉。想起这些,我从心里难得地快乐了一下,这是从老人去世后每想起他唯一的一次。

  心里的一乐继而又引发了无限的悲伤,我想起了大姑,此时大姑心里多么想再跟老伴“吵一架”。从大姑随着老人的骨灰回到老家佝偻着身子扑我怀里啕大哭的那一刻,从大姑半夜朦胧着双眼爬起来搂着我失声痛哭的那一刻,我就知道,她很想再和老伴“吵一架”!老人的去世,留给了她及家人们无限的悲伤。

  2023年1月13日晚19:43分,大哥告知老人去世的信息在“大家庭”群犹如惊天霹雳……

  十分钟后,第一个做出回应的是我七十多岁的老母亲,她用颤抖的手、眼泪模糊的写下了“姐夫一路走好,愿天堂没有病。孝心以(已)尽,节哀顺变”,既是对逝者的哀悼与痛惜,又是对儿女的肯定与嘱托。随后群里41条哀悼信息,写不尽亲朋的不舍与悲痛。

  “泣盼回归”、“万分不舍”、“泣别叩首”、“啕大哭”、“一别无归期”、“痛彻心扉”……,表达的是亲友内心的悲痛。

  “德高望重”、“慈爱”、“慈言善语”、“和蔼可亲”、“善良睿智”、“慈祥又带着霸气”、“福泽乡里”……,这是老人留给亲人的印记。

  “秉承遗志”、“谆谆教诲永远铭记”、“慈言善语永记我心”、“懂得珍惜、懂得感恩”……,这是深受老人教诲的晚辈的决心。

  “父亲走好”、“爷爷走好”、“姥爷走好”、“姐夫走好”、“姨夫走好”、“姑父走好”、“姑爷爷走好”、“姨爷爷走好”……

  窗外的雨仍然下着,雨滴打在玻璃上汇成小股水流顺着玻璃流下,然后随风飘散,玻璃上水的印迹仍在,好比人一生走过的路。老人一生经历过的童年的苦难、少年的磨砺、青年的抗争、中年的奋进,老年的安乐,都随风去了,但在亲人心上却烙上了清晰的印迹。跟小哥通话:“我梦见大姑夫了”;小哥:“我经常梦到……”

  时钟敲了12下,新的一天到来了。缅怀逝者,我经常思考,老人除了高尚的人格、崇高的境界之外,还留给了我们什么?现在大家庭群里87人,加上年幼和八十以上的老人,应该有近百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马克思研究人与社会得出的结论,近百个人形成的大家庭塑造了我们的身份、价值观和行为,每个人都不可能脱离这个大家庭独立存在,每个人都至少是这近百人的总和,这是宿命!单个人的力量大不过总和的力量,这是常识!老人的去世,使亲人们认识到了亲情的可贵,让亲人的心贴的更近了,带来了整个大家庭空前的团结!这或许就是老人为这个家庭做出的最后一次贡献!梦中相见,无言以对,这或许是老人对生者的放心和欣慰吧。

  我们的家庭只是中国从古至今无数个家庭其中普通的一个,我们都是普通人,愿我们、我们的晚辈和逝去的老人一样,都做一个平凡的人,做一个平凡的好人!为命运种下贡献社会和家庭责任的种子。我想,这也是老人所愿。

  窗外,雨还在下着,

  春天,来了!


作者:山东龙口作家协会 于德清      编 辑:一鸣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煤炭资讯网原中国煤炭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