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总揽  写作  煤市分析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煤价行情  在线投稿  | 西北站  华中站 | 特约通讯员档案


一路精彩一路歌——山东能源龙矿集团退休干部门立军的精彩人生

2025/4/27 12:38:50    写作

  
  总有不期而遇的温暖,让我们感动,心怀阳光;总有惊鸿一瞥的风景,让我们感叹,入眼难忘;总有心有灵犀的好友,让我们感怀,值得拥有。山东能源龙矿集团退休干部门立军,先后从事了多个岗位的工作,他的人生经历就是“一路风景,一路精彩一路歌”,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书写了属于自己也属于龙矿集团不同岗位的业绩。先后多次荣获龙矿集团“优秀新闻宣传工作者”、“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优秀管理者”等称号,用实力见证了他的辉煌!


  笔尖轻舞书写辉煌

  万绿丛中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今年62岁的门立军,是一个理性的人,是一个追求美好理想的人。自1983年12月在洼里煤矿参加工作后,到1993年7月间,他在矿党委宣传科从事对外新闻宣传工作,十年间,他采写了数百篇新闻作品,有的在全省获得奖励,有的作品多次在《中国煤炭报》《中国矿业报》《当代矿工》杂志、《山东工人报》《职工天地》杂志发表,连续多年被龙口矿务局党委评为优秀通讯员,并获得了新闻创作竞赛一等奖,受到表彰奖励,多次在龙矿新闻宣传工作会议上做经验介绍。

  门立军知道: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只要明确目标、踏踏实实地讴歌生活,细心观察美好的世界,就没有干不成的事、干不好的事。在十年的新闻宣传岗位上,他在《龙口矿工报》《龙矿电视台》发表的作品,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在全矿区名列前茅,因而,洼里矿党委宣传科也连年荣获“新闻宣传先进单位”称号。他心怀大爱,笔尖轻舞,起笔描绘洼里煤矿创新突破的梦想,他汇聚了新闻与文学的力量,星夜兼程,伏笔写下洼里煤矿春天的故事,探索未至之境;看了他的新闻报道,让我们心向远方,义无反顾,投笔奔赴矿区火热的生活,书写最美的篇章。

  龙口矿务局原党委宣传部部长王士湖曾这样评价门立军:“在新闻战线上,门立军胸怀大爱,高高兴兴争做心怀憧憬的“追光者”,做笃定执着的新闻“坚守者”,做奋勇拼搏的“开拓者”,做脚踏实地的“践行者”,用自己的努力,将洼里煤矿的管理经验推向了全国。”像他采写的“洼里煤矿村企共建实现双赢”、“好矿长乔秉俊”、“郑如楷义务理发三十年”、“洼里煤矿井下发现鱼类化石”等新闻作品,不仅在《烟台日报》《烟台晚报》《山东工人报》《中国煤炭报》上发表,有的还获得了报社优秀新闻作品奖,为他自己,也为龙矿宣传系统争得了荣誉。

  他在十年宣传岗位上,发表的数百篇作品,每一篇都呈现出激昂慷慨的“奋进经历”,每一篇作品都呈现出指引航程的“灯塔”,每一篇作品都呈现出启迪心灵的“明灯”,每一篇作品都呈现出持续谱写“全省学洼里、全煤学洼里的“壮丽史诗”。


  转型下海开启新篇

  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新闻与文学永远是耀眼的新星,文学事业永远激励着我们,我们的道路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让梦想成为现实,让幸福可望可及,唯有拼搏,唯有奋斗。

  门立军说,说“花开不是为了花落,而是为了灿烂;生命不是为了耗费,而是为了精彩”。在他看来,繁华不过云烟,名利不过瞬间,把握住当下,持之以恒久,就是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印记。

  生活与工作中,门立军体会到,每一个人要学会感恩老师、感恩同事、感恩生活、感恩当下的美好、感恩遇见!茫茫人海中相遇就是缘,因此,要用自己的能力与付出,帮助社会上的有缘人,来一起做好事、善事,切实做到与智者为伍,与高人同行,与挚友相伴。因为人与人要相互支撑,相互扶持,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用感恩心做人,用责任心做事,人做好了事就成了,珍惜当下,就是安好。

  因为他知道:没有一滴水能独自成为大海,也没有一个春天不拥有万紫千红。但若失去那每一滴水、每一朵花的“我在”,大海也会干涸,春天终将无色。门立军希望,你我他在追梦的路上砥砺奔跑,人人成为“发光体”,随处闪光,彼此聚光,未来有光,所得皆所愿,所愿皆可得,梦想成真、事业有成。

  1993年8月,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面临着新的选择。龙口四大乡镇民营企业之一的龙海集团,非常敬佩门立军的文学及新闻的修养,重视他在国企的经历,聘请到到这家企业担任总经理助理并兼任企管部经理。在这五年期间,即提升他的管理才华,又展示了他独到管理魅力。

  五年中,他结合国企的工作经历,在龙海集团建立了系列的企业管理制度,出台了企业采购、招标、销售、安全管理办法,使这个集团的管理层次在短时间内有了全新的提升。他参与企业管理和改革,了解市场,深入客户走访慰问,主持召开了多次全国客户年会,把国有企业的管理经验带到乡镇企业,带动了这家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结合自己在文学及新闻方面的特长,他重视企业管理经验的收集与整理,先后写出多篇企业管理的报道,在《中国乡镇企业报》《中国企业报》《烟台日报》《龙口日报》等媒体发表,有效提升了龙海集团的知名度与社会影响力,多次受到龙口市政府的表彰。

  公司董事长多次在会上表扬门立军同志,说,我们引进了一名人才,就是引进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引进了提升企业管理质量的内涵。

  五年的乡镇企业管理经验,我们见证和记录了门立军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凝聚力量、踔厉奋发、笃定前行,更好地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过程。《中国煤炭报》记者专门采访了门立军,以“政工干部大有可为”为题,专门报道了门立军下海参与乡镇企业管理的过程,发表报纸三版头条显著位置,在社会上、在山东煤炭系统、在龙口矿区产生了轰动效应。

  征程万里阔,奋斗正当时。《中国煤炭报》记者说,通过采访门立军的事迹,我们体会到,他作为一名政工干部,能够聘任到乡镇企业担任总经理助理,是综合素质比较高的一个体现,也证明了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只有通过艰苦的奋斗收获的幸福,感受才最强烈,体会才最深刻。在这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找准展现发挥自己特长的机会,并乘势而上、再接再厉,就一定能创造出新的辉煌。


  回归教育育人无悔

  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门立军用爱心、奉献、诚信的足迹画出了最新最美的华彩画卷!门立军的人生充满华彩,岁月尽显风采,天空飘来云彩,难忘奉献时光。

  1998年9日,门立军从乡镇企业龙海集团结束五年任期后,返回到了龙口矿区工作,矿里安排他到洼里煤矿子弟学校当了一名初中语文老师,在教育岗位上,一干就是16年,连续多年评为“优秀班主任”,他创新开展的语文实验课,受到矿区教育部门、龙口市教育部门的高度肯定,并多次组织全市、全矿区老师,听取他的教学公开课。

  为了教好语文课,门立军可以说废寝忘食、夜以继日,整天研究如何将语文课变的生动,让学生爱听。在他的努力下,他教的学生,有的考上了名牌大学,有的当了记者,有的成为企业管理策划人员,有的学生,多次在全国学生作文比赛、全省学生作文评比中获得奖励,为龙口矿区赢得了荣誉。

  门立军坚持,不论干什么工作,要么不干,干就干好,干就出色。他不仅在教学方面求创新、求突破,而且,他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去关心和爱护。有个学生叫徐涛,他在课间玩时,不注意把脚脖子崴了,脚立马肿了起来,而他的妈妈不在本地,他爸爸下井没有功夫照顾,于是,门立军就把他叫到自己家,给他烧花椒水,给他泡脚完了一直到消肿。虽然是一件小事,但却在徐涛心理留下了美好的记忆,他经常对外人说,特别感谢门老师,就是他大学毕业多年,遇到年节时,还想着给门老师打个电话或者专门拜访,特别感激门老师的关心与爱护。

  让孩子的青春留下美好,让孩子的记忆留下难忘的经历,是门立军当老师多年的追求。记得有一年,他利用休息时间,周日带着初二班全体同学到海边儿去搞团建活动,同学们在一起玩的很开心,让同学们至少难以忘怀。当时,学生们在一起,跳绳儿啊,接力呀,赛跑儿啊,自己带的午餐、饮料,让学生们终生难忘。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门立军发起了阅读推广活动,在班组的角落里设置了小型的读书角,里面书籍丰富多样。他鼓励学生每天都来读书,每周还组织一次读书分享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读过的好书,并就书中的问题进行深入讨论。

  这项活动在学校内大受欢迎并推广,学生们纷纷加入了读书俱乐部。据了解,学生的语文成绩在门立军班级内明显提升,阅读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作为一名班主任,门立军经常开展感恩教育。有一次,他专门安排学生,晚上为父母洗一次脚,然后写一篇作文,他印象很深的是,当初有的学生不好意思,也有的家长也不好意思,但通过此次活动,家长感动了,学生也通过洗脚,知道了父母的不易,所以,写出的作文整体比较精彩,后来,有的作文还发表在《语文报》《中小学生作文报》《龙口日报》《烟台晚报》等媒体上,有的学生获得了金牌或者银牌,也证明门立军的教育是成功的。

  门立军认为,语文教育不仅仅是掌握语言的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文学修养。他坚信语文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力的培养,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门立军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他经常鼓励学生广泛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帮助学生分析和理解作品中的文学技巧和主题。他还组织了一些写作比赛和文学交流活动,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思想。因此,他教过的学生们在写作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大部分学生的作文能够达到优秀水平,有的学生还经常在全市的作文比赛中获奖。

  在教学工作中,门立军主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他善于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表达自己的见解。他的课堂上充满了活力和互动,学生们都对他的课程充满了兴趣和热情。


  重拾笔墨回归宣传

  恒为基石勤为径,似箭光阴写华章。2014年8月,按照组织安排,门立军调到了龙矿集团教育培训中心工作,负责新闻报道工作,在此过程中,门立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将龙矿教育系统的宣传工作跨上了一个新台阶。

  他创办的《龙煤教育》受到矿区各方面的好评;他在《今日龙口报》发表的整版反映龙矿教育改革的报道,不仅在龙口市受到好评,也得到了龙矿集团领导的肯定;他在《中国煤炭新闻网》上发表的多篇反映龙矿集团教育改革的报道,多次评为优秀作品。

  在龙矿教育培训中心从事新闻宣传工作中,他集中报道了“龙矿名师”的事迹、报道了“董事长助学基金获好评”、报道了“龙矿整合教育体系提升教育质量”等新闻,不论是报道数量还是质量,都在龙口矿业集团居前列。在龙矿教育系统新闻宣传工作中,他用创新思维描绘发展蓝图,执着追求卓越,不断超越自我,精品工程实现了新的突破,一批有影响的新闻作品在不同层次发表,展现了他非凡的写作实力。阅读门立军的作品,你会感觉到他的作品有一种大气之美,品味之优。他的作品,平凡中透露出深刻的生活哲理,哲理中展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心怀大爱,笔尖轻舞,起笔描绘“好人之城“龙矿教育体系的创新梦想,汇聚了新闻与文学的力量;他怀揣梦想,星夜兼程,伏笔写下“龙矿教育”春天的希望,探索未至之境;他心向远方,义无反顾,投笔奔赴“龙矿教育”火热的生活,书写最美的篇章。

  为了提高写作水平,他先后自学了文学创作、新闻写作等专业书刊,通过学习充电,提升了自己的文学修养,提升写作水平。其实,每一个人的生活与工作,都不会一帆风顺的,都会有坎坷的,就像石缝间的生命,正如山谷里的幽兰,越是被压抑地长久,越是经历了凄风苦雨,生命力越会旺盛,鲜花也绽放得更加灿烂,花香也越加能够滋润人心。门立军在龙矿教育培训中心工作的一年多时间里,因为热爱,他矢志不渝地追求新闻报道的亮点;因为痴情,才百折不挠地坚守。他像一只奔跑的羚羊,跨过龙口,越过山东,奔向诗与远方。


  心向远方义无反顾

  2015年12月,门立军同志调任龙矿集团保卫处担任办公室主任一职,身份变了,担子重了,但他创新发展的思路没有变,在平凡的岗位上,他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在日常管理创新中做出新成绩。

  工作中,他同志善于理论联系实践,善于洞察新的形势,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和政策水平。他撰写的管理创新论文,参加龙矿集团组织的创新成果评比,受到肯定。他与保卫处领导一起,组织制订、完善保卫处工作规章制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进一步规范了工作程序,明确了标准和要求,加强了管理和考核,强化了的队伍建设。门立军重视加强部门队伍建设,重视提高部门整体素质,通过精细管理和绩效考核来落实部门职能,办公室的综合素质与管理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日常工作与生活中,门立军重视个人品质提升和奉献精神:在节假日或紧急情况下坚守岗位,超前预防风险,超前管控可能出现的问题,面对工作错综复杂的局面,他与办公室同志一起,进入各基层派出所和护卫中队了解情况,为领导当好参谋。他所带领的综合办公室,年年被评为优秀科室,本人也多次被评为“优秀管理者”、“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风雨人生思美好,花香不语盼天骄。如今已退休的门立军,不艳羡官场的利禄,不艳羡名利得失。站在龙口的海边上,任凭海风涤荡心胸,随月辉起舞弄影。因为他知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生活告诉我们:当我们春风得意、意气风发的时候,适当地清空一下自己,把成绩和自满丢掉一些,多听听不同的声音,多看看不足的一面,或许我们就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当我们道尽迷途、逆境沉沦的时候,适当地清空一下自己,把失败和阴霾驱散一些,多想想美好的前景,多看看阳光的一面,或许我们就能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当我们心烦意乱、心神不定的时候,适当地清空一下自己,把情思和烦恼斩断一些,多闭目养神地静坐,多万事皆无冥想,或许我们就能心神安宁、气定神闲。

  时序更替,不影响门立军在不同的岗位上的责任与担当;华章日新,不妨碍门立军以永不懈怠的精神面貌和一往无前的奋进恣态砥砺前行,这种力量既源自他在不同的岗位上干好工作的恒心,也离不开他“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贵在恒久,离不开他奉献求变“咬定青山不放松”;难在坚持,离不开他遇到困难仍“千磨万击还坚劲”,困难面前不退缩的顽强。门立军正期待着以朝气蓬勃的新形象,奋发有为的新姿态,千川汇海阔,英才正扬帆,开启退休后史诗般崭新美好的精彩华章!



本网记者:白晓光
编 辑:一鸣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www.cwestc.com)及其原创作者",
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
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煤炭资讯网原中国煤炭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