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春光乘风起 奋楫杨帆再出发——潞安化工古城煤矿N1302工作面安装纪实 | |||
2025/5/13 11:33:30 通讯特写 | |||
N1302综采工作面作为潞安化工古城煤矿2025年生产衔接的重点工作面,是N2302工作面生产接续面,设计可采长度570米,设计安装211组液压支架、采煤机、刮板输送机、自移设备列车等设备。为确保安装任务安全高效完成,古城煤矿综采安装队制定了详细的安装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并组织职工进行了系统学习,同时采用倒排工期、逐项细化、分解落实等措施,将项目任务进行细化分解,详细列出每项任务的完成时间,制定了网络计划图,并针对安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详细部署工作细节,确保施工进度。 工作面溜槽和液压支架的安装是此次安装工作的亮点。溜槽主要用于把采煤机割下来的煤输送到转载机上,最终运到皮带上,为后续的运输及加工环节提供保障。作为安装任务的第一道工序,其安全性和稳定性对于整个生产线的运行至关重要。 ![]() 该队提前与调度室、运输队进行沟通,制定了详细的叉车叉运溜槽的方案,该方案可以确保叉车叉运溜槽操作的安全性和效率。同时对溜槽进行预组装,在地面将溜槽部分组件预先组装好,大大缩短井下安装的时间,极大地提高了安装效率,单日溜槽最大安装数量达到了80节,为后续液压支架的安装筑牢了根基。 液压支架作为保障采煤工作安全、高效进行的关键设备,直接关系到采煤作业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生产效率。在对液压支架进行运输安装时,他们详细编制了专项安全技术措施,进一步明确了支架运输路线、方式及各地点的具体责任人,细化了所有设备运输工序的步骤及操作流程,制定了各环节的应急处置方案。根据矿井的整体生产安排,该队合理调整了支架的安装顺序和时间节点,确保支架安装有序推进,单日支架最大安装数量达到了18组。 “在井下安装设备的过程中,由于并向作业电气列车已安装完成,正向安装转载机容易导致叉车无法通过巷道,影响员工进行安装作业,只能靠手拉葫芦一点一点的起吊安装,费时又费力。面对这一难题,大家没有退缩,而是有序组织,精心安排,首次采用了逆向安装的方法,先从皮带机尾上方的起吊点安设4台手拉葫芦,配合叉车将转载机机头起吊固定,然后开始顺势安装转载机爬坡部分直至机尾。”综采安装队队长王辉军向记者解释了队组人员在遇到转载机的安装任务难题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实时调整安装方案,变难题为课题高效完成任务。 结合作业点多、面广、战线长,安全管理难度大的实际情况,该队持续强化运输环节的管理,严格按照运输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岗位作业标准等执行完成设备安全运输任务外,还创新性的利用肢体语言,手拿反光棒,采用与口哨协同指挥的方法指挥车辆,实现设备安装过程中信号的清晰准确传送、指挥及操作的正确有序进行,确保安全运输。 “我们在每班选了两个人成为专职指挥员,对其进行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进行车辆指挥,从而提升员工之间的配合度,达到优化车辆调度的目的。”王辉军继续向记者介绍道,“反光棒可以防止发生车辆因光线的问题看不到作业人员而造成事故的风险。同时,实行‘一声停,二声开,三声倒车’的哨声信号,解决了车辆在发动中由于柴油机噪声大,人员喊话听不到的问题,确保了整个安装过程的安全可控。” ![]() 该队严格落实“1366”安全工作思路,树牢“风险可控、事故可防”安全理念,坚持每班全面安全检查,对安装作业现场全过程、全方位进行安全隐患动态排查,做到不留盲区和死角,对隐患整改跟踪管理,执行到位,形成了“事事有人管,闭环治隐患、闭环保安全”的管理格局,为安全高效安装提供有力的条件。 从平地支架解体、装车,到井下沿线运输,再到工作面的支架组装,最后安装到位……古城煤矿综采安装队敢于打破常规,勇于尝试新方法、新技术,不断优化安装流程,提高安装效率,最终提前15天完成了N1302工作面的安装任务,保证了工作面无缝接替。他们用激情和汗水上交了一份满意答卷,为矿井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